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的特點是什麼
A. 職業道德的內涵特點和作用和意義是什麼
職業道德是個人人生觀的一個分支,這主要考察的是人在處理公私關繫上的一個重要的品質問題。
B. 職業道德具有什麼特點
職業道德的特徵
(1)多樣性和具體性。社會上有多種多樣的職業,它們各有自己的特殊活動方式和特點,在社會生活中起著不同的作用。不同的職業道德必須鮮明地表達本職業的職業義務和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准則,這就形成了各種職業特定的道德傳統和道德習慣,以及從事不同職業的人所特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質,從而形成了職業道德的多樣性和具體性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業務內容、具體利益和應當履行的義務。
例如,教師道德主要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商業道德則是服務周到、買賣公平。同時應當指出,一種職業道德只在一定的職業范圍內起作用,只是約束從事這種職業的人員,對從事其他職業的人員一般沒有約束力,正如救死扶傷是對醫生道德的要求,而不能要求一位工人治病救人。
(2)穩定性和連續性。職業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人們在長期的職業實踐活動和職業生活方式中,形成了一定的職業興趣、愛好、情操和作風,形成了一定的職業習慣和職業心理。這些都會作為傳統,在本職業中世代相傳,從而使得從事同一職業道德的內容都會不斷豐富和深化,但它的總方向和一些基本內容是不會變的,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職業道德就具有了連續性、繼承性和穩定性。
例如,從古稀臘名醫希伯克拉底到我國唐代名醫孫思藐,再到現代世界醫生聯合會制定的《日內瓦誓約》,都主張醫德是對病人一視同仁、救死扶傷等。雖然各時代醫德的具體內容有所不同,但有一些基本內容是繼承發展的,有連續性,也是相對穩定的。
(3)適應性和實用性。職業道德的要求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因職業而異的。各行各業都根據本行業的特點、具體的職業條件,以及從事職業人員的能力,採取簡單易行、容易接受的生動而明確的形式,制定一些條款、規章,把職業道德具體化和通俗化,從而使人們易於把握,便於踐行。職業道德的要求是適應職業活動來表達的,並在此過程中體現出其適應性和實用性。
會計職業的特點是由它的職能決定的。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反映和監督經濟活動。因而,其職業特點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協調組織內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會計活動是組織實施內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因而會計要對組織的資產安全及有效運作負責,要對組織的管理者負責。事實上,組織的每項經濟活動都涉及到管理者與當事者之間的管理和被管理關系,會計始終處於一個中介地位,要協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在雙方發生分歧時,會計通常要做出應該怎樣和不應該怎樣等是與非的判斷,並協調達成共識。
(2)協調組織與外部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對公司與管理者來說,財務報表是管理者的成績單,許多公司付給管理者的紅利直接以公司財務報表的結果為依據。而投資者可以通過財務報表反映的綜合結果來評價管理者在創造利潤方面的業績,同時以此預計公司將來的獲利能力;債權人也可以通過財務報表知道組織的財務狀況是否良好,債權是否安全等。這些判斷的依據都來自會計的財務報表。
但對於財務報表反映的數字,組織內部與外部當事人是處在不同地位的,會計則處在這兩極的中介地位,要協調好外部與內部的關系。在許多情況下,組織的管理者希望隱瞞一些事實真相,而外部當事人則希望了解的越多越好。在這種情況下,會計通常要做出公正的評價,並准確地反映重要事實。
(3)協調會計職業技術性與社會性之間的關系。會計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職業,並有許多的職業技術規范。但它也是一個社會性很強的職業,其每項業務都涉及有關的當事人,實際上會計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因而就會經常出現"兩難"的問題。有些雖然符合當事人願望的但可能不符合技術要求;反之,若要堅持強調技術要求,則又違反當事人的意志。當技術性問題與社會性問題發生沖突時,會計應以職業道德的標准進行權衡
C.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具有如下特徵:
1、繼承性和創造性相統一
一方面,它在繼承傳統優秀道德的基礎上,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特徵,對傳統職業道德進行調整,賦予它新的內涵;另一方面,根據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要求,它也提出了新的職業道德要求,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等。
2、階級性和人民性相統一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其根本目的和任務在於反映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政治統治地位。同時,社會主義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因此,它反映和體現的是全體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3、先進性和廣泛性相統一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先進性主要表現為:它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最先進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批判地吸收了人類歷史上職業道德的優良傳統,從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公民受到的教育程度和基本道德觀念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出發,體現著由高到低的不同層次。
但是.社會主義社會中還存在著非社會主義性質的職業道德現象,因此,對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先進性的評價應該有一個可以衡量的客觀標准。
這個客觀標准就是要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有利於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和社會的進步,有利於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惡丑,有利於弘揚正氣、構建和諧社會,有利於公民自覺履行權利和義務,以開拓創新、銳意改革的精神和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的品德創造美好生活。
(3)職業道德的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
1、愛崗敬業
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最普通的要求。愛崗敬業作為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是對人們工作態度的一種普遍要求。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敬業就是要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2、誠實守信
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誠實就是表裡如一,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講信譽,重信用,忠實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誠實守信是各行各業的行為准則,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之一。
3、辦事公道
是指對於人和事的一種態度,也是千百年來人們所稱道的職業道德。它要求人們待人處世要公正、公平。
4、服務群眾
