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元朝立法

元朝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8-27 19:02:25

① 元朝的立法概況是怎樣的

(一)元朝建立前

元朝在統一中國之前,早在成吉思汗的時代就完成了從原始部落向奴隸制部落聯盟的過渡,並開始出現成文法。成吉思汗時代的法令,蒙語稱為「扎撒」,但是那種草創期的法律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法典,而且在實踐中蒙古部落的習慣法還占據著統治地位,同時在司法實踐中也准許援用金律斷案(這里所說的《金律》,指《泰和律》,實際上也是修改的唐律)。至窩闊台汗六年(公元1234年)五月,大會諸王,頒布《條令》,規定諸公事非當言而言者,處笞、杖刑,直至刑死。凡「不遵此法者,斥罷之」。但總的說來習慣法還是占統治地位。

(二)元朝建立後

元初統治者根據統治全國的需要,採納漢族官僚提出的「遵用漢法」,「附會漢法」的建議,積極編纂以唐宋法制為基礎並參用蒙古習慣法的元朝法律。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制定《至元新格》,並且刻版頒行,這是元朝統一後所頒布的第一部法典,也是諸法合體的元朝基本法。

此後,元仁宗時,頒行《風憲宏綱》。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又以《風憲宏綱》為基礎,修定了元朝的另一部重要法典——《大元通制》。與《大元通制》頒行的同時,還編纂成《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元典章》。《元典章》不是元朝中央政府頒布的法典,而是當時地方政府編纂的自元世祖以來五十餘年間,有關社會經濟、政治、軍事、法律各方面的詔令、條格和判例的匯編。《元典章》集中反映了元朝典章制度發展變化的情況,是研究元史的重要史料。

② 元朝法律的主要特點是怎樣的

(一)元朝的立法概況
1.《至元新格》,元朝統一後頒布的第一部法典。
2.《風憲宏綱》,關於綱紀、吏治方面的法典。
3.《大元通制》,元朝統一以來法例的匯纂。
4.《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即《元典章》。
5.《至正條格》,系增刪《大元通制》而成。
(二)元律的主要特點
1.實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
2.殘暴鎮壓農民階級的反抗。
3.維護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
4.確認蓄養奴婢的合法性。
5.保留了蒙古族的習慣法。

③ 元代的立法概況急~

元代始終沒有頒布完備的法典 。元代的法制體系,主要是由因時立制、臨事制宜而陸續頒發的各種單行法構成的。元代法律大體上遵循前代同類自相犯者,各從本俗法的原則。
官員銓選制度 高級官僚階層基本上為世襲的蒙古 、色目貴族和極少數漢族官僚所壟斷。從怯薛(成吉思汗時設置的護衛軍)中不斷選拔人員提任軍、政要職是保持這種壟斷的重要途徑之一。常選之外,還有所謂別里哥選。別里哥選指皇帝以特旨委任官員。延佑年間,元政府正式設科取士 ,其規模遠不足與唐宋兩代相比擬,南人想要入仕尤其困難 。
戶籍制度元代戶籍制度將全國居民按照不同職業及其他某些條件(如民族)劃分成若干種戶計,統稱諸色戶計 。他們所承擔的封建義務、隸屬和管理系統有所不同 ,而且一經入籍,就不許隨意更動。諸色戶計主要分為:軍戶(出軍當役的人戶) 、站戶( 在站赤系統服役的人戶 )、匠戶(為封建國家從事各種工藝造作的人戶)、灶戶(又稱鹽戶,以煎鹽為生的人戶)、民戶(一般的種田戶)等。僧、道 、也里可溫、答失蠻等宗教職業者,也各有專門戶籍。
賦役制度 元代的賦稅制度南北相異 ,北方主要是稅糧、科差,南方征夏、秋兩稅。鹽稅收入,佔全國鈔幣歲入的一半以上。鹽的生產由國家壟斷。商稅也是國庫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雜泛差役主要包括政府為興役造作、治河、運輸等需要而征發的車牛人夫,以及里正等基層行政設施的職事人員。

④ 元朝先後頒行了哪些法典

元朝統治期間,在立法上繼承了漢族法律中的嚴厲之制,在法律實施上進行民族分治,從而在法律內容和司法制度中滲透著蒙古民族的傳統文化精神?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逐漸改變了一些統治方法,他在逐漸拋棄了蒙古習慣法和金律的同時,大量吸收了漢族的法律文化,注重學習漢族的統治經驗,他一方面重用儒生,推崇儒道;另一方面「附會漢法」「參照唐宋之制」,這些做法對其後的帝王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元朝立法從元世祖時開始,先後頒行的主要法典有《至元新格》?《大元通制》?《經世大典》和《元典章》?

