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公司合同法聯營

公司合同法聯營

發布時間: 2021-02-10 05:27:05

㈠ 關於兩個有限公司之間設立一個新的聯營企業,我國法律有什麼相關規定,謝謝!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聯營有以下三種形式:

1.法人型聯營,這是一種最緊密、最穩定的聯合形式,它是指聯營各方以財產、技術、勞務等出資組成新的經濟實體,並由其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聯營。《民法通則》第五十一條規定:「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組成新的經濟實體,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具備法人條件的,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根據這種聯營所形成的聯營企業為法人。它的設立、變更和終止以及權利能力、行為能力、責任范圍等均適用於企業法人有關規定,聯合各方的權利義務、利益分配、風險承擔、管理機構的產生、成員的加入和退出等均由企業章程予以規定。

2.合夥型聯營,這是一種半緊密、較穩定的聯合形式,它是指聯營各方以財產、技術、勞務等出資,共同經營,由聯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的聯營。《民法通則》第五十二條規定:「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共同經營、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協議的約定負連帶責任的,承擔連帶責任。」根據這種聯營而組成的企業不具有法人條件,其財產屬於共有性質,聯營各方的責任是無限的連帶責任。

3.合同型聯營,這是一種鬆散型、簡易型的聯合形式。它是指聯營各方既不出資,也不組成新的經濟組織,而是按照合同的約定相互協作,各自獨立經營,各自承擔民事責任的聯營。《民法通則》第五十三條規定:「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按照合同的約定各自獨立經營的,它的權利和義務由合同約定,各自承擔民事責任。」這種聯營形式只不過是聯營各方之間的一種較為穩定的合同關系而已。
參考資料:中國法律論壇

㈡ 聯營合同是什麼呢

一、什麼是聯營合同

聯營合同,通常是指兩個以上的經濟組織為了達到共同的經濟目的,約定共同出資,聯合從事一定生產經濟活動的協議。

對聯營合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不同的分類。根據聯營關系的緊密程度,可以分為緊密型聯營、半緊密型聯營、鬆散型聯營,或者法人型聯營、合夥型聯營、合同型聯營等;根據聯營各自的行業屬性,分為工工之間的生產聯營、工商之間的產銷聯營、工業與科研部門之間的技術聯營、工業與金融部門之間的投資聯營等;根據聯營各方的所有制形式,可以分為全民所有制企業之間的聯營、集體所有制企業之間的聯營、全民與集體所有制企業之間的聯營等。

二、聯營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徵

(一)聯營合同是平等主體的企業之間或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或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組織以及他們之間為明確相互間法律關系而簽訂的協議。因此,可以說聯營合同的主體是有一定限制的。對於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則不能直接參予橫向聯營,不得簽訂聯營合同。

(二)聯營合同的標的是指參予聯營的各方共同進行聯合生產、經營的一種行為。這種聯營行為有其特殊性,即屬於聯營各方當事人的一種聯合在一起的共同作為,如缺少其中某一方,就不屬於共同的作為,因此它的聯營行為就無法去實現。

(三)當事人之間利益關系必須體現四共原則

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享效益、共擔風險的原則把聯營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生產經營獲利,合同當事人按約定共享,生產經營虧損或遭受損失,合同當事人按約定共同承擔。

(四)聯營合同內容復雜。聯營合同較其他經濟合同比較,涉及范圍較廣、內容復雜。如:物資、能源、經營場所、技術、勞動、財政、稅收、運輸、管理、服務、環境等領域。

(五)聯營合同周期較長。聯營合同一般不能即時清結,往往需要經過一個較長的周期,而且合同標的只適用一次,在合同有效期限內可反復使用其標的,合同期限屆滿,如果聯營各方當事人協商一致,還可延長合同標的使用期限。

㈢ 合同聯營範本

需要看案情

㈣ 法人型聯營企業適用公司法的依據是什麼求解答

法人型聯營制度目前尚不規范,在公司法里沒有具體規定,目前是以合同法來主要調整。《民法通則》對聯營作了專門規定,將聯營劃分為法人型聯營、合夥型聯營、協作型聯營三種形態。《民法通則》規定:「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組成新的經濟實體,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具備法人條件的,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法人型聯營制度形成。法人型聯營制度規定,允許聯營各方按照協議和章程的規定,自願參加,自願退出。組成聯營體的一方或數方在聯營期間中途退出聯營的,如果聯營體並不因此而解散,應當清退退出方作為出資投入的財產。原物存在的,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或者返還確有困難的,折價償還。而公司法律制度規定,股東出資經過法定程序可以轉讓,但不可抽回出資。聯營的利潤分配和虧損承擔由聯營各方在合同或者章程中明文規定,聯營各方對聯營盈虧的承擔享有充分的約定自主權。聯營企業如果發生虧損,應根據合同協議,由聯營各方分擔。而公司法律制度規定,公司稅後利潤首先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發生虧損由公司利潤彌補;公司以自有的財產對外承擔責任。就此可見,法人型聯營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應當被公司法律制度所取代。

㈤ 法人聯營合同在合同法里歸屬於哪一類合同

合同法是按主要交易種類分類的,法人聯營屬於民法通則里的規定。

㈥ 關於聯營合同的問題法律高手請進!!!

1、一家企業和個人簽訂合同,能否成立聯營合同?
答:不能。因為聯營必須是企事業單位版之間聯營,具備權法人條件的,經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民法通則51、52條)
2、只要這個企業不是法律禁止成立合夥的企業,可以成立合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
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本法對普通合夥人承擔責任的形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第三條 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成為普通合夥人。

㈦ 法人型聯營企業適用公司法的依據是什麼

法人型聯營制度目前尚不規范,在公司法里沒有具體規定,目前是以合同法來主要調整。《民法通則》對聯營作了專門規定,將聯營劃分為法人型聯營、合夥型聯營、協作型聯營三種形態。
《民法通則》規定:「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組成新的經濟實體,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具備法人條件的,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法人型聯營制度形成。法人型聯營制度規定,允許聯營各方按照協議和章程的規定,自願參加,自願退出。組成聯營體的一方或數方在聯營期間中途退出聯營的,如果聯營體並不因此而解散,應當清退退出方作為出資投入的財產。原物存在的,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或者返還確有困難的,折價償還。而公司法律制度規定,股東出資經過法定程序可以轉讓,但不可抽回出資。聯營的利潤分配和虧損承擔由聯營各方在合同或者章程中明文規定,聯營各方對聯營盈虧的承擔享有充分的約定自主權。聯營企業如果發生虧損,應根據合同協議,由聯營各方分擔。而公司法律制度規定,公司稅後利潤首先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發生虧損由公司利潤彌補;公司以自有的財產對外承擔責任。就此可見,法人型聯營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應當被公司法律制度所取代。

熱點內容
刑法分論框架 發布:2025-09-18 03:22:07 瀏覽:608
刑事訴訟法82條第一項尋釁滋事 發布:2025-09-18 03:13:21 瀏覽:690
廣西整治法官 發布:2025-09-18 02:57:08 瀏覽:198
勞動法規定培訓時間規定 發布:2025-09-18 02:47:12 瀏覽:594
廣州黃埔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8 02:36:47 瀏覽:194
刑法的痛苦 發布:2025-09-18 02:35:06 瀏覽:744
法官助理的產生 發布:2025-09-18 02:34:16 瀏覽:94
學生公民道德歌歌曲 發布:2025-09-18 02:29:57 瀏覽:32
工傷保險條例培訓視頻 發布:2025-09-18 02:29:56 瀏覽:592
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2:22:46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