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發布時間: 2022-03-05 07:56:18

1. 有關合同法關於租賃合同的規定

關於租賃合同的規定是,租賃合同一般包括租賃期限、租金以及支付方式、期限等條款;租賃期限最長不超過二十年,續租的期限最長也不超過二十年;以及超過六個月租賃期限的合同要採用書面形式等規定。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七百零三條
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七百零四條
租賃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租賃物的名稱、數量、用途、租賃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賃物維修等條款。
第七百零五條
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租賃期限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是,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
第七百零七條
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無法確定租賃期限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2. 合同法對買賣合同交付期限作了什麼規定

合同履行的期限,以日、旬、月、季、半年度、年度或跨年度計算。在買賣合同中的履行期限,實際上就是出賣人交付標的物、買受方支付貨款的時間。

《合同法》對買賣合同交付期限作了如下規定:

一、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標的物。約定交付期限,出賣人可以在該交付時間內的任何時間內交付(《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八條)。

二、當事人沒有約定標的物的交付期限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按下列方式確定:

1、協議補充。不能達成協議補充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2、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四款)。

三、標的物在合同訂立之前已為買受人佔有,合同生效的時間為交付的時間(《合同法》第一百四十條)。

四、因買受人的原因致使標的物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的,買受人應當自違反約定之日起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

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

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參考來源:網頁鏈接

3. 求教民法上《合同法》的問題!《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條和第一百四十四條是不是有沖突啊該怎麼理解

運輸在途的標的物,沒有約定的,按法律條文規定的,自然就是內 買受人承擔其滅失容等風險,包括追償是否能獲得賠償的風險。出賣人已視為交付完畢,不用再涉及到標的物在事後發生的任何情況中。

而買受人承擔標的物的風險後,運輸過程的權利和義務(即風險)就轉移到買受人身上。

而如果在承運過程中,是運輸單位造成的損壞或滅失的,是承運單位違反運輸約定造成,買受人則可以 向承運單位追討賠償,而不能再向出賣人要求賠償。
-------------

就如,我在網上付錢購買了一件商品,店主把商品交給快遞公司後,快遞公司負責把商品送來給我。如果途中商品破損了,我收到的是一堆爛貨,那麼我追究的是快遞公司的責任,而不是再去找店主賠償(當然,如果店主沒有保價的,快遞賠償的費用不夠商品本身價值的話,那麼點主也有補充賠償責任,這里說的快遞跟普通的物流有點不同,因為快遞是根據郵政法來約束的——不買保價保險的送遞物品最高只賠三倍的運費數額的錢,而物流另有合同的約定、違約的責任按照《合同法》來運作)。

4. 合同法對蓋章是怎麼規定的

對蓋章的規定是,合同一般是自當事人均在合同上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成立的,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予以接受的,合同也成立。而依法成立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5. 合同條款稱:「雙方如無異議,視為合同自動延續。」請問,表達異議的方式一定需要書面形式嗎合同自動延

如果有這種約定,表達異議最好是書面形式,如果不是書面形式,將來追究起來也沒有證據。

合同條款應當明確、肯定、完整,而且條款之間不能相互矛盾。否則將影響合同成立,生效和履行以及實現訂立合同的目的,所以准確理解條款含義有重要作用。










(5)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三條擴展閱讀:

條款內容

為了示範較完備的合同條款,《合同法》第12條規定了如下條款,提示締約人: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與住所

當事人是合同權利義務的承受者,沒有當事人,合同權利義務就失去存在的意義,給付和受領給付便無從談起,因此,訂立合同須有當事人這一條款。當事人由其名稱或者姓名及住所加以特定化、固定化,所以,具體合同條款的草擬必須寫清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標的是合同權利義務執行的對象。合同不規定標的,就會失去目的,失去意義。可見,標的是一切合同的主要條款。

目前,多數說認為合同關系的標的為給付行為,而《合同法》第12條所謂標的,主要指標的物,因而規定有所謂標的的質量、標的的數量。所以,對於《合同法》及有關司法解釋所說的標的,時常需要按標的物理解。

