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和加班勞動法
『壹』 加班和值班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加班費和值班費是怎麼計算的勞動法對值班及值班費有規定嗎
值班:人出勤到崗,有事做事,沒事就在崗待命。值班有可能是加班,也有可能不是加班。
加班:在休息時間出勤到崗,一般總是有事才加班。加班有可能是值班,也有可能不是值班。
像你的情況,如果事先已經知道肯定有事情要做,與平日的工作基本相同,那麼這屬於加班,如果雙休日不忙的,事情很少的,只是備著人應對突發事情或者只做常規的少量事情,那麼這屬於值班。你不一定算值班,但肯定算加班。只要是休息時間出勤,那就是加班,沒有第二個條件,哪怕出勤了干坐在那裡沒有做任何事情也算加班(只要是單位同意出勤的)。單位安排你雙休日加班而不能安排補休的應當支付2倍工資,9月30日、10月1日、10月2日加班應當支付3倍工資並且不得以補休代替加班費。單位不按法律規定支付加班工資的,你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投訴,必要時可以向當地區縣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免費申請勞動仲裁。
『貳』 值班費和加班費有什麼區別
1、值班費和加班費的概念不同:
加班是指勞動者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在平時正常工作時間之外(8小時之外、休息日、法定節假日等)繼續從事自己的本職工作。企業因為勞動者加班而支付給勞動者的報酬為加班費。
值班,通常是單位為臨時負責接聽電話、看門、防火、防盜或處理突發事件、緊急公務等原因,安排本單位有關人員在夜間、公休日和法定節假日等非工作時間內輪流進行的值班。企業因為勞動者值班而支付給勞動者的報酬為值班費。
2、支付待遇的依據不同:
加班費的計算是《勞動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而對於值班的待遇支付法律並未剛性規定,一般根據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或與職工的具體約定來確定。
(2)值班和加班勞動法擴展閱讀:
《勞動法》中並沒有值班的定義只有加班的相關規定。
值班一般是指從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其它臨時性的值守工作,如果值班還是從事本職工作的話,就屬於加班。
值班是指單位因安全、消防、假日等需要,臨時安排或根據制度安排與勞動者本職無關聯的工作;或雖與勞動者本職工作有關聯,但值班期間可以休息的工作,一般為非生產性的責任,如看門、接聽電話等。
對於值班費的計算,法律並未限定,實踐中,值班人員要求用人單位按加班費支付的,一般不予支持。但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合同、規章制度、集體合同或慣例等支付相應待遇。
而加班報酬則受《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約束,即: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加班的,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的150%支付加班工資;
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加班的,應首先安排其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加班的,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
『叄』 勞動法怎麼定義值班與加班
第一:值班與加班,它們有著不同的工作特點和工作任務。
值班與加班,雖然兩者都是對法定的標准工作時間的延長,但值班是指用人單位為臨時負責接聽、看門、防火、防盜或為處理突發事件、緊急公務處理等原因,安排本單位有關人員在夜間、公休日、法定休假日等非工作時間內輪流進行的值班,它不是為直接完成生產任務安排的加班。而加班是指勞動者在原來的工作崗位,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外從事原來的工作。認定加班還是值班,主要看勞動者是否繼續在原來的崗位上工作,或者是否有具體的生產或經營任務。
第二:值班與加班,它們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協商性等問題受不同的規范調整。
關於值班問題,目前尚無專門法律對其進行規范。如何值班,值班一次要值多長時間,安排值班是否應予協商,幹部職工能否拒絕值班……等等細則問題,它往往由單位內部制定的規章制度予以調整。而加班卻應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和四十二條等條款的約束,即除了「(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等三種情形外,用人單位需要加班的,均應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才可以加班,而且每日加班一般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的,則應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且每月加班累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三:值班與加班,它們的工作報酬也是受不同規范調整的。
值班的報酬標准法律上也無明確規定,一般情況下,它也是由單位內部制定的規章制度予以規范的,但由於幹部職工在值班時所從事的工作任務及所負的責任基本一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同工同酬的規定,不同幹部職工的值班報酬標准也應當是一致的。所以值班報酬可以是每天每人50元,也可以是每天每人100元,還可以是……,但應根據單位財力而定.而加班是勞動者在正常工作時間外,在原崗位上從事本職工作,所以不同的勞動者,他所付出的勞動中所包含的勞動強度和技術要素是各不相同的,且他們所負的責任也各有差別,加班報酬標准也就因人而異了,具體來講,勞動者的加班報酬是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約束的,即: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加班的,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的150%支付加班工資;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加班的,應首先安排其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加班的,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肆』 勞動法對於加班和值班有何解釋,兩者有何區別
在規定的工作時間外繼續工作就叫「加班」。加班是職工在法定節日或公休假日從事工作的時間。而值班是在當值的班次里擔任工作。
