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濟源道德模範有哪些同志

濟源道德模範有哪些同志

發布時間: 2024-03-22 14:08:56

❶ 2021年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有哪些

2021年全國道德模範有68人,張瑩瑩、王綬琯、張菊香、余善偉、張桂梅、崔昆、劉習明、周飛虎、艾愛國、尼瑪扎西等。

1、王綬琯

開創了中國射電天文學觀測研究,提高了中國授時訊號精度,推動了天體測量學發展,研製出多種射電天文設備,20世紀90年代與蘇定強等提出大天區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的初步方案。

2、王蘭花

把解決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畢生事業,十多年如一日堅持志願服務。帶領「王蘭花熱心小組」先後為居民解決各類困難7000多件,調解各類民事糾紛600多起,開展公益活動7000多場次,推動利通區志願者從最初7人發展到6.5萬餘人。

3、余善偉

2012年秋一次性資助余集籍貧困學生上大學5萬元,資助鯰魚山鄉貧困學生上學1萬元。已資助學生80餘名,資助金額達20餘萬元。在由河南省關工委捐助建設的商城縣關愛幼兒園項目中,他拿出5萬元幫助項目緩解建設之困。

4、崔昆

20世紀60年代,崔昆組織起模具鋼科研組,首先解決少無切削工藝所需要的模具鋼,這種鋼要求既要強韌性,又要耐磨。崔昆與同事們注意結合中國資源條件,設計了一種含鈮基體鋼,在冷作模具鋼中加入鈮,在中國國內外尚無先例,經過實驗室的研究和鋼廠的試生產,這種鋼的性能達到預期目標。

崔昆與同事們分頭去哈爾濱、沈陽、上海等地,崔昆去了哈爾濱軸承廠,在不同產品上反復試驗,模具壽命達到課題攻關要求。用這種鋼製做受力復雜的冷擠冷鐓模具,其壽命比價昂的高速鋼製做的模具有大幅度提高,這種鋼還具有優異的工藝性能,因而較快地在汽車、手錶、航天、電子、輕工等行業得到推廣。

5、張桂梅

她致力於教育扶貧,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推動創建了中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來幫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張桂梅身患多種疾病,但她拖著病體堅守三尺講台,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的人生夢想。

❷ 道德模範教育界總共有18人,分別是哪些

9月18日,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做出決定,經過群眾推薦、審核公示、評委評選和群眾投票評選等程序,李明素等53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稱號,其中來自教育系統的有18人,本報特編發其感人事跡,以饗讀者。
李明素:洪水中救出32人的退休教師
李明素,女,55歲,中共黨員,重慶市沙坪壩區回龍壩鎮中心小學退休教師。
2007年7月17日清晨,回龍壩鎮梁灘河洪峰洶涌,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情況萬分危急。站在自家樓頂的李明素發現50米開外的一個屋頂站滿了群眾,正在大聲呼救。李明素不顧自身安危,毅然帶領一家三口,展開營救。在李明素的指揮下,上至65歲的老人,下至兩歲小孩,一共32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到李明素家屋頂。救援隊來了,李明素安排群眾一個一個脫險,卻把自己的兒子留在了最後。
殷雪梅:用生命鑄就崇高的師魂
殷雪梅,女,中共黨員,生前系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城南小學二(1)班班主任。
2005年3月31日中午,城南小學組織一、二年級數百名學生從影劇院返校。途中,一輛轎車突然飛馳而來,萬分危急中,殷雪梅挺身而出,張開雙臂,奮力將6名學生從馬路中央推到路旁,自己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殷雪梅生前常說:「對學生沒有真誠的愛,就不是好老師。」她在教師崗位上辛勤耕耘了30年,不僅將教師當作職業,更當作崇高的事業。
韋正雄:災難中首先想到的是學生
韋正雄,男,47歲,布依族,貴州省望謨縣油邁瑤族鄉教育輔導站教師。
2006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洪水很快淹沒了房屋。從睡夢中驚醒的韋正雄一家,趕緊搶救被困在一樓的學生。女兒海豐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兩個嬸子和弟妹們肯定也在水裡。「他們也很危險呀!」聽到此話,韋正雄頓時淚如泉涌。在痛苦的抉擇中,他舍棄了親人,選擇了學生。孩子們從死亡線上被救了回來,親人卻不幸遇難。
艾尼·居買爾:「住手!她是我的妹妹!」
艾尼·居買爾,男,維吾爾族,21歲,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人,新疆大學學生。
2005年4月2日晚10時許,新疆大學學生王麗准備乘公交車回家,突然一個小偷竄到王麗面前攔住了她。路過此地的艾尼三兄弟立刻挺身護住王麗,正義凜然喝道:「住手!她是我的妹妹!你不要碰她!」這時不知從哪裡又冒出了三個歹徒,一個歹徒掏出一把尖刀,刺向艾尼·居買爾的後背,鮮血頓時涌了出來。後搶救及時才脫離生命危險。
徐偉:冰窟中救出三名中學生
徐偉,男,22歲,中共黨員,天津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2006級碩士研究生。
2005年12月27日下午,3名中學生在天津工大泮湖冰面上玩耍時不慎落入水中。路過此地的徐偉聽到呼救後,迅速跑到冰窟旁去拉落水少年。這時冰面突然開裂,徐偉也掉進刺骨的冰水中。面對突如其來的險境,徐偉很快穩住了驚恐的情緒,用力將3名少年托出水面,幫助他們用手扒牢冰面,後來又用木棍艱難地將3名少年從冰窟中救了出來。
趙傳宇:湍流中勇救落水老人
趙傳宇,男,23歲,中共黨員,長江大學學生。
2007年1月22日下午,76歲的張多平老人在長江荊江段江邊洗衣服時不慎滑入江中。正在江邊散步的趙傳宇聽到呼救聲來不及脫掉衣服、鞋子便縱身躍入冰冷的江中。趙傳宇在刺骨湍急的江水中快速游到老人身邊,他一手托起老人頭部,另一隻手朝岸邊奮力劃去,老人得救了。上岸後,別人詢問他的名字,趙傳宇笑而不答,裹著濕透的棉衣,從人群中悄然離去。
謝芳秋:列車輪下救出聾啞老人
謝芳秋,女,21歲,廣西賓陽縣中學學生。
2003年2月21日晚,年僅16歲的謝芳秋在路過賓陽縣黎塘火車站一路口時,遠遠看見一位聾啞老人扛著甘蔗橫穿鐵軌行走,而與此同時,一列調度機車正飛速馳來。千鈞一發之際,謝芳秋毫不猶豫地飛身奔向火車軌道,奮力將老人推出鐵軌。聾啞老人獲救了,謝芳秋卻被飛馳而來的列車碾斷了右腿。經醫院全力搶救,謝芳秋才脫離了生命危險。
王一碩:用行動詮釋誠信精神
王一碩,男,27歲,中共黨員,河南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
2000年,王一碩靠國家助學貸款邁入大學校門。畢業那年,當學校動員大學畢業生積極參加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時,他當即下了決心奔赴西部。在西部期間,他充分發揮所學專長,服務於當地經濟建設,積極帶領當地群眾發展中葯材種植。
服務期滿後,為了早日還清貸款,他一邊打工一邊復習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2005年年底,他提前還請了銀行貸款。
鍾南山:抗擊「非典」的勇士
鍾南山,男,71歲,中共黨員,中華醫學會會長,廣州醫學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2003年抗擊SARS的戰斗中,鍾南山主動要求承擔廣東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較早確立了廣東的病原,並率領團隊總結出「三早三合理」的診療原則,成為抗擊SARS的領軍人物。他堅持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教導學生「學本領和學做人相統一」,以身作則弘揚「醫德就是想方設法解決病人的實際困難」的價值觀。
文花枝:「我是導游,請先救遊客!」
文花枝,女,中共黨員,25歲,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導游,現湘潭大學學生。
2005年8月28日,陝西洛川,一場旅遊途中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原本充滿歡聲笑語的車廂頓時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危急時刻,車廂里傳來導游文花枝「挺住!加油!」的鼓勵聲。當施救人員一次次向她走過來,她總是吃力地搖搖頭說:我是導游,我沒事,請先救遊客!文花枝是最後一個被救出來的。由於延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醫生不得不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術。
方永剛: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方永剛,男,44歲,中共黨員,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人,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教授。
方永剛熱愛本職工作,兢兢業業,在軍校教員崗位上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的課充滿了理論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連續6年教學質量被學院評為A等。2006年11月,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的方永剛,仍然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他堅持從醫院回到學院,為海軍基層政工幹部培訓班國防生學員上完了他本學期的最後兩節課。
劉霆:背著母親上大學的孝子
劉霆,男,21歲,浙江林學院藝術設計052班學生。
劉霆13歲那年,母親不幸患上尿毒症,父親不得已離家另謀生路。面對艱難境遇,劉霆自強自立,在照顧母親的同時勤奮學習,2005年,劉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浙江林學院。他毅然帶著母親來上大學,一邊求學深造,一邊悉心照顧母親。劉霆還將母親治病剩下的5萬元捐款捐獻出來,設立了首個全國高校大學生「愛心獎勵基金」,用於獎勵資助那些家境貧困並同樣富有愛心、孝心和感恩之心的大學生。
張曉:苦難中堅守的陽光男孩
張曉,男,17歲,共青團員,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寶塔社區人,平涼二中高三(10)班應屆畢業生。
張曉4歲喪父,母親曹雪紅重病卧床。他自小挑起家庭重擔,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精心侍奉癱瘓在床的母親,並以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小學到高中的全部學業。從4歲起,張曉開始學習煮飯,侍候母親;上小學時,張曉每天要幫母親穿衣、洗臉、刷牙、梳頭,還要撿柴、生火、做飯、洗衣服。雖然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張曉卻很陽光樂觀。
黃來女:用意志挽救父親的生命
黃來女,女,22歲,中共預備黨員,武漢大學學生。
黃來女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一個貧困家庭,4歲起就與父親相依為命。2005年父親突發腦溢血,之後又患腦梗阻、糖尿病、膀胱癌。黃來女勇敢地挑起了照顧父親、堅持學習的重擔。她每天早上6點起床,給父親洗臉刷牙、打針吃葯,之後步行到學校上課;中午和下午課後往家趕,替父親做飯、熬葯;晚上坐公交車到漢口做家教;回家後安頓好父親睡下,她才打開書本學習。在黃來女的細心照顧下,父親的病漸漸好轉,創造了醫學奇跡。
曹於亞:捐腎救父,帶父上學
曹於亞,又名曹瑜,女,20歲,共青團員,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石永中學2007屆畢業生。
2006年11月的一天,正在上課的曹於亞突然接到電話,得知父親因患尿毒症已送至重慶西南醫院搶救。當母親告訴她沒有腎源救不了父親時,曹於亞毅然決定要用自己的腎救治父親。手術成功了,但每個月4000多元的醫療費讓這個家庭難以承擔。曹於亞「帶父上學」回到校園,每天放學後,她都要買菜、煮飯,為父親洗衣。
韓瑜:父親終被她的孝心感動
韓瑜,女,23歲,廣西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中心小學教師。
1997年5月,韓瑜的父親患了尿毒症,幾年下來,一家負債近10萬元。為減輕家庭的負擔,學習成績優異的韓瑜放棄上高中考大學的機會,報考了中師。她將每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塊錢以內,不斷攢錢給父親治病。
2003年,她得知換腎可以治癒尿毒症,毅然決定把自己的一個腎捐給父親。韓瑜每天跪在父親床前苦苦哀求,7天之後,無可奈何的父親終於被她的孝心和毅力所感動,答應了女兒的請求。韓瑜以腎救父當時在全國是首例。
洪戰輝:默默撫養撿來的妹妹
洪戰輝,男,中共黨員,25歲,原湖南懷化學院學生,現中南大學學生。
1994年,洪戰輝的父親突發間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傷骨折,女兒意外死亡,家裡欠下巨債。隨後,父親又撿來了一個和女兒年齡相仿的女嬰。面對沉重的家庭負擔,母親離家出走了。年僅13歲的洪戰輝,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親、照顧年幼弟弟、撫養撿來妹妹的家庭重擔。從高中到大學,他將妹妹一直帶在身邊,每天都保證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個雞蛋,自己卻常常啃方便麵。
楊懷保:幫三千貧困生勤工助學
楊懷保,男,24歲,中共預備黨員,陝西省勉縣定軍山鎮溝口村人,現為湘潭大學商學院學生。
2003年9月,楊懷保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進入大學,他利用自己兼職掙來的錢給父母治病,給弟弟交學費,最辛苦的時候,他同時做了7份兼職。為了照顧好家人,他放棄了高薪的工作。2007年7月,他在長沙組織舉辦了國內首家「孝行天下」夏令營,並組織了多次募捐活動。他還先後撰寫了30餘份策劃書,走訪了100餘家企業,為3000多名貧困大學生創造了勤工助學的機會。

