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債權人和債務人合同法

債權人和債務人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02-27 01:57:48

① 關於債務人的合同法理解

舉例:A欠你1萬元,A是債務人,你是債權人。B又欠A一萬元,A是債權人。
「債務人的債權」是相對你來說的,這里的債務人就是A,即是說A對B享有的債權。「債權人的債權」這里的債權人是你,即你對A享有的債權。
這句話可以翻譯成「因A怠於行使其對B的債權,對你造成損害的,你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你自己的名義代為行使A對B的債權(你可以以你自己的名義起訴B,讓B還錢,此時你行使的是代位請求權。)

② 合同法中的債權人、債務人可以理解為買方和賣方嗎

1、合同法中的債權人,債務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俗理解為買方和賣方。
2、合同內即契約容,雙方當事人基於自願平等、誠實信用的一般原則就某一服務或者物品(包括虛擬)的交換對權利義務進行釋明,督促雙方按著既定方向發展。
3、提供服務或者物品方可以理解為賣方,接受服務或者商品方可以理解為買方,達到既定目的後合同解除。
4、但是並非所有的對象都適用買賣。個人觀點是,常見的各種服務或者商品基本上均可以折價,把合同法中的債權人,債務人理解為欠錢方和還錢方更容易理解。

③ 債權人能以合同法52條第二款起訴債務人和第三人的合同無效嗎謝謝!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的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確認合同無效,應當有人提出「確認合同無效」的主張。根據該條款,提出主張的主體包括:與受損害國家利益相關的職能部門、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受損害的集體、受損害的個人等。

===本案要求確認無效的合同中,所說的「債權人」是該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嗎?如果是,該債權人也擺脫不了「惡意串通」的責任啊。如果不是該合同的當事人,那麼他是利益受損的第三人嗎?
===樓主提到「債務人和第三人的合同」,言外之意,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有個合同,該合同的債務人與第三人另外簽訂了一個合同,是這樣嗎?

④ 有人解釋一下 合同法中「債權人、債務人、標的物」三者的關系嗎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舉例

債權人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借貸人和供應商;債務人是指欠別人錢的實體或個人;標的物是指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指向的對象。商業買賣合同中的特定名詞,標的物指買賣合同中所指的物體或商品

⑤ 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區別是什麼

債權人是債的關系中有權利要求另一方(債務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當事人。債務人是債的關系中有義務按約定的條件向另一方(債權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當事人。兩者概念不同、權利義務不同。
1、概念不同
債權人是債的關系中有權利要求另一方(債務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當事人。在債的關系中,債權人是特定的,只有該特定的權利主體才有權要求義務主體履行約定的義務。負有履行義務的人如不履行義務,債權人有權請求司法機構強制其履行。如果債權人由於對方不履行義務而遭受到經濟上的損失,有權要求賠償。
債務人是債的關系中有義務按約定的條件向另一方(債權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當事人。在債的關系中,債務人是特定的,只有該義務主體才必須向債權人承擔交付財產、提供勞務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義務。債務人可以是公民,可以是法人,國家作為民事主體出現時也可以具備債務人的資格。
2、權利義務不同
債權人的權利:
(1)債權人代位權是債的保全制度的一種。保全債權是債權人代位權制度的基本價值取向。
我國合同法規定的代位權,是以傳統的代位權理論為基礎,代位權的效力及於債權人、債務人和次債務人。
(2)債權人免除債務,指債權人放棄自己的債權,從而消滅合同關系及其他債的關系。
合同法規定,債權人免除債務人部分或者全部債務的,合同的權利義務部分或者全部終止。從這條規定看,我國合同法規定的免除是單方的法律行為。但合同法也並不排除債權人與債務人訂立免除協議,免除債務人的義務。
(3)債權人撤銷權,又稱撤銷訴權或廢罷訴權,是指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所為有害及債權的行為,得申請法院撤銷的權利。
債務人的法定義務
在債的關系中,債務人有義務按約定的條件向另一方(債權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在債的關系中,債務人是特定的,只有該義務主體才必須向債權人承擔交付財產、提供勞務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義務。

【拓展資料】
[代位權]
債權人代位權是債的保權制度的一種。保全債權是債權人代位權制度的基本價值取向。我國《合同法》規定的代位權,是以傳統的代位權理論為基礎,針對近年來我國嚴重存在的三角債以及債務人逃債廢債現象而確立的新的債的保全制度.代位權的效力及於債權人、債務人和次債務人。
代位權的行使一般需要具備以下五個法律要件:
1、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要有合法的債權債務存在;
2、債務人要享有對第三人的到期的債權,且必須是非專屬於債務人本身的權利;
3、債務人怠於行使自己的權利,即債務人到期能夠並且應當行使自己的權利而不行使;
4、債務人怠於行使其權利的行為使其債權人到期的債權有不能實現的危險;
5、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范圍不能超過其對債務人享有的債權。

⑥ 合同法,第三人代為履行,是在第三人和債務人之間作出協議,還是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

第三人代為履行合同,由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做出協議,但該協議對第三人不具有約束力。

一、第三人代為履行的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由該具體法條可以看出,所謂第三人代為履行,是指第三人依照合同當事人約定由其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合同當事人就此所訂合同,通常稱為第三位代為履行合同,即合同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履行合同的部分義務或全部義務的合同。

二、第三人代為履行合同的特徵

1、第三人非當事人

第三人即非締約當事人,無需在該合同上簽字或蓋章,只須第三人表示其願意代替債務人清償債務。

2、對第三人無約束力

合同當事人的約定對第三人不具有約束力,第三人可以履行,也可以拒絕履行。故在此意義上講,第三人僅為履行主體而非義務主體,對於合同的債權人而言,他只能將第三人作為債務人履行的輔助人而不能作為合同的當事人對待,當第三人拒絕履行時,由合同債務人負責履行。

3、對締約方有約束力

合同中第三人代為履行條款對債權人具有約束力,即第三人一旦同意履行,視為債務人的履行,債權人不得拒絕。

如果第三人不履行,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內沒有履行,或者第三人的履行不符合合同約定,債務人未在履行期限內予以補正的,債務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四、特別提示

第三人代為履行合同,由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做出協議,但該協議對第三人不具有約束力。如果債權人目的是保證債權得到清償,則應採取三方簽訂其他形式的合同。

⑦ 在合同法中,如何規定債權人和債務人是誰先付款誰先交貨

一、合同法首先尊重當事人的約定,即雙方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並以約定內為准。
二、如果合同沒有容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根據合同法61條規定,首先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也就是從整個合同相應的條款綜合確定出誰先履行,如果不能確定則根據合同所屬的商業領域的交易習慣來確定。
三、如果仍確定不了,則屬於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情況,根據合同法66條,雙方同時履行,即俗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熱點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實施條例 發布:2025-07-13 18:31:32 瀏覽:288
法律援助需要幾天 發布:2025-07-13 18:30:50 瀏覽:928
全國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個人 發布:2025-07-13 18:30:42 瀏覽:425
古代女孩刑法 發布:2025-07-13 18:28:19 瀏覽:519
謝磊律師 發布:2025-07-13 18:21:00 瀏覽:719
條令條例處分項目 發布:2025-07-13 18:14:09 瀏覽:933
香港立法會828 發布:2025-07-13 18:13:54 瀏覽:439
刑事訴訟法第21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7-13 18:05:18 瀏覽:709
回扣違反經濟法那一項 發布:2025-07-13 18:05:08 瀏覽:805
刑法104條 發布:2025-07-13 18:02:5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