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法醫學社會學
『壹』 醫學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醫學社會學主要是運用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一般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尚未形成自己的獨特理論和方法。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流行病學方法、實驗醫學方法、臨床觀察方法等醫學方法也越來越多地被引進了醫學社會學的研究。
『貳』 醫學實驗對社會的貢獻
醫學實驗對社會的貢獻:醫學實驗,主要是做葯物實驗,葯理實驗,或者醫療器械試驗,這些可以用於拯救更多的患者或者為患者開發更好的葯物。
醫學實驗對社會影響因子:
據2018年10月1日中國知網顯示,《醫學與社會》總被下載1094425次、總被引40756次;(2017版)復合影響因子為1.103、(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99。
據2018年10月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醫學與社會》被引量為31067、下載量為289857;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醫學與社會》影響因子為1.18,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728名,在醫葯衛生總論(135種)中排第22名。
欄目方向:
報道內容:《醫學與社會》主要刊登醫學與人文社會交叉學科方面的文章。
主要欄目:《醫學與社會》雜志社主要欄目有專家論壇、理論前沿、醫學社會學研究、醫學哲學、衛生管理與改革、衛生法學評論、醫學心理透視、醫學教育園地、醫學社會問題聚焦、學術爭鳴等。
辦刊宗旨:旨在集中反映當代醫學科學、衛生管理學、公共衛生各學科、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衛生經濟學、醫學心理學、行為醫學、醫學教育、醫學圖書情報學等領域的最新理論進展和成果。
『叄』 能否介紹一下社會學的具體課程
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社會事實(客觀事實:社會行為、社會結構、社會問題等;主觀事實:人性、社會學心理等)的擁有多重範式的學科,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現代學科。社會學是一門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學科。主要有科學主義的實證論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義的理解方法,它們相互對立相互聯系,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主要目標。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社會分層學(或分層社會學);社會學史;教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社會思想史;社會學方法;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學;實驗社會學;數理社會學。
應用社會學:職業社會學、工業社會學、醫學社會學、城市社會學、鄉村社會學、家庭社會學、環境社會學、青年社會學、老年社會學、犯罪社會學、越軌社會學、婦女問題、種族問題、社會問題、社區、社會保障、社會工作、微觀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宗教社會學、體育社會學、發展社會學、人口社會學。
地理學文化社會學:藝術社會學、知識社會學、道德社會學。
人口學:人口經濟學、人口社會學、人口學說史、人口史、人口地理學、人口生態學、區域人口學、人口系統工程、人口預測學、人口規劃學、人口政策學、計劃生育學。
『肆』 社會學包含哪些內容
社會學本來就是一個專業。社會學是一級學科,
一級學科:社會學
二級學科:社會學史
三級學科:中國社會學史
外國社會學史
社會學史其他學科
二級學科:社會學理論
三級學科:社會學原理
社會思想史
社會學理論其他學科
二級學科:社會學方法
三級學科:社會調查方法
社會學方法其他學科
二級學科:實驗社會學
數理社會學
應用社會學
三級學科:職業社會學
工業社會學
醫學社會學
城市社會學
農村社會學
環境社會學
家庭社會學
青年社會學
老年社會學
犯罪社會學
越軌社會學
婦女問題研究