《至元新格》是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元朝初年,一直沒有制定本朝的法典,而是沿用了金朝的《泰和律義》作為斷案的依據?

1271年,《泰和律義》被禁止使用,元朝政府開始制定本朝的新法典,《至元新格》就是這一時期編訂的?

1291年,元世祖命中書右丞何榮祖以公規?治民?御盜?理財等事輯為一書,即為《至元新格》?此書編成後由忽必烈頒行全國?它的內容包括了公規?治民?御盜?理財等10個方面,是當時已經頒布的法律條文的總結?

《大元通制》是元英宗繼承了其父元仁宗的以儒治國政策,加強中央集權和官僚體制,並於1323年下令編成並頒布的元朝正式法典?

《大元通制》是在前邊一些法典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如元世祖時期編纂的《至元新格》和元仁宗時期的《風憲宏綱》都是《大元通制》的參考對象?

《大元通制》總共是2539條,分成了三綱一目?三綱是詔制?條格和斷例,一目是別類?在綱目下邊又分出了很多的細目,這和唐宋時期的內容基本相似,具體的內容也繼承了唐宋法律的思想?

《大元通制》是一部具有法典特性的法律集成,是元朝法典定型化的標志?

其中的「斷例」相當於唐宋律中的「律」,「條格」則相當於「令」?「格」?「式」,「詔制」相當於「編敕」?

《經世大典》又名《皇朝經世大典》?1330年由奎章閣學士院負責編纂,趙世延任總裁,虞集任副總裁,次年修成?全書880卷,目錄12卷,附公牘一卷?纂修通議一卷?

《經世大典》的體例參考了唐?宋會要,而有所創新?各篇?目正文之前,均有序文說明其內容梗概,或變革之因,或設立宗旨,便於讀者了解?

這種編纂方法亦較唐?宋會要為勝?其所依據,多為中朝及外路各官府文件,但將蒙古語直譯體改為漢文文言,並刪去了公文中的吏牘繁詞?

大元通制

⑤ 4年沒有死刑犯,史上死囚最少的朝代,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蒼天有好生之德,但是要治理國家,嚴酷的刑法通常是必要的。一般來說,在一國建立不久,為了休養生息,通常會放寬刑罰,以表寬厚。

但是讓統治者頭疼的是,放寬刑法就會導致犯罪增多,社會動盪。而為了讓社會穩定,就要嚴酷執法,這就與修養生息的目的相違背了。這種「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矛盾始終困擾著皇帝們。

但神奇的是,有一個朝代,他們的放寬了刑法的處罰,但是社會卻沒有因此動盪,反而接連4年全國沒有一起死刑發生。

這個朝代就是元朝。

這么看,元朝有些制度真的非常先進。對於元朝,我i們大家的了解都非常少,通常都來自一些傳聞和傳說,比如「四等人」「10戶人用一把菜刀」「初夜權」。但其實,這些都是一些傳聞和誤解,和根本沒有現實依據。

比如初夜權,在明朝修訂的《元史》中根本沒有記載。如果「初夜權」真的存在過,那麼作為敵對的明朝必將對此大書特書。最早出現於清朝太平天國時期發現的一本據說是由南宋遺民寫成的小說中提及。

而「四等人」最早則出現在清朝末期一本小說《蒙兀兒傳記》中,可信度更是低得可憐。

每當提到元朝時,大家印象里都是殘忍暴虐的樣子。但是現在來看,元朝或許遠沒有現在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殘忍。

⑥ 元朝立法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什麼

《至元新格》是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元朝初年,一直沒有制定本朝的法典,而是沿用了金朝的《泰和律義》作為斷案的依據。至元八年(1271),《泰和律義》被禁止使用,元朝政府開始制定本朝的新法典,《至元新格》就是這一時期編訂的

