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6年行政法年會

2016年行政法年會

發布時間: 2022-01-10 00:37:37

Ⅰ 王景斌的相關著作

1王景斌 《制度正義與權利流失矯治》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10-1
2王景斌 《部門行政法--理念、制度與邏輯》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1-2
3王景斌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10-1
4王景斌 《教育法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04-1-1
5王景斌 《部門行政法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2
6王景斌 《當代中國法學前沿問題研究》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12-1 1《當代中國教育行政法研究》,教育部「九五」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批准號:JLD820006),1998年8月,項目主持人
2《學校糾紛的法律關系及法律救濟途徑研究》,國家基金、國家教科十五規劃項目(項目號:0201031),2002年,第一參加人
3 《制度主義視野下振興東北經濟的法制保障問題研究》,吉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批准號:200206),2005年8月,6000元 項目主持人
4 《論公共利益的法理界定及立法表達》 吉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批准號:2005020),2006年8月,8000元 項目主持人
5 《地方政府實現文明執法的對策研究--以長春市為對象的考察》 長春市科技局軟科學規劃項目(批准號:2006023),2006年8月,40000元項目主持人
6《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吉林省高等教育網路課件開發項目(結項獲省級一等獎) 2006年20000元(批准號:20060005)項目主持人
7《公立高等院校校園安全法制保障比較研究》 司法部法學規劃項目(批准號:2007090),2007年2月,60000元與吉林大學崔卓蘭老師聯合申報共同主持
8 《地方政府實現文明執法的對策研究》 教育部科學規劃項目(批准號:07JA820023),2007年8月,50000元項目主持人
9《公民法律素質教育的實施機制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特色研究項目 2009年1月50000元(批准號 )項目主持人 1王景斌 《依法治校論要》 《東北師大學報》 2000-4-2 CSSCI
2王景斌 《現代中國憲法與利益關系的調整》 日本《中國21世紀》 2000-4-11重點刊物
3王景斌 《依法辦學應成為學校管理的新理念》 《法制日報》(理論版) 2000-10-1
4王景斌 《近年來中國行政法學體系問題研究概述》 日本愛知大學《研究員叢刊》 2001-5-1 重點刊物
5 王景斌 《現代中國憲法對利益結構調整的演化》 《中國21》日本2001-6-1 重點刊物
6 王景斌 《當代中國的憲法演進中的利益格局變化論析》 《法制與社會發展》 2001-7-1CSSCI
7 王景斌 《制度差異與行政法理基礎之選擇》 《東北師大學報》 2001-1 CSSCI
8 王景斌 《政府行政方式的戰略選擇》 《吉林大學學報》 2001-3 CSSCI
9 王景斌 《再論政府行政方式的戰略選擇》 《東北師大學報》 2001-4 CSSCI
10 王景斌 《商標的異化與異化的商標》 《當代法學》 2001-9-1 CSSCI
11 王景斌 《中國古代反腐敗的特點及其歷史局限性》 《社會科學戰線》 2001-9-1 CSSCI
12 王景斌 《我國行政法學體系問題研究述要》 《行政與法》 2001-9-3
13 王景斌 《加入WTO與中國政府行政法治建設》 日本《國際問題研究紀要》 2001-12-1重點刊物
14王景斌 《依法執政:在憲政框架內黨對執政方式的理性選擇》 《東北師大學報》 2003-6-1 CSSCI
15王景斌 《學生與學校糾紛的法律救濟途徑評介》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04-3-1
16王景斌 《我國<教育法>與<高等教育法>的立法銜接》 《現代教育科學》 2004-4-1
17王景斌 《社會保障立法中對象主體權利的價值》 《當代中國法學前沿問題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12-1
18王景斌 《論公權對私域的介入限度》 《當代中國法學前沿問題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12-1
19王景斌 《論公共利益之界定----一個公法學基石性范疇的法理學分析》 《法制與社會發展》 2005-1-1 CSSCI
20 王景斌 《尋求均衡:政府責任在行政立法層面的博弈分析》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 2005-1-1 CSSCI
21 王景斌《論教育行政法律關系及相對人權利救濟》《東北師范大學學報》 2005-6-1 CSSCI
22 王景斌 《對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若干修改建議》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05-1-1
23 王景斌 《尋求法治精神----由長春老人免費乘車案引起的法律思考》 《行政與法》 2005-1-1
