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中稅收保全措施
① 經濟法 破產法 案例題
1、有權;
2、依法收回,列入破產財產依法處置;
3、符合。
② 經濟法作業
這些題在司法考試的題中可以找到的。
③ 稅收保全措施與稅收強制執行措施的區別
稅收保全措施,是指稅務機關在規定的納稅期之前,對有逃避納稅義務的納稅人,限制其處理可用作繳納稅款的存款、商品、貨物等財產的一種行政強制措施。
稅收強制執行措施,是指稅務機關在採取一般稅收管理措施無效的情況下,為了維護稅法的嚴肅性和國家征稅的權利所採取的稅收強制手段。
稅收保全措施與稅收強制執行措施有以下區別:
1、兩種措施的適用對象不同
稅收保全措施僅適用於納稅義務人;而強制執行措施適用於納稅義務人、扣繳義務人和納稅擔保人。
2、兩種措施的實施條件不同
對當期應納稅款實施稅收保全措施的條件是責令限期繳納在前,提供納稅擔保居中,稅收保全措施斷後。強制執行措施實施的條件是責令限期繳納在前,強制執行措施斷後。
3、兩種措施的實施時間不同
稅收保全措施是對當期的納稅義務在稅法規定的納稅期限屆滿之前實施的;而強制執行措施則是在稅法規定的納稅期限屆滿並且責令限期屆滿之後實施的。
4、兩種措施的執行金額不同
採取稅收保全措施時僅以納稅人當期應納稅款為執行金額;而強制執行措施應以納稅人應納稅款連同滯納金一並作為執行金額。
5、兩種措施的採取方式不同
稅收保全措施的方式是書面通知金融機構凍結存款或扣押、查封商品、貨物或其他財產,僅僅是凍結、查封、扣押納稅人財產,並未剝奪納稅人財產所有權,而只是對納稅人的財產處分權的一種限制。而強制執行措施的方式是書面通知金融機構從其存款扣繳稅款或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商品、貨物及其他財產所得抵繳稅款,是扣繳、拍賣、變賣納稅人財產,可以直接使納稅人財產所有權發生變更。
④ 初級經濟法問題!
行政復議的合法原則:復議的依據合法復議機關的裁決、申請人的申請、被申請人參加復議活動均需合法進行。
稅務機關業務上接受國家稅務...組織實施本市下列各稅(費)種的徵收和管理,無權審批減免稅。
⑤ 什麼情況下可以查封銀行帳號
你是問稅法還是經濟法或刑法的規定? 稅法是征管法第三十八條,稅務機關有根據認為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有逃避納稅義務行為的,可以在規定的納稅期之前,責令限期繳納應納稅款;在限期內發現納稅人有明顯的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以及其他財產或者應納稅的收入的跡象的,稅務機關可以責成納稅人提供納稅擔保。如果納稅人不能提供納稅擔保,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採取下列稅收保全措施: (一)書面通知納稅人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凍結納稅人的金額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存款; 第四十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採取下列強制執行措施: (一)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 至於其他方面我也不是很清楚。得問公安局和法院的才知道。
採納哦
⑥ 2015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知識點:稅款徵收有哪些內容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一、稅款徵收的概念
稅款徵收是稅務機關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將納稅義務人依法應繳納的工商各稅組織徵收入庫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稅款徵收是稅務機關依法征稅和納稅人依法納稅過程的統一。
二、稅款徵收措施
1.核定、調整稅額
(1)核定稅額情形
①依照稅收徵收管理法可以不設置賬簿的;②依照稅收徵收管理法應當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③擅自銷毀賬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④雖設置賬簿,但賬目混亂、難以查賬的;⑤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⑥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2)核定應納稅額的方法
①參照當地同類行業或者類似行業中經營規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納稅人的稅負水平核定;
②按照營業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費用和利潤的方法核定;
③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動力等推算或者測算核定;
④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當其中一種方法不足以正確核定應納稅額時,可以同時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核定。
2.責令繳納和加收滯納金
(1)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可責令限期繳納,並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2)加收滯納金的起止時間,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稅款繳納期限屆滿次日起至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實際繳納或者解繳稅款之日止。
3.責令提供納稅擔保
(1)適用納稅擔保的情形
①稅務機關有根據認為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有逃避納稅義務行為,在規定的納稅期之前經責令其限期繳納應納稅款,在限期內發現納稅人有明顯的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以及其他財產或者應納稅收入的跡象,責成納稅人提供納稅擔保的;
②欠繳稅款、滯納金的納稅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責成納稅人提供納稅擔保。
③納稅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而未繳清稅款,需要申請行政復議的,需要納稅人提供納稅擔保。
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發生爭議,在申請行政復議之前,也需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2)納稅擔保的范圍
納稅擔保范圍包括稅款、滯納金和實現稅款、滯納金的費用。
4.稅收保全措施
(1)書面通知納稅人開戶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凍結納稅人的金額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存款;
