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哪些規定可以適用勞動法
勞動法與民法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兩者的調整對象不同。勞動法專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勞動關系以及屬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民法是調整的對象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以及財產關系。
(2)兩者的主體不同。勞動法的一方必須是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雙方之間的關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可能都是是公民、法人,或一方為公民另一方為法人,其主體地位平等。
(3)兩者的原則不相同。兩者各有獨特的原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勞動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和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等;而民法的基本原則為平等、公平、自願、誠實信用、禁止權利濫用等為原則。
(4)違法後,承擔的法律責任有所不同。勞動法中的民事責任要求採用某些特殊的責任形式,而民法中的無此要求。
❷ 民法典關於勞動法的規定
勞動法不規定在民法典中,勞動法自成體系,包括一系列與勞動者用人單位的法律司法解釋等。
❸ 民法典關於勞動法的規定
勞動合抄同內容具有勞襲動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和對應性。沒有隻享受勞動權利而不履行勞動義務的,也沒有隻履行勞動義務而不享受勞動權利的。一方的勞動權利是另一方的勞動義務,反之亦然。
凡是用人單位安排職工加班的,不管該單位是實行計時工資制度還是計件工資制度,都應當按照法律規定支付加班工資。也有一些不視為加班或者加班可以不支付加班費的情況,比如休息日加班安排了補休的,勞動者沒有完成工作自願延長工作時間的,或者採用不定時制度的用人單位的高層人員加班(須經勞動保障部門批准)。
(3)民法哪些規定可以適用勞動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以勞動合同作為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形式,有利於改變過去勞動制度存在的弊端,對勞動者來說,有利於保障其合法權益。
2、有利於勞動者選擇職業,保障擇業的主動權。
3、有利於勞動者增強競爭意識,促進努力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全面提高素質。
4、在勞動合同中寫入了勞動者的權利,其正當權益受到國家法律保護,有利於勞動者合法權利的實現。
❹ 民法與勞動法關系
除100元生活費事先未約定,所以不合理。按照雙方的合同約定來看某公司是違約的。勞動法是民法的特別法,兩者規定有沖突時,依照特別法由於普通法的原則,優先適用勞動法
❺ 民法在勞動爭議中適用嗎
人物:晏子 楚王 城門衛兵 武士 畫外音:春秋末期,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齊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晏子來到楚國城下,只見城門關著,在城門旁開了一個小洞。 晏子: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 衛兵:我國大王說了,你只配從這小洞里鑽進去。 晏子: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你去問問你們大王,楚國到底 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畫外音:衛兵向楚王報告了晏子的話,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士兵:大開城門,有請大夫! (晏子大步走進大廳,與楚王並排而坐) 楚王:(冷笑地)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 晏子:(嚴肅地)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都把袖子 舉起來,就能夠連成一片雲;大夥兒都甩一把汗,就能夠下一陣雨;街上 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既然你們齊國有這么多人,為什麼打發你這么一個人來呢? 晏子:(為難地)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個謊吧,怕犯了欺君之 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 楚王:實話實說,我不生氣。 晏子:(拱了拱手)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 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來了。 楚王(陪著笑):是、是。快擺酒席招待齊國大使。 (楚王與晏子正用膳,忽見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走過。) 楚王(忙問):那個囚犯犯的是什麼罪?他是哪裡人? 武士: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 楚王:(笑嘻嘻地)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情? (眾大臣及武士等哈哈大笑) 晏子:大王怎麼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這種桔樹一種到 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大王,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楚王:因為水土不同吧? 晏子:是啊,齊國的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 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唉,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
❻ 民法典中關於勞動法,有哪些重大的修改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與企業的勞動用工問題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具體如,對於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相關規定一方面加強了對員工的保護力度,另一方面也對企業等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合規管理提出了新挑戰。又如新的民法典出台後勞動合同如何履行?新的電子勞動合同的出現是否等同於原先的書面勞動合同?疫情當前不可抗力因素對企業勞動合同的有何影響?
❼ 勞動合同糾紛適用民法通則嗎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的基本法,其與民法的關系是特別法與一般法的關系。在勞動法等關於勞動法律關系的法律沒有規定,可以適用或參照適用民法的規定。
❽ 民法包括什麼,勞動法包括什麼
勞動法與民法的來區別主要有以下幾源點:
(1)兩者的調整對象不同。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民法是調整的對象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以及財產關系。
(2)兩者的主體不同。勞動法的一方必須是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雙方之間的關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可能都是是公民、法人,或一方為公民另一方為法人,其主體地位平等。
(3)兩者的原則不相同。兩者各有獨特的原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勞動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和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等;而民法的基本原則為平等、公平、自願、誠實信用、禁止權利濫用等為原則。
(4)違法後,承擔的法律責任有所不同。勞動法中的民事責任要求採用某些特殊的責任形式,而民法中的無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