24王景斌《行政法制化之必然性論略》《建設法治政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200 5-4-1
25王景斌 《從法理上確立公共利益之判定標准》《中國改革》理論版(第五版) 2005-4-21
26 王景斌 《以行政法為例談公權對私域的介入問題》 《法學理論前沿問題》(第三卷) 科學出版社 2005-5-1
27 王景斌 《公權法治:從尊重私權開始》 《行政與法》 2005-5-1
28 王景斌 《公共利益之界定:一個法理學視角》 《中國修憲之後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5-6-1
29 王景斌 《環境保護與執法理念之校正--由近年來我國兩起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引發的法律思考》 《環境執法研究與探討》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5-7-1
30 王景斌 《公共利益法理標准下的政府改革》 《中國改革》理論版(第六版) 2005-7-20
31 王景斌《「紅頭文件」違法之原因及對策分析》 行政與法 2005-11
32 王景斌《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警察權的使命》全國法學會第十七次年會論文集 2005-11
33 王景斌《行政指導與公共衛生安全》 當代法學 2005-12CSSCI
34王景斌《追尋公正:解析我國輕罪重判刑事賠償問題》 行政與法 2006-1
35 王景斌《論教育糾紛的法律關系及法律救濟》 現代教育科學 2006-4
36 王景斌《教育糾紛的法律屬性及解決機制》 長白學刊 2006-5
37 王景斌《論警察行政執法現代理念之確立》 行政與法 2006-8
38 王景斌《論行政救濟原則的確立》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 2008-2 CSSCI
39 王景斌《論公共利益在我國的立法表達》 社會科學戰線 2008-2 CSSCI
40 王景斌《論我國行政訴訟和解制度之構建》全國副省級城市法學會第十九次年會論文集 1王景斌 《制度正義與權利流失矯治》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10-1
2王景斌 《部門行政法--理念、制度與邏輯》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1-2
3王景斌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10-1
4王景斌 《教育法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04-1-1
5王景斌 《部門行政法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2
6王景斌 《當代中國法學前沿問題研究》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12-1 1 王景斌 《發揮長春法律人才優勢、重構城鄉法律援助體系》振興長春與法制環境建設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長春市法學會
2 王景斌 《中國古代反腐敗特點及歷史局限性》吉林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吉林省人民政府
3 王景斌 《論西部開發與法治環境建設問題》 全國第十三次副省級在城市法學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
4 王景斌 《依法執政與執政能力建設關系問題研究》 全國副省級城市十六次法學理論研討會一等獎2004-12-1
5 王景斌 《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警察權的使命》 全國副省級城市第十七次法學理論研討會一等獎2005-11-1
6 王景斌 《行政法治化必然性論略》 「建設法治政府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吉林省人民政府法制辦 2005-5-1
7 王景斌 《環境行政執法理念之校正》 全國首屆環境行政執法研討會一等獎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005-7-22
8 王景斌 《論教育行政法律關系及相對人權利救濟》 吉林省第五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 2006-9-1
9 王景斌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吉林省教育廳 2006-9-1
10王景斌 《論我國行政訴訟和解制度之構建》全國副省級城市法學會第十九次年會優秀論文 2008-2-1
11王景斌 《法理學》東北師范大學第七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獎一等獎 2008-12
12王景斌 《部門行政法學——理念、制度與邏輯》東北師范大學第七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獎一等獎 2008-12-23
13王景斌 《制度缺失與權利流失--以行政立法為例的分析》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二十次法學理論研討會論文二等獎 2008-11-1
14王景斌 《制度正義與權利流失矯治》東北師范大學第七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獎優秀獎 2008-12-23

