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知識競賽判斷題
⑴ 勞動法選擇題1
1.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勞動法規是1802年(A. 英國
)議會頒布的《學徒健康與道德法
》。
2. 19世紀初期頒布的勞動法規是以(C. 工廠立法 )的形式出現的。
3. 國際勞動立法思想開始於( D. 19世紀下半葉
)。
4. 國際上通常將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合稱為(B. 《國際勞工標准》 )。
5. 下列表述中,不屬於勞動法中所指勞動的特徵的是( D. 勞動法上的勞動,是指人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所有有意識、有目的的 )。
6. 從( A. 工人運動 )角度分類,可以將勞動關系分為利益沖突型勞動關系、利益一體型
勞動關系、利益協調型勞動關系。
7. 下列主體中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適用范圍的是(B. 我國公民在境外設立的獨資企業 )。
8. 勞動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自19世紀初大工業生產後,由於國家對
僱傭關系的干預而從傳統( A. 民法 )中獨立出來的。
9. 與勞動法相鄰近的法律部門最密切的是(D. 社會保障法
)。
10. ( C. 勞動就業權)在各項勞動權力中居於首要地位,是勞動者賴以生存的權利。
⑵ 急!~~有關中國工會法,勞動法的一些判斷題!~~
我是上海市勞動局的工作人員,回答你的問題:
1、對,沒看出問題。
2、對、《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3、錯,工會是受上一級工會的領導,但我認為職工代表大會是本廠職工的權利的體現,而不應該受上級工會領導。
4、對,集體合同是全體員工利益的體現,對企業和員工都有約束力。
5、錯,集體合同的效力不受工會審批,勞動局備案等影響。
⑶ 2018年勞動法律法規知識競賽題庫
題庫可能沒有
你可以找一些勞動合同法、勞動法考試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練習題
整理一下,注意修改的條文是否與題一致
⑷ 15勞動保障知識競賽試題及參考答案
1.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勞動法規是1802年( )議會頒布的《學徒健康與道德法
》。
a. 英國
b. 美國
c. 德國
d. 法國
2. 19世紀初期頒布的勞動法規是以( )的形式出現的。
a. 工會立法
b. 政府立法
c. 工廠立法
d. 議會立法
3. 國際勞動立法思想開始於( )。
a. 18世紀晚期
b. 19世紀初
c. 19世紀上半葉
d. 19世紀下半葉
4. 國際上通常將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合稱為( )。
a. 《國際勞工憲章》
b. 《國際勞工標准》
c. 《國際勞工條約》
d. 《國際勞工章程》
5. 下列表述中,不屬於勞動法中所指勞動的特徵的是( )。
a. 勞動法上的勞動,一般是人們在爭取與實現勞動全過程中的勞動
b. 勞動法上的勞動是有償性勞動
c. 勞動法上的勞動是勞雇關系的勞動
d. 勞動法上的勞動,是指人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所有有意識、有目的的
活動
6. 從( )角度分類,可以將勞動關系分為利益沖突型勞動關系、利益一體型
勞動關系、利益協調型勞動關系。
a. 工人運動
b. 職業
c. 資本的組織形式
d. 集體談判
7. 下列主體中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適用范圍的是( )。
a. 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
b. 我國公民在境外設立的獨資企業
c. 我國境內設立企業派駐境外的勞動者
d. 我國境內的個體經濟組織
8. 勞動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自19世紀初大工業生產後,由於國家對
僱傭關系的干預而從傳統( )中獨立出來的。
a. 民法
b. 經濟法
c. 行政法
d. 社會保障法
9. 與勞動法相鄰近的法律部門最密切的是( )。
a. 民法
b. 經濟法
c. 行政法
d. 社會保障法
10. ( )在各項勞動權力中居於首要地位,是勞動者賴以生存的權利。
a. 職業安全權
b. 休息權
c. 勞動就業權
d. 報酬權
(提問者:應屆畢業生網友,提問時間:2009年05月13日)
--------------------------------------------------------------------------------
答:
1.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勞動法規是1802年(a. 英國 )議會頒布的《學徒健康與道德法 》。 2. 19世紀初期頒布的勞動法規是以(c. 工廠立法 )的形式出現的。 3. 國際勞動立法思想開始於( d. 19世紀下半葉 )。 4. 國際上通常將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合稱為(b. 《國際勞工標准》 )。 5. 下列表述中,不屬於勞動法中所指勞動的特徵的是( d. 勞動法上的勞動,是指人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所有有意識、有目的的 )。 6. 從( a. 工人運動 )角度分類,可以將勞動關系分為利益沖突型勞動關系、利益一體型 勞動關系、利益協調型勞動關系。 7. 下列主體中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適用范圍的是(b. 我國公民在境外設立的獨資企業 )。 8. 勞動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自19世紀初大工業生產後,由於國家對 僱傭關系的干預而從傳統( a. 民法 )中獨立出來的。 9. 與勞動法相鄰近的法律部門最密切的是(d. 社會保障法 )。 10. ( c. 勞動就業權)在各項勞動權力中居於首要地位,是勞動者賴以生存的權利。配第-克拉克定理表明:勞動力的轉移方向為( )
A、一產→二產→三產
B、二產→三產→一產
C、三產→一產→二產
D、三產→二產→一產
⑸ 關於勞動法的知識競賽習題
直接買本勞動法條,抽取部分條文的部分內容改為選擇題型就好了。自己動動手沒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