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關於借款本息和計算
① 如何算借錢的利息
民間借貸2分息即月利率2%,年息2%×12=24%
例如:7萬元就是:70000元×2%×12月=16800元。
一般的民間借貸2分息是指每1元1個月2分錢。
對於民間借貸的利率,《合同法》作出了借款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司法解釋則具體規定為約定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
也就是說,民間借貸的利率最高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雙方可在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內協商。如一年期的銀行貸款年利率為5.85%,則一年期的民間借貸年利率不得超過23.4%。由此可歸納為在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以內的屬於合法利率,超過4倍的,屬於高利貸,而高利貸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注意:年息36%內受國家法律保護,超過36%無效。
(1)合同法關於借款本息和計算擴展閱讀:
民間貸款的積極作用
1、民間貸款是彌補銀行信貸不足的重要途徑。
中 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對資金需求旺盛,但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金融風險,大都嚴格管理貸款的發放,使許多中小企業難以取得充足、及時的貸款。在金融機構融資無法 滿足這些中小企業發展的需求時,他們自然轉而向民間籌措資金。
所以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和個人之間放貸,成為民間貸款流通的主要途徑,民間融資 在銀行類金融機構力所不及的領域和范圍起到拾遺補缺作用。
2、民間貸款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業經濟投資。
民 間貸款市場發揮了集中節余資金進行社會化配置、延續消費與再生產鏈條的職能。資金使用效率較高,即借即還,適合中小企業使用資金的特點。
從這個意義上說, 民間貸款解決了中小企業在創業起步、生產經營中的資金急需,它在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中的存在,不僅是不可或缺的,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不可替代的。
3、 民間貸款手續便捷、形式靈活,風險收益對稱的特點正好適應了市場需求。
民間貸款操作簡單,期限比較靈活,能夠較好地滿足中小企業融資時不同期限的要求,在風險收益方面,民間融資的收益和風險之間基本是正比關系,收益能夠更好地體現風險,這些特點適應了市場需求,促進了中小企業的迅速發展。
參考資料:網路-民間貸款
② 如何在經濟糾紛案件中計算欠款利息
法院判決後債務利息計算的方法,應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的規定來計算債務利息。也就是說,在法院判決後,債務人沒有按判決文書指定的期限內償還債務,就需要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③ 借款合同利息的上限是多少給出法律依據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合同中利息的約定不能超過年利率的24%,超出的部分無效。
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九條規定,借貸雙方對逾期利率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以不超過年利率24%為限。
未約定逾期利率或者約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區分不同情況處理:
1、既未約定借期內的利率,也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佔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約定了借期內的利率但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內的利率支付資金佔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3)合同法關於借款本息和計算擴展閱讀:
利息交付的期限,首先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辦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雙方當事人可以按照《合同法》第61條的規定進行補充協議;對於利息支付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當事人又達不成補充協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實踐中,對於利息支付期限往往約定不明,例如通常會出現按季計息、按年計息的約定。對於這些約定,就應當按照交易習慣處理,即按季結息的,利息支付日為每季度最後一個月的20日;按年計息的,利息支付日為每年的12月20日。
如果按照上述方法仍然無法確定利息支付日期,《合同法》規定,借款期限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
司法實踐中應當注意下列兩個問題:
1、借款人在向出借人支付款項時未表明款項用途的,應當由借款人及時書面確定是還本還是付息。未能及時確定的,如果已經發生結欠利息的,按先歸還利息、後歸還本金的習慣規則辦理。
2、企業之間相互借款所約定的利息不受法律保護。對於企業之間相互借貸或者名為聯營、實為借貸的案件,人民法院對於出資方已經取得的利息應當進行收繳,如果出資方尚未取得利息,則向借款方收繳。
④ 有關借款合同的《合同法》及相關法條的內容是怎麼樣的
第一百九十六條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委託貸款協議糾紛訴訟主體資格的批復》
在履行委託貸款協議過程中,由於借款人不按期歸還貸款而發生糾紛的,貸款人(受託人)可以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貸款人不起訴的,委託人可以委託貸款協議的受託人為被告、以借款人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一百九十七條借款合同採用書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內容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
合同履行地是指當事人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標的物為貨幣。貨款方與借款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分別承擔貸出款項與償還貸款及利息的義務,貸款方與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貸款方應先將借款劃出,從而履行了貸款方所應承擔的義務。因此,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確定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第一百九十八條訂立借款合同,貸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擔保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九條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第二百條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25.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
7.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第二百零一條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支付利息。
第二百零三條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二百零五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借款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借款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企業相互借貸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約定利息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裁決問題的解答》
對企業之間相互借貸的出借方或者名為聯營、實為借貸的出資方尚未取得的約定利息,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向借款方收繳。
第二百零六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九十條規定的精神,對於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信用社向借款人發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
第二百零七條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條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第二百零九條借款人可以在還款期限屆滿之前向貸款人申請展期。貸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二百一十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⑤ 合同法利息怎麼規定的
合同法中,關於合同利息的規定有:1、利息不能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否則應按照實際的借款數額還本付息;2、禁止高利放貸;3、借款的合同中未約定利息的,視為沒有利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九條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第六百七十條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第六百八十條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⑥ 如何認定民間借貸中將利息計入本金
民間借貸中的借款本金及利息的計算按下列方法確定:
1、借貸雙方在借款期間或者到期後,未重新出具借條等憑據的,借款本金仍按原借據載明的數額為准,利息不能計算本金計算利息。
2、借貸雙方在前期借款本息結算後將利息計入後期借款本金並重新出具債權憑證,重新出具的債權憑證載明的金額可認定為後期借款本金。但如果前期利率超過年利率24%,對於超過的部分,不得計算後期的借款本金中。
3、前期利息計入後期借款本金的,整個借款期間,應當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過最初借款本金和以最初借款本金為基數,以年利率24%計算的整個借款期間的利息之和。超過的部分,法律不予支持。
《最高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規定》
第二十八條 借貸雙方對前期借款本息結算後將利息計入後期借款本金並重新出具債權憑證,如果前期利率沒有超過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債權憑證載明的金額可認定為後期借款本金;超過部分的利息不能計入後期借款本金。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24%,當事人主張超過部分的利息不能計入後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按前款計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間屆滿後應當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過最初借款本金與以最初借款本金為基數,以年利率24%計算的整個借款期間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支付超過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⑦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在借款合同怎樣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二章的相關規定,借款合同,是當事人約定一內方將一定種類和數額的貨幣容所有權移轉給他方,他方於一定期限內返還同種類同數額貨幣的合同。
其中,提供貨幣的一方稱貸款人,受領貨幣的一方稱借款人。借款合同又稱借貸合同。按合同的期限不同,可以分為定期借貸合同、不定期借貸合同、短期借貸合同、中期借貸合同、長期借貸合同。按合同的行業對象不同,可以分為工業借貸合同、商業借貸合同、農業借貸合同。
(7)合同法關於借款本息和計算擴展閱讀:
借款人的權利義務
1.提供真實情況。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2.按照約定用途使用借款。合同對借款有約定用途的,借款人須按照約定用途使用借款,接受貸款人對貸款使用情況實施的監督檢查。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3.按期歸還借款本金和利息。當借款為無償時,借款人須按期歸還借款本金;當借款為有償時,借款人除須歸還借款本金外,還必須按約定支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