Ⅱ 企業年會主題

上海市物業管理協會換屆更名

4 月,上海市物業管理協會召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同時,上海市物業管理協會更名為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更名後,該協會的屬性由原來的企業協會拓展為行業協會,行業中的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經濟組織都可以成為單位會員,國家注冊物業管理師可以成為個人會員。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的業務范圍,也將拓展為上海市物業管理的行業調研、行業協調、行業培訓、行業評比、學術研究、會展服務、業務咨詢、信息交流和發布等。

點評:上海市物業管理協會的換屆更名,拓寬了協會的業務范圍,使協會從原來的企業協會變成了行業協會。這將有利於促進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更好地為物業管理企業和物業管理從業人員服務,這是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一個進步。

物業管理師制度初步建立

6 月 27 日,建設部下發建辦人函 [2006]384 號文件

正式成立「全國物業管理師制度管理委員會」,由建設部總經濟師謝家瑾擔任主任,主要負責組織和協調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實施和管理工作。 7 月 27 日,全國物業管理師制度管理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確定於下半年正式推進物業管理師資格認定考試制度,第一次考試時間確定在 10 月 28 日。 10 月 28 日,全國物業管理師資格認定考試如期舉行。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徐俊達表示,「此次考試的舉行,標志著我國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初步建立。今後,我國將大力推行物業管理師制度」。

點評: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建立是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對於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必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其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 3 個方面:首先是加快了我國物業管理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化進程,有利於提升我國物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參與建設和諧社會的能力;其次是將規范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這對於減少物業管理糾紛、塑造物業管理行業良好社會形象將起到積極作用;再次是將提升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長期以來,物業管理行業被認為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但隨著物業管理師制度的推廣和全面實施,這一局面將逐步得以改善。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

8 月 18 日,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建設部總經濟師、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謝家瑾,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司長沈建忠,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副司長張小宏,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主任陸克華等有關領導和來自全國各地近 1000 家會員單位代表參加了大會。在同日舉行的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劉志峰當選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屆名譽會長,謝家瑾當選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屆會長,徐俊達等 10 人當選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屆副會長,陳偉當選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屆秘書長,許新民等 3 人當選為副秘書長。這次大會回顧、總結了協會的第一屆工作,對行業當前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分析,並對行業和協會下一步發展作了展望。

點評:在這次大會上,建設部副部長、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名譽會長劉志峰所做的講話 《 建立規范、誠信、和諧的物業管理市場 》 和建設部總經濟師、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謝家瑾所做的工作報告 《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共同推進物業管理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 是我國物業管理行業今後幾年發展的基本指導方針,被中國物業管理行業業內人士譽為寶貴的「精神食糧」,必將指導行業實現更大的發展。

上海市「與業主同心」主題活動

8 月,上海市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與業主同心 —— 2006 · 構建和諧物業,營造溫馨家園」主題活動,上海全市共有 170 家物業管理公司和 1150 個小區參加了這次活動。據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介紹,開展這一活動就是要在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基礎上,建立物業管理企業與業主的同心圓關系,圍繞「與業主同心」,創建一種社區、政府(行業)、居民和轄區管理企業組織共同參與的群體良性互動機制,從而依靠整個社區的力量和資源,解決物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次活動突出了物業管理企業與業主的互動,大多數小區的活動都是物業管理公司協同業委會、居委會共同舉辦。據了解,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將著力把「與業主同心」打造成品牌活動,並長期開展下去,每年確定一個主題,一段時間內形成一個高潮。

點評:上海市「與業主同心」主題活動之所以能夠成為 2006 年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大事之一,不僅在於它推動了上海市的和諧社會建設,更在於它探索創建了一種社區、政府(行業)、居民和轄區物業管理企業組織共同參與的群體良性互動機制。這一機制的建立對於其他地區做好物業管理工作、共建和諧社會無疑具有很好的示範意義,各物業管理企業和行業從業人員應該認真研究和學習這一群體良性互動機制,保證自己所管理的小區實現和諧。

