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加班費規定21天演算法
❶ 一般公司都說加班費按勞動法算,到底怎麼個演算法呀
關於如何計算加班工資,請見下面的介紹:
如何正確計算加班費。
一、如何確定加班費的計算基數?
要准確計算加班費,首先必須正確確定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實踐操作中具體要把握以下幾點:
1、如果勞動合同明確約定工資數額的,應當以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作為加班費的計算基數。應當注意的是,如果勞動合同的工資項目分為「基本工資」、「崗位工資」、「職務工資」等,應當以各項工資的總和作為基數計發加班費,不能以「基本工資」、「崗位工資」或「職務工資」單獨一項作為計算基數。例1:勞動合同約定你的基本工資是1200元,崗位工資為500元,技術津貼為1000元,則你的標准工資是2700元(1200+500+1000),而不是1200元,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僅僅以基本工資作為勞動者加班工資的基數,這顯然是錯誤的,是不按照勞動法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的違法行為.
2、如果勞動合同沒有明確約定工資數額,或者合同約定不明確時,應當以實際工資作為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凡是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都屬於實際工資,具體包括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 中規定「工資總額」的幾個組成部分。但是應當注意一點,在以實際工資都可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時,加班費、伙食補助和勞動保護補貼等應當扣除,不能列入計算范圍。例2:你的基本工資是2000元/月,獎金為400元/月,技術津貼為800元/月,則你的加班費的計算基數是3200元/月(2000+400+800),而不是2000元/月,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僅僅以基本工資作為勞動者加班工資的基數,這顯然也是錯誤的,是不按照勞動法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的違法行為.
3、在確定職工日平均工資和小時平均工資時,應當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規定 ,以每月工作時間為20.92天和167.4小時進行折算。例如在例2中按照加班費的計算基數3200元/月計算,則你每日的工資152.96元(3200/20.92),每小時的平均工資是19.12元(152.96/8).
4、實行計件工資的,應當以法定時間內的計件單價為加班費的計算基數。
5、加班費的計算基數低於當地當年的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以日、時最低工資標准為基數。
二、如何計算不同情況下的加班費?
確定了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後,還必須區分不同情況,才能准確計算出加班費,實踐操作中具體要把握以下幾點:
1、標准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按照勞動部《關於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1)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2)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3)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例如在例2中你的加班費的計算基數是3200元/月,則你每日的標准工資為152.96元(3200/月÷20.92天),每小時的平均工資是19.12元(152.96/天÷8小時).相應的,你在工作日(即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加班工資每小時為28.68元/小時(19.12元/小時×1.5),休息日(即星期六和星期日,注意是整天而不是八小時之外)加班工資每小時為38.24元/小時(19.12元/小時×2),節假日(包括勞動節3天,國慶節3天,元旦節1天,春節3天) 加班工資每小時為57.36元/小時(19.12元/小時×3).注意!因為節假日是有薪假日,所以在節假日加班的話,你一天的總工資應當是日標准工資加上加班工資,例如在上例2中,你在勞動節每天加班8小時,則你在勞動節的每天總工資是611.84元(19.12/小時×8小時+57.36元/小時×3).而不是458.88元(57.36元/小時×3).
2、綜合計算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按照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和《關於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經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准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按《勞動法》第44第1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44第3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仍然以例2為准,你所在崗位經過勞動局的審批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計算周期是一個月,在5月份,你的總工作時間是234小時,其中勞動節加班24小時,則你的加班時間是66.6小時(234小時-167.4小時).你在勞動節的加班工資則為1376.64元(24×57.36),其他42.6小時的加班工資為1629.02元[(66.6-24) ×38.24].
3、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加班費的計算。一般情況下,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企業不需要支付加班費。但是應當注意,用人單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職工工作的,仍然應當按照不低於本人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加班費。仍然以例2舉例的標准工資計算,如果你在5月的加班時間為24小時,則單位應當支付你加班工資1376.64元(24×57.36).
4、實行計件工資制度的加班費計算。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例如你所在單位製作一件成衣的單價是3元,單位制定的定額是每天12件(注意! 確定的勞動定額應當使本單位同崗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勞動者在法定勞動時間內能夠完成),那麼在你做完12件之後,你在工作日的加班時間每做一件成衣的加班工資應當是4.5元,休息日應當為6元,法定節假日9元.
