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末位淘汰制轉崗
❶ 末位淘汰制有沒有法律依據
沒有。
實行末抄尾淘汰,其實是績效考核的結果,但是不能直接淘汰。
首先要完善公司的制度,這個制度要在遵循法律規定的流程制定。
然後實行績效考核,對於考核結果不符合制度規定的標準的,要進行培訓,培訓後再次考核;
考核結果仍然不達標的,進行轉崗,不同意轉崗的,才可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不可以說直接淘汰辭退,這個是會被要求雙倍賠償的。
❷ 末尾淘汰 怎麼規避勞動法
我想你所謂來的規避是源指經濟補償吧。其實根據勞動合同法,如果員工不能勝任工作(業績排在末位,面臨淘汰)應當轉崗,或培訓,如經培訓仍不勝任工作崗位的話,可以解除勞動關系,但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但如果直接解除的話可能勉勵「非法解除」的困境,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賠償金(雙倍於經濟補償)。
❸ 末尾淘汰制度符合勞動法的規定嗎
領導們說不符合
但說實在的很難告
❹ 實行末位淘汰制符不符勞動法規定
根據《勞動合來同法》的相關源條款,如果單位有這方面的規章制度,末位淘汰制符合法律規定。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❺ 公司搞末位淘汰符合勞動法嗎
在有的銷售公司為了公司的業績,然後搞一些末位淘汰的制度出來,這個意思就是說在業績最末的那一位員工需要被淘汰,那麼這樣做符合勞動法嗎?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小編整理了以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公司搞末位淘汰符合勞動法嗎
從法律角度講,「末位淘汰」僅作為內部規章制度,並以員工的工作業績或績效排名在末位為由,直接解除與員工間未到期勞動合同的行為,並不符合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公司的這個末位淘汰,僅僅是作為公司內部的規章制度,已經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所以說這種肯定是不符合勞動法的,到時候用人單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企業實施末位淘汰制違法嗎
末位淘汰是否可獲經濟補償
什麼是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合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