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見證人司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見證人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2-01-04 17:00:20

❶ 如何理解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39條

《刑事訴訟法》第條和第140條規定了:刑事證據的偵查扣押,它是指偵查人員在勘查、搜查的過程中,對於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物品和文件,依法予以提取、留置、封存的一項偵查措施。提問中的扣押決定書以及扣押清單,二者關系是:任何一次扣押必須持有有效的法律文書,即扣押決定書;任何一次扣押行為,必須列明所扣押的物品,即扣押清單。扣押清單不能替代扣押決定書。可以這樣說:沒有扣押決定書的扣押,是非法的;沒有扣押清單的扣押,是有瑕疵的。
扣押物證、書證和視聽資料的目的是為了提取和保全證據,以求准確認定案情。刑事證據的偵查扣押是一種強制性的證據收集行為,一般是建立在證據持有人拒絕交出相關證據的前提下。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注意刑事證據的偵查扣押與搜查和刑事證據偵查調取的區別與聯系。
一、扣押與搜查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第一,它們都是強制性的偵查措施。搜查是指偵查人員為了發現犯罪人和犯罪證據對有關的場所、物品和人身進行搜索、檢查的一種偵查行為,而扣押是指偵查機關發現與案件有關的物品(包括物證、書證、視聽資料)依法留置和控制的偵查行為。
第二,扣押通常發生在搜查的過程中,扣押是搜查的目的。
二、扣押也不同於調取。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調取是偵查機關已經了解到某個單位或者某個公民持有與案件有關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通過簽發《調取證據通知書》,使其協助偵查機關「主動」交出證據。扣押則缺乏這種特點,大部分在勘查、搜查中偵查人員依法取得。但持有人拒絕交出應當扣押的物品、文件時,偵查機關可以強行扣押。因此,扣押的強制性比調取更為明顯

❷ 當前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還有效嗎

摘要 你好,要根據情況。刑事訴訟法解釋效力是什麼

❸ 刑事訴訟中的見證人的要求

證人證言是刑事訴訟中的主要證據形式,刑事訴訟法中涉及到證人的條款較多專,不能累述。總屬之,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相關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並且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六十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❹ 證人和見證人的定義和區別。最好能引用相關法律條文。

證人和見證人的定義和區別

刑事訴訟中的證人是指在訴訟外知道案件情況的當事人以外的人。見證人是指司法機關根據辦案需要邀請到場觀察監督某項訴訟行為的實施,必要時可以作證的與本案無利害關系的人。

證人和見證人的區別

一、證人具有特定性,而見證人具有可選擇性

《刑事訴訟法》第60條第一款規定:「凡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證人必須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因此具有特定性,那不知道案件情況的人是不可能成為證人的。而見證人一般是偵查人員在進行訴訟活動的現場臨時選擇和邀請的,並不要求他了解案件情況,也就是說偵查人員選擇和邀請公民作為見證人時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可選擇性,幾乎現場的任何旁觀者都有可能被邀請作為見證人。公民被邀請成為見證人後,他就成為了了解有關訴訟活動的特定人,這與證人又有著相似之處。但見證人所了解的只是偵查人員進行訴訟活動的情況,而非案件本身的情況。

二、二者訴訟地位不同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證人是訴訟參與人,具有重要的訴訟地《刑事訴訟法》和《規定》以及其它相關的司法解釋中對證人資格、證人的權利及義務都做出了詳細的規定。見證人雖然是刑事訴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其並不是訴訟參與人,因此也就不具備相應的訴訟地位。

三、二者在刑事訴訟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證人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因此,證人向法庭陳述的是與案件情況有關的內容,證明的是案件事實。而見證人並不知道案件情況,只是在一種非常偶然的狀態下被偵查人員邀請「見證」相關刑事訴訟活動進行的全部過程,他在法庭上不可能憑借自己的記憶將自己在現場的所見所聞全部陳述出來,而只可能是向法庭陳述當時的所見所聞與偵查人員所做的筆錄內容一致,以此證明偵查人員在進行這些特定的刑事訴訟活動時激請了見證人,而且見證人觀察並監督了全部刑事訴訟活動,亦即證明偵查人員進行這些特定的刑事訴訟活動的程序是合法的。

四、證人不能同時擔任見證人

1、證人與見證人履行不同的法律義務,身份重疊於法無據。現行刑事訴訟法雖未明確將見證人納入訴訟參與人范圍,但見證人通常參與刑事訴訟活動,通過到場見證來監督取證程序是否合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其實質是「訴訟行為的證人」,地位和作用不亞於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訴訟參與人,域外立法對見證人的訴訟參與人地位也普遍認可。「案件事實的證人」與「訴訟行為的證人」以不同的身份參加訴訟活動,履行不同的法律義務,如果發生身份重疊,同一個人在訴訟活動中既承擔「作證」義務又承擔「監督」義務,無疑存在價值沖突,且於法無據。雖然公訴人在法庭上同時履行指控犯罪與法律監督職責,但其屬於刑事訴訟法明確授權,於法有據。