種族問題研究
社會問題研究
社會群體及分層問題研究
社區研究
社會保障研究
社會工作
應用社會學其他學科
二級學科:比較社會學
社會地理學
文化社會學
三級學科:藝術社會學
知識社會學
道德社會學
文化社會學其他學科
二級學科:歷史社會學
經濟社會學
軍事社會學
社會心理學
三級學科:社會心理學史
社會心理學理論與研究方法
實驗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其他學科
二級學科:公共關系學
社會人類學
組織社會學
發展社會學
福利社會學
人口學
三級學科:人口學原理
人口經濟學
人口社會學(包括老年人口學、婦女人口學、發展人口學等)
人口學說史
人口史
人口地理學
人口生態學
區域人口學
人口系統工程
人口預測學
人口規劃學
人口政策學
計劃生育學
人口學其他學科
二級學科:社會學其他學科
『伍』 醫學社會學學習感想
研究病人、醫生、醫務人員和醫療保健機構的社會關系、社會功能及其與整個社會相互關系的一門社會學分支學科。它是社會學與醫學相互滲透而形成的,有醫療社會學、衛生社會學、保健社會學、健康和病患的社會學、醫學和病患的社會學、醫學的社會學、醫學中的社會學等不同名稱。
發展簡況 1894年美國醫學家C.麥克英泰爾發表題為《醫學社會學研究的重要意義》的論文,首先提出《醫學社會學》的概念,他下的定義為:「是把醫師本身作為特定群類的社會現象來加以研究的科學,是從總體上研究醫療職業和人類社會的關系的科學」。1902年英國醫生E.布萊克威爾博士編的《醫學社會學》,收集了一些關於社會工作和公共衛生方面的論文。1910年J.瓦巴斯的《醫學社會學》出版,書中對醫學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其中特別強調進行健康教育。在20世紀的頭30年中,醫學社會學一詞主要是指醫療方面的社會工作。30年代以後,特別是50年代,美國的一些社會學家進入醫學領域,醫學社會學得到了較大發展。1957年,美國醫學社會學家斯特勞斯在《美國社會學評論》上發表的《醫學社會學的性質和狀態》一文中,把醫學社會學分為:①醫學中的社會學。著重分析健康障礙的病因,社會對於健康的態度方面的差別,以及諸如年齡、性別、社會經濟狀態、種族和部族、教育水平和職業等因素對於某種特定的健康障礙的產生和流行的關系。研究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醫學問題。②醫學的社會學。主要研究醫學實踐中的組織、角色關系、規范、價值觀念和信念等人類行為的因素,著重研討在醫學領域中的社會過程,幫助人們了解醫學與社會的關系。50年代後,醫學社會學的研究發展很快。1960年,美國從事醫學社會學研究的人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十餘人增至數百人,1950~1959年間,醫學社會學的從業人員比社會學其他各分支學科從業人員增長的百分數都要大。英國較有影響的《醫學社會學在英國:研究和教學名錄》(第3版,1978)一書,收錄1970年以來英國 260位醫學社會學家的情況,介紹約500 個進行中的研究計劃和在綜合大學、醫學院中所開設的約 100種醫學社會學的課程。在蘇聯,60年代以來,共出版醫學社會學專著達數十種,其中查列戈羅得采夫著的《醫療的社會問題》、伊祖特金等著的《醫學的社會學》影響較大。保加利亞、波蘭、匈牙利等東歐國家也開展了醫學社會學的教學與研究。日本於1977年建立了保健·醫療社會學研究會,每年出版一冊論文集。國際社會學學會設有專門的醫學社會學研究委員會。
研究內容和方法 醫學社會學主要研究的內容有:①醫學領域中的角色,主要是醫生、護士、病人等角色;角色行為,包括求醫行為、施醫行為、遵醫行為等;角色關系,包括醫患關系、醫際關系、醫護關系、護際關系、患際關系等,以及角色組織、角色流動和角色變遷等。②醫學與各種社會因素的相互作用,如醫學與政治、醫學與軍事、醫學與經濟、醫學與文化、醫學與宗教等的相互關系。③不同類型的醫療保健機構的組織結構、服務形式和社會效用。
醫學社會學主要是運用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一般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尚未形成自己的獨特理論和方法。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流行病學方法、實驗醫學方法、臨床觀察方法等醫學方法也越來越多地被引進了醫學社會學的研究。