❸ 道德模範主要事跡

作為道德模範人物,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做一個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人,樹立好的榜樣。下面是我整理道德模範主要 事跡 的 範文 ,歡迎閱讀!
道德模範主要事跡篇一
通過認真學習過道德模範事跡之後,我的「榜樣」詞典里又多了一些像劉國紅、李遠紅、李澤英、__勇、白凱、顏昌峰、萬權紅等36名這樣閃光的名字!從而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動、翻騰。我十分感動於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業績;感動於他們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為樂的精神;感動於他們對工作一絲不苟,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感動於他們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精神,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和標兵。

通過學習,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刻苦鑽研業務爭創一流業績的精神。

模範的事跡告訴我,無論在什麼崗位上,都要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和爭創一流的干勁。劉國紅是貴陽市公交出租汽車公司四車隊三班班長,一名的普通的士司機。多次在營運中做好事、見義勇為。李遠紅帶著許士強改嫁,和現任丈夫蔡德全開始共同撫養幼女,照顧癱瘓前夫,演繹了一段感人的真情 故事 。 「保姆媽媽」李澤英帶著卓遵琴拋下的卓欣和卓歡(雙胞胎棄嬰),艱辛地走過了十多個春秋。如今卓欣和卓歡慢慢長大了。現在,她帶著姐妹倆和自己的孩子,用汗水和勞累兌現自己的承諾。__勇是一名貴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村民。他平常就樂意幫助和關心別人,他始終認為幫助別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見義勇為是人間正氣。近六年以來,__勇先後抓獲搶竊手機、項鏈、耳環的犯罪分子就達9起。他總是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的精神去和一切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感人故事等等。

二,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工作細致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細節不容忽視,唯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們業務精湛,兢兢業業,他參加工作後,在基層工作,刻苦鑽研業務,虛心向老同志請教,學習老同志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對工作細致認真,一絲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贊揚。他們除正常工作時間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由於長期過度勞累,積勞成疾,他終於病倒了,在領導、同事和朋友的關懷鼓勵下,最終轉危為安,完全康復,創造了生命奇跡。

三,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堅守忠誠的品質。

堅守忠誠是一種習慣,是忘我的投入,是創新的前奏,是一種道德信念,他們對待工作一直是堅守忠誠的態度,他的工作環境艱苦,辦公條件差,生活清貧、枯燥、寂寞但這些都沒有讓他退怯。他每天在完成本職工作後,都堅持學習水文業務知識和專業理論,記錄大量的 讀書筆記 。長期的勤奮學習、刻苦練兵,他做出了自己的成績,曾兩次在全國大賽上大顯身手。他勤奮敬業,不懈追求,平凡的崗位見證了水文工作者的奉獻和忠誠。

四,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持之以恆的品質。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然而張宗良的事跡告訴我們,一輩子做好事再難,他也要做!張宗良多少年如一日地照顧一個非親非故的老人回保才,回保才老人是一名受過傷的殘疾軍人,在解放戰爭中失去了左臂。張宗良從小就崇拜英雄,崇拜那些在戰爭時期扛過槍、立過功的抗戰英雄。了解到回保才不幸的經歷,他真正的走進了他的家,冬季為回保才老人買煤取暖,夏季為老人做足防暑防雨工作,每次去老人住的地方他都要把所有生活垃圾都清理干凈,每一個節日都提前為老人准備好過節的東西,數年如一日,成了老人家裡的義務維修工和服務員。

我作為一名教師,在經歷這次精神 教育 和學習後,像是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為我今後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明確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教育事業增光添彩!
道德模範主要事跡篇二
最近,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舉辦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共評選表彰了助人為樂模範、誠實守信模範、敬業奉獻模範和孝老愛親模範等五個方面53名模範人物。此舉動既符合社會現實實際,又具有重要的社會引領作用,同時,還十分具有可操作性,體現了人們常說的「重在建設」中的道德建設,得到了全國各界人士的贊同和認可。通 過「十一」假期期間我認真閱讀了《全國道德模範事跡簡介匯編》後,我深深的體會到:以他們為榜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實踐社會 注意榮辱觀,努力營造知榮辱、講義氣、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社 會風氣、文明風尚是一個社會導向的反映,社會風氣、文明風尚需要強力引領。中華民族從來就有重視道德建設的光榮傳統和文明傳承。道者,取向也;德者,德行 也。提倡愛國主義和民族氣節;提倡誠信,處處以誠待人;提倡伸出援手助殘扶弱救困濟危;提倡路見不平見義勇為;以及提倡敬老奉親感恩孝敬,從來是有作為的 政治家、思想家們大聲疾呼的事情,也從來都是全社會心嚮往之的目標。現在政府正強力建設和諧社會。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做個好人」即具備起碼的做人道德,從來就和豐衣足食的物質追求相輔相成的。國人世代尊崇的漢唐社會,人們常常津津樂道的,不僅僅指國力強盛,還十分垂青「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清平,「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俠,「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義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本分……一句話,道行與德行,是一個人一個社會須臾不可離開的東西。