2、證人不是「與案件無關」的人,不符合見證人的主體資格。《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210條規定「勘查現場時,應當邀請與案件無關的公民作為見證人」,《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211條規定「勘驗時,人民檢察院應當邀請二名與案件無關的見證人在場」。可見,與案件無關是擔任見證人的必備條件。證人是指了解案件部分或全部情況,並在庭審或訴訟過程中向司法機關提供證言的人,屬於訴訟參與人的范疇。證人在某種程度上了解案件的相關情況,主觀上自然形成對案件的直觀判斷,這種直觀判斷會導致認識上的「好惡」與「傾向性」,進而影響見證人的「客觀中立原則」,可能造成訴訟監督、人權保障流於形式。因此,證人作為重要的訴訟參與人,依法參與訴訟活動,不是與案件無關的人,不能同時擔任見證人。

3、刑事訴訟活動是公權力依法運行的過程,應嚴格遵守「法無授權即禁止」原則。有觀點認為,目前沒有刑事見證的專門立法,現行法律規范也並未禁止證人同時擔任見證人,因此二者可以存在身份重疊。證人與見證人都是刑事訴訟活動的參與者,刑事訴訟活動是國家公權力運行的過程,通過偵查、起訴、審判活動依法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關繫到公民的重大權利,應當嚴格遵守公權力「法無授權即禁止」原則,不能隨意突破、擴張。在刑事訴訟立法沒有授權證人可以同時擔任見證人的情況下,司法實踐中不能依據私權利「法無禁止即自由」原則,理解為法律允許二者身份重疊。由於證人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證人與見證人身份發生沖突,證人應當依法履行其作證的義務,偵查機關另行邀請與案件無關的人擔任見證人。如果作證之前已經作為見證人見證了相關訴訟活動,那麼也不應再作為證人作證。

❺ 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誰的位階高

刑事訴訟法的層級較高,相關的司法解釋不能與刑事訴訟法相違背。

❻ 刑事訴訟法中 證人與見證人的區別

  • 刑事訴訟中的證人是指在訴訟外知道案件情況的當事人以外的人。而見證人是指司法機關根據辦案需要邀請到場觀察監督某項訴訟行為的實施,必要時可以作證的與本案無利害關系的人。

  •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1、產生的方式不同。證人是在訴訟之前由案件本身決定的,不能任意選擇;見證人則是在訴訟各種過程中根據需要邀請的,有廣泛的選擇性。2、證明的對象不同。證人對案件事實本身作證;見證人只對被邀請參加見證的事實作證。3、在訴訟中的作用不同。證人是協助司法機關查明案件事實;見證人是使司法機關的偵查行為、程序產生無可懷疑的法律效果。

  •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第一百三十一條勘驗、檢查的情況應當寫成筆錄,由參加勘驗、檢查的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三十七條在搜查的時候,應當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屬,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在場。

    搜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進行。

    第一百三十八條搜查的情況應當寫成筆錄,由偵查人員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屬,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屬在逃或者拒絕簽名、蓋章,應當在筆錄上註明。

    第一百四十條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應當會同在場見證人和被查封、扣押財物、文件持有人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清單一式二份,由偵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一份交給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備查。

❼ 求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司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沒有專門的司法解釋,只有釋義,請參照:

專《刑事訴訟法屬》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釋義:第一,滿足上述幾個條件的,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是指司法機關已經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做撤銷案件處理,檢查機關應當不起訴。駁回起訴申請。法院應當終止審理,或者判處無罪。根據情況不通,採用方式不同,比如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應當做終止審理。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做無罪或者不起訴的處理

❽ 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需要由證據證明的事項包括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專檢察院承擔,自訴屬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第五十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可見由證據證明的事項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等事項

❾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共24章,548條,7萬余字,主要就以下法律適用問題作了具體規定:一是對證版人、鑒定人、有專權門知識的人出庭的相關問題作了詳細規定,以保障當事人的質證權,充分發揮庭審功能;二是設專節對非法證據排除的具體程序作出規定,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確保司法公正;三是對庭前會議的適用案件范圍、參加主體、功能等問題作了規定,以保障庭審活動順暢高效;四是明確了附帶民事訴訟賠償標准,以有效維護被害方合法權益,確保案結事了,促進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貫徹落實;五是對簡易程序的具體適用作了明確和細化,在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基礎上,確保簡單案件盡可能得到高效處理,促進審判質效整體提高;六是對二審開庭的范圍、限制發回重審、上訴不加刑等問題作了進一步明確,維護當事人訴訟權利,保障二審的監督、糾錯功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七是對查封、扣押、凍結財物的審查處理程序作了具體規定,為涉案財物及其孳息的處理提供明確依據,切實維護財產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八是對刑事訴訟法新增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違法所得沒收程序、強制醫療程序等四個特別程序作出了詳細規定,確保相關案件處理的合法、穩妥。

熱點內容
我是演說家道德 發布:2025-09-11 22:44:23 瀏覽:13
行政法主要是用來 發布:2025-09-11 22:37:35 瀏覽:723
原司法部副部長 發布:2025-09-11 22:29:26 瀏覽:590
司法考試刑法真題2010 發布:2025-09-11 22:20:54 瀏覽:133
勞動法惡意調崗 發布:2025-09-11 22:20:45 瀏覽:650
法院怒懟 發布:2025-09-11 22:20:43 瀏覽:690
上班後考法律碩士 發布:2025-09-11 21:59:21 瀏覽:833
1980年刑事訴訟法全文 發布:2025-09-11 21:59:20 瀏覽:258
基層工作人員法律知識競賽試題 發布:2025-09-11 21:40:52 瀏覽:985
鄉鎮法治文化建設 發布:2025-09-11 21:25:51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