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最健全

法治最健全

發布時間: 2021-01-14 11:04:48

❶ 法制的健全或者法律條文的增多是社會的進步還是悲哀

其實我認為這個問題要分開來說。應該說在我們認為有人類文明的時候開始到人類文明理想化之前這段漫長的時間內,法制的健全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過渡,這是必然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也是人類本身要求的產物。但從整個人類歷史來看,對法制健全的要求其實也是對自身自由度的一種束縛,說是一種退步有失偏頗。畢竟從人類懂得穿衣開始,人類文明就已經在進步了,再倒退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再者從法律、法制角度出發來說,我認為其實一條新法律的產生,是由少部分人的某些特殊行為造成了對他人利益的損害而建立的,建立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行為,建立的對象當然是全體公民,這種過程導致的結果就是法律越來越細分、越來越具體,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法制越來越健全,法律的健全過程是隨著人們行為的新增而增加的,誰也無法預測以後會出現哪些可能損害大多數人利益的行為,所以這個過程還將一直進行下去。由此可以打個比方,比如我國公民相當於是一群動物,被關在一個箱子里,一開始可能箱子只有四周包圍而沒有蓋子,因為動物很多而且擁擠,就有少數動物試圖跳出箱子,因此為了防止有動物再次跳出箱子,就加上一個蓋子,這樣效果好了一些,但隨後會有動物試圖撞開箱子逃出,這樣可能就會在箱子周圍纏上鐵絲,不斷有動物會以身試法試圖找出箱子破綻沖出禁錮,每當發現一個破綻,就會加上鐵絲加固,這樣動物逃出的機會越來越小了。這個比喻我認為比較恰當的說明了法律的產生和完善的過程。凡事有利就有弊,任何一條法律就是一個標准,在標准以內的人都是安全的,受此標準保護,但反過來說,人們也被法律所束縛和限制,從純自由度的觀點上說是被限制的,這里自由度是指一切行為,包括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最終,我認為的觀點是,法律標准以內的人是大多數人,畢竟人們雖然希望自由度更大,但大多數人並不想擁有那種損害他人利益的自由度,並且希望限制少數人損害他人利益的自由度,這樣無形中就形成了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即以多數人的利益為標准制定的准則。比如大多數人並不希望得到可以隨意殺害他人的自由度,但總有少數人有這種慾望或者無意中使用了這種自由度,因此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就得限制這種自由度,讓大家都不擁有,也就達到了一定的公平。否則,這種自由度不加以限制的話,人類必定亂套。所以法律的健全是必然也是必須的,至於說到道德,畢竟這個東西太模糊,無法以具體的准則來衡量,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則。只能說對於多數人來說,有比較統一的道德衡量准則,樓主說的法律的健全意味著道德的淪喪,其實未免過於極端,准確的說淪喪道德的肯定是少數人,不是多數人,對於這少數淪喪了道德的人,我們只能寄希望於法律來約束其行為了。大家試想一下,如今公認法制已經比較健全的社會了,依然不斷有或主動或被動觸犯法律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發生,如果沒有法律限制,如何來保障大多數人的利益呢?我認為,目前來說,能夠很好的遵守法律,就已經是一種進步了!而且是進了一大步。

❷ 全球范圍之內國家和地區最具法制體系健全的國家和地區是哪些國家和地區

全球范圍法制體系最為健全的國家應該是英國。

❸ 怎樣理解「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對於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個人意志而改變。
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實施依法治國,必須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和法制都睡逐步建立並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也需要一個逐步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當前和今後的一段時期,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二是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三是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證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四是優化司法職權配臵,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五是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❹ 法國為什麼叫法國是因為是法律之國嗎是人類法律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法制最健全的國家。

法國英文名字是France,又被譯成法蘭西,公元3世紀末,法蘭克人佔領現在法國內的位置,成容立法蘭克王國(Frankreich),法國國名來源於法蘭克國名。今France是從拉丁文Francia演變而來。

❺ 中國近代歷史上哪個朝代法制最不健全

元朝。看這個帝國的性抄質,它雖然也是一個中央帝國,但又太多奴隸制的殘余,和完全的封建帝國,農業國家,是有很大區別的。而完善的法律,就是產生在封建式的帝國中,所以元朝的法律最不完善,或者叫最不平等。
比如在刑法上:它規定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分屬不同的機關審理,蒙古人毆打漢人,漢人不得還手,蒙古人打死漢人只流放北邊充軍。又規定漢人、南人不得聚眾敗獵和迎神賽會,不得執弓矢,甚至連養狗養鵲鳥都不許可。

