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法基本原則不包括哪些

社會法基本原則不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1-27 23:27:37

『壹』 下列關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基本原則不包括的是 A.國家與社會的干預原則 B.補償性與懲罰性相結合原則

答案是D選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注重保護消費者權益。

『貳』 社會保險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保險法》的基本原則是進行保險活動,解釋和執行《保險法》的基本依據,主要版有:
①遵守法權律與行政法規的原則
保險活動屬於民事活動,因此保險當事人必須遵守法律與行政法規。因為只有守法,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違法就就受到制裁。保險活動的當事人,不但要遵守《保險法》及有關的行政法規,而且要遵守國家所有的法律與行政法規。
②自願原則
③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的含義是,為了保持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民事主體在保險活動中,要維持雙方的利益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平衡的立法意志,即立法者要實現以上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
④境內投保的原則

公平競爭的原則
⑥專業經營的原則

『叄』 社會保障法規的基本原則

1.保障基本需要
2. 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3.公平與效率兼顧
4.權力與義務相統一

『肆』 社會法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

社會法遵循的基本原則法域性原則、部門性原則、制度性原則及調整原則。
社會法是旨在保障社會的特殊群體和弱勢群體的權益的法律,又稱為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社會法是我國近年來在完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大潮中應運而生的新興法律門類和法律學科。
社會法是與社會主義制度最為契合的法。社會法在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和諧社會的建立尤其離不開社會法的發展。隨著社會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被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社會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傳統的法律部門中,民商法和經濟法主要調整一國的經濟生活,側重於保護公民的民事權利,憲法和行政法主要規范國家的政治生活,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傳統的法律部門對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關注是遠遠不夠的。作為與經濟相並列的社會領域的事務需要法律的調整和保護,公民政治權利和民事權利之外的權利的保障也需要新的法律部門加以保護,社會法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社會法的主旨在於保護公民的社會權利,尤其是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在社會關系中,有天生的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之分,而且市場經濟會自發的導致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此時如果沒有公權力的介入來保護弱者的利益,將使社會關系的失衡狀態加劇並最終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通過法治途徑即制定和完善社會法是改變這種失衡局面的必然選擇,尤其在當前我國深化改革而社會法理論與實踐又比較薄弱的環境下,完善社會法,保障公民的社會權,使人們實現真正的解放——社會解放,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伍』 財政法的基本原則不包括哪些原則

財政法基本原則的確定,至少應當考慮到三方面的因素。首先,應當符合財政法基本原則所具備的內涵和特徵,這是財政法基本原則在邏輯上得以成立的必要條件;其次,應當從財政法調整對象的自身特點出發尋找財政法基本原則的客觀根據,擺脫對法律原則探索的主觀局限性;最後,還應當充分考慮法律體系中憲法、經濟法等基本原則的要求,同時保證財政法基本原則內部體系的協調。以上三個方面,可以概括為確定財政法基本原則的邏輯依據、客觀根據和法律根據。
基於以上考慮,將財政民主主義、財政法定主義、財政健全主義和財政平等主義確定為財政法的基本原則。財政民主主義著眼於財政的民主基礎,財政法定主義著眼於財政的法律形式,財政健全主義著眼於財政的安全穩健,財政平等主義著眼於財政的公平合理。這四個基本原則雖然獨立表述,但相互間仍然存在內在的聯系。總體而言,財政民主主義是現代社會整個財政法的基礎,它在財政法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

『陸』 簡述社會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1、強制性原則
社會保險的強制性原則是社會保險基金三方負擔籌集的原則的保證。一方面,受到利益的驅使,很難保證僱主自願為其雇員加入社會保險並承擔相應的保險費用;另一方面,盡管參加社會保險的直接受益者是廣大勞動者,但勞動者的個體差異很大,其具體情況紛繁復雜,使其自願地加入社會保險體系並按期如實地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在實踐推廣中也是非常困難的。在社會保險的參預與費用的繳納等方面必須實行強制性原則,這樣才可以有力地保證社會保險的推廣和運作。
2、保險基金徵用法定原則
保險基金徵用法定原則可以說是強制性的派生原則。它包含著兩層基本含義:一是保險基金的徵收法定;二是保險基金的用途法定。保費徵收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是,社會保險費用徵收的種類和費率的確定都必須依照法律的規定,任何社會保險機構和其他機構不得未經法律授權而擅自改變。如果對保費徵收的許可權不加以嚴格限制,就可能出現保險費率和種類變動失控,加重投保人負擔,促成社會不安因素。另一方面,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機構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用途對基金進行妥善的管理和運用。通過對保險基金徵用進行嚴格的法律限制,可以更好地防止相關機構對權力的濫用,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保險制度的正常運作。只有保證社會保險基金按照法定用途使用,社會保險才能正常運行。
3、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在社會保險基金的給付和具體糾紛的處理上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公平原則要求社會保險體系中每一個成員承受的負擔與其自身的經濟狀況保持一致;而相同社會經濟區域條件下的投保人所獲得的基本保障也應當是相同的,不論其最初繳納的保險費用的多少。在出現社會保險糾紛時,應以此項公平原則作為處理事務的指導精神。社會保險實際上是一種收入的再分配,使收入在不同年齡、健康狀況、時期以及就業機會的人們之間發生轉移,雖然它在縮小貧富差距上的作用不盡人意,但卻可以改善整個社會的福利狀況,符合實質公平的要求。

『柒』 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權利保障原則
2、普通性原則
3、平等性原則
4、基本生活保障與提高生活質內量相結容合的原則

『捌』 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不包括()A、環保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B、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C、依靠

我國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
(一)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原則
(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原則
(三)開發者保護、利用者補償、破壞者恢復、污染者治理的原則
(四)獎勵綜合利用,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的原則
(五)公眾參與原則
(六)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的原則
從你給的題面無法做具體的正錯判斷。

熱點內容
信託公司股權質押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5-08-14 21:19:10 瀏覽:560
法官人 發布:2025-08-14 21:14:26 瀏覽:112
餘姚市法律援助中心搬 發布:2025-08-14 21:03:45 瀏覽:744
經濟法調整某些經濟關系 發布:2025-08-14 20:59:21 瀏覽:244
關於道德高中作文 發布:2025-08-14 20:50:27 瀏覽:262
本溪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 發布:2025-08-14 20:41:58 瀏覽:651
從法院下海 發布:2025-08-14 20:33:24 瀏覽:615
民法典城市的土地 發布:2025-08-14 20:28:28 瀏覽:839
經濟法稅收優先權 發布:2025-08-14 20:11:34 瀏覽:701
刑法上的打擊 發布:2025-08-14 20:05:15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