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主動釋明

民事訴訟法主動釋明

發布時間: 2021-02-06 18:29:20

『壹』 民事訴訟中哪些情況下法院有釋明義務

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規定的釋明情形有10種:

1、關於不予受理的釋明。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當事人訴訟符合七種情形之一的,以及符合民訴法解釋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二款情形的,法院釋明不予受理。

2、關於訴訟主體的釋明。民事訴訟法當事人章節對必要共同訴訟進行了原則性規定,民訴法解釋在訴訟參加人章節對存在共同訴訟主體的情形作了詳細規定。

3、關於對當事人訴訟權利義務的釋明,按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定告知當事人。

4、關於反訴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二百三十三條的規定處理。

5、關於訴訟程序適用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二百五十八條、第二百六十條、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處理。

6、關於被執行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三百零九條的規定處理。

7、關於二審程序中新增請求或反訴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三百二十八條的規定處理。

8、關於離婚財產分割申請再審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三百八十二條的規定處理。

9、關於再審請求超出原審請求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四百零五條的規定處理。

10、關於涉外訴訟的有關釋明。

(1)民事訴訟法主動釋明擴展閱讀:

法官釋明的特點:

一、釋明是法官的一種訴訟行為。釋明的主體是法官,並且是法官的一項職責和職權,其貫穿於訴訟的全過程。

二、法官的釋明行為是在特定情形下做出的。法官的釋明行為只有在因為當事人訴訟能力欠缺可能影響案件的實體處理結果時才主動做出的。

三、釋明行為的外在表現方式為法官對當事人的發問、提醒或啟發。

四、釋明的目的是為了促使當事人將訴訟主張和事實陳述補充完整,將不當主張予以排除,將不充分的證據補足。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法院網—民事訴訟中法官釋明存在的問題及破解路徑

『貳』 離婚案件中未涉及財產分割法官能主動釋明嗎 杭州離婚

您好!
釋明,是指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就案件的實體問題、程序問題、法律問題和事實問題,在當事人不明了的情況下,法官予以解釋或明確,以保障其充分行使訴訟權利或適當履行訴訟義務的一種行為。為了最大限度的探求客觀事實並保證訴訟程序的有序和高效,不管是實行職權主義的大陸法系國家,還是實行當事人主義的英美法系國家,均明確法官應當履行釋明義務。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對釋明沒有具體的規定,只是在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中,就法官釋明作出了明確的說明,例如《證據規定》第3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促使當事人在合理的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舉證。」此外,針對離婚糾紛的特殊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一》)應對法官的釋明義務作了明確規定,即第三十條:「人民法院受理離婚案件時,應當將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等規定中當事人的有關權利和義務,書面告知當事人。」
法官釋明是對司法權力的行使,是審判職權的一部分。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群眾法律意識水平不高,法官庭審時甚至需要向雙方解釋何謂「迴避」、何謂「爭議焦點」。如果當事人不能充分、恰當地進行辯論就無法公正地解決糾紛,所以在公平合理的范圍內,法官引導和協助當事人弄清案件是必要的,也有利於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
離婚案件中法官更應當強化法律釋明工作。首先,離婚糾紛的當事人雙方對立情緒較為嚴重,難以理性地表達訴求。一方起訴離婚,另一方的答辯意見往往只針對婚姻問題,而忽視了財產分割、子女撫養;其次,婚姻家庭案件原則上應將婚姻、財產、子女撫養問題一並處理,判決離婚與否將直接導致財產分割、子女撫養關系的變化,所以被告的答辯意見應當全面、充分,否則容易導致利益受損;第三,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法官能夠將釋明工作融入調解之中,使雙方當事人盡可能地明確其中的法律關系及訴訟風險,也有利於雙方矛盾的解決。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叄』 在民事訴訟中,如果被告主體不適格,法院是否必須先向原告釋明後才能駁回原告的請求

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起訴。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3)民事訴訟法主動釋明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規定,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對簡單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當即審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九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簡便方式傳喚當事人和證人、送達訴訟文書、審理案件,但應當保障當事人陳述意見的權利。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肆』 但法官沒釋明,二審算新訴求而致程序違法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一)至(五)項規定,內要求人民法院在五容種情形下,要履行依法「告知」當事人有關法律規定的義務,其中包括提起行政訴訟、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向主管機關申請解決、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申請再審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交的證據及其期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伍』 新的訴訟法中關於法官釋明制度的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一)至(五)項規定,要求人民法版院在五種情形下,要權履行依法「告知」當事人有關法律規定的義務,其中包括提起行政訴訟、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向主管機關申請解決、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申請再審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交的證據及其期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陸』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

