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公司休息日是員工

勞動法公司休息日是員工

發布時間: 2021-12-13 12:53:25

『壹』 勞動法員工休息時間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依據相關法律,樓主如果認為用人單位侵犯到你的權利,可以先到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或者拔打12333投訴電話),實在不行,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貳』 勞動法如何規定企業要求節假日上班,工人是否有權力不上

勞動者可以拒絕節假日加班。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叄』 新勞動法有規定私營企業員工是沒有休息日

《勞動法》第四復十四條有下列制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對於補休時間安排的限制,法律沒有具體規定,如果公司規章制度中沒有規定的話,個人認為應該在當月工資發放前安排補休,否則就應支付雙倍的加班工資,因為法律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並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當然如果和用人單位協商一致也是可以的!

『肆』 勞動法中是否有企業員工一個月公休幾天的規定

勞動法中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章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4)勞動法公司休息日是員工擴展閱讀:

延長工作時間,且不需負法律責任的情況:

當出現可能危害國家、集體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緊急事件時,用人單位可以直接決定延長工作時間,延長幅度根據需要而定,不受限制,並且不需要和工會及就業者協商。這些情況是:

1、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需要緊急處理的,例如地震、洪水、搶險、交通事故等;

2、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必須及時搶修的,例如自來水管道、下水管道、煤氣管道泄露或堵塞的;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例如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實施辦法》規定的其他情形有:在法定節日和公休假日內工作不能間斷,必須連續生產、運輸或者營業的;必須利用法定節日或公休假日的停產期間進行設備保修、保養的;為了完成國防緊急生產任務的;為了完成國家下達的其他緊急生產任務的。

『伍』 勞動法里有關於企業對於員工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的具體規定么

有具體規定。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 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資料拓展:

關於勞動法: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各國勞動法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勞動就業法,勞動合同法,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制度,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與衛生的程,女工與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制度,勞動紀律與獎懲制度,社會保險與勞動保險制度,職工培訓制度,工會和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制度,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以及對執行勞動法的監督和檢査制度等。勞動法最早屬於民法的范圍,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動法在各國的法律體系中日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逐漸脫離民法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1802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勞動法——《學徒健康與道德法》,禁止紡織廠使用9歲以下的學徒,並規定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2小時,同時禁止做夜班。十月革命後,1918年蘇維聲政府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主義勞動法典,並於1922年頒布了新的《蘇維埃勞動法典》。早在1931年11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蘇維埃工農兵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先後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合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條例》等一系列勞動法規。

(資料來源:勞動法)

『陸』 公司佔用員工休息日開會,違法勞動法嗎能告嗎

休息日開會,應當算加班。既然是加班,那職工就有權利來或者不來內。如果還罰錢,那肯定是違容反規定的。
你可以不去,因為法律規定加班是要經過職工同意要求職工自願的。如果他罰你的款,那就要求他出具收據,寫明楚日期和原因。這些可以作為證據,要求他補償。

『柒』 公司強制性的在勞動法規定的休息時間,對員工進行培訓,應該怎麼辦

1、公司強制性的在勞動法規定的休息時間,對員工進行培訓這個屬於違法行為的,應向職回工支付答加班費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捌』 勞動法員工休假制度

2007 年 12 月 14 日 ,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 以下簡稱條例 ) ,條例將於 2008 年 1 月 1 日 起施行。 此前,國務院法制辦曾將《職工帶薪年休假規定(草案)(徵求意見稿)》授權新華社全文公布,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正式的條例與徵求意見稿相比,並沒有太多的改變。本文從企業 HR 的角度出發,逐條解讀《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述明勞動合同法大背景的年休假制度。
第一條 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制定本條例。

法規解讀:年休假制度不僅是政府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的法定權利,同時也是各種所有制企業員工的法定權利。這種權利是國家法律賦予的,企業不能隨意地予以取消此權利或縮減此權利所含的內容。

企業應對: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在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年休假制度。

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 1 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法規解讀:此條主要有四個要點:其一是責任主體。應當給與員工年休假的單位包括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其二是前提要件。年休假的前提是員工在公司工作滿 1 年。其三是法定性質。年休假權利是員工的法定權利,企業必須保障。其四是工資待遇。員工在年休假期間與工作的待遇,享受正常工作工資。

企業應對:企業可以調整和改革現有年休假制度。國家法定標準是 1 年工齡以上的員工才享有年休假,也就是對於 1 年以內工齡的員工,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主決定是否給予其年休假。再就是,對於享受年休假待遇的員工,給予正常期間相同的工資,並非給予最低日工資或基本工資即可。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 1 年不滿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滿 10 年不滿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滿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法規解讀:本條中職工「累計工作」年限,應作如何理解是一個問題。按照通常的法律語詞學角度來看,「累計工作」應是指員工全部的工作年限,應該包含以前任職單位的工作年限。但是,這樣可能會有一個問題,會不會造成企業都不樂意錄用年紀較大、工齡較長的員工,因為他們的年休假相對比較多,會造成人力成本的上升。關於這個問題的准備理解,我們還要看此後關於年休假制度國家和地方的具體執行辦法。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與年休假是不同的休假制度。所以,國家法定休假和休息日均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目前這也是已經規定了年休假制度企業的通例,此款不難理解。

企業應對:企業應該注意對「累計工作」年限的把握,在新的具體實施辦法出台之前,對於員工法定年假的掌握,按照員工全部工齡來計算。至於是否考慮漸進性設置,比如,對 1 年以上工齡員工,每連續工作 1 年年休假增加 1 天,等等;這些設置都是在國家法定下限之上的,屬於企業自主考量的范疇。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 20 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 1 年不滿 10 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 2 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 10 年不滿 20 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 3 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 20 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 4 個月以上的。