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讓我對同志和洪戰輝同志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方永剛是《全國道德模範事跡》中的「敬業奉獻模範」,他是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人,專業技術7級,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教授。他熱愛本職,兢兢業業,在軍校教員崗位上忠實地旅行著自己的職責。他讀過《鄧小平文選》等書籍, 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黨的創新理論每前進一步,他的學習研究就會跟著進一步、深一層,不斷推出研究成果。他連續6年教學質量被學院評為a等,多次被學院評為優秀教員、青年教員成才標兵,榮立三等功一次。XX年11月,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的方永剛,仍然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他堅持從醫院回到學院,為海軍基層政工幹部培訓班國防生學員上完了他本學期的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 畢業 論文寫作輔導任務。方永剛真學、真信、真情宣傳、真誠實踐黨的創新理論,用生命的激情詮釋了一名軍校教員的敬業精神和高尚師德師風。XX年6月20日,xx授予方永剛同志忠誠黨的創新理論的模範教員榮譽稱號。

洪戰輝同志是《全國道德模範事跡》中的「孝老愛親模範」,他是原湖南懷化學院學生,現中南大學學生。XX年底,一個年輕人的名字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他,從13歲起就支撐著一個父親患病、母親出走、弟弟讀書、妹妹待哺的困苦家庭。1994年,他的父親突發間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傷骨折,女兒以外死亡,家裡欠下巨債。年僅13歲的他,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親、照顧沒、年幼弟弟、撫養撿來的妹妹的家庭重擔。在懷化念大學的日子裡,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學,每天不管學習多忙,都堅持接送妹妹,輔導妹妹功課。為了治好父親的病,洪戰輝吃盡苦頭。XX年以來,已成為公眾人物的洪戰輝又將愛酒灑向了社會。為資助貧困學生,他在學校和政府的幫助下建立了教育助學責任基金。為推動青少年思想教育,他應邀在全國各地作了150多場勵志 報告 ,並欣然出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青少年生命教育愛心大使」。洪戰輝先後獲得感動中國XX年度人物、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學習了很多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讓我充分領會了其中的道理。將「科學發展觀」和「八榮八恥」的理論相結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是目前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今天,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中,有許許多多助人為樂的人、見義勇為的人、誠實守信的人、敬業奉獻的人、孝老愛親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他們是公民道德行為的主流,他們更是影響社會風氣的中堅力量。開展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正是弘揚正氣,彰顯高尚的具有重大意義的舉動。所以我會用我誠摯的熱情去看、去學、去做,體現中華傳統美德,發展進步時代精神,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是我們每一位黨員學習的榜樣。
道德模範主要事跡篇三
何昌淑,女,四川華鎣人,中共黨員,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參加工作,現於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田壩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僅18歲的何昌淑,懷著滿腔的熱情,走進大山,走進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李子埡村小任教。當時那裡的辦學條件極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環著高山,終年山風呼嘯,周圍雜草叢生,人煙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嶇難行,從山上到山下的鎮上,來回至少也要6個小時;教學環境簡陋不堪:一間破房屋當教室,講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檯子,黑板坑坑窪窪,早已泛白,加上幾張缺胳膊少腿的桌凳,這便是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對剛步入教壇的何昌淑來說,除了要克服這些困難外,還要面對學生讀書熱情不高、學生家長不願送孩子上學的現實。山裡人不覺得教育很重要。他們認為「讀不讀書都一樣,看著太陽出來,背著太陽下山,讀書還不如挖山種地」,所以失學 兒童 很多。這樣的條件,要留住教師,留住教師的心,談何容易!來這里的老師總是來了即思走,難以安心,呆得最長的不過一年半載,短的只有一兩個月,甚至一個學期會換好幾位老師。缺教師,工作任務當然就重,一個老師常常要教兩三個班——復式教學。

要教書,首先要有學生教。何老師將動員失學兒童復學作為自己的第一項任務,她走社串戶,逐個宣傳動員,盡管道理講了一籮筐,山裡人總是陰沉著臉不理不睬,何老師就軟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兩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裡老劉的女兒嬌嬌已經十歲了,早過了入學的年齡,但一直沒有上學。何老師三番五次到她家裡去動員,但老劉始終不鬆口。老劉那「女娃家上不上學無所謂」的觀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窮了,負擔嬌嬌上學的費用很困難,所以何老師總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幾次都無功而返。一個星期天,何老師又翻過兩座山樑,到老劉家去動員,老劉遠遠看到何老師來了,趕緊把門關上。何老師敲門很久,不見開門,乾脆就在門口蹲了下來。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三個小時過去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門終於開了,何老師的誠心終於感動了老劉,答應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學校去。萬事開頭難,在何老師的不懈努力下,村民們陸續將學生送回到學校,空寂的山谷里又響起了久違的讀書聲。

孩子們返校了,但實際困難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爛不堪,屋頂年久失修,睛天抬頭透過破洞可以看見藍天白雲,雨天水珠穿過漏瓦灑向學生課桌,師生只好戴著斗笠上課。一個個斗笠,匯成了山村教育最獨特的風景線,可這風景不但不能令人興奮,卻只有心酸!

孩子們總不能一直這樣上課吧?何老師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變這個情形。於是,她多方求援,找來材料,請來工匠,發動學生和家長充當幫手,自己也挽上袖子,與大家一起動手修桌凳,上房補屋頂。一個星期後,桌凳修好了,屋頂漏洞補上了,操場平整了,孩子們終於可以正常上課了,何老師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卻開心地笑了。

李子埡村幅員面積廣,學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讀書,大都需要翻過一座座山嶺,淌過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溪河。每當春夏時節,山洪咆哮,河水暴漲。學生的安全揪緊了何昌淑老師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邊,將學生一個一個背過河,背了這個社的學生,又步行很遠去背那個社的,直到把所有學生都背過河,才安心上課。放學後,又將他們背過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有幾次,她自己差點被急流沖走。但看到孩子們快快樂樂學習、健健康康成長,她打心眼裡覺得高興。

一到冬季,漫天 大雪 ,寒風凜冽,教室四壁透風,孩子們凍得直打哆嗦。何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當時她的工資每月只有幾十元錢),買來比較厚的透明薄膜,將牆壁透風處一一釘上。課余,她組織孩子們從山裡拾來乾柴,上課前,讓孩子們將柴禾燒一下,待濃煙過後,將火炭放進准備好的爛瓷盅里,吊在課桌下取暖。

以前,李子埡村小沒有寢室,沒有辦公室,更沒有食堂。孩子們的家離學校遠,為不耽誤上課,只好將午飯帶到學校吃,吃的是冷飯。何老師為了照顧孩子們,也將午飯帶到到學校吃,並動手搭了一個簡易灶台,從自家拿來一口鍋,幫學生蒸飯,孩子們從此吃上了熱騰騰的午飯。可是不久,新的困難又出現了,由於地質方面的原因,學校附近的飲用水源斷了,何老師和學生們的生活用水必須到半山腰的一個積水潭去背,來回要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因此,學生們每天放學回家後,她還來不及休息,就又拖著疲憊的身子背著背蔞,把第二天用的水背到學校去。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干就是二十餘年。

何老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親生子女,甚至更好。學生病了不能來上課,她就在放學後去學生家中為他們補課,有時來回要一兩個小時,回到家已經很晚了。李子埡村一社的孤兒王勇,父親早逝,母親難耐山裡的貧窮與落後,遠嫁他鄉。孤苦無助的小王勇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家境十分貧寒,學費更不可能交得上,眼看就要失學。何老師拿出自己的工資悄悄替他交上。當時,她一個月的工資才幾十元,不僅如此,何老師還常常幫他買學慣用品,將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給他穿。1995年,在何老師的努力下和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懷、幫助下,新學校建成了,何老師從半山腰的家搬到了學校住,從此,她負擔起王勇每天的午飯。何老師在生活上、學習上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小王勇,使這個孤兒又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天真燦爛的笑容又浮現在她的臉上。看到這些,她倍感欣慰。

1990年的一天,班上學生向劍波放學回家,不慎摔倒在亂石堆里,下嘴唇被石頭磕穿,血流不止。同行的學生都嚇懵了,不知如何是好。何老師得知消息後,急忙趕到出事地點,用手帕替他捂住傷口。山上沒有醫生,她背上向劍波就往二十里外的鎮衛生院跑。不知哪來的力氣,身體瘦弱的何老師,背著體重好幾十斤的學生,在崎嶇的山路上奔跑了近兩個小時,沒歇一口氣。由於搶救及時,向劍波同學不久就傷愈出院,回到了同學們中間。在何老師的教學生涯中,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

