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員工工傷勞動合同法
⑴ 外包產生的工傷事故如何處理
出了工傷事故發包方免不了責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條:「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由該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依法應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⑵ 勞動合同法關於工傷賠償有哪些規定
勞動法對工傷的賠償的規定有:工傷職工、工亡職工親屬依法享受工傷賠償,包括醫療康復待遇、傷殘待遇和死亡賠償待遇;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或安裝假肢等輔助器具的,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第三十四條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⑶ 勞務外包員工工傷處理流程
外包又叫勞務派遣是一種招聘人與使用人相分離的勞動力經營模式,它是指用人單位向勞務輸出公司提出所需人員的條件,由勞務輸出公司向用人單位派遣勞務人員的情形。使用勞務人員的單位與勞務輸出公司是一種勞務派遣關系,勞動者與勞務輸出公司是一種勞動關系。
在工作中受傷,應當屬於工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職工應當認定為工傷。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派遣公司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倘若派遣公司不願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勞動者也可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之日起1年內,直接向派遣公司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後,勞動者的醫療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倘若派遣公司沒有為你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話,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勞動者醫療費應由派遣公司和用人單位負責,他們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九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⑷ 公司社保是外包給第三方交的,員工發生工傷會不會出先不賠的情況
企業不給員工買社保法律後果是什麼?
(1)公司應當為職工補交社保,勞動局也可以對公司進行處罰;(2)職工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和補交社保。
《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第一百條規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深圳經濟特區和諧勞動關系促進條例》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應當依法要求用人單位繳納;用人單位未在一個月內按規定繳納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經濟補償。因此,公司為員工繳納社保是法律規定的強制義務,是由單位和個人按比例共同承擔,單位佔大頭,個人佔小頭,所謂協議書本身就是違法國家規定的,它是無效的。律師還分析說:由於勞動者自願申請不購買社會保險,造成無法享受相關的社會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來承擔。社會保險是國家為了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減輕用人單位風險的重要制度,具有國家強制性,勞動者自願申請不購買社保行為不能對抗國家的社保徵收制度。作為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購買社保和直接從勞動者工資上扣除個人應繳部分具有法律依據。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自願申請不購買社會保險,造成無法享受相關的社會保險待遇,不應由其承擔來抗辯,是不成立的。
單買工傷保險,企業規避用工風險,代辦社保,代辦工傷保險,《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強化了用人單位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義務,規定了對用人單位不繳納可以採取的強制措施。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並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請劃撥。對於未提供擔保的,還可申請人民法院採取扣押、查封、拍賣措施,抵繳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騙取社會保險待遇和支出的,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並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1/2~
未繳納社會保險,工傷時企業須擔責,那麼企業該如何防範發生工傷的風險呢?
《社會保險法》已於2010年10月28日發布,並將於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進入了一個法制規范時代。在此之前,仍有一些用工單位未及時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專家指出,即使是勞動者自願提出並與企業簽訂協議,因其不符合法律規定,企業仍不免除工傷賠償責任,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勞動者可提出仲裁,要求補償。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工單位存在過錯的,勞動者可以提出經濟補償金請求。如果企業未及時繳納社會保險,在員工離職時,將存在賠償風險。
二是發生工傷時,企業風險最大。未繳納社會保險,發生工傷時,企業須承擔責任。可能因此承擔幾萬甚至是幾十萬的醫療費用。
三是第三人造成的工傷,企業無追償權。如果工傷為第三人造成,企業已繳納社會保險,由社會保險基金先行墊付,再向第三人追償。而沒有繳納社會保險的企業,則無權向第三方追償,企業將承擔此次後果。
因此,及時繳納社會保險,既是對勞動者的保護,同時也是對企業的保護。對於工傷問題,律師提醒HR,關於如何界定何種情況屬於工傷范疇,應盡量從員工利益出發,將相關材料遞交勞動保障部門,由勞動鑒定委員會來鑒定,既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勞動者,也能避免糾紛。
另外,對於非全日制、自由職業、兼職人員等,企業一定要注意為其繳納工傷保險。工傷保險可以同時由多家單位共同繳納。當發生工傷時,可根據實際情況裁決由哪一家企業來承擔責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崗位外包糾紛適用於哪種法律(即崗位外包是否受勞動合同法限制)
是屬於勞務派遣,勞動法的一部分,即員工與派遣方建立勞動合同關系,員工與用工方建立事實勞動關系,用工方承擔連帶責任,受勞動合同法保護!
歡迎採納
⑹ 外包員工工傷由誰承擔
外包發生工傷如果發包方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由發包方承擔責任;如果是勞務派遣單位、用人單位違法勞務派遣規定,造成勞動者損害的,由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關於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條,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
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由該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依法應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
⑺ 請問勞務派遣合同中,關於派遣員工工傷責任應該由誰負責請求法律支持!
工傷由工傷保險基金和派遣單位負責,派遣單位就是勞務派遣員工的用人單位,具體如下: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
(7)外包員工工傷勞動合同法擴展閱讀:
工傷的認定范圍: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⑻ 第三方跟員工簽定了外包技術服務合同,發生工傷,咋處理
看看那個員工是誰發工資的,就找誰理論。
比如你和A簽的勞動合同,但是是一直在B公司里上班的,突然有一天在B公司上班時出現了工傷,你是不能向B走理賠申報的,只能找到A來走工作申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