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最低生活保障
A. 勞動法對長期放假有最低生活費
應該要支付最低生活費,法律依據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2條,同時也可以參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國有企業職工和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第2條。
B. 2015.5.1勞動法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是多少
最低生活保障金標准由當地民政局制定並經當地政府批准後對外公布。最低工資標准由當地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制定並經當地政府批准後對外公布。各省市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標準是不同的。
C. 勞動法里規定的生活費的詳細條文
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第二十七條 非因勞動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單位停工、內停業的,在一個容工資支付周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提供正常勞動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據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准支付工資,但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用人單位沒有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勞動者基本生活費。國家或者本市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D. 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資有什麼區別啊
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確保困難家庭人均收入達到的最低限度。
最低工資是職工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企業給予勞動報酬的最低限度。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規定:「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根據這一規定,你單位滿勤職工在單位停工當月應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標准發工資,一個月後可以按照550的標准發工資。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規定製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依據主要包括:(1)維持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所需要的物品的種類和數量;(2)生活必需品所需要的費用;(3)市場綜合物價指數,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指數;(4)居民的平均實際收入和消費水平:(5)經濟發展狀況和財政收入狀況:(6)其他社會保障標准。
《勞動法》規定最低工資的確定主要根據本地區低收入職工收支狀況、物價水平、職工贍養系數、 平均工資、勞動力供求狀況、勞動生產率、 地區綜合經濟效益等因素確定,另外,還要考慮對外開放的國際競爭需要及企業的人工成本承受能力等。
可見兩者的制定均參考了居民收入狀況
36城市低保標准表 單位:元
城 市 低保標准 城 市 低保標准
北 京 290 廣 州 330
天 津 265 南 寧 210
石家莊 220 海 口 221
太 原 183 成 都 210
呼和浩特 190 重 慶 195
沈 陽 220 昆 明 210
長 春 169 貴 陽 170
哈爾濱 200 拉 薩 200
上 海 290 西 安 200
南 京 240 蘭 州 190
杭 州 280-320 西 寧 165
合 肥 210 銀 川 180
福 州 200-220 烏魯木齊 161
南 昌 190 大 連 240-363
濟 南 230 青 島 230
鄭 州 200 寧 波 300
武 漢 220 深 圳 290-344
長 沙 200 廈 門 265-315
截止到2005年5月
數據來源:民政部網站http://www.mca.gov.cn/
E. 勞動法中的最低生活保障指的是什麼如果廠里放假一個月有最低生活保障嗎
記住,這期間的生活費肯定是有的!因為你在這期間屬於待崗,沒有解除勞動關系。
F. 勞動法規定最低工資是多少
《勞動法》抄第四十八條規定:「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目前我國的最低工資標准都是按地區確定的,全國沒有統一標准。根據《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勞動部於1993年和1994年先後頒布了《企業最低工資規定》和《勞動部關於實施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的通知》,這兩個文件對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提出了具體的規定。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實行政府、工會、企業三方代表民主協商原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最低工資制度的實施實行統一管理。國務院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最低工資制度實行統一管理。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標准一般採取月最低工資標准和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兩種形式,月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一般包括獎金和一些補助。最低工資標准每兩年或至少一年調整一次。
G. 勞動法最低保障是多少
最低工資保障各地不同。解除勞動合同,可以獲得最多12個月工資標準的經濟補償。
H. 勞動法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含三險嗎
包括。最低生活保障金標准由當地民政局制定並經當地政府批准後對外公布。最低工資標准由內當地人力資源容與社會保障局制定並經當地政府批准後對外公布。各省市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標準是不同的。
三險是最基本的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
三險屬於社會保險,現在通常說的是"五險",具體五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繳納三險是國家社保政策規定的,任何用人單位都應該為員工投保。只要你與所在單位簽署了正式勞動合同,它就應該為你投保。
但是這三險並不是完全由你的單位繳納,而是由你本人和單位共同繳納。按照職工工資,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6%,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1%。
養老保險主要是未來退休之後領取養老金的,以防晚年生活慘淡。
醫療保險主要是你生病住院時,單位可以報銷50%左右的費用,也很重要。
工傷保險就更明白了。
I. 勞動法關於員工最低工資標准有哪些規定
勞動法對於最低工資的規定包括: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抱國務院備案;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參考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勞動生產率、就業狀況等因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J. 勞動法有沒有無故給工人放假要支付最低生活保障的說法
有,在《工資支付暫行條例》中規定,因為單位原因沒有給員工安排工作期間,內單位容需要支付員工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依據《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第十二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