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人是
Ⅰ 公務法人與行政法人與公法人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1、公務法人是依照公法設立的法人,是公法人的一種。所謂公法人就是「根據公法規定而成立的法人,以公共事業為成立目的」。具體而言,公務法人是依照公法成立的,由某些物及人組成的,以持續方式達成特定目的的組織體。如:學校、公園、圖書館、博物館等。
2、公務法人是國家行政主體為了特定目的而設立的服務性機構,其主要目的是追求公共利益。
3、公務法人享有一定公共權力,具有獨立的管理機構及法律人格,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4、公務法人與其利用者之間既存在著私法關系即普通民事法律關系,又存在著公法關系即行政法律關系。那麼,假設所涉及的是公共爭議,那便以行政訴訟方式為主;反之,則便以民事訴訟之途徑來救濟。
「公務法人」概念的引入,豐富了行政主體理論,還方便了行政訴訟,同時促進了行政體制改革。經驗證明,行政權本身具有高度聚合的特徵,故出自防範其過渡集中於同一行政主體而導致「壓制性權力結果」出現的考慮,同時也基於監督,制約需要,往往對之加以適度分散,而行政權的分散表現為行政分權、公務分權。「公務法人」反映了現代行政權在專屬主體的變化,現代行政的行使權主體呈現多樣化而非專屬於行政機關。而中國行政權就是過於集中,「公務法人」的引入將進一步推進行政分權,促進行政體制改革的深化。
Ⅱ 什麼是獨立行政法人化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化復是近年為制了適應日本行政改革而提出的一項新制度,主要內容為將原本屬於國家的行政機關機構轉變為獨立的法人,減輕國家的負擔,增加這些機構的獨立自主性。該制度主要實行的領域是國立大學、科研機構等等原本屬於國家機構的機構。日本大學原本是部下屬的執行特別任務的行政機關,其自身並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自主性較弱。在成為獨立行政法人後,國立大學就從國家辦學變成法人辦學,國家對大學沒有直接管轄權力,大學具有完全的自主權。
Ⅲ 行政機關到底是不是獨立法人
這個其實不矛盾。你理解的行政機關包括了各級行政機關,但是並不是各個級別的都是獨立法人。
比如,縣公安局是獨立法人,但是下面的派出所,交警大隊等並不是獨立的法人,而是法人的分支機構,比如在起訴中你無法把派出所作為一個獨立被告,必須把他的上級公安局也就是法人也作為被告列入。司法材料中的「行政機關具有獨立法人」是以行政機關這個整體作為法人理解。
Ⅳ 機關法人是指哪些單位,事業單位法人是指哪些單位
簡單來說,公安機關,稅務局等國家公職機關是機關法人,學校、醫院等公益性單位是事業單位法人。
機關法人和事業單位法人的主要區別:
1、行政單位是國家機關,是法定的行政主體,而事業單位則是國家基於公共目的成立的公共事業組織,除過法律授權的事業單位,均不是行政主體。
2、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
部分事業單位也是行政主體,比如國家地震局、中央氣象局、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等。
拓展資料:
一、機關法人,是指依法行使國家權力,並因行使國家權力的需要而享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國家機關。在進行民事活動時,國家機關以法人身份出現,與對方自然人或法人一樣是平等民事主體,而不是行政主體。
它確立了機關主體資格,奠定了機關工作的法律基礎,增加了機關工作的權威性、嚴肅性和規范性。機關法人的設立,能有效地解決難度大、效率低和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二、事業單位法人,是指從事非營利性的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的各種組織。包括從事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新聞出版等事業的單位。它們與企業法人的區別就在於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只要是以營利為目的,即使從事的是上述事業,也應屬於企業法人。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設立,具備法人條件,經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核准登記成立的面向社會直接為國民經濟和社會提供服務,以社會公益為主要目的的社會組織。
參考鏈接:網路-機關法人網路-事業單位法人
Ⅳ 國家行政機關屬於特別法人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八十七條【非營利法人的定義及類型】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為非營利法人。
非營利法人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
第九十六條【特別法人的類型】本節規定的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為特別法人。
Ⅵ 行政法人的特質
(1).其所執行的公共任務是國家有義務確保其實行的。
(2).其業務執行有專業內化需求或要強化容成本效益和經營績效。
(3).其所執行的任務不適合用傳統的行政機關或民間組織處理。
(4).涉及公權力行使程度較低。
Ⅶ 行政法人如何認定是犯罪的
行政案件如果滿足以下條件則可以認定是犯罪:
1、客體要件:侵犯的客體為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2、客觀要件: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3、主體要件:主體為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行為人;
4、主觀要件:主觀方面存在故意或過失。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Ⅷ 行政單位有沒有法人
事業單位有法人,機關單位只有第一責任人,法人主體是國家。
省體育局的第一責任人,就是一把手肯定是該體育局書記,但因為屬於一級政府,他並不是法人。
Ⅸ 行政機關是不是法人
是法人,法定代表人是正職(注意黨組書記和正職不是同一人時,是正職不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