就是為人民群眾服務,是社會全體從業者通過互相服務,促進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幸福。服務群眾是一種現實的生活方式,也是職業道德要求的一個基本內容。服務群眾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它是貫穿於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5、奉獻社會
就是積極自覺地為社會做貢獻。奉獻社會自始至終體現在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和服務群眾的各種要求之中。奉獻社會並不意味著不要個人的正當利益,恰恰相反,一個自覺奉獻社會的人,他才真正找到了個人幸福的支撐點。奉獻和個人利益是辯證統一的。
D. 職業道德的特點有什麼
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特定工作中以某個人信念和特殊手段來維系的,體現職業特徵的道德活動現象、道德意識現象和道德規范現象,以善惡進行評價個人意識、行為原則和行為規范的總和。
E. 職業道德的特徵是什麼
1、職業性。職業道德的內容與職業實踐活動緊密相連,反映著特定職業活專動對從業人員行為的道屬德要求。每一種職業道德都只能規範本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在特定的職業范圍內發揮作用。
2、實踐性。職業行為過程,就是職業實踐過程,只有在實踐過程中,才能體現出職業道德的水準。職業道德的作用是調整職業關系,對從業人員職業活動的具體行為進行規范,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道德沖突。
3、繼承性。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會被作為經驗和傳統繼承下來。即使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同樣一種職業因服務對象、服務手段、職業利益、職業責任和義務相對穩定,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內容將被繼承和發揚,從而形成了被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普遍認同的職業道德規范。
4、具有多樣性。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道德標准。
F. 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什麼特點是什麼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三個原則(為人民服務、集體主義、人道主義)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職業道德具有從屬性、職業性、穩定性、繼承性、適用性以及成人性等特點。http://www.encity.cn/bbs/archiver/?tid-121.html
職業道德與一般社會道德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是
一般社會道德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對一般道德原則
和規范的重要補充。在一定條件下,二者又相互融合、相
互統一,一方面,各種職業道德都程度不同地包含有某些
一般社會道德的因素,體現著一般社會道德的要求;另一
方面,某些職業道德尤其是與廣大社會成員有直接接觸
的職業的道德要求,也會轉化為全體社會成員都應當遵
守的一般社會道德。http://myy.cass.cn/file/2005122215910.html
G. 職業道德的特徵是什麼
其一,在內容方面,職業道德總是要鮮明地表達職業義務和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准則。從前面的考察可以看出,職業道德不是一般地反映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的要求,而是著重反映本職業特殊的利益和要求;不是在一般意義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職業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現為某一職業特有的道德傳統和道德習慣,表現為從事某一職業的人們所特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質。這種為某一特定職業所具有的道德傳統、道德心理和道德准則,還往往在這一職業中世代相傳,造成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在道德品貌上的差異,以致使人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覺。
其二,在形式方面,特別是在職業道德的行為准則的表達形式方面,往往比較具體、靈活、多樣。各種職業集體對從業人員的道德要求,總是從本職業的活動和交往的內容和方式出發,適應於本職業活動的客觀環境和具體條件。因而,它往往不僅僅只是原則性的規定,而且是很具體的。在表達上,往往採取諸如制度、章程、守則、公約、須知、誓詞、保證、條例等簡潔明快的形式。這樣做,比較容易使從業人員接受和踐行,比較容易使從業人員形成本職業所要求的道德習慣。例如,1970年6月,韓國以總統令形式頒布了《公務員服務規定》,其後,又進行了12次修訂。韓國《公務員服務規定》的突出特色,是將行政倫理的基本要求加以系統化,並具有可操作性。
其三,在調節范圍上,主要是用來約束從事本職業的人員。概括地說,職業道德主要是調整兩個方面的關系,一是從事同一職業人們的內部關系,一是同所接觸的對象之間的關系。從歷史上來看,各種職業集團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為了維護自己的職業信譽和職業尊嚴,不但要設法制定和鞏固某些職業道德規范,以調整本職業集團內部的相互關系,而且要注意滿足社會各個方面對本職業的要求,即通過自己的職業活動,來調整本職業同社會各方面的關系。例如,一個醫生,不但要熱愛自己的職業,提高醫療技術,尊重同行從業人員,而且要發揚救死扶傷的精神,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為患者解除痛苦。職業道德主要是用來約束從事本職業的人員的。對於不屬於本職業的人,或本職業人員在該職業之外的行為活動,它往往是起不到調節作用和約束作用的。
其四,在功效上,職業道德一方面使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職業化」;另一方面又使個人道德品質「成熟化」。這是因為,盡管職業道德是在特定的職業生活中形成的,但它絕不是離開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而獨立存在的道德類型。在階級社會里,職業道德始終是在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的制約和影響下存在和發展的。職業道德和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之間的關系,就是一般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之間的關系。任何一種形式的職業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著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的要求,反映著一定的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的影響,其制約和影響的程度,是與該種職業同統治階級政治聯系的密切程度以及從事該職業的人接近的階級生活方式的程度相聯系的。同樣,任何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在很大范圍內都是通過具體的職業道德形式表現出來的。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寓於職業道德之中,職業道德體現或包含著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同時,又恰恰因為職業道德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聯系的,主要表現在實際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中間,也就是主要表現在「走上社會」的成人的意識和行為中,因而是家庭影響和學校教育初步形成的道德狀況的進一步發展,是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成熟的階段;職業道德與各種職業要求和職業生活相結合,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形成比較穩定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習慣,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人們在學校生活階段和少年生活階段所形成的品行,影響道德主體的道德風貌。
