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商品學與經濟法的關系

商品學與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1-12-23 18:07:33

Ⅰ 經濟學和經濟法有啥區別

一、性質不同

1、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2、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

二、起源不同

1、人類經濟學起源於中國古代以經世致用為代表的價值觀,均富、損有餘而補不足為代表的平等觀,交相利、義利統一為代表的生產關系觀,通功易事為代表的貿易觀,農本工商末為代表的產業觀等等早期經濟思想。

2、經濟法最早產生於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學家關於經濟法的概念,主要見於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術文獻中。

(1)商品學與經濟法的關系擴展閱讀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Ⅱ 簡述商法與經濟法的關系。

商法與經濟法分屬於不同的法律學科。簡單地說,商法調整的是各商主體之間的關內系,經濟法則調整國家容與經濟主體這兩個主體之間的關系。二者側重點不同。而且商法屬於私法,是用來維護主體的私權的,關注平等主體的利益關系;經濟法則更大一部分屬於公法。

Ⅲ 經濟法和市場經濟有什麼關系

經濟法保證正常高效的市場經濟秩序市場經濟秩序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平衡和諧充分體現了經濟法治條件下經濟環境應有的狀態,強調的是不同主體的配合而不是對抗,平衡和諧的社會經濟環境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不是一種中庸理念的體現而是建立在對客觀經濟規律認識基礎上的一種應然的狀態。

在這樣一種經濟環境下,能夠實現自由與秩序、公平與效率的平衡和諧,現實利益與未來利益的平衡和諧,國家、社會與個體之間的平衡和諧。經濟法律的完善本身並不代表這種良好經濟環境已經大功告成。

由於社會經濟體系是動態向前發展的,這就要求經濟法制不斷地與時俱進,具有前瞻性、規劃性地從立法司法和執法等方面來建立和維持這種環境。

(3)商品學與經濟法的關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製造方產生的社會收益可以利用協議、約定、合同等經濟活動,轉化成為擁有的個人收益。在這一過程中,為了獲得個人的最大利益,常常會發生一些過於激烈的經濟活動,沒有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而且違反了經濟法。

因此經濟法對於經濟活動的規范化起著關鍵的作用。除此之外,經濟法還發揮著約束經濟活動的作用。經濟法需要和民法、商法有效的結合起來,利用各自的約束作用,在法律法規的范圍內開展經濟活動。最後,將社會利益轉變為最優的個人利益。

在保障整體利益的前提下,經濟法在這個過程里發揮調節的作用,使得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合理有效的進行。

Ⅳ 簡述經濟法的產生和市場經濟的關系

市場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國家自覺或被動地承擔起組織,協調經濟的職能,相應內的經濟學說形成。容
社會化生產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社會化導致現代國家對經濟生活的介入廣泛而深入,"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協同。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
(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Ⅳ 經濟法和經濟學的關系

經濟法是一門實用類的學科,主要研究國家法律體系中有關經濟體制、經濟活動等方面的規定和其法理,屬於法學的分支。
而經濟學是獨立於法學之外另一個大的學科,和法學有一定的交集關系。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Ⅵ 商品學形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市場經濟與商品經濟的聯系,集中體現在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等范疇上。
就市場機制而言,商品經濟是通過價格、供求、工資、利率、競爭等市場機制來運行的,而市場經濟的涵義就是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資源配置方式,兩者有著共同的機制。
就市場體系來說,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的范圍必然擴大,不僅有商品、物資市場,而且有資金、技術、勞務、土地等生產要素市場,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市場體系。市場體系的形成,既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表現,二者有著共同的內在要求。
市場機制、市場體系范疇屬於經濟運行的機制和手段,而市場經濟屬於經濟運行的體制和模式。但這些范疇都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內涵,並且在總體上體現著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因此,是否按社會通行規則搞市場經濟,檢驗著這種商品經濟的真假性及其發達程度。
然而,商品經濟不等於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發達商品經濟的表現形式和現代形態。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一、原始商品經濟和簡單商品經濟,雖然也是一種商品經濟形態,然而卻不是市場經濟。只有建立了統一市場和市場體系的商品經濟才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市場化的商品經濟。
二、以小生產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不是市場經濟,只有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商品經濟,才能成為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
三、在發達的商品交換中,經濟關系貨幣化,金融市場、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經濟運行,才能形成市場經濟。可以說,市場經濟是貨幣化的商品經濟。
四、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投資政策、價格政策、對於市場經濟有著很大的導向作用。
五、一個國家的商品經濟不能搞封鎖壟斷,閉關自守,而應全面開放,參與國際交換和競爭,把自己融匯於世界經濟之中。只有在開放條件下,才能與世界經濟接軌,把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對接起來,形成現代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開放化的商品經濟。
六、商品學的形成與內容,要反映經濟發展的進程、業態和樣式。

