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工作日節假日計算

行政法工作日節假日計算

發布時間: 2021-02-12 18:15:48

1. 法律中的幾日內是否包含當天

不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二條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第八十三條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1)行政法工作日節假日計算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五條期間以時、日、月計算。

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算在期間以內。

法定期間不包括路途上的時間。上訴狀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滿前已經交郵的,不算過期。

期間的最後一日為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滿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間,應當至期滿之日為止,不得因節假日而延長。

第一百零六條當事人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五日以內,可以申請繼續進行應當在期滿以前完成的訴訟活動。

前款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第一百零七條送達傳票、通知書和其他訴訟文件應當交給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或者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絕接收或者拒絕簽名、蓋章的時候,送達人可以邀請他的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把文件留在他的住處,在送達證上記明拒絕的事由、送達的日期,由送達人簽名,即認為已經送達。

2. 法律條文中表示時間的「日」是指工作日嗎有這樣的規定

1、法律條文中表示時間的「日」,如果沒有特殊指明,是指日歷中的」日「,不是工作日。
2、法律條文中如需要表達為「工作日」的,應當明確寫明是工作日,而不是省略為「日」。
《民法通則》
第一百五十四條 民法所稱的期間按照公歷年、月、日、小時計算。
規定按照小時計算期間的,從規定開始計算。規定按照日、月、年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天不算入,從下一天開始計算。
期間的最後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後一天。
期間的最後一天的截止時間為24點。有業務時間的,到停止業務活動的時間截止。

3. 行政法工作日.自然日區別..舉例說明

工作日不包括節假日和休息日,比如一周有七個自然日,但可能只有五個工作日

4. 行政法中,復議、聽證、許可等的相對人申請和行政(復議)機關答復期限。

復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並書面告知申請人;對符合規定,但是不屬於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 除前述規定外,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依照規定接受行政復議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對依照規定屬於其他行政復議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自接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七日內,轉送有關行政復議機關,並告知申請人。接受轉送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依照上述規定辦理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機關決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後超過行政復議期限不作答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者行政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應當自行政復議申請受理之日起七日內,將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行政復議申請筆錄復印件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或者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答復,並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
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一並提出對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對該規定有權處理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在七日內按照法定程序轉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依法處理,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應當在六十日內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行政復議機關在對被申請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時,認為其依據不合法,本機關有權處理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在七日內按照法定程序轉送有權處理的國家機關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六十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三十日
關於行政復議期間有關「五日」、「七日」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節假日

5. 請問:根據最新勞動法,法定月上班時效是多少小時

對於標准工時制來,制度工自作日為20.83天。具體到某個月,為當月周一至周五的總天數(應扣除法定節假日天數,同時應加上與法定節假日調休的雙休日天數)乘以8就是當月的標准工作時間。
比如2017年10月份的制度工作天數為17天,標准工作時間為17×8=136小時。
2017年11月份的制度工作天數為22天,標准工作時間為22×8=176小時。

6. 撞車後車在交警隊扣了15天了周六周日算天數嗎 責任書還有下來呢 再過五個工作日可以提車嗎

交警扣車屬於行政強制措施,受行政法調整,根據我國行政強製法規定,扣押專十五屬天屬於自然日,周六之日也算天數。只要扣押期限屆滿,就可以到提車了。

《行政強製法》第六十九條本法中十日以內期限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節假日。

7. 《行政法》中的期限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分述如下:

第一,《行政許可法》中的期限全部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八十二條:本法規定的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計算,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二,《行政強製法》中的期限10日以下的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六十九條:本法中十日以內期限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三,《行政復議法》中的「5」日和「7」日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四十條第二款:本法關於行政復議期間有關「五日」、「七日」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節假日。

第四,《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只有兩個期限15日和20日都是工作日:

該條例第十八條:屬於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

該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第五,其他行政法律規范中皆沒有明確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但一般來講,3日、5日、7日這些較短期限都應當理解為工作日,因為本身時間較短,如果算自然日,趕上節假日國家機關不上班,就會使得公眾喪失期限利益,顯然是不公允的。另外《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拘留日期當然是自然日。

8. 在行政法裡面的期間內包含休息日的話,是否要延遲

不可以延遲。因為只有最後一天是節假日的才可以順延一天,中間有專節假日的不能扣除,否則變屬成了「工作日」。
雖然這個問題,行政訴訟法沒有具體規定,但是按有關規定,行政訴訟法沒有規定的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十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五條 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9. 順延 司法解釋 順延是什麼意思,從何時算起,順延時效,行政法問題

期間屆滿前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訴訟專時效是從知道屬具體行政行為內容或知道訴權之日起三個月,2年之內行使,如果超過5年(涉及不動產的超過20年)還不知道起訴,即使不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也超過訴訟時效了。

熱點內容
2019司法考試三大本pdf 發布:2025-09-28 18:47:09 瀏覽:613
論縣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8 18:40:14 瀏覽:196
山東省網路法律知識競賽答案 發布:2025-09-28 18:30:30 瀏覽:996
國際經濟法學排名 發布:2025-09-28 18:22:28 瀏覽:930
道德與幸福的論文 發布:2025-09-28 18:03:38 瀏覽:448
勞動法結合公法和私法 發布:2025-09-28 17:59:07 瀏覽:259
尖扎法院 發布:2025-09-28 17:26:23 瀏覽:281
百度搜索2015年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9-28 17:25:38 瀏覽:824
超帥的法官 發布:2025-09-28 17:09:09 瀏覽:476
職業道德考核材料 發布:2025-09-28 16:59:56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