法規解讀:年休假制度出台的主旨是維護員工的休假權利,背景是執行和落實相關立法中規定的年休假制度。由於現行的休假體系中還存有一些其他的休假形式,所以國家特別規定了年休假制度與相關休假制度之間的補充關系。

企業應對:年休假制度是國家強制性規定,所以企業必須遵守。而對於國家對年休假特別事項的規定,企業也應該注意掌握,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好這些年休假特別規定。比如,在帶薪事假設置方面,企業要考慮員工的工齡以及相應的年休假期,綜合設置帶薪事假;又比如,在帶薪病假設置方面,企業要考慮員工的工齡、相應的年休假期以及國家法定醫療期,統籌設置帶薪病假;等等。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 1 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 1 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 300% 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法規解讀:本條主要是規定企業在執行國家年休假制度方面的權利范圍。

本條第一款明確了企業年休假的企業自主。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企業享有根據實際情況自主安排年假的權利;二是年假的安排要考慮員工本人的意願,也就是說企業要根據員工的想法適當合理安排。

本條第二款明確了年休假安排的方式選擇。主要有四層意思:一是年休假可以根據企業實際靈活安排,或集中使用,或分段使用;二是年休假一般應當在當年休完;三是如果確因企業工作特點有必要的,年休假可以跨年度安排;四是即便跨年度安排,也只能跨 1 個年度安排。

本條第三款明確了不安排年休假的法定處理。主要有三層意思:一是企業在特定情形下可以不安排員工休年休假;二是不安排員工年休假的條件有兩項:( 1 )確因工作需要及( 2 )員工本人同意;三是不安排年休假的,應該支付相對應應休未休年休假 300 %的年休假工資報酬。

企業應對:作為企業而言,需要靈活處理員工的年休假。對於一般行業的單位而言,按照國家規定安排年休假比較適宜。對於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等高體力勞動強度而言,最好實行強制年休假制度,因為年休假工資的成本更高。對於知識密集型、高科技等高智力勞動強度行業而言,如果確實不能安排年休假,則應在員工同意的基礎上補發年休假工資。

第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勞動保障部門應當依據職權對單位執行本條例的情況主動進行監督檢查。

工會組織依法維護職工的年休假權利。

法規解讀:此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了縣級以上地方人事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的監督檢查權利。這種權利被法律明確為一種依職權主動行使的權利。

此條第二款則明確規定了工會的維權職能。

企業應對:對於年休假制度,企業應當依法執行。另外,企業制定年休假具體制度應當徵求工會制度,或納入職代會討論的事項。

第七條 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於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於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法規解讀:此條主要是規定企業違反本條例的法律後果,主要是以下三項:一是相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二是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支付工作報酬外,還應當支付相當於等額年休假工資的賠償金,即雙倍支付年休假工資;三是對拒付年休假工資、賠償金的單位按照不同屬別執行不同的法律責任,對國家機關等單位處理直接主管人員和責任人員,對企業等單位而言則是由相關部門或員工本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企業應對:企業應嚴格依照法律規定來安排和調節員工的年休假,並通過專門的規章制度來予以明確。如果企業沒有依法為員工安排年休假或強製取消年休假,或沒有依法支付年休假工資的,特別是在受到相關部門責令通知後仍不執行的, 600 %的年休假工資和賠償金對於企業而言,承擔這種法律責任的實際成本更高。

第八條 職工與單位因年休假發生的爭議,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

法規解讀:此條規定了年休假爭議的處理方式。年休假爭議依據單位的類型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分別由人事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處理。

企業應對:企業如果在年休假事項方面與員工發生爭議,主要是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渠道處理。如果對仲裁委的裁決不服的,可以訴至法院。

第九條 國務院人事部門、國務院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分別制定本條例的實施辦法。

法規解讀:此條主要是明確了具體實施辦法的制定主體。目前對應的相關政府機構分別為國家人事部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企業應對:企業在具體制定年休假管理規章制度的時候,要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具體實施辦法來執行。在具體實施辦法沒有出台之前,可以依據此條例進行原則性規定。

第十條 本條例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 施行。

法規解讀:此條規定了條例實施的具體時間。

企業應對:本條例將與勞動合同法等重要勞動立法一起實施,企業需要全面調整企業休假福利等相關規章制度規定,以迎接勞動合同法和條例下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和諧時代的到來。

『玖』 勞動法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工時制度有三種:標准工時制、綜合工時制和不定時工時制。

根據《新勞動法》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我國目前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這一標准工時制。有條件的企業應實行標准工時制。有些企業因工作性質和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標准工時制,應保證勞動者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40小時、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新勞動法》對工作時間、休息時間的相關規定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1、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2、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4、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6、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7、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1、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2、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3、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4、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職工帶薪年休假規定

1、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

2、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3、工作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注】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熱點內容
公司欠薪能追究公司實際經營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00:20:31 瀏覽:882
社會學網路分析法 發布:2025-09-16 00:08:33 瀏覽:17
德川酷刑法 發布:2025-09-15 23:50:03 瀏覽:297
直銷管理條例自什麼時候實施 發布:2025-09-15 23:49:56 瀏覽:836
2015年新婚姻法繼承法 發布:2025-09-15 23:49:55 瀏覽:975
勞動法公休天數 發布:2025-09-15 23:29:56 瀏覽:757
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發布:2025-09-15 23:24:01 瀏覽:373
江西法院疫情報道 發布:2025-09-15 23:05:57 瀏覽:358
趙海峰律師 發布:2025-09-15 23:05:53 瀏覽:55
最高人民法院領導班子 發布:2025-09-15 23:05:13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