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民主和法治不分主次

民主和法治不分主次

發布時間: 2021-01-17 16:45:12

A. 求一篇關於民主和法治的文章(400字左右,議論文,不要寫太深奧。)謝謝

「法律,是由立法機關制定、頒布的各種強制行為規則的總稱。」這是《新華詞典》對法律的解釋。但這種解釋對年少的我來說太模糊,太抽象了。法律,它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這樣至高無上,人人都要遵守?是兒時的游戲,讓我懂得了規則多制定和遵守;是《青少年保護法》讓我真正明確了法律條文;是學校的普法教育,讓我學到了更多法律常識。漸漸的,我知道了學法、守法的重要性,更知道遵紀守法要從點滴做起。

「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三國時劉備告勉兒子劉禪的一句話,這位古代政治家的至理名言雖然歷經1700多年,但它的哲理光芒永存。「小惡不制,必然發展」,看看社會中的那些犯罪分子,哪個不是從「小惡」開始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呢?就如一隻小白蟻在船板上咬一個小洞是很不起眼的,但如果任其發展起來,船就會沉沒。我們青少年預防犯罪要從預防不良行為的發生做起。

人們常說,家庭是我們的第一課堂,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記得班裡曾做過一次試驗。老師問:「同學們,如果有人欺負你,你怎麼辦?」竟然有半數同學回答:「打他,跟他拼了。」老師接著問:「為什麼?」那些同學便說:「爸爸媽媽告訴我,人在社會上要厲害一些,不能受窩囊氣。」我慶幸,我沒有生活在那樣的家庭里,我慶幸,爸爸媽媽從沒有用這樣不正當的思想教育我。但是,同齡人的話仍讓我吃驚。

再看看社會上的種種現象吧。一些不法商人大肆造假、售假;貪臟法,金錢獲得了很多,但等待他們的是法院的判決書。他們破壞了社會治安,全然不顧法律的存在。試想,如果每個人都自由自在,不把法律放在眼裡,那想將來的社會會是怎樣的呢?那些由於缺少知識而心靈受到污染的孩子們,又能做到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呢?

目前,有跡象表明,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犯罪。自私與無知多麼可怕,對法的無知又更是多麼可怕啊!無數事實說明,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品質和法律觀念起著決定作用。

法無處不在,但不要將它變成生活的負擔,而要將它作為生活的准則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只有現在認真學法,才能在未來做一個懂法的人;因為只有懂法,才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只有我們自己守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利,進而維護他人的權益,維護法律至高無上的尊言!

未來的社會,必然是法制的社會,而法制的社會只有尊重法律的人民才能創造出來,正如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守法精神比法律本身重要的多」。所以,我們青少年應當把法「根植」在心中。成為一個理性的守法公民,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法在我心中」,我們無愧於自己,無愧於法律至高無上的尊嚴。

B. 民主與法治,憲政的關系

民主與憲政並非一致,民主是一種形式,而憲政則是一種制度;
憲政的核心版價值在於權個人自由,而民主則著重於政權歸屬。
憲政的精髓是「有限政府」,即政府應當受到約束,以避免侵犯民權;這並不涉及政府是否經過民主程序產生,例如17世紀立憲時期的英國。只有民主而沒有憲政,則民主往往淪為「多數暴政」或民眾被少數人引導操縱。
憲政的存在,在制度層面上最大程度減少民主的無序性和盲目性,並保護少數群體的人權,使得民主不被扭曲。
有關民主與憲政之間的關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著名政治學者讓·布隆代爾(Jean Blondel)曾經分析過人們對民主與憲政之間的關系的三種看法:
1、聲稱民主與憲政之間互相依賴、密不可分,伊利(Ely)和霍姆斯(Holmes)就持這種觀點。霍姆斯認為民主主義者與憲政主義者應被視為互相支持的力量;
2、包括盧梭、潘恩、傑斐遜等在內的經典作家認為民主與憲政這兩個概念完全背道而馳,在他們看來,憲政是死者統治活人的工具;
3、存有一種中間觀點,即所謂的「立憲民主」,弗里德里克(Friedrich)持這種觀點,他認為民主與憲政之間存在著一個交叉的領域。

C. 試述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三者的關系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三者的有機結合

第一,黨的領抄導是人民當襲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我們只有牢牢堅持黨的領導地位,才能使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有條不紊地進行。
第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要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礎之一。社會主義的法律通過人民民主程序來制定,通過人民民主監督來實行,民主和法治向來不可分割。
第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根本方略。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總之,黨對國家的領導是依法領導,目的在於保證國家在民主法治軌道上運行,就會在民主法治軌道上發展。
這就是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

D. 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關系是 什麼

社會主義民主來是法制的源基礎 ,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 。

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只有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由工人階級和全體人民掌握政權,才談得上制定出體現自己意志的法制。現代意義上的法制,中心環節是依法辦事,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反對超越法律的特權。這種法制只存在於民主政體中,決不能存在於專制政體中。

社會主義法制規定如何實現社會主義民主。一方面法制規定實現民主的程序和方法,為人民行使各項民主權利提供有效措施。另一方面規定對行使民主權利的制約,保障人民能正確地行使民主權利。

(4)民主和法治不分主次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意義

首先,民主法治促進和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其次,民主法治培養和規范社會的誠信友愛

再次、民主法治為社會充滿活力提供激勵機制和規則

第四、民主法治是保持安定有序的前提條件

第五、法治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手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主法治

