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法程序法訴訟法
『壹』 程序法 實體法
1.按制定和實施法律的主體不同分為國際法和國內法。
2.按規定的內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分為根本法和普通法。
3.按適用范圍的不同,分為一般法和特別法。
4.按照規定的內容的不同,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訴訟法)
5.按制定和表達的方式不同,分為成文法和習慣法(不成文法)。
『貳』 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
程序法和實體法是辯證統一的。是「你有我,我有你」。事實上,各國現行行政訴訟法既有程序性的,也有實質性的內容。因此,程序法與實體法的劃分具有相對重要的意義。從理論上和形而上上反對二者,不僅不能自圓其說,而且不利於指導實踐。
1、程序的啟動是以實體法的實現為目的的。
程序啟動並以成本運行。程序只是過程、鏈接、方式和步驟。因此,程序運行的目的只能隱含在程序之外,即啟動程序以實現實體法。
例如,《民事訴訟法》第二條規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保障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區分是非,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懲治民事侵權行為,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
2、訴訟程序的結束是實體法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行政目的的實現是行政程序的終結;罪犯受到懲罰,無辜者免於起訴,國家和社會秩序得以維持是刑事訴訟的終結;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確定是終結。民事訴訟程序。
3、程序操作評價標准
實質正義的實現程度和實質正義的實現成本是評價程序運行的標准。
(2)實體法程序法訴訟法擴展閱讀:
程序法是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為實現實體權利義務而制定的一種程序法。當然,這種劃分不是絕對的,在實體法中也經常規定某些程序性問題,在程序法中,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有更多的規定。程序法是實體法得以正確實施的保證,而司法活動則是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綜合運用。
在研究法律和法律現象的過程中,法理學根據不同的標准將法律劃分為不同的范疇。根據法律的不同規定,可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
實體法是指規定權利義務的具體內容或法律保護的具體情況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程序法是規定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有關程序,以保障權利或權力的實現或行使,保障權利或權利的實現的法律。
『叄』 實體法和程序法有什麼區別
正義意味著公正與合理,是一種崇高的價值追求。法律是保障正義實現的重要手段,正義也是法律實施的最高目標。古往今來,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社會,人們始終在追求著正義:古希臘神話中有位手持天平的「正義女神」,我國上古傳說中也有獨角的神獸「獬豸」,他們都是正義與法律的象徵。在現實生活中,正義的實現,除了結果上的正義之外,實現結果正義的過程也必須是正當的,即程序正義。
西方有一句非常著名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即在審判的過程中應該能夠讓人們感受到公正性與合理性的存在。因此,我國程序法中有許多關於程序正義的規定。我國《刑事訴訟法》就規定了「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其第五十四條規定:「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也就是說,通過非法途徑得來的證據,在庭審過程中是不能被採納的,也不能成為定罪量刑的依據。舉例來講,在《水滸傳》中,武松在孟州府衙被刑訊逼供,最終被判盜竊罪。如今看來,武松被屈打成招而認罪的口供就是非法證據,應該予以排除,並且審判的過程也是不合法的,是違背了程序正義的精神的。
程序正義具有獨立的法律價值。一方面,在刑事訴訟中,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無論是被定罪判刑還是無罪釋放,程序正義的實現都會使他們切實地感到自己受到了公正的對待;另一方面,社會公眾也會信服裁判結論是公正的。正因為有了正當的程序、合理的制度,才能保證裁判結果的正當性,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因此,只有堅持程序正義,才能公正、公平和正確地實施法律。
法律小貼士:
根據法律規定內容的不同,可以將法律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兩種類別。實體法是以規定法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以及職權與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法、民法、刑法等。而程序法則是以規定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
『肆』 法律部門有實體法與程序法之分。下列屬於程序法的是
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仲裁法應當屬於程序法。
『伍』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屬於程序法還是實體法第一條是什麼內容啊
屬於程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條: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實體法還是程序法
訴訟法都是程序法的
『柒』 訴訟法和實體法的區別
