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工傷醫療期

勞動法工傷醫療期

發布時間: 2021-02-10 03:28:20

A. 勞動合同法關於病假醫療期的規定

勞動部《企業來職工患病或非因工源負傷醫療期規定》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1)勞動法工傷醫療期擴展閱讀: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

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B. 工傷醫療期有多久.,

工傷醫療期是指職工因工負傷或者患職業病停止工作接受治療和領取工傷津貼的期限。現根據新工傷保險條例,工傷醫療期實際應為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最長不超過過24個月。

C. 勞動法關於醫療期標準的規定有那些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1995年1月1日生效)

1、第二條: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2、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3、第四條: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4、第五條: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5、第六條: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6、第七條: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7、第八條:醫療期滿尚未痊癒者,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D. 關於勞動法的醫療期解釋: 醫療期是不是一定要住院治療,病假在家休息算嗎

算的,《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二條中明確說明是治病休息。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障企業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條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第七條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第八條醫療期滿尚未痊癒者,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本規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勞動部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一日

E. 工傷醫療期有多長,有規定嗎

工傷醫療期實際應為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最長不超過24個月。醫療期滿是指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到了。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5)勞動法工傷醫療期擴展閱讀: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第二條: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五條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F. 勞動法中對工傷假是怎麼規定的

1、遭受來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自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2、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在工傷醫療期內,企業將按規定支付職工的醫療費用和工傷津貼。

G. 員工工傷後的醫療期為多長

你好:
工傷醫療期,准確的應該稱為停工留薪期。《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一條對次做回了詳細規定。各個地答方都有工傷保險實施辦法,可同時參照你當地的規定: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在沒有傷殘鑒定的情況下無故停班應該早就可以開除

H. 新勞動法關於工傷假期規定

你可以找就診醫院開具有關治療和休息的建議,拿到公司人事部,如果公司不遵守,可以去勞動局投訴。

一、工傷假期的定義

工傷假期就是指員工發生工傷,需要停工進行治療並保留薪資的期限。

二、工傷假的核定

1、工傷員工的傷害程度、傷害的部位;

2、就診醫院出具的有關治療和休息以及門診治療時間的建議;

3、實際住院治療的時間;

4、工傷職工所在工作崗位以及工作內容的性質;

5、工傷員工所在部門主管的意見;

6、工傷職工本人的意見;

7、對工傷員工的治療和工作有影響的其他因素。

8、工傷假期的期限不少於住院的期限,但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少於醫生建議休息的期限。

9、員工發生工傷申請工傷假期時,應當以所在事業體醫院(其中球場員工為主題醫院)核定的假期為准。

10、醫院應該根據工傷職工是否需要住院分別核定其工傷假期。如果不需要住院的,由醫院予以核定;如果需要住院的,其工傷假期包括住院期間以及出院後休息和治療期間。其中出院後的休息和治療期間由醫院根據就診醫院的建議和員工傷害程度以及傷害部位並結合其工作內容等因素合理確定。

11、員工對醫院核定的工傷假期有異議的,可以申請重新核定。傷勢嚴重的以及治療期間較長的,員工不服從醫院核定的工傷假期的,可以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核定工傷假期。

12、員工在核定的工傷假期內其薪資繼續發放,核定的工傷假期結束後,員工應當及時回公司上班,如因傷勢影響其從事原工作的,可由所在部門主管合理安排其他工作,但其原薪資不變,上班期間如仍需要門診治療的,醫院和所在部門應當予以適當照顧,保證其在上班期間不影響治療。

13、工傷員工超過核定的工傷假期不回公司上班的,應當申請事假,不申請事假者,以曠工論處。申請事假期間,其工資不再發放。

14、員工發生工傷,其本人或者所在部門應當在3天內填寫《員工意外事故報告書》,註明屬於工傷,並按照規定的程序會簽各部門和公司主管,公司認為屬於工傷即可按照上述規定享受一定的工傷假期和其他工傷待遇。

(8)勞動法工傷醫療期擴展閱讀:

面對著工傷,勞動者要做好這些事才能順利的得到賠償:

工傷認定程序具有非常嚴格的法定程序,需要遵守法定的期限、條件、申請人、認定機構等,做好下面三件事,才能有效地申請工傷認定。

1、首先是要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發生工傷後,職工所在的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該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要注意其中的時效限制。

2、當然,除了去當地有關部門申報,還可以通過電話申報或者上網申報。受到工傷的朋友可以通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咨詢電話12333申報,也可通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上申報。

3、緊接著就是,社會保險部門做出工傷認定,確定所受的傷是不是工傷。

社會保險部門根據第一步一般應當做出工傷認定,但是很多工傷保險部門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做出工傷認定的,就需要農民工起訴,由法院做出是否是工傷的認定。人民法院在審理勞動者或用人單位提起的工傷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時,可以根據查明的事實直接作出工傷認定。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工傷保險條例》有明確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1、故意犯罪的;

2、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殘或者自殺的。

第三件事就是,病情穩定之後,需要做工傷鑒定。

工傷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在受傷職工病情穩定後,由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對其勞動能力、停工留薪期、護理等級鑒定、傷殘輔助器具配置鑒定等工傷有關事宜進行鑒定的行為。

以上傷殘待遇並不是每個工傷職工都全部享有,即使應當享有也不能一概而論。工傷等級一共分為十級,十級最輕,一級最重,當然賠償數額根據等級不同,賠償數額也不同。

參考資料:

網路-工傷假

I. 新勞動法醫療期是怎麼規定的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障企業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條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第七條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第八條
醫療期滿尚未痊癒者,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本規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新鄉鳳泉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0:40:08 瀏覽:254
考研經濟法考什麼課程 發布:2025-09-29 10:35:10 瀏覽:19
皮山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0:29:01 瀏覽:658
民法婚外情 發布:2025-09-29 10:24:18 瀏覽:776
裝修公司倒閉欠款字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9 10:17:52 瀏覽:232
客運職工職業道德 發布:2025-09-29 10:17:52 瀏覽:48
法律碩士畢業工作 發布:2025-09-29 10:12:43 瀏覽:909
合同法含電子合同法內容法頒布法規單位 發布:2025-09-29 09:46:37 瀏覽:205
桂林市中級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29 09:46:03 瀏覽:708
共樂法院 發布:2025-09-29 09:41:54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