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內包和外包
❶ 公司內部勞動合同和外包合同的區別
外包員工工資要比較高一些,但是福利待遇很低,幾乎沒有年終獎,因為你工作的回公司按每答月你的薪資+外包公司的管理費打錢給你的外包公司,可想你的福利待遇都要從外包公司的管理費里出。在外包公司公司運營一般不穩定,在這個公司不需要後,隨時可以離職,但是被派遣到下一家公司,也要看有沒有合適的崗位,還要經過面試。在外包公司,五險一金都是按最低的工資標准給。在公司上班,和正式員工的各方面都不同,可能在公司用的臨時門禁卡,各種福利都沒有,你只是來這里工作。在外包公司上班要考慮清楚。在外包公司就一點好處,平時工資高一些。
❷ 服務外包的人員在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的
這種只對自己的公司負責,和服務公司沒有關系
❸ 外包和內包,哪種輕鬆些
1樓的回答好囧~~
對於你問題的提法我覺得也不妥。所謂外包的說法是對於甲方來說的,比如A公司(生產企業)將其物流業務「外包」給B物流公司.
所謂「內包」可以看作是物流公司向其客戶提供除了其核心業務(如倉儲,配送等)以外的其他增值服務,而這種服務可以是以委託方(甲方)的形象出現的。比如東芝將其部分維修業務分配給UPS,UPS會到消費者家裡提取機器,然後將需要維修的機器快遞到其自營的維修中心維修,維修好後再直接快遞給消費者。在整個維修過程中,消費者可能並不知道其實維修的是UPS,而不是東芝自己。過去的模式則是UPS到消費者家提貨,然後快遞到其轉運中心,轉運中心再將機器快遞給東芝的維修部門,東芝維修好後再交給UPS,最後再經UPS將機器交回到消費者手中。兩種模式之間的優劣顯而易見——由UPS直接建立維修中心,減少了不必要的中間環節,節省了更多的時間。對消費者而言能夠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對東芝來說,也減少了物流成本。
托馬斯.弗里曼的<世界是平的>有一個章節就介紹了UPS的這種所謂「內包」的案例,你可以看看。
如上所說,內包其實是物流公司為了提高服務質量,而額外提供的非核心服務,這種服務和其核心服務提高了其服務水平。對捆綁住客人、贏得客戶滿意度有很大作用,當然也意味著物流公司會得到更多利潤。就UPS而言,其主營業務還是包裹快遞業務,而可以理解為「內包」業務范疇的供應鏈及貨代業務目前還相對弱點。
你可以看下UPS 2008年的年報,沒記錯的話,其包裹快遞業務的營業收入和盈利都高於其供應鏈及貨代業務,而且其供應鏈業務在08年是虧損的。
但是,內包業務能夠給物流公司帶來的機會遠不止賬面上的數字。物流公司增加內包服務是大勢所趨,個人看好這個發展方向。
❹ 請問人力資源方面的外包和內包有什麼區別呢
前者是機構對機構,後者是機構對個人,相同的都是完成機構交辦的工作內容和成果。
❺ 新勞動法對外包員工的規定,一般規定外包合同連續可以簽多久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即可。你可以與你的外包員工協商。
可以馬上轉正的,雙方同意,簽訂相關勞動合同。不過該員工如果是另外的公司為員工的話,那麼最好讓他與該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不過他虧些!
❻ 與外包公司簽合同,這樣新勞動法中屬於勞務派遣嗎
勞務外包主要看你的用工主體是勞務外包還是勞務派遣,兩者是不同的;
勞務外包和勞回務派遣服務答性質、用工需求、用工范圍、合同性質、結算標准、管理角色、服務主體、相互關系、適用法律和違法後果都不一樣;
勞務派遣作為一種用工形式,派遣方、用工方、派遣工三方關系處理適用勞動合同法。勞務外包作為一個經營服務項目,發包方承包方之間關系處理適用合同法;
勞務派遣關系中,如果因為工作給派遣員工造成損害時,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按《勞動合同法》必須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勞務外包服務中,發包方與承包方的員工並不直接發生法律關系,除必須確保能提供必要的安全生產條件以外,無須對承包方員工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❼ 新勞動合同法中所說的勞務派遣是否包括外包
抄新勞動合同法中所說的勞襲務派遣不包括外包。
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將正式實施。新政最大的亮點,就是明確規定了「臨時工」享有與用工單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並賦予人社部門依法開展經營勞務派遣業務行政許可的權利。
大事在實際執行的時候,責任分攤主要是看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雙方的勞務派遣協議是如何約定的。其中可以約定派遣人員數量、期限、勞動報酬和社保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及違法協議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