第三屆深圳物業管理周

11 月 19 日,主題為「文明服務、和諧社區」的第三屆深圳物業管理周及物業管理高峰論壇開幕,來自台北、香港、澳門及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等城市的業界領導、學界專家、企業代表等數百人聚首深圳,共商物業管理未來發展之路。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出席開幕式並宣布第三屆深圳物業管理周開幕,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徐俊達也出席了這次活動。

在高峰論壇上,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就物業管理行業內的一些熱點問題,如物業管理師制度、物權法、物業管理行業的監管、住宅維修資金管理、物業管理公司在小區的退出機制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而熱烈的交流探討。在活動期間,深圳市還舉辦了鄰里節、業主體驗日、社區關愛行動、社區趣味運動會及社區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充分體現出物業管理對於建設和諧社區、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地位和重要意義。

點評:建設和諧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基礎環節,只有實現社區和諧,構建和諧社會才有希望。實現社區和諧,離不開良好的物業管理工作。因此,中國的物業管理人責無旁貸,必須主動承擔起構建和諧社區的歷史使命。

建設和諧社區,首先要實現物業管理企業與業主之間關系的和諧。為此,物業管理企業必須苦練內功,注重企業制度的創新和管理服務的創新,提高服務水平,奉行「以人為本、誠信、親情服務」的理念,用貼心的服務感動業主;其次要實現業主與業主之間關系的和諧,增進業主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和諧社區建設就是要打破業主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社區文化活動,為業主提供交流、活動的場所和機會,縮短鄰居之間的距離,增進業主之間的交流,實現業主之間關系的和諧與融洽。

《 中國物業管理 》 第五屆協辦委員會會議暨物業管理經理人論壇

11 月 25 日, 《 中國物業管理 》 第五屆協辦委員會會議暨物業管理經理人論壇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徐俊達、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物業管理處處長王玉平、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翁國強、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秘書長董賢鈞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 《 中國物業管理 》 雜志的協辦單位代表 140 餘人出席了會議,為 《 中國物業管理 》 雜志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也為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未來發展獻計獻策。

點評: 《 中國物業管理 》 雜志每年召開的協辦委員會會議暨物業管理經理人論壇架起了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中國物業管理協會與各物業管理企業之間溝通與聯系的橋梁,已經成為物業管理行業業內人士相互交流、共同學習的重要平台,得到了眾多物業管理企業經理人的認可與支持。目前,連續五屆會議已經成為業界經理人的高端對話年會。

60 多家物業管理企業獲一級資質

2006 年,共有 60 多家物業管理企業通過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的評審,晉升為國家一級資質物業管理企業。這些晉升為一級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不僅有北京、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也有不少是中西部地區的企業,充分體現了中國物業管理行業在 2006 年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點評:一年內 60 多家物業管理企業晉升為國家一級資質,這是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一件喜事,是中國物業管理人一年來努力工作的結果和回報。我們期待著 2007 年能有更多的物業管理企業晉升為國家一級資質企業,期待著物業管理行業的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美麗園」事件再度成為關注焦點

2005 年 3 月,北京美麗園小區業主委員會起訴鴻銘物業管理公司大幅度虛抬物業費的收費數額,並提出停止對外租賃電梯,將相關收益返還業主等要求。 2005 年 9 月 14 日,一審法院駁回了業委會的訴訟請求。業委會不服該判決上訴至北京市一中院,美麗園業委會終審勝訴,一中院判決支持了業委會 13 項訴求中的 12 項。 2006 年 1 月,鴻銘物業管理公司向北京市一中院提交了再審申請,要求對此案進行重新審理。 8 月,一中院按照法定程序對案件進行再審,仍維持之前做出的終審判決。 8 月 31 日深夜,鴻銘物業管理公司突然撤離小區,小區內停水、停電、停門禁,陷入一片混亂。 9 月 5 日,海淀區小區辦授權美麗園業委會召開業主大會組織招標新物業管理公司。 12 月 9 日,經過公開招投標,南京新鴻運物業管理公司中標,接管美麗園小區,並與鴻銘物業管理公司實現了順利交接。