何老師的家,在離學校五公里遠的半山腰,丈夫體弱多病,幼子又需照顧。每天,她沿著崎嶇的山路,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家與學校間奔忙。每逢刮風下雨,山路泥濘不堪,上坡時,只能緊貼著岩壁,摸索著石頭奮力向上爬;下坡時,只能屏住呼吸,緊抓著旁邊的茅草往下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山谷。為此,何老師常常手上流血,滿身污泥。親朋好友看她那樣辛苦,紛紛勸她放棄那份待遇並不豐厚的工作,但是,每次她都堅定地搖搖頭。

正當何昌淑的工作剛有起色時,厄運突降到她的身上。1989年3月,何老師的丈夫因病癱瘓,繼而醫治無效去世,留下一個剛滿兩歲的兒子和一個僅四個月大的女兒,而且,大兒子是個智力低下的啞巴。何老師強忍住內心極大的悲痛,匆匆辦完丈夫喪事,拉著大兒子,背著女兒,匆忙趕回學校,又開始上課、批發作業、家訪……

為給丈夫治病和辦喪事,她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失去親人的痛苦和生活的重擔,沉重地壓在她瘦弱的肩上。既要上好課,又要操持家務,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還得抽時間去種地……

看過「道德模範主要事跡」的人還看了:

1. 道德模範事跡心得體會6篇

2. 2016道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3. 道德模範事跡材料文章

4. 學習道德模範先進事跡心得範文3篇

5.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事跡材料

❹ 道德模範事跡簡介

作為道德模範人物,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款。下面是我整理道德模範事跡簡介的範文,歡迎閱讀!

道德模範事跡簡介篇一

董昌友,男,1949年出生,中共黨員,鄂城區澤林鎮余山下村村民。其父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把毫無血緣關系的孤寡老人接到家中當自己的母親一樣照顧,父親去世後董昌友夫婦接過愛心和孝心的接力棒。為了方便照顧老人,他們將自己的母親送到三弟家贍養。

家裡條件拮據,他們寧願自己餓著肚子幹活也要讓老人吃上米飯;家裡無錢買葯治療老人腎炎,董昌友在醫生的指導下親自到白雉山採摘草葯,一采就是10年,老人在董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腎炎奇跡般的痊癒了。老人怕拖累董昌友一家曾幾次想絕食自殺,董昌友夫妻那幾天輪流日夜守在她身邊,耐心開導老人。為了讓老人解開心結,董昌友夫婦專門用人力車拖著老人到城裡、西山公園等處遊玩。他們把老人當成自己的親奶奶,50多年來,接力悉心照料老人至103歲。

董家兩代人孝行善舉感動眾生,董昌友被評為鄂州市第二屆“孝老愛親模範”。

道德模範事跡簡介篇二

我叫××,家住××鎮水泥預制廠,在××一中工作,上有八十多歲的奶奶和五十多歲的父母,全家總共有八口人。多年以來,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鄰里團結,遵紀守法等方面做了一點應該做的事情,下面就幾個方面作以下匯報:

一、孝敬父母

我和妻子潘柯是XX年初結婚,至今已有四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個院、同吃一鍋飯.我門是這樣想的:父母歲數都大了,他門一輩子經歷的苦難不可勝數,可想而知。隨著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了勃勃生機,我門的日子是越過越好、越來越紅火,但我門絕不能因為生活好了而忘記生我、養我的父母,是他門給了我生命,撫養我門成人,是他門帶我步入社會,教我怎樣作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是作人最起碼的標准,人人都要有一顆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門的良知不但僅埋再心裡,更重要的是落實再行動上,精心贍養我門的父母與奶奶。奶奶從年青時身體就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幾次院,爸爸工作忙,每當這個時候,都是我第一個帶奶奶去醫院,盡管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每次都是堅持到奶奶病情穩定、痊癒後才離開病房。今年夏季的一個傍晚,天上的雨嘩嘩的下個不停,突然聽到我的妻子焦急地喊:"您快來呀,咱奶病了"我立即趕到奶奶的房間,看到奶奶吃力地低這頭,嘔吐不止.我沒有再多想,立馬撐起雨傘,找車把她送到了醫院,樓上樓下拿葯、輸水,一直忙到下半夜一點多鍾,直到奶奶病情穩定下來,這才喘了一口氣。常言道:"順者為孝",老人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經常的,每當這個時候,我都和妻子、女兒講,不能和老人計較小節,尊敬老人是我門的傳統美德.雖然有些話年輕人不愛聽,但絕無惡意,我門要耐心聽,等聽完再作解釋,這樣就會化解某些誤會.所以結婚幾年來,一家人關系一直很融洽,從沒紅過臉、吵過架.好心就有好報,我門對父母、奶奶的精心照料,同時也換取了她們對我門兒孫的疼愛,每當工作都忙的時候,父母總是能給我門燒好開水、作好飯菜,奶奶還能照顧好小孩子,使我門安心工作.

二、兄弟團結、妯娌和睦

我們堂兄弟六個,雖然都已分家過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我門是分家不分心,每當家庭有事或困難的時候,總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決困難的辦法,特別是對待老人的問題上,我門都是爭先恐後地孝敬她們。比如:每當奶奶住院交葯費的時候,我們兄弟六人都是爭這去交錢,爭著在醫院照奶奶。我們之間相互謙讓、相互體諒,從不為雞毛蒜皮的事計較,都本著以和為貴的態度對待對方,每年孝敬父母贍養費都是多給。您敬我一尺、我敬您一丈,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兄弟之間、妯娌之間從不因一些鎖碎的小事而破壞家庭和睦.有些兄弟之間、妯娌之間鬧矛盾都是小事引起,他門之間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什麼也沒得到,到是受到了別人的指責,是背著不忠不孝的罵名,最終走上法庭.我門要本這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的態度,本這吃虧是福的心態.這樣才能處理好他門兄弟之間、我門妯娌之間的關系."這些年來,正是她門的高風亮節,大仁大義的作法,使我門這個大家庭和睦幸福,讓四鄰羨慕,並且的到大家的交口稱贊。

三、鄰里關系

我的家住再一個不太大的院子里,周圍有零幾戶人家,這些年來,我門家從未和鄰里產生矛盾,大家都本這和平共處相互尊重的原則,一家有難、多家支援,把鄰里關系處理的很不錯,我門有一個鄰居是從外地搬來的,家境較為貧寒,他的兒子經人介紹毫不容易找了個對象,但家裡窮的連見面禮都拿不出來,最後還是我給了他二千錢才應付過去,後來結婚,照舊拿不出錢辦喜事,為成就這對青年的婚事,我再一次毫不猶豫的拿出二千元錢來,幫他門辦了婚事,使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感動得他門的老母親逢人就講、見人就誇,講我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四、遵紀守法

我們一家人在工作、生活等社會活動中,總是能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村規民約,積極交納社會公益款,從未出現過任何違法亂紀的現象,我也多次被評為××一中黨支部的優秀黨員。

道德模範事跡簡介篇三

xxx,女,土家族,42歲,大專文化,xx縣地方稅務局一名普通幹部。在工作中,她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多次受到局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在生活中,xxx懷著一顆孝順之心、一顆體貼之心、一顆關愛之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一顆孝順之心

小x本姓x,三歲的時候,在縣城工作的姨父姨母因膝下無子,家住xxx鄉的親生父母把她過寄給姨父姨母撫養,後來她也就隨姨父姓了“x”。看著xx從上小學、到參加工作,再到出嫁成家,兩位老人傾注了大半輩子的心血,盡了老一輩人應盡的義務。

參加工作後的xx,回到家就幫姨母洗菜做飯,收拾房間,休息日陪著兩位老人聊聊天,散散步。剛參加工作那時工資低,xx捨不得給自己買時髦的服裝,總惦記著先給兩位老人買點布料添件新衣服,或是買點水果、副食之類的東西讓老人們嘗嘗,這一習慣一直到xx成家後都還堅持著。2005年3月,姨父因病去世,辦完姨父的喪事後,她把年邁多病的姨母接到自己的家裡一起生活。姨母年青時就患上了冠心病和糖尿病,為了護理好姨母的身體和飲食生活,她專門跑到醫院去咨詢醫生,家裡有這種病狀的老年人怎樣從生活保養到葯物調理方面進行照顧。飲食方面,患糖尿病的人應多吃菜少吃飯,xx就照著烹飪書試著給姨母做些可口的菜吃,剛開始不是缺鹽就是淡味,時間一長,菜也就做得越來越好吃。姨母體胖怕熱,行走不方便,卻又喜歡出門散散步,每次從散步到回家是走一走停一停,上樓梯也要歇上一會兒,看著姨母大汗淋淋地回到家,xx很是心疼,幾天之後,家裡便安裝了空調。為了照顧好姨母,同學之間的小聚、單位組織的三·八旅遊活動,xx也都放棄了。實在是推不掉的應酬,xx也是提前為老人准備好飯菜再參加。xx對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兒女養大不容易,兒女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應該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