此外,在《元典章》中紀錄的很多法令,都是針對漢人、南人制定的,並且指出蒙古人不受這些法令的約束。
這種法律,絕對稱不上『健全』二字。

❻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法治最健全

現在這個階段、相較於過去法制更為健全。
也就是改革開放以後到現在的這個階段版、它是隨著社會權發展階段一點一點去補充的。
過去各個朝代只有刑法、也就是俗稱的律法。一般適用於民間的都沒有詳細的立法、比如民法婚姻法等等這些、在古代都沒有。古代對於民間的各種糾紛主要依靠傳統的禮制、以及大的宗族祠堂來解決。但都算不得完善、相反還有很多弊端。
法治健全不健全、要看社會發展階段。
古代再強盛的王朝、也仍舊是處於農業文明、生產資料和產業結構都比較單一。健全也只能是相對於當時來看的。
但健全不能單一的去看有多少項目來衡量、關鍵還要看是否合理。
比如宋朝的不殺文人士大夫、高薪厚祿。和明朝的舉凡貪污白銀六十兩以上者、 剝皮實草 。就都過於極端、非常不合理。前者雖然尊重讀書人、但也確實把讀書人都給慣壞了、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後者則完全把人們逼到了一個對立面。
但是否合理、也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因為人類社會是非常復雜的、不會像一盤棋那樣好控制好擺弄。這個是否合理的關鍵、是利與弊的、大局觀的衡量。

❼ 中國近代史上哪個朝代法制最健全

如果你真的知道近代史的定義,那你就知道一定說中華民國……

❽ 多選題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即必須()

ABCDE

❾ 民主是法治健全的基石正方論據,並對反方提出幾個問題

民主
一、事實論據

白居易體恤民情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同情人民,他在皇帝面前做諫官時,就屢次上書,請求革除弊政,寫了大量諷諭詩揭露官僚勢力殘害人民的罪行。他寫詩力求讓人民群眾看懂,相傳他每寫好一首詩,都要讀給不識字的老媽媽聽,聽得懂的,方才拿出去。他在地方做官時,每到一處,都要力爭多做些對人民有益的事。在杭州做刺史時,他修築湖堤(現在的西湖白堤),利用湖水灌溉土地。在蘇州,興修水利,也受到蘇州人民的愛戴。在做忠州刺史時,他搞了許多利民的改革,號召開荒生產;改進稅收辦法,增加豪富的稅款,減輕貧苦農民負擔;盡量節省開支,減輕老百姓的支出。他親自帶頭種樹,綠化荒山。他主持群眾聚會,席地而坐與民同樂。有些官員說什麼:「『貴』、『賤』雜處,不成體統。」白居易對這種議論毫不理睬。後來忠州人為了紀念這位愛民的好官,為他建了「白公祠」。
吉鴻昌愛民故事
著名愛國抗日將領吉鴻昌,把民眾當父母,對危害人民的事和人都極為痛恨。即便是自己的親屬也絕不寬恕。他有一個親侄兒叫吉南星,在鄉下為非作歹,為了掩蓋姦情他竟用砒霜毒死人家全家七條人命,被當地縣衙收押。吉鴻昌的祖母出於私情,強行保釋。縣衙礙於吉鴻昌聲望權勢,拖延不決。後來吉鴻昌得知真情後,立即實際情況信責問縣官:「我當師長,他殺人全家,你不問罪;如果我當了軍長、總司令,他不就要殺全村、全縣的人嗎?」並讓副官趕到縣城,將吉南星當眾執行槍決,為民伸冤報仇。
1929年7月,吉鴻昌就任寧夏省政府主席。有人奉承他,在他一張大照片上寫了八個字:「官運鴻昌,光輝祖宗」。吉鴻昌看罷大怒,把照片撕得粉碎,訓斥那人道:「你把我吉某當成什麼人!我吉鴻昌把民從當父母,一民為民眾謀福利,高官、厚祿、金錢、地位算了屁!」
愛民英雄徐洪剛
徐洪剛是濟南軍區某部的一名班長。在探親歸隊途經四川筠連縣時,有歹徒在車上搶劫和調戲婦女,他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挺身而出,同4名歹徒殊死搏鬥,身上連中14刀,腸子從刀口中流出,但仍用雙手死抑著一名歹徒的腿。他熱愛人民,不顧個人安危,用他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人民子弟兵熱愛人民的英雄頌歌。
薩克雷助貧為樂
威廉. 薩克雷,是英國19世紀傑出作家。他同情窮人,真誠助人。每當聽到或看到別人有困難時,便把錢裝在用過的丸葯盒裡,寫明:「每服一粒,以應急需」的服法,並附上一封化名、假名或沒有寄信人姓名地址的信,叫人送去。這樣,他就感到很高興。