⑦ 元朝立法治財是誰的舉措

元朝立法治財是盧世榮的舉措。
盧世榮,名懋,字世榮,以字行。盧世榮先後提出幾項財政改革措施,被世祖採納實行者有:一,解除百姓私相買賣金銀之禁,聽民間從便交易;二,懷孟等路竹貨系百姓栽植,官府拘禁發賣,使民重因,又致南北竹貨不通,今罷竹監,從民貨賣收稅;三,江湖魚課已有定例,貧民采捕,恃以為生,而官府到處拘禁,今後聽民采捕;四,站戶供給使臣飲食,以致疲弊,今後除驛馬外,其餘由國家支給;五,關於鹽法,每引價鈔本只15貫,國家未曾多收,但「官豪詭名罔利,停貨待價」,以致賣到80貫,貧民多不得食,今「議以二百萬引給商,一百萬引散諸路,立常平鹽局,或販者增價,官平其值以售,庶民用給,而國計亦得。」六,關於酒課,「京師富豪戶釀酒,價高而味薄,以致課不時輸,宜一切禁罷,官自酤賣。」如此則「向之歲課,一月可辦」。

⑧ 元朝對民事方面做了哪些立法

民事方面的立法還有法定婚書和收繼婚的規定?

法定婚書是書面婚約,是雙方當回事人同意建立婚答姻關系的意思表示?元朝規定,婚姻成立以婚書為法定要件,婚書寫明聘娶財產的數額,如是招贅,還須寫明養老或出舍的年限?

主婚人?保親人?媒人都要在婚書上簽字畫押,然後才能結婚?設定婚書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消除婚姻糾紛以至發生爭訟的目的?

收繼婚就是未婚男性收娶家族中的寡婦為妻的婚姻方式?這是蒙古族的舊風俗,元朝以法律承認了它的合法性?這種婚姻成立一般發生在親兄弟之間,遠方親屬一般不許收繼?

⑨ 元朝朝廷對商業案件是如何處理並進行立法的

元成宗時期,有一年,江西行省龍興路發生了一起訴訟案件,原告熊瑞在1302年農歷八月初三將珍珠1200多顆和6個玳瑁拿到一家叫「誠德號」的當鋪,典當得中統鈔125兩。

1303年8月26日和9月27日,原告兩次去回贖,「誠德鋪」不肯回贖。被告鋪主張義的理由是時限過了一周年,貨物已經下架,不能回贖。但按1296年2月中書省頒布的法律,下架期間為兩周年。對此,審理此案的官員向同城「豐義庫」的鋪主張貴了解行業情況。「豐義庫」的情況是:金銀珍珠兩周年;其餘匹帛衣服諸物18個月下架。

通過與「豐義庫」的情況參考後,審理官員提出原告熊瑞應有權回贖。此案上報到朝廷後同意此判。結果原告熊瑞勝訴。

中書省結合此案,並考察了京師相關典鋪的回贖期間後,制訂了新的法律。新法規定:「據應典諸物,擬合照依金銀一體兩年下架,實為民便。」法條明確規定了金銀類下架時間是兩年。

從上面案件的判決到法規的制訂上可以看出,元朝朝廷在商業案件的處理和立法上往往是對各地商業習慣法的認可。

⑩ 元朝先後頒布的法典或編纂的法律文獻有哪些

《元典章》

熱點內容
印發法律顧問團管理辦法 發布:2025-05-21 22:06:18 瀏覽:858
司法的主動性 發布:2025-05-21 22:06:11 瀏覽:622
司法局部長 發布:2025-05-21 21:57:54 瀏覽:278
城管打架處罰條例 發布:2025-05-21 21:47:35 瀏覽:418
檢查院法官 發布:2025-05-21 21:47:30 瀏覽:954
明法典婚姻法1042條 發布:2025-05-21 21:37:23 瀏覽:763
酒店財務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1 21:25:56 瀏覽:937
2013新婚姻法房產 發布:2025-05-21 21:24:27 瀏覽:189
法律知識大全內容 發布:2025-05-21 21:18:22 瀏覽:544
武漢司法局陳 發布:2025-05-21 21:15:02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