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缺席
❶ 離婚案中,缺席判決應怎樣判
您好,離婚案一般是不能缺席判決的。
通常情況下,離婚案件必須調解,一方不到庭,法院一般要慎重對待,一般不宜作出缺席判決,但對公告送達的案件除外。另外,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定:「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由此可見,最高人民法院對於缺席判決的態度是非常慎重的,僅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適用缺席審理:一種是通過公告方式送達文書的,另一種是因特殊情況不能出庭但提交書面答辯意見的。一般情況下被告是可以不出庭的,但離婚案件除外,屬特殊情況下必須到庭的情形。
❷ 離婚案件可以缺席判決的情況是什麼
1、被告經傳喚拒不到庭,可以缺席判決。
被告(包括無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經傳票傳喚後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院許可中途退庭,可以缺席判決。
但如果是關於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可以拘傳被告。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00條:「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2、被告不到庭可以缺席判決的情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五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訴訟,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應當到庭,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庭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作出判決。」
3、被告一方下落不明,原告一方起訴離婚的,可以缺席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五十一條做出了明確規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訴至人民法院,只要求離婚,不申請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蹤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達訴訟文書。」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2)婚姻法缺席擴展閱讀:
一、原則:不能缺席審理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規定,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定了離婚案件一般不能缺席審理的原則。
其法理在於:
1、離婚案件屬於解除夫妻身份關系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判決離婚的唯一標準是夫妻感情破裂,而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僅憑原告單方面陳述或者客觀的證據難以證明,家庭共同存款、共同債務也難以查明。
2、離婚判決的不可逆轉性。《民訴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
二、缺席離婚審判的財產分割:
缺席審判中涉及到子女的撫養及財產的處理,原則上應按照被告的答辯意見,如被告庭前有書面答辯意見的,應當按照被告的答辯意見進行認定,這屬於被告的自認。
沒有答辯的,則應按照《婚姻法》及其解釋的要求處理。實踐中因被告拒不到庭,對於子女應由誰來撫養及夫妻共同財產如何確定,人民法院認定的難度較大。
一般可根據子女目前撫養的現狀,判決子女由原告或被告撫養,夫妻財產則由原告負責保管。被告如有異議時則可由被告另行主張。
這樣判決既不會影響被告事後再主張權利的訴權,也保持了子女撫養及夫妻財產的相對穩定,有利於減少社會矛盾。
三、缺席判決後執行時間:
要視判決書送達情況而定:
法院進行缺席判決後,仍要按規定將判決書向雙方當事人送達。向當事人送達後,如果雙方都沒有在15天內上訴的,則判決生效;對方沒有在判決書規定的履行期內自覺履行的。
則另一方就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如果需通過公告送達判決書的,則公告刊登後過60天視為送達,也就是申請執行的時間起碼要在上述時間的基礎上再加60天。
❸ 新婚姻法中男方不到庭缺席判決是怎麼判的
看您所舉的證據是否足以認定夫妻感情破裂。如符合,可能先行判決離婚,財產問題暫不處理。
❹ 如果離婚缺席法院會怎麼判
離婚案,屬於民事訴訟,被告和原告如果缺席,法院可以缺席判決。如果確實感情破裂,法院還是會准予離婚的。
依據《中華人民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如下:
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4)婚姻法缺席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中關於離婚案件的判決規定如下:
1、第六十二條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思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2、第一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3、第一百四十八條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❺ 求問關於離婚訴訟是否可以缺席判決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在此對以前的錯誤認識深表歉意。因為協議離婚必須雙方到場,且離婚缺席判決存在許多法理障礙,因此得出離婚訴訟中不能缺席判決的判斷。同時需注意雖然依照法律,在離婚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如果被告不出庭,法院可以缺席判決;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法院一般對缺席判決還是比較慎重的,遇到這種情況法官一般會努力作原告的工作,希望其撤訴。為此,最高人民法院還曾專門出台法律適用問答來指導基層法院的工作:「因離婚案件必須調解,一方不到庭,法院一般要慎重對待,一般不會作出缺席判決。但對公告送達的案件除外。」
缺席判決,是指開庭審理案件時,只有一方當事人到庭,人民法院依法對案件進行審理之後所作出的判決。