(2)扣押、查封納稅人的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其他財產。
不適用稅收保全的財產:
(1)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包括機動車輛、金銀飾品、古玩字畫、豪華住宅或者一處以外的住房),不在稅收保全措施執行范圍之內。
(2)稅務機關對單價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採取稅收保全措施。
5.稅收強制執行措施
(1)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
(2)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商品、貨物或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提示:稅務機關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對上述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未繳納的滯納金同時強制執行。
6.阻止出境
欠繳稅款的納稅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按規定結清應納稅款、滯納金或者提供納稅擔保的,稅務機關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機關阻止其出境。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⑦ 經濟法作業
1、C
2、B
3、D
4、D
5、A
6、B
7、A
8、D
9、ABCD
10、BC
⑧ 2011年會計初級職稱經濟法基礎的考試大綱
《經濟法基礎》各章節重點內容
第一章 總論
一、法律基礎
二、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三、法律責任
第二章 勞動合同律制度
一、勞動合同法律制度概述(了解)
二、勞動合同的訂立(重點)
1.勞動合同訂立主俸的資格(掌握):勞動者需年滿16周歲(只有文藝、俸育、特種工藝單位錄用人員可以例外);
2.熟悉訂立主俸的義務;
3.對於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處理(掌握):2倍工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4.勞動合同的類型一一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
5.掌握無效勞動合同的情形。
三、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
四、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五、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重點)
1.何種情況下,勞動者有權單方解除;用人單位有權單方解除;
2.解除時,什麼情況下支付經濟補償,什麼情況不支付經濟補償;
3.勞動合同終止的情形;
4.經濟補償的情形及計算。
六、勞動爭議的解決
七、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法律責任
第三章 營業稅法律制度
一、營業稅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二、營業稅征稅范圍(掌握)
境內的4點含義。
三、營業稅稅目與稅率
掌握9個稅目的范圍,對於實際業務按照哪個稅目征稅能夠加以區分。
四、營業稅計稅依據
五、營業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第四章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一、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掌握)
二、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和稅目
熟悉所得來源的確定;ll個應稅項目能夠加以區分,尤其注意工資薪金所得vs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vs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注意稅收優惠。
三、個人所得稅稅率
超額累進稅額,比例稅率;掌握勞務報酬的3級超額累進稅率。
四、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掌握)
五、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掌握)
掌握全年一次性獎金如何征稅。
第五章 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
一、房產稅法律制度
二、契稅法律制度
三、車船稅法律制度
四、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五、印花稅法律制度
六、資源稅法律制度
七、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掌握征稅范圍、稅率、具體的徵收方式。
第六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掌握國稅、地稅、海關的征稅范圍。
二、稅務管理
稅務登記的適用范圍;設立(開業)稅務登記、變更稅務登記、注銷稅務登記的時間要求;停業、復業登記的適用范圍、要求;外出經營報驗登記。
賬簿憑證管理:賬簿設置的時間、范圍;財務會計制度備案的要求;賬簿憑證的保管時間;發票的種類;發票的印製、領購、開具、使用、保管要求,發票的檢查,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
納稅申報:納稅申報的方式、要求及延期申報的規定。
三、稅款徵收
稅款徵收的方式:查賬徵收、查驗證收、查定徵收、定期定額徵收;
稅款徵收措施:由稅務機關核定、調整應納稅額;責令繳納,加收滯納金;提供納稅擔保;稅收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阻止出境;
關於稅款徵收的其他法律規定:稅收優先權;稅收代位權與微銷權;納稅人涉稅事項的公告與報告;稅款的追繳與退還。
四、稅務檢查
掌握稅務檢查的職責。
五、稅務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
區分必經復議和選擇復議。
六、稅收法律責任
區分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
第七章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一、支付結算概述
二、銀行結算賬戶管理
三、銀行卡(掌握)
掌握銀行卡申領、注銷和喪失;掌握銀行卡交易的基本規定。
掌握銀行卡收費及計息的規定。
四、結算方式(掌握)
掌握匯兌、托收承付和委託收款等結算方式的規定,了解國內信用證。
五、票據的一般規定(掌握)
掌握票據權利與責任,注意票據權利喪失的補救措施:掛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訴訟。
六、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掌握)
七、結算紀律與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