一顆體貼之心

xx的丈夫xxx在縣人民銀行工作,是一位農家子弟,憑著農家子弟的勤奮與好學,從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了領導崗位。丈夫走上領導崗位後,工作上較忙,一年四季出差、開會、學習的時間多,照顧老人和家務活兒大多都落在了xx一個人的肩上。一次,姨母生病住院需要人服待,丈夫又出差在省里開會,在不影響自己工作的情況下,xx到醫院陪伴姨母,病床前端水送飯,為老人梳頭洗腳,多少個日日夜夜,那個中滋味,怎一個累字了得!自己的親生父母常年呆在鄉下,有時老年人打個電話上來想看看外孫,xx只好利用“雙休日”帶著兒子買些營養品去鄉下看望兩位老人,第二天下午又要匆匆忙忙地趕回宣恩上班。“百善孝為先”,男人在忙著經營自己事業的時候,也往往記不起父母的生日,前幾年公公婆婆住在中間河,有一年,xx提醒丈夫,今年婆婆過生時,咱們一家三口一定下去看看,結果婆婆過生那天,丈夫單位上級領導臨時來檢查工作,她只好默默地帶著兒子去為婆婆做生。

一顆關愛之心

兒子xx現在xx民族學院讀書,在兒子的培養教育上,xx沒少操心過。兒子上小學的時候,體弱多病,時常感冒發燒,xx不是送兒子去打點滴,就是上門診去拿葯,晚上還得監督兒子完成作業、背英語單詞。在兒子的成長方面,她更注重對兒子品德和生活能力的培養。兒子上初一的時候,與一位叫xx的同學玩得特別好,只要家裡做了好吃的菜,他都會把這位同學叫到家裡來。

有一次在學校,兒子與xx因為口角之爭,一時氣憤的宗坤居然拿起板凳打了平日里玩得最好同學。老師通知xx趕到學校後,問清了原因,原來,兒子的同學因隨口帶了一句罵人母親的臟話,宗坤一時沖動用板凳砸了同學。回到家後,xx對兒子說:“他是你玩得最好同學,你要學會謙讓,不能因為一句話出口沒注意,你就動手打人。”後來,對方的家長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做得不應該,專門到xx家道歉。兒子在家裡的時候,xx不寵兒子,對兒子本來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勞動,放手讓兒子自己去做,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間,整理書桌、書包,晚自習回家自己煮麵等等;對兒子在外交友方面,也不是給太多的零花錢,防止兒子養成大手大腳的不良習慣。兒子高中是在外縣住讀的,一向坐車就暈坐的xx還是向單位請了兩天假,開學那天把兒子送到了學校,作了簡單的安排後,第二天就回到了xx。對兒子的愛和教育,xx說:“要愛得適當,愛中有合理而嚴格的要求;要照顧得適當,一定要給兒子一些靠他自己的出力而獲得成果的機會;要關心得適當,得放手時且放手,該放心處且放心。”

❺ 2009全國道德模範人物,河南的都有誰 全部!

全國助人為樂模範(11人) 裴春亮 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村委會主任、春江集團董版事長 全國誠實守權信模範(11人) 周國允 河南省滑縣高平鎮周潭村黨支部書記、北京市新世紀優秀青年突擊隊標桿隊隊長 全國孝老愛親模範(10人) 吳新芬(女) 河南省禹州市教育局幹部 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名單(共262人) 黃久生 河南省潢川縣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書記 王燦雲 河南省鹿邑縣唐集鄉套犁王村村民 陳建星 河南省金鑫防腐保溫有限公司第四直屬公司武漢辦事處員工 李江福 河南省新城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李隆 河南省鄭州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 杜東翔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檢察院檢察業務監督管理中心主任 彭世英(女) 河南省濟源市思禮鄉范寺村村民

❻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

作為模範道德人物,不僅要工作積極,表現突出,而且要熱愛公益事業、助人為樂,起模範帶頭作用。下面是我整理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的範文,歡迎閱讀!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篇一

張朋義,男,1969年出生,棲霞市觀里鎮觀里村農民,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碩士,現任煙台市博士達農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年來,他在黨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潛心於BSD蘋果生產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創建BSD蘋果生產示範基地,成為棲霞市蘋果新技術種植推廣帶頭人,帶領全市果農在創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一、主抓科技培訓,創建正諾品牌,帶領農民走出一條科技發展之路

張朋義,一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孩子,自幼就對土地、果樹懷有深厚的感情,自1998年開始涉足農資行業,2001年注冊成立煙台市博士達農化有限公司,公司以銷售推廣綠色無公害農資為主,面向全市果農鄭重承諾:“凡因質量問題對公司造成的損失由公司全部負責賠償”。

由於果農相對文化知識較少,對果樹病蟲害的發生規律不了解,假冒偽劣農資不能辨別,果農雖有很高的生產熱情和以果致富的願望,但對蘋果優質豐產、穩產高效的果園管理技術還不掌握,許多作業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顧此失彼,這些問題給農民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果農自己卻找不出原因來。

張朋義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於是他每年都要組織果農專業知識培訓,為果農講解病蟲害發病規律,並且在每次打葯之前都安排公司專人負責向果農發簡訊,指導農民合理用葯,科學掌握用葯時間,到目前為止張朋義共組織農民科技現場會230餘場次,直接被授課果農達13.8萬人,極大的帶動了果農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

張朋義也深深明白肥料對於果農豐產的重要性,時刻心系農民疾苦的他力爭讓老百姓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肥料、生產出最好的蘋果。所以他以“用良心做合格肥料”為己任,總是在化肥生產第一線兢兢業業。他主持開發出的品種有42%的長效緩控釋肥、32%的全元氨基酸肥、34%的有機無機復合肥、果豐寶復合肥、土壤改良型腐植酸鈣等,每年可為農民增收1000萬元以上,企業創收超500萬元。這一切都為棲霞蘋果產業化科技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以德立企,擔當社會責任,嚴把食品安全生產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僅已經吃得飽,而且要求吃得好,追求食品安全成為現代生活的一大基本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開始實施,正是順應時代、關注民生、深得民心的大好事、大喜事。食品質量和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也需要一個“人人以之為恥”的大的社會環境。食品安全涉及生產、銷售、流通等各個環節,從食品生產者的角度思考,必須把好首要的關口,張朋義經常想只有我們每個從業者都以這種道德律令為內驅動力,我們棲霞的蘋果產業發展才能夠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

每年3.15金盾打假護農活動時,張朋義都發動職工配合工商執法人員到集市等公共場所宣傳食品安全法,宣傳推廣生物農葯、有機肥料,帶領果農進行蘋果安全生產,經國家農業部多次抽檢,棲霞蘋果生產符合國家規定食品安全生產要求。

三、傳播綠色科技,服務現代農業

在張朋義的帶領下博士達集團全體員工艱苦奮斗,始終以發展服務綠色無公害蘋果產業為己任,以政府科學的前瞻思想為指導,先後扶持培養560名農民成為果業新技術推廣員。張朋義帶領全體技術員工深入田間採集土壤樣本,在實驗室埋頭苦幹,積極倡導“測土配方施肥”新技術,對每個農戶的每一塊土地,全部建立檔案,根據不同土地的特點生產出不同含量的化肥,為農民節省成本。藉助科研院校、名優企業優勢向廣大果農提供果業技術與產品,所做工作一直受到眾多果農與各級政府部門的信賴與鼓勵。公司多次被省市工商局授予“山東省農資經營優秀誠信企業”、“山東省消費者滿意單位”、“煙台市農資經營誠信企業”、“煙台市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全國優秀農資經銷商”等稱號2010年公司被棲霞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2008年張朋義又光榮的當選為棲霞市人大代表,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棲霞市最具愛心慈善捐助個人2010年當選為棲霞市工商聯副主席,煙台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2年當選為煙台市人大代表。

四、從“綠色”到“有機”,倡導“企業+農戶+基地”的模式,帶動農民致富

當人們還在對綠色食品津津樂道之時,張朋義早已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有機蘋果”生產上。張朋義作為一個傑出的企業家,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篇二

孫三華,1979年出生,於2002年嫁到孫村鄉新建村一個普通農村家庭,與韋培琦結為夫妻。婆婆老實淳樸、厚道正直,丈夫韋培琦是一名手藝工,勤勞愛家。孫三華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從嫁過來起,婆媳關系一直很融洽。婚後盡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其樂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5年丈夫外出做生意,虧了不少錢,不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而且在外面還欠了不少錢。丈夫從此變得消沉起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呆在家裡。孫三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生怕丈夫想不開,從此消沉下去。於是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他說“我跟了你,並不是看中了什麼東西,而是看中了你這個人,你的不服輸的性格。”在孫三華的鼓勵勸導下,韋培琦慢慢擺脫了陰影,從老本行開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軌,債務很快就還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紅火起來了。但是禍不單行,又一次的災難又降臨到他們的頭上,2008年5月,孫三華的婆婆因病高燒三天不起,家裡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醫院都沒有起色,最後送到了蕪湖弋磯山醫院,高燒是退了,但從此卻落下了後遺症,從此半身不遂,說話口吃、手腳僵硬,吃飯、穿衣、梳頭、起床這些最簡單的事都不能自理。於是,她開始擔負起了給婆婆喂飯、喂水,洗臉、穿衣等繁瑣的護理工作。

