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勞動法
❶ 《勞動法》哪些規定要追究刑事責任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 構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回 ; 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答,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 ) 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
(二 ) 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
(三 ) 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勞動者的 ;
(四 ) 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
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 不 履行法定職責, 或者違法行使職權, 給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造成損害的, 應當承 擔賠償責任 ; 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 構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❷ 觸犯勞動法,會判刑嗎
觸犯勞動法被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及到的法律是《刑法》。刑法是規定犯罪行為的構成、定罪量刑的法律規范。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刑法類型,由《刑法》規定。
《勞動法》第九十二條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和勞動衛生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責令停產整頓;對事故隱患不採取措施,致使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勞動者生命和財產損失的,對責任人員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數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違法《勞動法》,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條【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大型群眾性活動重大安全事故罪】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四條【強迫勞動罪】以暴力、威脅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明知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為其招募、運送人員或者有其他協助強迫他人勞動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四十四條之一違反勞動管理法規,僱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的,或者從事高空、井下作業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境下從事勞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七十六條【破壞生產經營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由於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❸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觸犯刑事的一定要開除公職
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抄是說,用人單位有內選擇是否解除容勞動合同權利。
《公務員法》第二十四條 下列人員不得錄用度為公務員:
(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曾被開除公職的;
(三)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
《行政機關問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十七條 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答分。
❹ 民法 刑法 勞動法
看公司的規章制度規定,如果有規定公司處理有依據。當然,公司的規章制度回也要遵循公示、合法、民主答的原則,否則不能作為處理的依據。單位處理無依據則應予以撤銷,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解決。
規章制度的建立要經過民主程序,也就是說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如果沒有通過這樣的民主程序,用人單位自行制定並出台,那麼因制定程序違法,該制度是沒有法律效力的,當然也就不可能對職工產生約束力。
其次,用人單位在通過民主程序制定了規章制度、勞動紀律後,還要進行公示,也就是說還要告知全體勞動者,保障勞動者的知情權。公示的方式可以採用多種形式,比如召開員工大會進行培訓、比如通過考試的形式展開學習。
❺ 作為打工者必須知道的勞動法,經濟合同法,刑法的內容是什麼
主要知曉勞動合同法;合同法方面只要守約履約,遵循公序良俗,他人侵犯自內己權益容時及時採取法律手段保護;刑法方面,通常只要不違背道德的就不會違法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❻ 勞動合同法有關受刑事處罰的規定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29條規定:
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解除勞動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是指:被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的、被人民法院判處處罰的、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三十二條免予刑事處分的。
勞動者被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緩刑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❼ 2017年5月8日刑法修正案勞動法
第一條 【立法宗旨】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第二條 【適用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 【基本原則】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四條 【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第五條 【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
第六條 【集體協商機制】工會應當幫助、指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並與用人單位建立集體協商機制,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❽ 勞動法新刑法
刑法第276條沒有這個規定。自然人拖欠工資是指搞勞務承包的自然人,屬於僱傭關內系,不是勞動合同關系,容不適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適用合同法、民法通則,發生糾紛屬於普通的民事糾紛,不屬於勞動糾紛,不能找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委,而是應找法院起訴。
❾ 勞動者保護的刑法與勞動法規范的區別
刑法抄規范的范圍很廣,而且主要規范那些對造成嚴重後果或者性質特別惡劣的刑事犯罪行為。在保護勞動者方面,主要有強迫勞動罪,安全事故罪,及昨天剛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中的惡意欠薪罪。
勞動法是專門規范勞動關系及相關關系的法律,對勞動者的保護更加全面。主要有勞動基本法(即《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集體合同法或勞動關系協調法(中國暫時沒有),勞動爭議處理法,工會法等等。
不知以上解釋是否清楚。
附:刑法修正案(八)四十一、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❿ 勞動法屬於哪一種類型的 的法律比如,刑法,民法。
您好,《勞動法》屬於《經濟法》的范疇,但如果出現民事糾紛的話就屬於《民法》 但《勞動法》裡面是沒有關於民事糾紛的條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