以上是職業道德的一般特徵。那麼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特徵是什麼呢?
概括地說,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具有五個基本特徵。
第一,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要求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交叉的規范結構。從縱的方向看,它包括社會主義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包括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為基本內容的道德規范,包括具有全人類性的社會公共生活規則,包括「義務」、「良心」、「榮譽」、「幸福」、「正義」、「價值」、「善惡」等道德范疇,還包括最高層次的共產主義道德的某些要求。這里,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范疇是三個不同的層次。其中,道德原則是其他一切道德規范和范疇的統帥,而其他一切道德規范和范疇都是它的具體化和補充。它決定著整個社會主義社會道德要求的性質和方向,從根本上指導如何處理人們之間、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從橫的領域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們的社會生活可以分為三大領域:家庭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與此相適應,用以指導和調整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也分成三大部分: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和公共生活規則。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所謂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就是職業范圍內社會主義道德的特殊道德要求,也就是社會主義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第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內容具有人民性。社會主義社會的職業道德,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的。社會主義社會消除了人與人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拋棄了「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的利己主義原則,在根本上使職業利益同整個社會的利益一致起來,各種職業都是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因此,各行各業可以形成共同的道德要求。其根本要求就是為人民服務。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對於從事各種職業的人來說,不論是熱愛本職或者是忠於職守,都應該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職業工作的出發點,並以努力滿足人民的需要作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目的。例如,社會主義商業道德,強調商業工作人員要誠信無欺,對顧客主動、熱情、耐心、周到,急顧客之所急等等。所有這一切,決不只是為了狹隘的職業利益或個人的榮譽,而是要為人民服務。社會主義社會的文藝工作者,對自己的技藝精益求精,既不應該是為了名利,也不應該是為了藝術而藝術,而是要力求滿足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的需要。簡言之,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把從事各種職業的人的利益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使職業道德服從於人民的利益,構成了它區別於以往各種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徵,也使之能夠在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繫上,發揮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第三,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灌輸性」。社會主義社會的職業道德,是在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上建立的職業道德。因此,它的主體內容不像舊的職業道德那樣,可以自發形成,而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下,通過社會主義社會中有覺悟的成員的努力建立起來的。列寧在談到培養工人的社會主義意識時指出:「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列寧選集》第1卷,第267頁)這就是說,社會主義意識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工人要具有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必然也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下,特別是在倫理學的理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要使工人和其他社會成員具有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意識,也只能是「從外面灌輸進去」。因此,加強對廣大群眾的馬克思主義和黨的路線方針的教育,使他們認清社會主義職業的性質和特點,了解本職業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地位和職責,是十分重要的。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們從事不同的職業,在工資待遇、勞動條件等方面,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某些差別,但他們都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勞動者。從事各種職業的人們,都只有分工的不同,並無高低貴賤之分。應當使從事各種職業的人都懂得,特別要使那些從事在舊社會被人看不起的職業的人們懂得,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各種職業都是為人民服務,都是光榮的;各行各業都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都是與祖國的前途、人民的利益和現代化建設密切相關的。個人只要把自己的理想、志願和聰明才智,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職業實踐結合起來,就能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充實和高尚。
第四,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樹立新的勞動態度。在社會主義的社會里,勞動是每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盡的義務和光榮的職責;決定每個公民在社會上的地位的,不再是私人占據財產的狀況、傳統門第和民族、出身、性別、職業,而是個人的能力和個人的勞動及其對社會所做出的貢獻;勞動成了社會生活中重要的道德標准。此外,職業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已經成為最基本的實踐形式,職業道德所倡導的「熱愛本職工作」和「忠於職守」,其核心恰恰就是勞動態度。因此,樹立新的勞動態度,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問題。