醫學社會學在中國 醫學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的興起,始於 1981年 12月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的首屆全國醫學辯證法學術討論會上成立的「醫學社會學研究組」,隨後出版了內部交流刊物《醫學社會學研究通訊》。1982年 5月在中國社會學會首屆年會上,醫學社會學研究組為中國社會學會接納。1982年8月,在黑龍江省鏡泊湖召開「醫學社會學近期工作規劃會議」。1983年 8月,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辦「全國首屆醫學社會學講習班」。1984年8月,在河北省北戴河召開了首次醫學社會學學術討論會。江蘇、北京、山西、陝西等地也建立了醫學社會學研究組,開展了一些專題研究。《醫學與哲學》、《中國醫院管理》、《中國社會醫學》等雜志有專欄刊登醫學社會學文章。部分高等醫學院校相繼開設了醫學社會學課程。1983年,台灣出版了藍采鳳、廖榮利合著的《醫學社會學》;1985年,中國醫院管理雜志社出版了劉宗秀、阮芳賦主編的《醫學社會學概論》;1986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建章主編的《醫學社會學》;198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美國H.恰范特、蔡勇美和中國劉宗秀、阮芳賦合著的《醫學社會學》。
『陸』 什麼是醫學中的社會學
例如醫療糾紛,醫患關系,重大傳染病社會防控
『柒』 急求醫學社會學以道德與健康為主題的論文,急急急急急急急
這是別人的文章,供你參考 醫學倫理學案例分析的作用與應用何 倫 ,林 輝 (東南大學醫學人文學中心 ,江蘇 南京 210009) 〔摘 要〕案例分析是描述醫學倫理學的重要方法。不僅對於醫學倫理學研究有重要作用 ,而且是醫學倫理學教學的基本方法。本文重點介紹了案例分析的作用與在教學中應用的 方法。〔關鍵詞〕醫學倫理學;案例分析;作用;教學〔中圖分類號〕R - 0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 - 8565(2003)05 - 0061 - 02 1 案例分析與描述醫學倫理學 1. 1 規范醫學倫理學與描述醫學倫理學倫理學在傳統上指的是注重道德價值分析和行為規范研究的規范倫理學。因而承認描述倫理學的存在並將其納入倫理學的體系之中 ,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到 20 世紀 60 年代以後對描述倫理學研究才給予應有的重視。作為規范的應用倫理學之一的醫學倫理學或生命倫理學 ,也較少以清晰的思路開展描述醫學倫理學的研究。這主要是因為國內醫學倫理學界對描述醫學倫理學認識還不十分清楚 ,也少有這一領域的專門論著。實際上 ,描述醫學倫理學是醫學倫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並在醫學道德建設和研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國內多年來發表的大量醫學倫理學研究的論文 ,不少就是描述醫學倫理學的研究范圍。描述倫理學(descriptivc ethics)作為倫理學的一個特殊研究領域 ,是運用一些和倫理學密切相關的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來研究道德現象。這些方法和研究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事實的客觀描述。如道德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有社會調查、統計方法等;道德心理學的方法有實驗、個案觀察等。描述倫理學與規范倫理學方法上的最大不同是後者使用的是內省的、思辯式的研究方法 ,而前者是運用具體情景文字的描述 ,或者使用科學的、實證的方法對道德進行客觀的觀察、調查、因果分析、功能分析等。 1. 2 案例分析是描述醫學倫理學的重要方法案例分析(case study) 是描述醫學倫理學的一種重要的方法。醫學道德生活的多樣化 ,道德難題的復雜性 ,決定每一個醫學道德的境遇均有其特定的情景。案例首先是對具體醫學道德境遇的描述。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描述 ,醫學道德的判斷變得復雜化 ,僅僅依賴道德原則作出簡單的道德推理難免出現判斷失誤。甚至作出一個具體的判斷前 ,還必須要有科學的事實描述基礎。規范倫理學為人們的行為選擇提供的是相對固定的、框架似的規范體系 ,然而現實生活是由一個一個不盡相同的畫面組成。一定的規范體系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適應於一切道德情景。如此 ,案例分析就是靈活、生動 ,或者說更為准確掌握倫理學規范和方法的一種形式。 2 案例分析的作用與方法案例分析是我們學習道德知識、培養對醫德的問題敏感性 ,以及掌握有關道德理論、原則的工具 ,並有助於解決現實醫療生活中的醫德困惑;有助於臨床醫生在具體的醫療實踐活動中作出合理的選擇。盡管現代醫療生活的復雜性使倫理學進退維谷 ,案例分析的結論往往莫衷一是 ,然而 ,結論的差異、對立正是理性選擇的重要基礎。