1,時效抗辯屬於當事人權利之一,法院在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時不主動釋明版,是權當事人處分權的表現。
2,相關規定:
(1)《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八條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2)《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的規定:
第三條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

『柒』 釋明是法律程序嗎

釋明作為心證的一種時,它是指訴訟中法官根據有限的證據,可以大致推斷出案件的事實專為真,或是僅形成「屬薄弱」心證的一種訴訟證明的結果。

釋明的確信程度相對弱於「證明」。

1、我國立法體系中關於釋明制度的初步規定,最早見於《民事訴訟法》第111條,關於人民法院向起訴的當事人告知案件的主管、管轄等情況的規定。

2、1993年以來最高法院發布的關於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一系列「若干規定」中圍繞庭審的一些規定,主要是審判長通過詢問、提醒、制止等方式引導當事人進行辯論的規定。

3、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首次明確地引入了法官釋明權的規定,第3條規定了人民法院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第8條規定了審判人員充分說明並詢問當事人,第33條規定了人民法院通過送達舉證通知書告知當事人舉證責任、舉證期限等的內容,第35條規定了人民法院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捌』 民事訴訟:為什麼說訴訟時效是實體問題,法官不得主動釋明或適用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事關勝訴權的實體性權利,且其規定於《民法通則》這一實體法當中,故屬實體法專問題。
民事案件是審屬理范圍是與訴訟請求相關的事實與法律問題,因時效與訴訟請求高度相關,「法官不得主動釋明或適用訴訟時效」之說沒有法律依據。
縱橫法律網 周攀攀律師

『玖』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為什麼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

我國民法通說認為,訴訟時效是實體權利。因此,為了保障審判的中立性和公正性,符合當事人主義的要求,《訴訟時效司法解釋》要求法院不得對此進行釋明和主動適用。

『拾』 法院能主動審查並適用訴訟時效規定嗎

核心內容:民事訴訟中對於訴訟時效的抗辯法院能否主動適用?下面,法律快車民事訴訟法欄目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相關的知識內容。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
訴訟時效抗辯權本質上是義務人的一項民事權利,義務人是否行使,司法不應過多干預,這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則的根本要求。
當事人一方根據實體法上的訴訟時效抗辯權在訴訟中提起的訴訟時效抗辯是實體權利的抗辯,是需由當事人主張的抗辯,當事人是否主張,屬於其自由處分的范疇,司法也不應過多干涉,這是民事訴訟處分原則的應有之意。
因此,遵循上述意思自治原則和處分原則,在義務人不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情形下,人民法院不應主動援引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該規定也與法院居中裁判的地位相適應。
訴訟時效抗辯權是顛覆性權利,義務人在法院釋明後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將會使裁判結果較之其不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情形發生根本性變化,即將導致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予保護。
還應指出的是,在義務人無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意思表示的情形下,如果人民法院主動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則無異於提醒和幫助義務人逃債,有違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也有違法院居中裁判的中立地位。
因此,該司法解釋規定,當事人一方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義務人二審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法院不予支持
司法解釋結合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對訴訟時效抗辯權的行使階段進行了限制,原則上,義務人關於訴訟時效的抗辯應當在一審中提出,二審提出的,不予支持。
另外,根據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關於第二審人民法院 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審查的規定,我國民事訴訟採用二審續審制,即第二審承接第一審繼續進行審理。二審既是法律審,又是事實審,在 二審期間,當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證據,進一步陳述案件的事實,法院可以對一審未盡事實和適用法律問題進行審理。
續審制更多地體現了對實體公正功能的追求,也有助於實現訴訟效率。因此,司法解釋規定了除外情形,即義務人在二審期間有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同時,法院不應任由義務人突破審級限制,不應對當事人基於訴訟時效抗辯權提出的再審申請予以支持;同時,當事人基於其他再審事由獲得支持進入再審後,在再審審理過程中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也不應予以支持。

熱點內容
關於婚姻法的畢業論文 發布:2025-09-30 00:34:09 瀏覽:659
行政訴訟法的作用 發布:2025-09-30 00:31:52 瀏覽:682
法律知識活動體會 發布:2025-09-30 00:30:26 瀏覽:350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合同法 發布:2025-09-30 00:29:31 瀏覽:680
道德經柔剛 發布:2025-09-30 00:25:05 瀏覽:757
合同法九十四條主要債務 發布:2025-09-30 00:04:07 瀏覽:765
寧夏京川律師 發布:2025-09-30 00:04:02 瀏覽:801
11法律援助去西部 發布:2025-09-29 23:57:50 瀏覽:731
勞動法中的五險一金是第幾條 發布:2025-09-29 23:56:50 瀏覽:180
法官態度都很兇嗎 發布:2025-09-29 23:51:46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