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臨時工保險福利待遇相關勞動法

臨時工保險福利待遇相關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11-24 13:49:03

① 急!!!新勞動法對臨時工保險的規定,謝謝!

法律上沒有臨時工的概念,只要勞動者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從單位領取工資,接受單位內管理,雙方之間建立的容就是勞動關系。1如果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受傷,就屬於工傷,單位應按照法律規定的標准進行賠償。特別要說明的是,臨時工和正式工的賠償標准在法律上都是統一的。

② 臨時工受勞動法的保護嗎

不管有沒有簽訂勞務合同都應該接受法律保護,因為不但有勞動法,還有其他的法律法規給於保護啊!只不過有勞務合同受法律保護的依據會充分些!

③ 新勞動法臨時工保險

1、關於給職工繳納保險,社會保險法有規定的。勞動法並沒有臨時工的說回法,只有合同期限長答短的不同。
2、《社會保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④ 臨時工是否也應該繳保險新勞動合同法是否就是新勞動法為何沒有關於保險的條款

1、臨時工,是計劃經濟時期的概念,是與固定工、合同工相對應的一種用工形式,一般是指使用期限不超過一年的臨時性、季節性用工。

2、「臨時工」是我國統一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之前的一個概念,與「正式工」相對應。在現實中仍有大量的單位在使用「臨時工」概念,也仍然有很多用人單位在使用「臨時工」。隨著《勞動法》的頒布和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以及勞動力市場日益成熟,所謂的「臨時工」和「正式工」已不復存在,用人單位各類職工享有的權利是一樣的,「臨時工」這一概念已經退出歷史舞台。如果說職工之間有什麼區別的話,那隻有勞動合同期限長短的區別。

3、從法律的角度分析,《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沒有把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以「臨時工」與「正式工」來加以劃分和規范,而是規定雙方都應當簽訂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以此來規范雙方的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目前企業所說的「臨時工」概念,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指企業招用勞動期限較短的臨時性、季節性用工而言。按照現行勞動法律法規,同樣應簽訂相應期限的勞動合同。因此,所謂的「臨時工」與「正式工」的區別只是勞動合同期限的不同,但都屬於《勞動合同法》調整的范圍,都應當遵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簽訂相應期限的勞動合同。
5、關於社會保險,專門有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來規范和調整,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⑤ 勞動法里怎麼規定工作了25-26年長期在一個單位的臨時工能不能享受正式工的待遇

不存在什麼長期臨時工之說,你這種情況已經是在該單位的全日制勞動工了,受到勞動法的保護。以新的勞動合同法,你視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要享受單位一切正式工的待遇。

⑥ 關於新勞動法頒布之前的臨時工,現在的福利問題

所有勞動者同工同酬,權利義務相同。
《勞動法》的事實,打破了各類不同身份職工的界限,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勞動合同,所有勞動者都是勞動合同制職工,只有合同期限不同。過去意義上相對於正式工而言的臨時工已經不復存在,各類人員享有同意的權利,履行同樣的義務。
勞動部辦公廳
《對<關於臨時工的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勞辦發[1996]238號
重慶市勞動局:
你局《關於臨時工等問題的請示》(渝勞發〔1996〕51號)收悉。經研究,函復如下:
一、關於是否還保留「臨時工」的提法問題。《勞動法》施行後,所有用人單位與職工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各類職工在用人單位享有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此,過去意義上相對於正式工而言的臨時工名稱已經不復存在。用人單位如在臨時性崗位上用工,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並依法為其建立各種社會保險,使其享有有關的福利待遇,但在勞動合同期限上可以有所區別。
二、關於職工被強制戒毒或自願戒毒,戒毒期間是否算曠工事假,以及能否按《企業職工獎懲條例》或《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予以除名或辭退的問題。此問題由用人單位按照其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和勞動合同的約定辦理。
三、關於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的「工勤」人員包括哪些人員以及是否適用《勞動法》問題。按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工勤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中,不實行或不能參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工作人員。這些人員應當按照《勞動法》及其配套規章的有關規定實行勞動合同制度。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七日