自2008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餘年,孫三華一直待在婆婆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老人卻是久病床前有孝媳。當初,孫三華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裡農活也帶上,農忙季節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後出去做會兒事,晚上要收拾家務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貪黑,任勞任怨,毫無怨言,沒有抱怨,她知道:自己還年輕,只要吃點苦,一切都會有的,日子也會好起來的。她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麼簡單而又現實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個便桶在牆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看著婆婆表達不準確,生活無法自理,難過又痛苦的樣子,孫三華心疼極了。她不辭辛苦,四處奔波,尋醫問葯,只要對婆婆病情有療效的葯,不管多貴,她都省吃儉用買來給婆婆服用。

四年多來,孫三華很少在外過夜,都要趕回家侍奉婆婆,否則心理不踏實。有次內侄結婚,要到娘家幫幾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帶到了娘家。為了讓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台電視機放在婆婆床頭,替她清寂解悶。這些年,丈夫韋培琦在外麵包工程,因為事情忙有時情緒不好語言上沖撞了老娘,孫三華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裡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呀!雷鋒同志曾說: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

孫三華同志用十年來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為妻為媳之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敬老、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孝在傳頌中放射光芒,在孫三華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開心,雖然生過大病半身不遂,口齒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乾乾凈凈。她經常用別人幾乎聽不懂的話說:“兒媳婦好啊,兒媳婦好啊!”

現在整個村的人都知道,都說沒有孫三華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這個家也就不像個家。孫三華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奮學習,在學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親。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庭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孫三華孝順婆婆,敬重婆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群眾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孫三華的事跡在周邊村隊廣為傳頌,大家在傳頌中受教育,在傳頌中受感動,在傳頌中升華思想,在傳頌中學習榜樣。有力地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為創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為新建村樹立了榜樣。

而孫三華卻說“我是普通的農民,沒什麼文化,靠的是沒日沒夜的辛勤勞動過日子。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親娘,我只是做了一個女兒應該做的。”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篇三

遼河頭村保管員、農經、圖書管理員牛良則同志,1938年二月出生,1985年6月擔任遼河頭村保管員、農經管理員、圖書管理員。由於業務出色,當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87年又被授予遼河頭村工作勞動模範,近30年來擔任遼河頭村管理員,他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盡職盡責,為推進遼河頭村的管理員和其它各項工作,為農民群眾解疑釋難,把黨的方針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因此幹部群眾都稱他是遼河頭村的明白人、貼心人、知情人,大事小事都找他求助。也正是這樣,他為遼河頭村群眾送知識、送政策、送溫暖,他在本職崗位上默默地工作、無私地奉獻。

伴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家實行糧食直補政策、退耕還林政策、惠農政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六村聯創”等許多政策的推行。很多農民多種經營的積極性熱情高漲,在此情況下許多村民多次到村委會找他詳細了解相關情況和政策,他每次都是認真學習,深入各戶調查詳細說明情況讓每一戶都是帶著問題來、帶著滿意走,每次都是起早貪黑,很晚才回到家裡。為了核實土地面積退耕還林面積,他和村裡同事一起深入田間地頭丈量核實,不知去了多少戶,走了多少路,一天下來腿酸痛不止,可他卻不吭一聲。為了方便群眾,他把電話號碼貼在辦公室的門上,每月話費高達一百多元,為此,他常常做出無私奉獻,卻無怨無悔。近年來,每到糧食直補發放時、退跟還林補助款、產業結構調整補助款發放時,都是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業務量大。這些款項的發放工作和農民的利益息息相關,為了做好發放工作,事前他和村內同事深入到全村去調查核實,摸清底數和詳情。為了把直補政策落到實處,他對村幹部上報土地面積的工作進行細心布置和指導,對個別農戶不理解、不配合,他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講解直補政策,讓廣大群眾都知道。

牛良則同志又兼任村圖書管理員,為方便廣大村村民學習新知識,了解新政策,提高文化知識水平和精神素養,他每天都盯在文化活動室為廣大村民提供無償服務,完善借閱管理制度和學習制度共同促進遼河頭村文藝、文化活動,積極推進文明和諧先進村的建設工作。

遼河頭村是戶多、人多、地多的大村,因為自然環境和歷史背景形成了多重矛盾和問題,情況比較復雜。為了做好這個村的各項直補發放工作,他帶領同事,到村部辦公,和村幹部分工合作,登記表格、發放現金,進行咨詢服務,通過耐心周到的服務,不但理順了村民心裡的怨氣,而且還落實了黨的惠農政策,調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

他不僅是財務工作的助手,而且還是民主理財小組成員。他積極參加遼河頭村的各項工作,在護林防火、防汛救災等工作中埋頭苦幹,無私奉獻。

他不僅工作積極,表現突出,而且還熱愛公益事業、助人為樂。每年向災區捐款、捐物,他都積極參與,起模範帶頭作用。每到年節假日,他經常到村裡的孤寡、殘疾老人家裡去走訪慰問。誰家遇到困難,他知道後都盡幾所能伸出援助之手。今年七月,辛安村一名大學生身染白血病,家裡為他治病花去幾十萬元,正在患者家屬愁眉不展、萬分焦急的時候,鄉領導號召鄉機關幹部捐款,他聽說以後當時主動找到村支部書記要求捐款二百元。然而熟悉他家情況的人都知道他家裡生活並不寬裕。他說:“二百元錢微不足道,但捐獻的是我的一片愛心!”

事業無止境,追求無止境,學習也是無止境的。他積極參加村裡舉行的各項先進教育活動,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他的學習筆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既然我是一名管理員,就應該勤勤懇懇工作,認認真真辦事,堂堂正正做人,立足崗位,無私奉獻。”他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近三十年的平凡工作中。他工作平凡、默默無聞,卻像陣陣清風鼓盪著片片征帆,破浪遠航,如同一顆閃爍的紅星,在夜空里和億萬顆星星一起無私地閃爍著光亮,展示出一名普通農村幹部的人生價值和時代風采!

❼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事跡材料,肯定對各類事跡材料都很熟悉吧,事跡材料是用於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幹部群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的書面材料。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跡材料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1

孫三華,1979年出生,於2002年嫁到孫村鄉新建村一個普通農村家庭,與韋培琦結為夫妻。婆婆老實淳樸、厚道正直,丈夫韋培琦是一名手藝工,勤勞愛家。孫三華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從嫁過來起,婆媳關系一直很融洽。婚後盡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其樂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5年丈夫外出做生意,虧了不少錢,不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而且在外面還欠了不少錢。丈夫從此變得消沉起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呆在家裡。孫三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生怕丈夫想不開,從此消沉下去。於是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他說「我跟了你,並不是看中了什麼東西,而是看中了你這個人,你的不服輸的性格。」在孫三華的鼓勵勸導下,韋培琦慢慢擺脫了陰影,從老本行開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軌,債務很快就還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紅火起來了。但是禍不單行,又一次的災難又降臨到他們的頭上,2008年5月,孫三華的婆婆因病高燒三天不起,家裡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醫院都沒有起色,最後送到了蕪湖弋磯山醫院,高燒是退了,但從此卻落下了後遺症,從此半身不遂,說話口吃、手腳僵硬,吃飯、穿衣、梳頭、起床這些最簡單的事都不能自理。於是,她開始擔負起了給婆婆喂飯、喂水,洗臉、穿衣等繁瑣的護理工作。

自2008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餘年,孫三華一直待在婆婆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老人卻是久病床前有孝媳。當初,孫三華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裡農活也帶上,農忙季節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後出去做會兒事,晚上要收拾家務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貪黑,任勞任怨,毫無怨言,沒有抱怨,她知道:自己還年輕,只要吃點苦,一切都會有的,日子也會好起來的。她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麼簡單而又現實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個便桶在牆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看著婆婆表達不準確,生活無法自理,難過又痛苦的樣子,孫三華心疼極了。她不辭辛苦,四處奔波,尋醫問葯,只要對婆婆病情有療效的葯,不管多貴,她都省吃儉用買來給婆婆服用。

四年多來,孫三華很少在外過夜,都要趕回家侍奉婆婆,否則心理不踏實。有次內侄結婚,要到娘家幫幾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帶到了娘家。為了讓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台電視機放在婆婆床頭,替她清寂解悶。這些年,丈夫韋培琦在外麵包工程,因為事情忙有時情緒不好語言上沖撞了老娘,孫三華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裡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呀!雷鋒同志曾說: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

