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最長訴訟期

民事訴訟法最長訴訟期

發布時間: 2022-01-03 00:46:48

A. 民事訴訟法的受理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沒有規定受理期限,只規定了立案期限,一般是收到起訴後七日內受理。對當事人提起的訴訟,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B. 民事訴訟審判最長期限是多少

據你的描述,肯定是違法的。

已經嚴重超期,不管有什麼理由,都已超期。

你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可以向法院的紀檢部門反映、給法院的院長寫信,或者反應給上一級法院的紀檢部門。

但是,據我的了解,法院一般不會有這樣的低級錯誤的。

即便超期,也最多晚一兩個星期,而且會有充足的理由。

你這種情況,我真沒遇見過。所以,我懷疑,是不是法院因為沒有聯繫到你已經缺席判決了。

C.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最長期限是多長時間

我國民訴法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是判決、裁定生效後兩年,超過回兩年將不能提起再審答。可是民訴法卻沒有對檢察機關的抗訴限定一個時間,也就 是說檢察機關對生效的民事判決和裁定何時提起抗訴都可以。那麼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 ,當事人在判決、裁定生效的兩年內沒有向法院申請再審,依照我國民訴法的規定其就喪失了再審的條件,可是當事人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訴,通過檢察機關抗訴而獲 得再審。所以檢察機關的抗訴沒有時間限制,從某種意義上說使民訴法對當事人申請再審所設置的期限形同虛設。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確立檢察機關抗訴的期限,以 維護法制的統一和法律的完整性、嚴肅性。筆者認為檢察機關抗訴的期限也定為兩年較妥。

D. 請問民事訴訟法的最長訴訟時效是20年,最後還有說到有特殊情況的可以延長 ,這里說的特殊情況是指哪些

1、《民法通則》第三137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回但是,從權利被答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2、《民通意見》第175條第2款,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的「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適用民法通則有關延長的規定,不適用中止、中斷的規定。

3、《行訴解釋》第42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規定,證券公司保管客戶資料義務,20年。

E. 民事訴訟案件最長時間是多長超過時限應去找誰

民事訴訟案件最長時間是20年。

超過最長訴訟時效的,則失去勝訴權。

F. 民事訴訟法規定民事訴訟時效是多久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版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權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G. 民事訴訟的期限是多長

對於審限民訴法明確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審限為3個月,3個月內必須結案,不能延長審版限。人民法權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一審法院應當在給予的審限內作出判決。此時,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而上訴,案件進入二審程序,按二審的審限進行審理,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人民法院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後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但審理選民資格的案件除外。人民法院受理選民資格案件後,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H. 民事訴訟時效最長多長時間

民事訴訟時效是三年,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不適用三年訴訟時效的規定。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熱點內容
經濟法課放電影 發布:2025-09-12 09:06:44 瀏覽:380
幼兒園教師勞動法培訓心得體會 發布:2025-09-12 08:46:11 瀏覽:762
2018法律責任競合 發布:2025-09-12 08:34:09 瀏覽:718
婚姻出軌民法 發布:2025-09-12 08:33:19 瀏覽:244
工作指引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2 08:33:18 瀏覽:153
會計職業道德誠信問題 發布:2025-09-12 08:33:15 瀏覽:600
科技使得道德的作文 發布:2025-09-12 08:14:50 瀏覽:596
科技型公司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08:05:50 瀏覽:615
合同法調整部門 發布:2025-09-12 07:57:42 瀏覽:914
行政法規以上本數 發布:2025-09-12 07:37:44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