離婚訴訟中,夫妻一方起訴離婚,被告經法院傳票傳喚拒不出庭應訴,亦不答辯;或乾脆連法院傳票亦不接收,此時應當如何處理?司法實踐中,原告經常會收到法官的建議,希望原告能和被告和好,撤回起訴。但是,對於感情確已破裂的夫妻,在此情況下是絕不會撤訴的。尤其是對於配偶已經失蹤多年的夫妻,本來起訴就是想結束這種守寡的現狀,又怎麼能聽從法官的建議回去和配偶和好呢?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此判決即為「缺席判決」。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且民訴中關於必須出庭才能判決的案件只有特定案件即關於身份的案件必須雙方到場,必要時法院可拘傳。
但是離婚訴訟中缺席判決存在很多法理障礙:
1、婚姻案件的調解前置程序落實難。《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從此條文看出,調解是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而被告在下落不明或經傳票傳喚不到庭應訴的,則不可能進行調解。在這種情況下,案件是否中止審理?如果以被告不到庭無法進行調解為由而無限期地中止案件的審理,這使得那種名存實亡的婚姻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法院將處於兩難的境地。另一種情況,若不中止審理,則又有違反程序之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而該法第一百八十一條又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沒有經過調解就作出離婚判決,是否違反法定程序?此種情況,如果缺席審理的案件也必須調解,而被告不到庭,沒有經過調解就作出離婚判決,當下落不明的被告重新出現,當事人能否申請再審?若此,法院又將處於尷尬的境地。
2、感情是否確已破裂認定難。缺席審理時,由於被告未到庭,法官不能通過聽取雙方的陳述、辯論並結合雙方提供的證據來判斷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原告為了達到離婚的目的,往往誇大其詞,甚至杜撰一些不實的事實來證明夫妻感情不和,法官僅憑原告的陳述及其提供的證據確實難以判斷雙方的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
3、子女撫養問題處理難。缺席審理時,夫妻雙方不能就子女隨誰生活及撫養費的承擔等問題進行協商。當原告不同意撫養子女時,對公告送達缺席審理的,若判決由原告撫養,而被告又下落不明,對原告來說是不輕的負擔,且對原告不公平;若判決由被告撫養,而其又下落不明,這等於一紙空文,子女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切實的保護,不利於子女的健康成長,法院處於兩難的境地。
4、財產狀況查明難。原告提供的財產情況,可能有遺漏,因為對被告下落不明期間所得的財產,原告不知情,亦無法查清,更不能提供,在這種情況下,財產的分割局限於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所得的財產和被告下落不明期間原告所得的財產;同時可能存在虛假,因為原告為了達到多得財產的目的,可能隱瞞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這種情形如果涉及的財產多、數額大,當被告一旦重新出現,新的財產分割紛爭必起無疑。
5、離婚的目的識別難。缺席判決,特別是公告送達而缺席判決的離婚案件,對解除一些名存實亡的婚姻關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為一些當事人為達到借假離婚而規避法律的目的,這種現象不能不引起重視:有的夫妻為逃避債務,一方外出,另一方則慌稱其下落不明而提出離婚;有的夫妻為規避計劃生育,在女方懷孕外出躲避後,男方以女方下落不明為由提出離婚,致使離婚是假,規避法律是真。
當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在兩次合法傳喚之後仍不到庭者可以啟動拘傳程序,強制對方當事人到庭參加訴訟。在現實案件中對於被告下落不明或故意躲避不參加訴訟的,法院一般也會經一定程序缺席判決。
❻ 婚姻法規定幾年找不到對方可判離呢
離婚找不到當事人一方可以直接起訴到法院。讓法院的傳票宣告送達,三個月後人沒來就可以做缺席判決。大多數情況下法院在第一次時是不會判離婚的。法院要是不判離婚,原告在半年內,沒有新的發現是不可以在提起訴訟的。半年以後在提起訴訟,法院就可以直接判離婚。
依據的法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意見第151條規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訴至人民法院,只要求離婚,不申請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蹤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達訴訟文書。
《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
對方失蹤了能不能離婚?根據《民法通則》第20條規定:「公民下落不明滿2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宣告失蹤案件後,應當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公告期為3個月,公告期滿仍無音訊的,人民法院將做出宣告失蹤的判決。夫妻中的一方被宣告為失蹤人後,另一方再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按照《婚姻法》第32條的規定:「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民法通則》第二十二條規定: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2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失蹤人死亡。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後,應當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限為1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限為3個月。公告期屆滿,人民法院做出宣告死亡的判決。夫或妻中的一方被宣告死亡的,婚姻關系自宣告死亡之日起自動解除。
❼ 中國的婚姻法規定什麼情況下一方不到庭,法院可以判定離婚
如果來被告下落不明或者監禁源1年以上的,可以在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訴離婚,找不到人,法院可以公告送達,一樣可以離婚。
1,若一方不到法院取傳票,法院無法送達,會公告送達,一般會要花90天左右。
2,公告送達後,對方不到,法院可以缺席判決!