點評:以發展的眼光來看,「美麗園」事件是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它凸顯出中國物業管理市場的不成熟:首先,法院是否有權力裁定物業費值得商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價格的制定是一種市場行為,應該由商品交易的雙方根據市場供求關系協商確定,價格協商不成,買賣可以不做。在物業管理市場上,物業服務就是一種商品,物業費自然應該由物業管理公司和業主雙方協商決定,雙方協商不成,業主可以選擇其他物業管理公司。但在「美麗園」事件中,法院卻扮演了物業費最終確定者的角色;其次,一些業主的物業管理消費觀念還不夠成熟和理性,還存在著物業費「越低越好」的傾向;再次是一些物業管理公司的行為不夠成熟,例如鴻銘物業管理公司突然撤出小區,造成小區內停水、停電、停門禁,給業主的生活帶來了不良影響,也給物業管理公司自身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這一切都說明中國的物業管理市場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美麗園」事件之後,更多的應是理性的反思。

廣州維修基金第一案再起波瀾

2006 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廣州維修基金第一案有了最新的進展。 1 月 12 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四審認為,「現行法律法規對專項維修基金的繳納主體、繳納數額、履行方式、履行期限、民事責任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調整尚無具體規定,當事人所承擔的主要是行政法上的義務,應由行政主管部門前置處理為宜,此類糾紛暫不具備作為民事案件受理和處理的條件。」這一判決再次吸引了人們關注的目光,並引發了席捲廣東的「維修基金追繳風暴」。

1999 年 8 月,廣州東悅居小區居民李女士與東華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合同,購買東悅居一套房子。幾年後,李女士發現房屋維修基金一直沒有著落, 2003 年李女士以開發商不給其繳納物業維修基金為由,把開發商告上法院,此被稱為「廣州維修基金第一案」。原告李女士表示,根據 《 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 》 第 32 條的規定,物業管理維修基金由物業建設單位按物業總投資的 2% ,在向業主委員會移交物業管理權時,一次性劃撥給業主委員會。但東悅居小區業主委員會一直沒有收到上述維修基金,請求法院判令開發商向其支付維修基金。被告東華公司則認為,維修基金應該由業主自己來掏。他們的依據是建設部頒布實施的 《 住宅共同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維修基金管理辦法 》 。其中規定:「商品房在銷售時,購房者與售房單位應當簽訂有關維修基金繳交約定。購房者應當按購房款 2% 至 3% 的比例向銷售房單位繳交維修基金。」

點評:此案引人關注的焦點在於法院在判決時究竟應該依據 《 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 》 還是建設部 《 住宅共同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維修基金管理辦法 》 ,廣州市中院最後選擇將問題推給行政主管部門了事。這一事件說明,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呼喚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以分清物業管理各主體的責任和義務,規范各主體的行為,並進一步突破政策法規不完善對行業發展的瓶頸制約。

鄭州物業管理企業罷收維權活動取得新突破

2006 年,鄭州市的物業管理公司集體罷收維權活動取得了新的突破:該市部分物業管理公司停止無償代該市熱力公司提供供暖服務,迫使該市熱力公司在 2006 年的供暖工作中支付物業管理公司一定的管理服務維護費用。