同時請注意,最低工資制度適用於所有員工,不論其採用何種工資制度。實行計件工資或者提成工資等工資形式的,應當按照正常工作時間進行折算,其相應的折算額不得低於小時最低工資。例如,一個員工2007年10月15日到2007年11月30日在龍崗的一個工廠裡面做成衣,每件單價1.2元,工廠的勞動定額是每個小時做3件,那麼,這個工廠就沒有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這個員工的工資,因為他的時薪只有3.6元(1.2×3),低於龍崗地區這個時段的最低工資4.31元/小時的標准。
凡是單位沒有按照上述標准支付加班工資的,都屬於不按照勞動法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的勞動違法行為,勞動者可以要求單位依法改進並支付被剋扣的加班加點工資及其25%的經濟補償金,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在上述情況下,勞動者可以以用人單位存在不按照勞動法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的勞動違法行為為理由被迫解除勞動關系,並要求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具體標准為:每做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不滿一年的部分按照一年計算.
勞動法俱樂部:http://blog.niwota.com/nb/laborlawclub
❷ 勞動法規定每月21.75天是怎麼算出來的
每月的工作日為21.75天的計算如下:
制度計薪日計算方法一版、制度工作日的計算扣除了權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具體計算方法為: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為一年52周的雙休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時
二、「制度計薪日」即用於日工資的計算的月計薪天數,在工資發放的時候與許多考勤項目相關,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資,加班費計算,工作不足一個月時的工資計算等等,都與「制度計薪日」及日工資數相關。
月計薪天數、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方法為: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節假日)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❸ 勞動法規定的加班費的計算方法(東莞)
我國勞動法對加班工資的規定為:
1、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內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容十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3)勞動法加班費規定21天演算法擴展閱讀:
計算加班工資的基數應以: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的工資標准確定。勞動合同沒有約定,按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確定;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按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
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資。
加班費=正常工作日加班費+休息日加班費+法定休息日加班費=月工資基數/21.75*150%*正常工作日的加班時間+月工資基數/21.75*200%*休息日的加班時間+月工資基數/21.75*300%*法定休息日的加班時間。
❹ 關於勞動法上加班費的計算方法
工資是個人底薪+加班費+補助+獎金和全勤等組成,加班計算如下:內
1、計算平時加班公式容:平時加班小時工資=2400元/21.75天/8小時×1.5倍=20.69元每小時;
2、休息日加班小時工資=2400元/21.75天/8小時*2倍=27.59元每小時;
3、節假日加班小時工資=2400元/21.75天/8小時*3倍=31.38元每小時。
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己算一下。
❺ 勞動法規定工作時間是21.75,那上了22天班的是不是多出來的那0.25天是不是要算加班費上了23天的是不是多
那你也有上21天的班的,怎麼算呢!不要去計較那些有得沒的,既然給出21.75就是沒會坑你的。
❻ 勞動法的工作時間規定,及加班費計算方法
1、工作時間規定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
第三條 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2、加班費計算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6)勞動法加班費規定21天演算法擴展閱讀:
加班費,指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生產和工作的需要在規定工作時間之外繼續生產勞動或者工作所獲得的勞動報酬。
勞動者加班,延長了工作時間,增加了額外的勞動量,應當得到合理的報酬。
對勞動者而言,加班費是一種補償,因為其付出了過量的勞動;
對於用人單位而言,支付加班費能夠有效地抑制用人單位隨意地延長工作時間,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2012年2月,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表示節假日加班費需依法納稅
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支付加班費的具體標準是:在標准工作日內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和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都是佔用了勞動者的休息時間,都應當嚴格加以限制,高於正常工作時間支付工資報酬即是國家採取的一種限制措施。
但是,在上述三種情形下組織勞動者勞動是不完全一樣的,如法定休假日對勞動者來說,其休息有著比往常和休息日更為重要的意義,也影響勞動者的精神文體生活和其他社會活動,這是用補休的辦法無法彌補的,因此,應當給予更高的工資報酬。
用人單位遇到上述情況安排勞動者加班時,應當嚴格按照勞動法及本法的規定支付加班費。
屬於哪一種情形的加班,就應執行法律對這種情況所作出的規定,相互不能混淆。
不能代替,否則都是違反勞動法和本法的行為,都是對勞動者權益的侵犯,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本條的規定,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的,應當視為違反勞動法的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法和本法的有關規定,要求用人單位補發其為了完成超過合理數量的勞動定額而加班工作的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