孫三華同志用十年來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為妻為媳之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敬老、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孝在傳頌中放射光芒,在孫三華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開心,雖然生過大病半身不遂,口齒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乾乾凈凈。她經常用別人幾乎聽不懂的話說:「兒媳婦好啊,兒媳婦好啊!」

現在整個村的人都知道,都說沒有孫三華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這個家也就不像個家。孫三華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奮學習,在學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親。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庭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孫三華孝順婆婆,敬重婆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群眾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孫三華的事跡在周邊村隊廣為傳頌,大家在傳頌中受教育,在傳頌中受感動,在傳頌中升華思想,在傳頌中學習榜樣。有力地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為創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為新建村樹立了榜樣。

而孫三華卻說「我是普通的農民,沒什麼文化,靠的是沒日沒夜的辛勤勞動過日子。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親娘,我只是做了一個女兒應該做的。」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2

吳斌,男,漢族,1965年3月生,生前系浙江省杭州長運運輸集團公司駕駛員。

短短76秒,吳斌突遭重創時臨危不亂,強忍劇痛將車停穩,以極大毅力完成了一整套安全規范的操作,用生命踐行了「一切為了顧客」、「誠信、愛崗、敬業」和忠於職守的職業道德觀,他被人們譽為「最美司機」。

2015年5月29日中午,吳斌駕駛著載有乘客的大客車行駛於滬宜高速上,被迎面飛來的制動轂殘片砸碎前窗玻璃後刺入腹部致肝臟破裂,但他仍強忍疼痛將車停穩,並提醒車內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報警,後吳斌被送往解放軍無錫101醫院搶救。2015年6月1日凌晨3點45分,吳斌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離世,年僅48歲。

76秒,面對突發事件,吳斌沉著冷靜,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准確完成一整套安全規范的操作。這些背後,離不開他過硬的駕駛技術,離不開他十年積淀的高超職業技能,更離不開他崇高的職業道德。正是平時積淀的過硬操作技能,保證了他在遭受重創的關鍵時刻,能夠及時、有效、規范的處置,保障了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他出事時,不管是坐姿,還是停車措施,都是完美無瑕的。」事後,通過反復查看監控錄像,吳斌生前的同事們一致認為。

平時,吳斌立足平凡崗位,兢兢業業,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鑄就了瞬間的偉大。吳斌自2015年進入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擔任班車駕駛員起,就視手中的方向盤為生命線。從業十年來,他安全行駛100多萬公里,沒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沒有一次違章記錄,沒有一起旅客投訴。2015年春運期間,杭州遭遇連日大雪冰凍天氣,出行非常困難,成千上萬的旅客都在等著回家,吳斌第一個報名參加抗雪救災。艱難的道路,他第一個出發,與同事們一起搶在春節之前把旅客平安送回家。吳斌在車內一直放著一本安全手冊,得空時,他會拿出來翻看。他認為,只有對車子有了相當的了解,面對各種情況,才能從容應對。雖然從業多年,但他始終把自己當作新手,堅持規范操作一絲不苟,將「安全第一」、「旅客生命財產第一」時刻放在心裡。

吳斌生活節儉,在同事眼裡,他除了買過幾件喜歡的運動服,平時穿的都是工作服。但他卻很大方,當春風行動、5.12汶川地震捐款時,他捐得比別人都多。

吳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杭州市道德模範。中央文明委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跡材料3

胡文雙,女,36歲,現任張家口市橋東區財政局國庫股股長。從事財政工作11年來,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工作作風踏實上進,甘於奉獻,受到了單位領導、同事和群眾的一致好評。主要工作情況介紹如下:

一、精心組織籌劃,開展全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

胡文雙同志在財政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對自己要求很嚴,凡她經辦的事情盡量做到精益求精。2006年,市局要求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一次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接到此項任務,作為一名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員,她滿懷信心,振奮精神,面對時間緊、任務重、人員少的局面,她潛心研究清查政策及軟體操作,採取了「先搞試點,集中錄入,穩步推進」的方法。圓滿地完成了全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進一步夯實和深化了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基礎。

二、不斷探求發展,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在工作中,她有條不紊地安排好每一項事務,認真做好所負責的每一項工作。在擔任國庫股股長以來,大力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規范國庫集中支付程序。2010年7月,為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繳撥管理,在總結近年來財政集中撥付方式益弊的前提下,對我區現行撥付管理辦法進行了調整,並下發了《行政事業單位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繳撥管理辦法》。同年9月,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國庫集中支付「零餘額」清算改革工作,實現了財政預算資金以額度方式下達到預算單位,支付中心在額度內辦理預算單位支付業務,代理銀行先墊付資金,國庫後清算。此種方式進一步縮短了資金周轉時間,使我區財政國庫改革向標准模式的轉軌又邁進了一步。

三、構築安全防線,提升財政資金安全系數

國庫工作無小事,資金安全更是大事。在工作中,她始終牢記財政資金安全是財政管理的生命線。在制度方面,建章立制,形成內部制約機制;在協作銀行方面,挑選資質力量充實,信譽質量較高的銀行合作,並與之簽訂了《資金安全管理協議》,明確職責、化解風險、消除隱患;在財政內部,嚴格監守財務印鑒雙人保管,撥款票據層層稽核。即使當日要撥的款再急、再多,她也總是一筆一筆認真、細致審核,確保所撥票據准確無誤後方才交予出納進行轉票。每年經她手撥付的資金上億元,均做到了零差錯運轉。

四、熱愛本職工作,無怨無悔奉獻

胡文雙同志熱愛本職工作,對工作有著極強的責任心,為了保證各項工作按時完成,為了能使工作做得更好,她經常加班加點,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地工作。進行企業改制工作期間,更是「五加二、白加黑」,晚上十一、二點你還能在會議室看到她在聽取會計師事務所的同志匯報企業審計情況。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多年來,她的工作得到了單位領導和同志們以及上級部門的肯定,先後六年被區政府授予「嘉獎」稱號,2006年和2007年分別被省財政廳、市財政局評為資產清查工作先進個人。

展望未來,任重道遠。胡文雙同志將會不斷學習,努力工作,為財政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

❽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範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跡材料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事跡材料而煩惱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1

呂飛,出生於1981年,2003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中共黨員,中學二級教師,2004年8月參加工作,主動提交申請到商南縣最偏遠的地區任教,在白魯礎鄉九年制學校工作五年,2009年調到富水初中工作至今,曾被多次評選為模範班主任、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這些榮譽背後,是他多年始終踐行著「盡本分、守信用」諾言的行動。教導學生誠實做人、誠信做事,以教師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取信於學生、家長和同事。

他堅持誠信待人。多年來,他一直用誠信來面對每一個同事、每一個家長、每一個學生,盡心盡力為學生、為家長、為同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盡管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在平凡的事跡中卻透著點點感動,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他積極主動。答應同事的事情都努力做到,看到誰需要幫忙,就主動去幫忙。工作時與同事誠信交往,做到「四個互相四個不」,即:互相支持不爭利,互相信任不懷疑,互相尊重不挖苦,互相配合不推諉。正是因為高度地彼此信任,他們之間的工作總是十分默契,和他合作起來時那麼愉快。和他共過事的人對他評價都很高,因為這人信得過、靠得住。單位的領導和同事都親切地叫他「飛腸好」。

在家長眼中,他是個熱心腸的人,不管是當班主任還是普通教師,哪個家長到學校找學生、問事、送東西、接孩子或孩子生病需要照顧,或者臨時有事,他都主動上前詢問、幫助,每每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碰見他,他總是熱心承諾「把孩子交給我,忙你的去吧,請你放心,我會照顧好他的」,深得學生的愛戴和家長的歡迎。2006年還在白魯礎工作期間,發現班上寬坪村一個叫翁明娟的女生跟往常不一樣,憂郁、注意力不集中,後詢問才知其家長手指被電鋸鋸掉在縣醫院住院治療,他主動帶頭捐出200元並帶動全班捐助並和對她談心,經過疏導和鼓勵,學習比以前更刻苦,成績進步很大,事後,學生母親多次到學校找他道謝,他說「我們老師經常教育學生要樂於助人、要有愛心、自己都做不到,怎麼教育學生呢?」

從當教師那一刻起,他時刻對學生報以誠信。對待學生他更是將誠實守信作為和學生交往的先決條件。他經常和學生約定,如果孩子們有進步,他就會獎勵孩子們,或是一個紅星,或是一段批註,都詮釋著他對孩子們誠信,學生們也特別信任他,會把自己的零花錢存放在他那裡,有時會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都交給老師保藏。在一些人看來這些可能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可他卻從來都沒有當小事情看過,把學生們的信任看得很重。因為他愛學生,愛教育事業。這份愛使他常常慷慨解囊,在自己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拿出資金捐助給特困家庭的孩子,或是一頓午餐、或是一雙襪子、或是一件衣服、或是一支鉛筆。他用自己的愛和行動詮釋著一個優秀教師的誠信品質。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2

