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不答復行政訴訟法
A. 新行政訴訟法 若復議機關超過法定期限不予答復,行政相對人可採取什麼措施
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B. 因國家信訪局不依據信訪條例辦事能否提起行政訴訟
信仿是「中國特色」,是人治的產物。信仿本身不是行政機關,它只是版個了解和搜集民意的權機構。
成熟的法治國家根本不需要信仿機構,一切都依據法律來運行權力。
所以對信仿機關做出的行為不服的是不能提起行政訴訟的,因為信仿機關做出的決定本身就無強制力。
C. 按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對於以下起訴( )不予受理。
復a、c、d、e
a國家立法行為,制不屬於行政訴訟范圍。
c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決定不屬於行政訴訟范圍
d屬於民事案件
e司法行為,非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不予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D. 信訪期限到期不給答復可以追究其責任嗎
可以,信訪制度規定,在指定的時間內,沒有答復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者咨詢。
E. 如果申訴案件沒有得到答復,還有什麼法律途徑可尋
申訴案件是終審之後的救濟手段 屬於最後的保障 因此並沒有什麼其他司法渠道可以和申訴並列
當然,老百姓還可以通過信訪等形式反映問題,但那已不屬於司法救濟的范疇。
關於申訴程序方面的法律法規,可以參考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申訴部分的規定。以及相關司法解釋。但關於實體方面的,還要根據案件情況選擇。
F. 信訪事項答復意見書捏造事實可否行政訴訟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2月8日出台的司法解釋,信訪答復意見書不具有可訴性。故信訪答復意見書不可以進行行政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