同其他醫學課程一樣 ,掌握了醫學倫理學理論 ,並不能說已具有了倫理分析與判斷能力。就像在內科學教科書本上了解到胃癌的診斷要點 ,並不一定會在臨床實踐中准確地診斷出胃癌。案例分析實際上為靈活掌握所學的倫理知識提供了一個機會 ,但是否能運用就更需要藝術家般的靈活思維能力。學習案例分析最大的幫助就在於此。通過案例分析學習 ,可以對准確掌握生物醫學倫理學知識起到積極作用。具體說有以下幾方面 : 2. 1 激發對道德問題的敏感性對道德問題的敏感性是案例分析的前提 ,實際上醫學倫理學教育一個目標便是培養醫務人員對道德問題的敏感性。在通常認為不存在道德問題的地方 ,卻發現了問題 ,這是真正掌握了倫理學理論和方法的一個標志。 2. 2 開闊思維 ,涉及廣泛領域對醫德案例的分析 ,不僅僅是根據倫理學原則作出道德判斷與選擇 ,許多時候還涉及醫學專業知識 ,以及其它學科知識。合理的道德選擇並非是「倫理規則」機械地套用於一切境遇 ,而是在特定情景或背景下的智慧的選擇。 2. 3 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倫理學的選擇是價值的選擇 ,價值的沖突是醫德困惑的根源 ,如何在激烈的價值觀念的沖突中 ,尋找合理的選擇 ,這不僅僅是對人們智力的考驗 ,也是對人的信念和勇氣的鍛煉。案例分析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這是人類思想、文化等諸背景差異的產物。能夠把握這種差異 ,並在差異中合理選擇是一門大學問 ,只有通過案例分析才能真正地認識到這一點。 2. 4 增強對醫學道德的感性認知能力醫學倫理學需要在具體的道德境遇中作出是非判斷 ,而且道德判斷常常帶有很 強的感情色彩。倫理學的教學不應該僅僅是邏輯的推理或者是單純的思辨 ,還應該在道德情感培養方面發揮作用。由於有時案例也是生動的故事 ,可以以此為依據發揮感性教育優勢。 3 案例分析在教學中的應用案例分析無疑應該成為生物醫學倫理學教學的一個最重要的工具。事實上有經驗的倫理學教師 ,會很自覺地將案例分析應用到教學中去。教學使用案例分析可有如下一些形式: 3. 1 引出要講授的主題道德問題以案例開場講授某一個課題 ,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開場白 ,單刀直入核心問題 ,同時可以提高聽課者的興趣。 [案例 1]真兩性畸型的新生兒該嗎 一對夫婦認識了某醫院婦產科的醫生。當他們的孩子即將誕生前 ,夫婦找到李醫生。李醫生把女方安排進醫院待產。隨著「哇」的一聲 ,早已等在產房外的丈夫想了解嬰兒情況的心情更急切了 ,其妻也正在關注地靜待助產士通報 ,可就是遲遲無人告訴他們孩子是男是女 ,因為這孩子是個兩性
『捌』 醫學社會學主要研究什麼內容
社會醫學以群體為研究對象,應用社會調查的方法,研究社會衛生狀況,主要是人群的健康狀況,尋找主要的社會衛生問題,發現健康弱勢人群及重點防治的對象,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以及應對策略,對社會衛生問題作出社會醫學的「診斷」。
2.研究影響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別是社會因素。
社會醫學應用現況調查、回顧性調查及前瞻性調查等多種研究方法,研究各種因素特別是社會制度、經濟狀況、文化因素、人口發展、生活勞動條件、行為生活方式以及衛生服務等眾多社會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對現有的社會衛生問題進行社會病因學分析,為制訂社會衛生策略提供政策依據。
3.研究社會衛生策略與措施。
社會醫學不僅要通過社會衛生調查及社會病因學研究找出當前存在的主要社會衛生問題以及嚴重程度,更為重要的是針對存在的衛生問題及其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改善社會衛生狀況,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綜合性、社會性策略與措施,即提出社會醫學的「處方」。這里所指的社會衛生策略與措施不是單純的醫療衛生技術措施,而是指衛生發展的戰略與策略、目標與指標、政策與措施等,通常包括合理配置衛生資源,科學組織日常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研究與保護人群健康相適應的政治、經濟、法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策略與措施。
『玖』 請你談下醫學社會學主要研究什麼有哪些功能呢
研究病人、醫生、醫務人員和醫療保健機構的社會關系、社會功能及其與整個社會相互關系的一門社會學分支學科。它是社會學與醫學相互滲透而形成的,有醫療社會學、衛生社會學、保健社會學、健康和病患的社會學、醫學和病患的社會學、醫學的社會學、醫學中的社會學等不同名稱。
