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不講勞動法嗎
㈠ 國企不履行勞動法
用人抄單位不履行勞動法,勞動者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投訴。
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投訴所需要材料如下:
(1)投訴應當由投訴人向有管轄權的勞動行政部門遞交投訴文書。投訴文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①投訴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和聯系方式,被投訴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以及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情況;②勞動保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和投訴請求事項,並應有投訴人的簽名或蓋章。
(2)投訴人證明材料。投訴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應提供原件核對);用人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或注冊登記資料(確實不能提供的,經說明後可不提交)。集體投訴推薦代表的還需要提交推薦人簽章的推薦委託文書。
(3)相關證據材料。提交必要證據材料以證明投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訴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所造成的,如證明勞動關系及與投訴請求有關的證據材料。具體事宜可以直接咨詢勞動局,以勞動局的要求為准。
㈡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廠是央企不尊守勞動法犯法嗎
不管是什麼單位,如果有證據確實是觸犯了法律法規,拿就是違法的,就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可以去人民法院起訴。
㈢ 勞動法不適用央企國企
《勞動合同法》復第二條規定: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㈣ 勞動法到了央企和國企會變味,到底是勞動法還是企業法大
國企已經是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單位了。公司法對國企做了一些特殊規定,但都專是不沖突的。勞動屬法適用所有企業,如果不適用的話應該是在用工形式上,是不是非全日制用工或者勞務派遣或者不是勞動關系而是業務外包,又或者是勞務僱傭關系呢?
㈤ 為什麼說95年勞動法執行後國企不在有正式工,有法律依據嗎
因為在《勞動法》執行之後,只要員工和單位存在實際勞動關系,員工就是屬於單位的員工,就和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就不存在臨時工的說法了,那麼沒有臨時工的說法,也就沒有正式工的說法。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㈥ 國企不按勞動法執行的問題
我注抄意到你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相加是48小時,也就是兩個工作日,如果你在兩個工作日里工作16小時休息32個小時,企業是沒有違法的,如果你是連續工作16小時的,估計你公司有向勞動部門申請執行「綜合不定時」計時辦法的,如果有經得勞動部門批准,也是合法的。但企業扣三分之一的工資是違法的,即使有相關制度,處罰也過重,而且企業的處罰要有證據和依據,處罰的依據一般是有制度的,但制度必須是經過合法程序制訂的才可以作為處罰的依據(經全體員工或員工代表會同工會與企業協商,一致通過並且向全體勞動者公示)。
想仲裁,簡單,到仲裁部門拿張表申請,現在不用收費了,但你自己主張哪些權力,要搜集相關證據(有部分主張是要求用人單位舉證的)。如有不明,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㈦ 為什麼國企不遵守勞動法
所有的企業都應當遵守勞動法.
㈧ 央企為何就可以帶頭違反勞動法
無論是何種企業,只要是在我國境內的企事業單位,都應遵守勞動法相關法規。版
但在實際的執行過程當中,權容易出現以下情況:
作為個人,不能掌握全面的有效證據,畢竟大部分掌握在企業手中;
而仲裁機構在裁量時,具有一定的活性,仲裁員的權利較大;
上訴到法院過程中,央企等擁有較大的社會資源和經濟資源。
因此,不是帶頭違反,而是出於央企的社會背景以及資源,與個人出於不對等的情況。
但是,如果個人確實掌握有力證據,平日注意收集,還是可以進行申訴的。
㈨ 最不遵守勞動法是央企
是的,勞務派遣員工佔有比例很大,就已經違反勞動合同法。這些央企的背景和應對方式比較特殊。
㈩ 央企不按勞動法辦事
任復何企業、個體經濟制組織都應當按照勞動法執行,否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