Ⅶ 經濟法學的經濟法的關系

經濟法學與經濟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看不到它們之間的聯系不妥,抹殺它們之間的區別也不對。 具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科學的研究方法,對於深入開展經濟法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的研究,發展經濟法學,完善經濟法制,至關重要。
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研究經濟法,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和根本方法。為此,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要以普遍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和全面的觀點看待經濟法現象,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和階級分析的方法來研究和處理經濟法問題。
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研究經濟法,在注意吸取前人相關研究成果的同時,必須強調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經濟法學的產生和發展。要創新,就要勇於開拓前進;同時,又要發揚嚴謹的治學精神,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不能把改頭換面的復舊稱為「創新」,也不能把玩弄文字游戲叫做「創新」;應該說,只有創立了符合客觀規律要求的新經驗、新理論、新制度才是創新。
在經濟法的研究中,還要注意正確運用社會調查的方法、歷史考察的方法、經濟和社會效益分析的方法、博弈分析的方法、系統分析的方法、比較研究的方法,以及語義分析的方法。 1) 經濟法主體法律制度研究
2) 涉外經濟法律制度研究
3) 產業法律制度研究 培養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與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能夠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需要,熟悉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嚴謹科學學風和良好職業道德並具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法律實務能力的法學專門人才。畢業的研究生授予法學碩士學位。

Ⅷ 法經濟學與經濟法學的區別和聯系大概有哪些

本質來講就是法學與經濟學的區別1、研究的方向不同經濟法學研究的是經濟法本身-法學法經濟學研究的是法經濟學拓展了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把法律制度等非市場領域的問題納入經濟研究視野(簡單來講,就是研究經濟規則中,法律或其他相關政策問題對其的影響)-經濟學2、目的不相同經濟法學是要用法律來約束經濟~追求公平公正法經濟學是要用經濟學則是優先考慮效益問題,即如何有效利用資源。3、一個研究的是法律在經濟中能公平與公正 一個研究的是法律對經濟規律的影響

Ⅸ 中國商品學的發展對中國商品經濟有何促進作用

商品學不是一門純自然科學,而是由多種學科知識構成的一門綜台性應用科學,一典型的邊緣科學.對這一問題的正確認識,有助於商品學開拓新的研究領域,跟上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步伐.在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各環節,商品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通過商品使用價值的反饋,指導生產和經營.在我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工商企業是商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商品生產和商品經營的最終目標,是使商品"物美價廉,適銷對路物美充分體現了商品的最大的使用價值和完好的內在質量,價廉則體現了生產商品的耗用少適銷對路,體現了商品進入流通領域,適檯子用戶和廣大消費者的需要,井迅速實現其價值和使用價值,加速資金周轉,提高企業和社會的經濟效益為了實現企業商品生產和商品經營的這一目標,工商企業在各自領域所遇到的商品使用價值方面的問題,即會通過自身的和相關的反饋系統,以商品學研究的知識和成果為指導,進行分析研究後,反饋給指揮系統,以採取必要的改進措施,改進和彌補商品使用價值方面存在的塊欠,提高商品質量,促使企業商品生產和經營,更符合其目標.商品學的這一指導作用,促使企業不斷擴大商品的有用佳和適用佳,使商品不斷更新換代.
(二)商品學科學的指導商品使用價值的保養與維護.商品在生產和流通領域,不能立即全部與消費者進行交換,多數商品都有一個較長時問儲存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有一個對商品使用價值的維護過程,而這一過程,正是以商品學為指導而實現的.這種維護不僅體現在商品流通領域運輸,儲存等,而且也體現於廣大消費者.如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收錄機,服裝,毛織品等等,商品進入家庭之後,在消費過程中,如何維護這些商品的使用價值,也是每個消費者所關心的,主動求助商品學,以豐富商品知識,正確指導維護商品的使用價值,已是廣大消費者渴求的了.
(三)商品學科學指導文明經商和消費.隨著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不但商品豐富,花樣翻新,而且商品經營者顯著增多.由此在商品經營中所產生的問題不少,商品采購員不知所購商品是用什麼原料生產的和怎樣生產的,不懂得影響商品使用價值的諸因素櫃台營業員不懂商品性能,難以回答眾多顧客的詢問,商品保管員不知如何養護商品商品會計和統計不了解商品分類等等現象時有發生.這樣是難以當好顧客參謀,搞好文明經商,也直接影響企業經濟.

Ⅹ 如何理解經濟法與經濟法學的關系

經濟法學是研究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的法學學科。
第一,經濟法學是一門法學學科。
第二,經內濟容法學以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經濟管理和協調發展經濟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總稱。
第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第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第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內的經濟關系。
區別:(1)經濟法是一個法律部門,經濟法學是一個法學分支,經濟法學研究的對象是經濟法本身。
(2)經濟法作為法律,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經濟法學作為學說,對當事人的行為沒有約束力。
(3)經濟法的發展也會促進新的法律部門的產生,學習經濟法也能促進法律素養,促進其他法律的學習。

熱點內容
婦女節講婚姻法 發布:2025-08-25 21:45:18 瀏覽:366
非全日製法律碩士福州教學點 發布:2025-08-25 21:33:01 瀏覽:897
選擇題行政立法的原則 發布:2025-08-25 21:30:46 瀏覽:717
刑法規定的信用卡是指 發布:2025-08-25 21:26:51 瀏覽:149
法治不容挑戰 發布:2025-08-25 21:20:09 瀏覽:950
浙江多少法官 發布:2025-08-25 21:08:43 瀏覽:825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 發布:2025-08-25 21:06:58 瀏覽:54
銀川市司法局局長 發布:2025-08-25 21:06:20 瀏覽:153
工傷法律咨詢品牌 發布:2025-08-25 21:02:37 瀏覽:989
初中數學法律知識滲透教案 發布:2025-08-25 20:52:38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