E. 民主與法治的關系

民主與法治的關系是向互保證的,民主可以讓人們干自己喜歡乾的事情,法治是對民主起到維護的作用,保證了人民追求自由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追求才行,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

F. 法治與民主究竟是一種什麼關系法治是和什麼樣的治理方式相對立的能不能籠統

法制與民主都是我國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民主需要有法制保障,而法治需要民主的支撐。與法制相對立的是人治。社會越文明,法治越嚴明。

G. (16分)從一般意義上理解,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是民主和法治,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密不可

(16分)
(1)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版1分)核心是皇權至權上。(1分)
(2)公民法,自然法,十二銅表法,萬民法;(2分)
羅馬法是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代法律的先驅。(2分)
(3)主權在民的思想。(1分)是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共和政體的確立,成為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一座里程碑。(3分)
(4)人民民主原則,社會主義原則。(2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標志我國民主政治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2分)
(5)堅持依法治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分)

H. 怎樣理解憲政與民主、法治、人權的關系

法治與人權
狹義的法治認為法治本身並不提供「公正」,但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尋求公正的法律框架和程序;而實質的法治擴展了狹義的概念,包括某些與此相關的個人的實質性權利。這個擴展則在法理上承認天賦人權,也為憲政國家的憲法最終包括了人權法案建立了法理依據。也因此,只有在有法治的國家,人權才能獲得保障。就人權保障而言,法治則使普世價值的人權和各國憲法或基本法上的基本權利不受來自他人或政府的非法侵犯。目前,狹義法治比實質法治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法治與憲政
憲政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種主張以憲法體系約束國家權力、規定公民權利的學說、理念和政治實踐。這種理念要求政府所有權力的行使都納入憲法的軌道,並受憲法的制約,使政治運作進入法律化理想狀態。憲政是民主制度的基礎和保障,同時也是對民主政治的制衡,在憲政國家,政府和公民的行為都是有邊界的,不能互相僭越,政府所代表的行為世界是公共部門,相對來說公民的行為世界稱作公民社會。憲政的根本作用在於防止政府(包括民主政府)權力的濫用(即有限政府),維護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權利;傳統上,憲政本身並不直接涉及到政府是否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但現代憲政理論往往與民主的概念密不可分。
憲法強調法律具有凌駕於包括政府在內的一切的法治的必要性。沒有法治也就沒有憲政。
法治與民主
法治原則要求法律對政府權力與對人民具有普遍拘束力,要求政府權力與人民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因為如果不是透過民主機制所制定的法律,往往淪為政府權力對人民的統治工具,不能有效拘束政府權力,這並不符合完整、正確的法治。因此民主也可說是法治的必要前提和實質內涵之一。
民主制度的具體表現之一是在人民能直接或間接(透過民選的議員、代表)制定各種法律,如果法律不被尊重或遵守(特別是不被政府所尊重或遵守),民主制度也形同虛設。因此民主制度的內涵也包含了落實法治原則。
法治對民主的保障與人權一樣是通過實質法治體現的。狹義法治並不包括民主內涵。
就民主制度而言,法治是使民主制度能發生實際效力的方法。

I. 民主與法治的關系是民主優先還是法治優先

(一)民主是法制的基礎
1. 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只有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由工人階級和全體人民掌握政權,才談得上制定出體現自己意志的法制。現代意義上的法制,中心環節是依法辦事,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反對超越法律的特權。這種法制只存在於民主政體中,決不能存在於專制政體中。
2. 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一個原則。法制的民主原則是指在立法、執法、守法、法律監督等法制的種種環節上。都實行民主。堅持法制的民主原則是由社會主義法制的本質決定的。
3. 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力量源泉。充分發揚民主,使人民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方面都發揮作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就有成功的保障。
4. 隨著社會的發展,民主不斷完善、健全、發展。相應地,法制也必然隨之發展、健全、完善。

(二)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
1. 社會主義法制確認社會主義民主。民主要得以存在、實現和發展.需要法制加以確認、肯定。
2. 社會主義法制規定社會主義民主的范圍。
3. 社會主義法制規定如何實現社會主義民主。一方面法制規定實現民主的程序和方法,為人民行使各項民主權利提供有效措施。另一方面規定對行使民主權利的制約,保障人民能正確地行使民主權利。
4. 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危害民主的違法犯罪行為,這就需要用法來制裁這些行為,使民主得到切實保障。同時,法制也是同官僚主義進行斗爭的武器,通過這種斗爭,保障社會主義民主。

民主只是一種確保權力掌握在多數人手裡的政治機制,它並不能自動實現「正確使用權力」這個最終理想。而要讓後者得到真正落實,前提必須是對公民自由權利的保護,這就離不開獨立與健全的法治。

因此,法治應當是優先於民主的更為本質的東西

熱點內容
婚後女人的道德底線 發布:2025-05-20 06:09:15 瀏覽:397
溫州德勝法律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5-20 06:09:12 瀏覽:1000
合作意向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0 06:07:48 瀏覽:152
新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關於時效 發布:2025-05-20 05:59:12 瀏覽:475
2018年臨時工勞動法工資待遇 發布:2025-05-20 05:49:55 瀏覽:333
部隊關於勞動法 發布:2025-05-20 05:49:47 瀏覽:358
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創建 發布:2025-05-20 05:36:24 瀏覽:411
民法總則涉外 發布:2025-05-20 05:35:44 瀏覽:425
民法捐助和贈與 發布:2025-05-20 05:34:19 瀏覽:425
收到檢察院審查起訴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0 05:33:20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