根據《勞動法》有關規定,一般指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安排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由於加班是員工超出正常工作時間,在原本應該休息的時間內進行的工作,是工作時間在休息時間中的延伸。為了保護員工的休息權,國家對加班加點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特殊原因情況下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且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需要注意的是,加班是建立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基礎上的,用人單位不得強迫員工加班,員工也無權單方面決定加班。 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加班加點工資;一、在日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按照不低於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加班工資;二、在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三、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的基數應以: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的工資標准確定。勞動合同沒有約定,按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確定;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按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資。加班費=正常工作日加班費+休息日加班費+法定休息日加班費=月工資基數/21.75*150%*正常工作日的加班時間+月工資基數/21.75*200%*休息日的加班時間+月工資基數/21.75*300%*法定休息日的加班時間
『伍』 勞動法關於值班的規定有哪些
值班不是法律概念,但是因為值班所造成的時間范疇是被定義為加班。
《勞動法》並沒有關於值班的相關法律規定,但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需要依法支付加班費或者依法調休處理。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5)值班和加班勞動法擴展閱讀:
加班的法律責任
《勞動法》第九十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律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陸』 在勞動法中,關於員工節假日加班或值班,作為公司可否不給予3倍加班費,先考慮調休(按照1:3),合法嗎
不合法的,法定節假日加班是必須給予加班費的,只有休息日加班的,才可以優先考慮補休,補休不了補加班費,具體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6)值班和加班勞動法擴展閱讀:
不支付加班工資的處理辦法:
如果用人單位存在不支付或拖欠加班工資等問題,勞動者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渠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是撥打12333電話咨詢熱線了解相關政策,並可以舉報投訴;
二是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投訴;
三是向所在轄區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部門申請仲裁。
國家法定的節假日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柒』 《勞動法》中如何規定員工的加班和調休的!
一,用人單位,對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可以按排補休;
二,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或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未經勞動者同意,不可以按排補休.
引用法律;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7)值班和加班勞動法擴展閱讀:
1、對標准工時制而言,因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一般每天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特殊原因每天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6小時。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150%的工資報酬,該加班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用人單位有權以調休代替,不能安排調休的,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該加班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2、對於綜合計算工時制的用人單位而言,在綜合計算工時周期內的工作總時間超過核定的標准時間,屬於加班,且不能以調休處理,應支付不低於工資150%的工資報酬;法定節假日工作的,算加班,該加班亦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3、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不受《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日延長工作時間標准和月延長工作時間標準的限制。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一般情況下,除法定節假日工作外,其他時間工作不存在加班。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按照地方法規規定。如果地方規定要支付加班工資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 日工資計算方法:日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
小時工資計算方法: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8) 節假日加班三薪(月工資收入÷21.75×300%) 公休日加班雙薪(月工資收入÷21.75×200%)
『捌』 2015新勞動法規定加班和值班的區別
加班屬於法律用語,值班不是法律用語。
值班是指單位制定輪流工作制度回,勞動者根據答已經排定的出勤計劃上班。所以,當沒有值班制度時,加班就不是值班。值班通常是為了備勤,是為了能夠及時處理當天的突發狀況。比如門衛值班,某些單位的應急維修人員等。
值班可能屬於加班,也可能不屬於加班。比如綜合工時製做一天12小時休一天,而上班的某天正好是法定節假日,那麼這天出勤既屬於值班,又屬於加班。
對於標准工時制,只要是普通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休息日上班、法定節假日上班,都屬於加班,不管是不是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