1894年美國醫學家C.麥克英泰爾發表題為《醫學社會學研究的重要意義》的論文,首先提出《醫學社會學》的概念,他下的定義為:"是把醫師本身作為特定群類的社會現象來加以研究的科學,是從總體上研究醫療職業和人類社會的關系的科學"。1902年英國醫生E.布萊克威爾博士編的《醫學社會學》,收集了一些關於社會工作和公共衛生方面的論文。1910年J.瓦巴斯的《醫學社會學》出版,書中對醫學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其中特別強調進行健康教育。在20世紀的頭30年中,醫學社會學一詞主要是指醫療方面的社會工作。30年代以後,特別是50年代,美國的一些社會學家進入醫學領域,醫學社會學得到了較大發展。1957年,美國醫學社會學家斯特勞斯在《美國社會學評論》上發表的《醫學社會學的性質和狀態》一文中,把醫學社會學分為:①醫學中的社會學。著重分析健康障礙的病因,社會對於健康的態度方面的差別,以及諸如年齡、性別、社會經濟狀態、種族和部族、教育水平和職業等因素對於某種特定的健康障礙的產生和流行的關系。研究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醫學問題。②醫學的社會學。主要研究醫學實踐中的組織、角色關系、規范、價值觀念和信念等人類行為的因素,著重研討在醫學領域中的社會過程,幫助人們了解醫學與社會的關系。50年代後,醫學社會學的研究發展很快。1960年,美國從事醫學社會學研究的人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十餘人增至數百人,1950~1959年間,醫學社會學的從業人員比社會學其他各分支學科從業人員增長的百分數都要大。英國較有影響的《醫學社會學在英國:研究和教學名錄》(第3版,1978)一書,收錄1970年以來英國260位醫學社會學家的情況,介紹約500個進行中的研究計劃和在綜合大學、醫學院中所開設的約100種醫學社會學的課程。在蘇聯,60年代以來,共出版醫學社會學專著達數十種,其中查列戈羅得采夫著的《醫療的社會問題》、伊祖特金等著的《醫學的社會學》影響較大。保加利亞、波蘭、匈牙利等東歐國家也開展了醫學社會學的教學與研究。日本於1977年建立了保健·醫療社會學研究會,每年出版一冊論文集。國際社會學學會設有專門的醫學社會學研究委員會。
『拾』 社會醫學的研究內容包括
醫學社會學主要研究的內容有:①醫學領域中的角色,主要是醫生、護士、病人等角色;角色行為,包括求醫行為、施醫行為、遵醫行為等;角色關系,包括醫患關系、醫際關系、醫護關系、護際關系、患際關系等,以及角色組織、角色流動和角色變遷等。②醫學與各種社會因素的相互作用,如醫學與政治、醫學與軍事、醫學與經濟、醫學與文化、醫學與宗教等的相互關系。③不同類型的醫療保健機構的組織結構、服務形式和社會效用。
研究方法
醫學社會學主要是運用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一般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尚未形成自己的獨特理論和方法。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流行病學方法、實驗醫學方法、臨床觀察方法等醫學方法也越來越多地被引進了醫學社會學的研究。
中國情況
醫學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的興起,始於1981年12月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的首屆全國醫學辯證法學術討論會上成立的「醫學社會學研究組」,隨後出版了內部交流刊物《醫學社會學研究通訊》。1982年5月在中國社會學會首屆年會上,醫學社會學研究組為中國社會學會接納。1982年8月,在黑龍江省鏡泊湖召開「醫學社會學近期工作規劃會議」。1983年8月,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辦「全國首屆醫學社會學講習班」。1984年8月,在河北省北戴河召開了首次醫學社會學學術討論會。江蘇、北京、山西、陝西等地也建立了醫學社會學研究組,開展了一些專題研究。《醫學與哲學》、《中國醫院管理》、《中國社會醫學》等雜志有專欄刊登醫學社會學文章。部分高等醫學院校相繼開設了醫學社會學課程。1983年,台灣出版了藍采鳳、廖榮利合著的《醫學社會學》;1985年,中國醫院管理雜志社出版了劉宗秀、阮芳賦主編的《醫學社會學概論》;1986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建章主編的《醫學社會學》;198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美國H.恰范特、蔡勇美和中國劉宗秀、阮芳賦合著的《醫學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