⑦ 按照國家勞動法,有沒有這樣規定 就是臨時工的工資是按照正式職工工資的比例發放的

國家勞動法沒有規定臨時工的工資按正式工工資的比例發放。

工資支付可以由雙方協商約定的,用人單位需按約定的工資按月足額支付的。根據《合同法》:

第十七條規定:

臨時工的工資,應根據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的原則,可採用多種工資形式,但不能低於本地區同類行業同等工種正式職工的工資待遇。

第十八條規定:

國營企業臨時工的工資,必須納入工資基金管理,憑用工單位工資基金手冊支付。

第十九條規定:

臨時工的一般性生活福利待遇,應與用工單位正式職工相同。

第二十條規定:

臨時工患病、因工傷殘、退休養老等勞動保險福利待遇,按市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7)臨時工保險福利待遇相關勞動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十八條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⑧ 請問國家勞動法哪條規定了臨時工也能享有養老保險

臨時工也抄能享有養老保險。
根據我國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對對臨時工的規定
明確規定了被派遣勞動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臨時工」,享有與用工單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並賦予人社部門依法開展經營勞務派遣業務行政許可的權利。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勞動法規定的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的若干規定。2009年10月,人保部透露將出台工資支付條例。該條例將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包括勞務派遣工在內,只要工作的崗位、職級、內容相同,應做到「同工同酬」——不僅工資待遇相同,社保、福利等也應一視同仁。「所謂『同工同酬』並非要求他們的工資數額一樣,而是允許在同一工資區間內進行浮動」。二是將同工同酬寫入法律法規當中。人保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資支付相關法規,「同工同酬」將首次作為立法內容。無論正式工還是勞務派遣工,只要從事相同內容工作,應當獲同級別工資待遇。

⑨ 勞動法臨時工待遇

臨時工是歷史的產物,當時屬於計劃經濟,有正式工,學徒工,臨時工版等多種用工方式,權一般臨時工的工資待遇要比正式工低不少,一直到90年代前後,臨時工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現在已經沒有臨時工這一概念。如果現在說臨時工,只能說這個單位招用勞動合同期限較斷的用工方式。既然現在都沒這個概念,《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就不會有這方面的規定。
你說近幾年單位給你繳納社保,那就是合法了,還有就是同工同酬就可以了。
關於之前的問題,93年我國開始社會保險的統籌繳納管理,關於93年之前,只要你的檔案中記載,並得到勞動部門承認的工齡,那問題不大,如果工齡沒有算,影響你的退休養老金的多少,弄不好沒有符合規定的時間,連退休都不能退。93年之後如果單位沒有給你繳納社保,你可以讓單位給你補交,單位不交的話,你可以去仲裁,不過要注意仲裁時效。

⑩ 臨時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勞動合同法》出台後,已經不存在所謂「臨時工」一說了。

現在的勞動關系內,有三種,即固定容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所有和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者,受勞動法律保護。

法律鏈接:《勞動合同法》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八十條 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道德與法的關系是什麼 發布:2025-09-18 21:57:29 瀏覽:584
黨紀處分條例暫行規定 發布:2025-09-18 21:55:04 瀏覽:923
南通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9-18 21:44:23 瀏覽:495
找長春律師 發布:2025-09-18 20:53:59 瀏覽:808
個稅修訂和房產稅立法 發布:2025-09-18 20:21:20 瀏覽:727
經濟法所有日期 發布:2025-09-18 20:11:52 瀏覽:696
司法解釋和條例 發布:2025-09-18 20:11:51 瀏覽:169
新都桂湖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9-18 19:51:05 瀏覽:229
智能司法庫 發布:2025-09-18 19:37:16 瀏覽:461
鐵嶺微法院 發布:2025-09-18 19:30:36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