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社會保險三法俾斯麥
Ⅰ 世界上最早的關於社會保障的法律法規是德國的勞工疾病保險法嗎
早在1883年,德國通過立法在世界上第一個實行了社會醫療保險。
世界上最早實專行工傷保險的國家屬是俾斯麥時期的德國,它於1884年實行了《工人災害賠償法》。隨後英國推行了《僱主責任法》;法國、美國、日本等也在各國的法規中規定了職業傷害賠償原則,形成了僱主責任保險,即受害者或其遺屬直接向僱主要求補償,僱主(或僱主聯台會)直接給他們支付津貼。僱主責任保險雖然有一些對受害者或其遺屬的賠償措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賠償費經常是一次性支付,缺少受害者或其遺屬真正需要的長期補償,僱主往往無法擔負大額賠償,所以受害者難以及時、公正地得到賠償。
Ⅱ 誰建立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軍國主義的產物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會保障制度作為一種社會意識的產物,是伴隨著近代大工業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的。它大體可分為成形、發展、成熟和改革四個時期。
(一)成形時期。德國是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發源地,始於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時期。19世紀70年代,德國經濟不景氣,勞動人民生活每況愈下,工人勞動條件惡劣,為爭取改善這一狀況,工人運動愈演愈烈,嚴重威脅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統治利益。俾斯麥政府被迫採用安撫政策,提倡通過國家立法興辦社會保障,以緩和階級矛盾。俾斯麥曾公開宣稱,社會保險是消除革命的投資,一個期待養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統治的人。在「社會改革」的旗號下,德國先後於1883年、1884年、1889年制定了三項法案,建立了社會保險制度,並很快被西方各資本主義國家仿效。俾斯麥的社會保障立法是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標志。
(二)發展時期。20世紀30年代,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遭受到世界性經濟大危機的首次沖擊,失業、老年人的生活問題成為這次危機矛盾的焦點。為解決危機、刺激經濟復甦1935年3月14日,美國正式通過了《社會保障法》,使「社會保障」一詞正式在法案中出現,實現了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其後英國先後在1934年和1936年通過了《失業法》、《農業失業法》、《國民健康保險法》三部法律。在瑞典,也採用瑞典學派主張的通過國家調節經濟、消除失業的理論。而且,運用社會保障措施實行國民收入再分配,縮小收入差距,成為瑞典後來推行「福利國家」的理論基礎。
(三)成熟時期。二戰後,西方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維護資本主義統治,在庇古的福利經濟學和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經濟理論影響下,走上了所謂「福利國家」的道路。60年代美國已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英國首相艾德禮在1948年就公開宣稱,英國已進入了「從搖籃到墳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國家行列。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的一些其他發達國家,也相繼宣布實施「普遍福利政策」。這時期的社會保障,保障范圍擴大,管理也逐步科學化。
(四)改革時期。為了消除「普遍福利政策」帶來的弊端,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政策上出現了保守主義1979年,英國政府率先對時候保障制度實施改革和調整,現代社會保障制度進入改革時期。主要內容為:一是開源,開征社會保障稅,增加福利項目收費等;二是節流,主要是削減社會保障經費的支出,降低現行的社會保障待遇的標准等。
Ⅲ 誰建立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軍國主義的產物。
保險制度是俾斯麥時期雛形,希特勒時期完善,艾德禮時期正式確立。
但是保險制度跟軍國主義關系不大
Ⅳ 為什麼說俾斯麥是社會保險的鼻祖
俾斯麥曾評論說,「如果我們能使沒有產業的人們滿足於現在他們的地位,任何物質代價都不會太大,這不啻是一種消除革命的投資,而應付革命的代價卻會是更大。」正因為如此,他們的理論觀點連同他們的社會保險主張,在德國獲得了實現。1884年,德國率先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保險法案,即工人傷亡事故保險法。以後很快又出台了疾病、老年和殘疾保險法,開創了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的先河。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建立的失業保險制度也是新歷史主義主張的延續。
Ⅳ 俾斯麥當政時,德國最早通過的社會保險法是什麼法
是德國,在19世紀80年代,當時執政的德國俾斯麥政府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法令:
1883年,頒布《疾病社會保險法》
1884年,頒布《工傷事故保險法》
1889年,頒布《老年和殘障社會保險法》
上述法令的頒布,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最完整的社會保險體系的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由此產生。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為什麼說俾斯麥被看做是社會保險的鼻祖
俾斯麥型社會保障模式,是最早出現的社會保障模式。這種模式以社會保險為核心,社會保障費用由雇員、僱主和國家三方負擔,主要以雇員和僱主承擔為主,社會保障的給付與雇員的收入和社會保險繳費相聯系。
Ⅶ 判斷題 ()率先採用社會保險政策的是德國
對。 德國是現代社會保險體系的誕生地。19世紀中後期,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產業工人的劇增,德社會結構急劇轉型,對社會保障的需求日益迫切。德皇威廉一世於1881年發布「皇帝詔書」,對民眾提出的提供生活物質保障的要求表示認可,並首次提出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的構想。「皇帝詔書」確定了德國社會保險的發展方向,由宰相俾斯麥負責具體實施,著手建立廣泛、統一和強制性的社保體制,通過頒布三部涉及工人和部分職員的義務保險法,先後於1883年、1884年和1889年創立了疾病保險、事故保險和傷殘、養老保險三項法定保險制度。這就是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萌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旨在為勞動者提供保障的法律文件。
Ⅷ 為什麼德國先推出社會保險制度而不是英國
現代社會保險是由奧托·馮·俾斯麥於19世紀在德國創立的。
俾斯麥是19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任普魯士首相期間通過一系列成功的戰爭統一了德國,並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
最初,作為一個保守的專制主義者,俾斯麥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民主運動。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或社會保險。
在國內問題方面,首先在1871年至1877年間的「文化斗爭」中,與羅馬教廷互相攻擊,最後以雙方互相妥協結束。再在1878年隨即開始「圍剿左派」,制定《非常法》,以打壓社會民主黨。但同時間,他亦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來進行攏絡,雖然很多隻屬表面性質,但仍使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勞工立法的國家。
Ⅸ 社會保障制度為什麼首先在德國而不是在英國建立
現代社會保險是由奧托·馮·俾斯麥於19世紀在德國創立的。
俾斯麥是19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任普魯士首相期間通過一系列成功的戰爭統一了德國,並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
最初,作為一個保守的專制主義者,俾斯麥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民主運動。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或社會保險。
在國內問題方面,首先在1871年至1877年間的「文化斗爭」中,與羅馬教廷互相攻擊,最後以雙方互相妥協結束。再在1878年隨即開始「圍剿左派」,制定《非常法》,以打壓社會民主黨。但同時間,他亦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來進行攏絡,雖然很多隻屬表面性質,但仍使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勞工立法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