三、質量與數量

標的(物)的質量和數量是確定合同標的的(物)的具體條件,是這一標的(物)區別於同類另一標的(物)的具體特徵。標的(物)的質量需訂得詳細具體,如標的(物)的技術指標、質量要求、規格、型號等要明確。標的(物)的數量要確切。

首先應選擇雙方共同接受的計量單位;其次要確定雙方認可的計量方法;再次應允許規定合理的磅差或尾差。標的物的數量為主要條款;標的物的質量若能通過有關規則及方式推定出來,則合同欠缺這樣的條款也不影響成立(《合同法解釋(二)》第1條)。

四、價款或酬金

價款是取得標的物所應支付的代價,酬金是獲得服務所應支付的代價。價款,通常指標的物本身的價款,但因商業上的大宗買賣一般是異地交貨,便產生了運費、保險費、裝卸費、保管費、報關費等一系列額外費用。它們由哪一方支付,需在價款條款中寫明。

五、履行的期限、地點、方式

履行期限直接關繫到合同義務完成的時間,涉及當事人的期限利益,也是確定違約與否的因素之一,十分重要。履行期限可以規定為及時履行,也可以規定為定時履行,還可以規定為在一定期限內履行。如果是分期履行,尚應寫明每期的准確時間。

履行地點是確定驗收地點的依據,是確定運輸費用由誰負擔、風險由誰承受的依據,有時是確定標的物所有權是否轉移、何時轉移的依據,還是確定訴訟管轄的依據之一,對於涉外合同糾紛,它是確定法律適用的一項依據,十分重要。

履行方式,例如是一次交付還是分期分批交付,是交付實物還是交付標的物的所有權憑證,是鐵路運輸還是空運、水運等,同樣事關人的物質利益,合同應寫明,但對於大多數合同來說,它不是主要條款。

履行的期限、地點、方式若能通過有關方式推定,則合同即使欠缺它們也不影響成立。

六、爭議解決的方法

解決爭議的方法,是指有關解決爭議運用什麼程序、適用何種法律、選擇那家檢驗或者鑒定的機構等內容。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仲裁條款、選擇訴訟法院的條款、選擇檢驗或者鑒定機構的條款、涉外合同中的法律適用條款、協商解決爭議的條款等,均屬解決爭議的方法的條款。

合同條款依其作用可分為合同的主要條款和普通條款。

6. 關於法律合同法

平安機械廠與光明公司於2000年4月13日簽訂的合同應當屬於《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條規定的買賣合同,該條規定「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後來因為平安機械廠生產的部件不能完全符合M設備的要求,故光明公司要求平安機械廠按其提供的圖紙進行生產,平安機械廠對此同意。這件事屬於合同變更,由於這一變更,合同的選擇發生變化,由原來的買賣合同轉變為承攬合同,因為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條規定,「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
不論是買賣合同,還是承攬合同,提交的產品都必須符合質量標准和要求,《合同法》第一百四十八條中規定「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第二百六十二條規定「承攬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攬人承擔修理、重作、減少報酬、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屬於不論屬於哪種合同,平安機械廠都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光明公司的要求是合法的。

7. 合同法中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合同法已經失效,根據最新《民法典》規定,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主體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主觀上是故意,且是真實的意思表示;合同本身是合法有效且在有效期內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8. 合同法規定合同成立條件有哪些

合同成立的條件:1,合同雙方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註:《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熱點內容
中美法官的地位 發布:2025-07-09 19:50:43 瀏覽:430
全國司法會議 發布:2025-07-09 19:50:43 瀏覽:540
道德的價值目標 發布:2025-07-09 19:48:31 瀏覽:526
招行司法凍結 發布:2025-07-09 19:48:30 瀏覽:18
司法所劃歸 發布:2025-07-09 19:43:36 瀏覽:582
司法e通網址 發布:2025-07-09 19:43:23 瀏覽:299
夫妻離異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9 19:42:32 瀏覽:11
法律服務實事案例 發布:2025-07-09 19:27:24 瀏覽:125
中華會計網2019中級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07-09 19:23:42 瀏覽:336
種畜場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9 19:21:38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