第五,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獨立的規范體系。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特殊表現,反映著行為的道德調節的特殊方向。前面說過,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同總的道德體系密切統一的,它們分別以適用於本職業的更具體化的形式體現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基本規范和范疇的要求。但是,各種不同的職業,又對勞動者或工作者有特殊的道德要求。這種特殊的道德要求顯然不能由社會道德代替;必須在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規范的指導下,建立一些具體的職業道德規范和范疇,保護和發展某些特殊職業所流傳的健康的風俗和習慣,作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具體化和補充。這里體現著社會主義時期的社會主義道德的多樣性和規范的層次性。沒有這種多樣性和層次性,社會主義道德就不能在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中得到生動體現和有效地發揮作用。正因為如此,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獨立的規范范疇體系。
H. 職業道德有哪些特點
就職業道德而言,具有四個特徵,也就是你所說的四個特點:
一是職業回性。反映著答特定職業活動對從業人員行為的道德要求。每一種職業道德都只能規範本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在特定的職業范圍內發揮作用。
二是實踐性。職業行為過程,就是職業實踐過程;職業道德的作用是調整職業關系,對從業人員職業活動的具體行為進行規范,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道德沖突。
三是繼承性。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同樣一種職業因服務對象、服務手段、職業利益、職業責任和義務相對穩定,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內容將被繼承和發揚,從而形成了被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普遍認同的職業道德規范。
四是多樣性。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道德標准。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I. 什麼是道德它有什麼特點職業道德的作用有哪些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准,是指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道德的特點具有:共同性,民族性,階級性,歷史繼承性,自律性。
一: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指同一社會的不同階級,甚至不同社會的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由於類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著某類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二: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道德的原則標准亦有所不同。
三:階級性
它指階級社會的各種道德都是為特定的階級利益服務的,因而都具有特定的階級屬性和特徵,可也要以和諧為目的。
四:歷史繼承性
道德與其它觀念一樣,既有發展的一面,又有繼承的一面。
五:自律性
道德主體藉助於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藉助於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范,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范,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好的自主行動。
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會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體表現在:
1、 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
職業道德的基本職能是調節職能。它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即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如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要團結、互助、愛崗、敬業、齊心協力地為發展本行業、本職業服務。另一方面,職業道德又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如職業道德規定了製造產品的工人要怎樣對用戶負責;營銷人員怎樣對顧客負責;醫生怎樣對病人負責;教師怎樣對學生負責等等。
2、 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信譽,也就是它們的形象、信用和聲譽,是指企業及其產品與服務在社會公眾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業的信譽主要靠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質量,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高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保證。若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很難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和提供優質的服務
3、 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行業、企業的發展有賴於高的經濟效益,而高的經濟效益源於高的員工素質。員工素質主要包含知識、能力、責任心三個方面,其中責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從業人員其責任心是極強的,因此,職業道德能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4、 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主要內容。職業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個從業者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從業人員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表現;是一個人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發展的成熟階段,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另一方面,職業道德也是一個職業集體,甚至一個行業全體人員的行為表現,如果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集體都具備優良的道德,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會發揮重要作用。
J. 職業道德的八大特點是什麼
職業來道德主要內容
愛崗敬自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職業道德的涵義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1)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范,受社會普遍的認可。
(2)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
(3)職業道德沒有確定形式,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信念等。
(4)職業道德 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通過員工的自律實現。
(5)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6)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對員工義務的要求。
(7)職業道德標准多元 化,代表了不同企業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觀。
(8)職業道德承載著企業文化和凝聚力,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