法理學在研究法律和法律現象的過程中,依據不同的標准,將法律分為不同的種類。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劃分,就是其中的一種分類。一般而言,根據法律規定內容的不同來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實體法是規定和確認權利和義務以及職權和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等;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早期的法理學中,沒有實體法與程序法的概念區分。但實踐中,程序卻被法庭廣泛用於解決糾紛。18世紀以後,隨著程序法概念的產生,才形成了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分類法。據《牛津法律大辭典》解釋,程序法是英國功利主義法學家邊沁(1748-1832)創造的類概念,用來表示不同於實體法的法律原則和規則的體系。
應當指出,在概念的分類理解上,不能把程序法與訴訟法相等同,因為程序法是一個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選舉規則、議事規則等,也包括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
同時,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劃分是為了認識、分析和研究法律現象而進行的法理概括,在認識上和實踐中,這種劃分都不是絕對的,不能機械地、形而上學地理解兩者的劃分關系。法律規范體系的實際情況是,實體法中往往有某些程序性規定。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一部實體法,但其中有一些條文卻對有關程序作了規定。如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備案不影響該法律的生效。」又如第四十九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如認為立法會通過的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整體利益,可在三個月內將法案發回立法會重議,立法會如以不少於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再次通過原案,行政長官必須在一個月內簽署公布或按本法第五十條的規定處理。」而程序法中往往也規定有關國家機關和程序參與人的職權、權利和責任、義務。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一部程序法,但該法的一些條款卻規定了實體權利。如第九條規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又如第十一條規定:「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第十四條規定:「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察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由於現代立法往往在同一部法律中兼顧實體權利\職權和義務\責任與程序規則,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在現實法律體系中實體法與程序法已經出現了相互兼容的特點。
實體法和程序法作為法律的整體功能是一致的,但在具體劃分的意義上,兩者的功能又有各自的特點和內容。
『捌』 我想知道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區別,如何分辨它們,請詳細說明,或者舉例子
一、內容不同
1、實體法:規定具體權利義務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具體情況的法律,如民法內、合同法容、婚姻法、公司法等等。
2、程序法: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二、功能不同
1、實體法:實體法的主要功能在於規定和確認權利和職權以及義務和責任。
2、程序法:程序法的主要功能在於及時、恰當地為實現權利和行使職權提供必要的規則、方式和秩序。
三、特點不同
1、實體法:具體到權利義務內容,規定和確認權利和職權以及義務和責任。
2、程序法:程序法在過去被認為僅僅是各種程序進行方式的規范,純粹為技術性、工具性的法律安排,並不涉及人民的實體權利,因此在法學研究中並不具有獨立的地位。
『玖』 什麼是程序法什麼是實體法它們有什麼區別
1、含義上的區別
程序法是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的法律,程序法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
實體法是指規定具體權利義務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具體情況的法律。
2、主要內容上的區別
程序法基本包括民事程序法、刑事程序法以及行政程序法。民事實體法所規范的實體權利(所有權、債權等等)必須經由審判的過程才能加以實現;刑事程序法是國家為確定對於人民刑罰權的刑事審判程序所適用的法律;行政程序法是規范行政機關在從事行政行為時遵守的正當法律程序。
實體法主要包括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事法等。民商法與人民日常活動的關系最直接、最密切。人身、財產等權益受民商法受到民商法的調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在國家監督與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刑事法是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
3、功能上的區別
程序法的主要功能在於及時、恰當地為實現權利和行使職權提供必要的規則、方式和秩序
實體法的主要功能在於規定和確認權利和職權以及義務和責任。法律上的權利是法律關系主體(也稱為權利主體),這種權利的實現歸根結底將給權利主體帶來有形或者無形的利益。
『拾』 法律的內容有:實體法和程序法.請問什麼叫實體法、程序法
您好,實體法即指規范當事人權利義務的法,最典型的是三大實體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程序法簡言之就是為實現實體權利要走的過程,典型對應的是三大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