3
若你有證據證明夫妻雙方感情破裂,法院可以判決離婚,若你無證據證明夫妻雙方感情破裂,法院不會判決離婚,你可以在6個月後再起訴,法院一般會判決離婚
❽ 離婚案件如何缺席審理
不容置疑,對解除那些名存實亡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審理該類案件時有許多問題不容忽視,如:雙方感情是否破裂難以認定;子女撫育問題難處理,財產狀況難以查明,離婚的目的難識別,調解前置程序難落實。基於離婚案件的上述特點,我們在審理離婚案件時,應慎用缺席判決的方式結案。 一、嚴格界定離與不離的標准該類案件由於在審理時,被告既未到庭答辯,又不能提供證據,法官難以聽取雙方的陳述,辯論並綜合雙方的證據來判斷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有的原告為達到離婚的目的,擴大事實,甚至還編造一些不屬實的事實來證明夫妻感情不和,有的夫妻為逃避債務,一方外出,而另一方稱其不落不明提出離婚,還有的夫妻為躲避計劃外生育罰款,在女方懷孕期間外出,男方以女方下落不明為由提出離婚,所以對該案件的審理更要嚴格審查其離婚目的的真實性,對被告下落不明的離婚案件,在開庭前應向原告釋明舉證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證據,如原告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因感情不合分居滿二年的,符合《》第三十二條第四項的規定,法院應依法判決准予離婚,或原告有其他證據證明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符合《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亦應判決准予離婚,如果原告提供不了以上證據,應依法判決不準予離婚。對於被告經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的離婚案件的處理不同於被告下落不明的情形,該類案件開庭後不要急於下判,庭後還要找被告詢問其對離婚子女財產的意見,要做雙方的調解工作,盡可能以調解結案,如調解不成,要結合雙方的陳述和被告的答辯,根據原告提供的證據綜合分析雙方感情是否確已破裂來判決離與不離。二、要妥善處理撫養子女是父母應盡的法定義務,子女由誰來撫養,應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長,對下落不明的缺席離婚案件的審理,原告如果同意撫養子女就判決由原告撫養,如果原告不同意撫養應做調解工作,爭取原告同意撫養,如果原告執意不同意撫養,也應判決歸原告撫養,因為被告下落不明,如果判決歸被告撫養,也無法執行,判決等於一紙空文,失去了法律的嚴肅性,原告如果同意撫養子女並主張撫育費的,做原告工作讓其放棄撫育費的主張,並告知,等被告有下落時再另行主張撫育費,如果原告不同意放棄撫育費,執意主張此項請求的,判決撫育費的數額也不宜過高。三、要慎重由於被告不出庭,財產情況只能有原告的陳述和其提供的證據,有些案件的原告在開庭審理時對隱瞞,審判員更難以查明真相,所以,在財產分割時,不能僅憑原告的陳述來判決,不但有原告的陳述更應該有其他證據佐證才能做出判決。對下落不明的缺席離婚案件在財產分割時,必須查明事實,有足夠充分的證據才能下判,否則不判,告知原告待有證據時可另案訴訟。對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開庭後要找被告對其財產情況進行詢問,如果原、被告陳述的財產情況完全一致且沒有爭議的應做調解工作,爭取在財產方面達成協議,如達不成協議再下判決也不遲,如果經詢問被告陳述的財產情況與原告的陳述不一致,爭議較大,應告知被告按新的證據舉證,進行第二次開庭審查後下判決以防止被告不出庭應訴,接到判決後不服上訴或上訪。四、調解程序不可忽視《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關系的穩定與否,直接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所以離婚案件的訴訟程序不同於其他案件的訴訟程序,應當進行調解,調解既包括雙方進行調解,又包括單方進行調解,對被告下落不明而缺席開庭審理的離婚案件在庭前、庭中、庭後,要做原告的思想工作,盡可能動員其撤訴。如果原告不撤訴,又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其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可判決不準離婚,如果原告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可判決准予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