薛思冉,女,2004年10月出生,是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新體路小學五年級一班學生。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她一天天茁壯成長成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在家裡,她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她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她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在家裡,她尊敬長輩,孝順父母。在每天的日程計劃里,她都會列上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是她和媽媽周末的必修課,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她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為她家庭里充滿歡笑、和諧。

在學校,她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她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獲;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日益豐滿的自我;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鑒、共同提高。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她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都會有她主動承擔任務,同學之間的友誼她會特別珍惜。在老師心目中她是好幫手,在同學心目中她是知心夥伴和學習榜樣。

薛思冉同學,興趣廣泛,全面發展。在課余時間參加了舞蹈、書法、繪畫特長班,並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讓她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熱情和自信,與同學們在互相幫助中茁壯成長。

在社會,她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磨煉自己的毅力,增長自己的才幹。如:宣傳「五城聯創」活動中推廣文明用語,愛心和誠心在行動中傳達到生活每個角落。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3

侯波,男,生於1955年7月,大學文化程度,高級經濟師職稱,該同志於1979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陝西扶龍機電製造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侯波同志還擔任寶雞市人大代表、扶風縣政協委員。

該同志思想品德高,誠實守信、不計名利、無私肯干、情系扶龍、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作風扎實。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以來,始終堅持每天提前30多分鍾上班。平時經常加班加點,星期天、節假日很少休息,要麼到生產現場指導工作,要麼到各經銷點調查研究,了解實情。為保證公司的正常生產秩序,建立健全了的各項規章制度,並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帶頭嚴格執行。目前,公司內部已經樹立起了一種紀律嚴明、獎罰分明、奮發向上的良好風氣。

侯波同志一直將誠實守信作為立身之本,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陝西扶龍機電製造有限公司現已由一個地方國營小型企業發展為一個擁有固定資產3800多萬元,年生產能力1萬多台,年產值3900多萬元,年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年實現利稅300多萬元的陝西省潛水泵行業龍頭企業,其主導產品「扶龍」牌井用潛水電泵現已發展到八大系列三百多個規格,產品結構目前已形成以井用泵為主導,小型潛水泵、特種泵為兩翼的多元化產品體系新格局,「扶龍」牌產品現已佔居省內同行業水泵產品市場份額的1/3以上。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他先後榮獲「陝西省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全國潛水泵行業優秀工作者」、「寶雞市優秀企業家」、「寶雞市五一勞動獎章」、「寶雞市八五技術改造優秀工作者」、「寶雞市質量管理先進個人」、「中國農機排灌機械泵行業協會優秀工作者」、「寶雞市勞動模範」、「陝西省農機協會理事會理事」等榮譽稱號。在他的帶領下,企業主導產品「扶龍」牌井用潛水電泵先後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陝西省名牌產品」、「陝西省著名商標」、「省優」、「部優」。目前「扶龍」產品遠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在市場上享有良好的聲譽。企業先後榮獲「省級先進企業」、「陝西省重合同、守信用」先進單位、「科技進步先進企業」、「消費者信得過單位」、「納稅大戶先進企業」、「雙文明單位」、「寶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光榮稱號。

他在生產經營工作中能吃苦耐勞,敢闖敢做,誠信經營,他把誠實守信作為企業的重中之重來抓,使之成為企業開拓進取的生命線,主要表現在:

一、嚴把產品質量關。產品質量關繫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也是企業的生命線和尊嚴。為了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在侯波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扶龍機電公司早在1999年就在陝西省潛水泵行業率先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一直以來,侯波同志總是堅持把產品質量放在生產經營工作的第一位來考慮,他說:「搞企業必須要做到誠信,不能發不義之財」。經營中他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自覺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堅持做到「質量合格,價格合理」。

二、保障顧客利益,提高服務質量。經營中,他視顧客利益為企業的生命,始終堅持「質量為本,用心服務顧客」的理念,為提高員工素質,每月讓企業管理層、辦公室、質檢部、市場營銷部、服務部員工參加一次職業道德、經營管理常識、顧客服務等方面的培訓,以提高員工的服務水平,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他建立了完善的產品三包、退貨、換貨制度,建立了顧客滿意度調查制度,自覺廣納顧客意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和建議。嚴格的管理贏得了供貨商和消費者的信任,企業多次被評為寶雞市「消費者信得過單位」。

三、積極參與公益事業。長期以來,他致富不忘回報社會,積極為政府分憂解愁,企業每年上繳國家稅收100多萬元,曾多次被稅務部門評為納稅大戶稱號及先進個人。先後安排下崗職工和社會待業青年180多人就業,為政府解決了一部分就業難的問題。他經常向社會獻愛心,為災區、貧困地區的人民捐款捐物。

四、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不斷加強合同管理。擔任扶風縣政協委員及寶雞市人大代表後,他積極參政議政,為扶風及寶雞的經濟發展獻計獻策。同時他還特別重視企業的合同管理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企業合同管理工作曾多次被評為省、市、縣「重合同守信用」先進單位。

侯波同志在各種榮譽面前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強調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關懷和扶持,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因此,他在企業的各種會議上多次強調,並表示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做大做強企業,發展扶風經濟,積極回報社會。為建設更加美好、繁榮和諧的新扶風做出更大的貢獻。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材料4

嘉祥縣大張樓鎮臨湖集小學任存來人的一生,一是學做人,會做人;二是學做事,會做事。而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離不開誠實守信的基本原則。誠信,是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是做人之本、辦事之根。人若有誠信,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會肅然起敬。誠實守信,對民族、國家有利,對自己也不吃虧。

誠實,才能互信;守信,才能共同發展的基礎。在政治思想方面,誠實守信,主要表現為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自己所追求事業的忠誠與信念;在職業工作方面,主要表現為誠實勞動、求真務實、遵紀守法;在經濟生活方面,表現為公平交易、信守合同、誠懇服務;在日常生活方面,則表現為人為善、坦誠相待、團結互愛、助人為樂等真誠的人際交往。總之,誠實守信,是一種內涵豐富的道德准則。

在我二十們七年的教育生涯中,時刻對學生報以誠信。只要是說過的話一定會向學生兌現。

王勇的轉變就是我眾多誠信教育案例中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王勇,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因在老家交通肇事外逃到異地與他的`媽媽重組了新家後,有了王勇十年後案發,爸爸入獄。當時他才十歲,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親眼看到自己的爸爸拷上冰冷的手銬,對他的內心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能夠站穩,並一路走好呢?時間證明了我的擔心是有必要的。

王勇由原來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變成了偷拿媽媽和同學錢的孩子,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這樣一個可憐的孩子,我決定用誠信來打動王勇。答應王勇作業寫好就為他貼一顆紅星,我獎給了王勇;要求王勇在室外不打鬧就為他講一個故事,我送給了他;教育他說話算數,就和他一起做游戲,我滿足了王勇。

在用自己親身做法感染王勇的同時,告訴王勇也要像老師一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學期下來,我看到了他的轉變,但我覺得還不夠。澆樹澆根,育人育心。於是,我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在王勇生日那天,給他買一個小生日蛋糕,中午放學後,我和同學們一起給王勇過了一個快樂的生日。在蠟燭點燃的那一刻,生日歌響起的瞬間,我看到了,王勇的眼睛濕潤了。許個願吧,王勇哽咽著說,「我明年還想過生日。

」對於一個缺少父愛,家庭殘缺的他,我知道這是他發自內心深處的想法。此時我己經感受到誠信給王勇帶來的快樂,友情給王勇帶來的決心。

我悄悄的對王勇說:

「如果你能從心裡徹底的改掉拿錢的毛病,老師就請你到家中做客,為你過一個更加難以忘懷的生日。

」王勇不做聲,只是一個勁的點頭。

在誠信的呵護下,王勇也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健康的成長。

在教育教學中堅守誠信,對學生的每一個承諾都如實兌現。有一次周末我答應給一個學生補課,恰巧我的胳膊摔折了,為了不讓學生失望,我硬是挺著去給學生補課。

;
熱點內容
美國法律法規大全 發布:2024-05-19 21:51:29 瀏覽:365
合同法法律出版社 發布:2024-05-19 21:50:45 瀏覽:753
法治的信仰中國夢 發布:2024-05-19 21:32:17 瀏覽:309
關愛成長法治護航徵文 發布:2024-05-19 19:44:11 瀏覽:725
經濟法總論試題課後 發布:2024-05-19 19:44:10 瀏覽:978
上海政法學院教務網路管理系統 發布:2024-05-19 18:16:11 瀏覽:97
大理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4-05-19 17:41:50 瀏覽:101
衡陽司法強拆 發布:2024-05-19 17:40:26 瀏覽:913
行政法學簡答題 發布:2024-05-19 17:18:49 瀏覽:883
判決書法院 發布:2024-05-19 15:55:58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