屠格涅夫救女僕
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反對母親賣掉年輕女僕路莎,認為這里野蠻行為。他把路莎藏了起來。購買路莎的女地主,控告屠格涅夫煽動家奴「造反」。縣警察局長召集了一些所謂「通達事理」的人,每人拿一根木棍,由這位局長率領,到屠格涅夫家搶人。屠格涅夫拿起槍跪到門前台階上。槍口對著惡棍們,厲聲喝道:「再向前一步我就開槍!」惡棍們退散了,路莎終於被救下。

(二)理論論據

1、人民心力為革命成功的基礎。孫中山《人民心力為革命成功的基礎》
2、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論聯合政府》
3、與民同樂。《孟子.梁惠王下》
4、人民的聲音是強大的力量。[古希臘] 埃斯庫羅斯《阿伽門農》
5、國家是為人民而存在的。鄒韜奮《國家至上與民主自由》
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7、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禮記.大學》
8、人心者,國家之命脈也。《明史.海瑞傳》
9、無奪民時,則百姓富。《國語.齊語》
10、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三國.諸葛亮《諸葛武侯集》
11、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古希臘] 赫西奧德《工作與時日》
12、人民之聲——真理之聲。土耳其諺語
13、你要與人民親近,就得傾聽他們在說什麼。蒙古諺語
14、立國基礎,就是萬眾一心。孫中山
15、失眾心,足以亡。漢.劉向《說苑.敬慎》
16、自古未有逆民心而得天下者。明.薛煊 《讀書錄》
17、任何一種東西,必須能使人民群眾得到真實的利益,才是好的東西。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18、吉凶與民同患。《易經.系辭上》
19、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吳兢《貞觀政要.論政體》
20、你可以長時間愚弄一部分人民,你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愚弄全體人民,但是你不可能長時間愚弄全體人民。[美] 林肯,引自麥克盧爾《林肯的談話和故事》
21、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發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個人則是這土壤上的花朵與果實。[俄] 別林斯基
22、若是在前進中脫離了人民,你將進入黑夜:人民的直覺是上帝的指點,永遠指向真正的利益。[美] 愛默生《處世之道:力量》
23、長太息以掩涕兮,誤用民生之多艱。戰國.屈原《離騷》
24、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5、魚離不開水,官離不開民。中國諺語
25、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在家賣豆腐。中國諺語
27、究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28、榮必為天下榮,恥必為天下恥。唐.齊已《君子行》
29、但願蒼生懼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明.於謙《詠煤炭》
30、與民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三國志》
31、聖人不利已,憂濟在元元。唐.陳子昂《感遇》

❿ 辨析:法制健全了,法治也就健全了。

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
法制是法治的基礎,但實現法制,除了有法可依外,還需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將國家管理的各個方面納入依法治理的軌道,需要國家、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熱點內容
法官龍井 發布:2025-05-15 21:54:47 瀏覽:464
民法典企業培訓 發布:2025-05-15 21:37:16 瀏覽:142
婚前房產婚後公證給女方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5 21:35:56 瀏覽:533
文化和道德關系 發布:2025-05-15 21:24:04 瀏覽:207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施行細則 發布:2025-05-15 21:23:28 瀏覽:94
刑事訴訟法第7條 發布:2025-05-15 21:23:05 瀏覽:427
井研縣律師 發布:2025-05-15 20:50:58 瀏覽:437
高景芳法學 發布:2025-05-15 20:43:03 瀏覽:919
社會法是指什麼時候 發布:2025-05-15 20:35:24 瀏覽:328
經濟法著作權特徵 發布:2025-05-15 20:34:27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