鄭州市物業管理協會領導的物業管理公司「罷收維權」活動從 2004 年 11 月開始,至今已經有 3 年的時間。在這 3 年的時間里,該市電力企業逐步全面推行「一戶一表」、抄表到最終用戶;自來水公司逐步實行「一戶一表」改造、「階梯水價」等管理辦法;天燃氣公司在抄表到戶的基礎上,對委託代收的用戶分步實行自我管理收費。可以說該市水電氣供應商三家企業與物業管理企業初步達成共識,並承諾負責相應設施設備維護管理。但冬季供暖問題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鄭州市物業管理協會領導的 2006 年「罷收維權」行動主要針對鄭州市熱力公司展開。在 2006 年,鄭州市物業管理協會、河南省物業商會多次召開研討會,多次組織物業管理企業同政府主管部門、供暖企業等討論,向政府主管部門遞交情況專題調研報告 10 多次,並邀請 《 大河報 》 等河南本地主流媒體全程參與報道。最後,在鄭州市物價局、房管局等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協調下,鄭州市物業管理企業的維權活動取得了新的成果。

點評:國務院 《 物業管理條例 》 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向最終用戶收取有關費用。」這已經明確表明水電氣暖供應商應該自行向水電氣暖商品的最終使用者(業主)收取費用,物業管理企業沒有責任代水電氣暖供應商收取相關費用。但實際上,一些地方的水電氣暖供應商卻仍然要求物業管理企業代收費用,這給物業管理企業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經濟負擔,干擾了物業管理企業的正常工作。鄭州市物業管理協會領導該市 400 多家物業管理企業開展「罷收維權」活動維護了該市物業管理企業的利益,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值得肯定。 ◇

Ⅲ 收入中國行政法學年會論文集的文章還能再發表么

視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如該論文集為主流資料庫收錄的(知網,萬方,維普),是不可能重復發表的;如未收錄,屬於內部資料或內部期刊,可繼續發表。

因為,你只需要知道,你所刊登期刊雜志是否為公開發行。

Ⅳ 求王名揚美國行政法 英國行政法 法國行政法 PDF

美國行政法上下http://ds3.d.iask.com/fs/800/1//pdf/%E7%BE%8E%E5%9B%BD%E8%A1%8C%E6%94%BF%E6%B3%95+%E4%B8%8A%E5%86%8C+%E7%AC%AC%E4%BA%8C%E7%89%88+%E7%8E%8B%E5%90%8D%E6%89%AC+%E7%9D%80.pdf?origin=d131.d.iask.com

http://d133.d.iask.com/fs/800/1//pdf/%E7%8E%8B%E5%90%8D%E6%89%AC_%E7%BE%8E%E5%9B%BD%E8%A1%8C%E6%94%BF%E6%B3%95-2%E7%89%88-%E4%B8%8B%E5%86%8C.pdf
英國行政法

http://d123.d.iask.com/fs/800/1//pdf/%E8%8B%B1%E5%9B%BD%E8%A1%8C%E6%94%BF%E6%B3%95%EF%BC%88%E7%8E%8B%E5%90%8D%E6%89%AC%EF%BC%89.pdf
法國pdf 沒有找到
file:///E:/Download/%E7%8E%8B%E5%90%8D%E6%89%AC%E6%B3%95%E5%9B%BD%E8%A1%8C%E6%94%BF%E6%B3%95.rar
好像有的需要扣分,注冊一個號碼好了

Ⅳ 2016行政法有哪些新變化可以寫畢業論文

我幫你寫好了。沒問題。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論文提綱也可以用最簡單的格式和分類,簡單明了地說明論文的目的、依據和意義,甚至是兩句話。這種提綱往往是用於科學論文,而且在對於各種概念有相互聯系而不是孤立的出來討論的情況下。如果總要分出1、2、3......點來寫的話,往往會變成「八股文」的模式,這樣的論文往往是應付式的論文,其真正的科學價值會大打折扣。

Ⅵ 沈開舉的學術成就

1.《論信訪在行政訴訟中的地位》,獨撰,《法學雜志》1987年第四期;
2.《論行政法制監督與整頓機關幹部作風》,獨撰,《河南法學》1986年第四期;
3.《經濟法實際上是經濟行政法——兼論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系》,合著,《政法學報》1986年第一 期;
4.《論行政首長負責制》,獨撰,《領導科學》1987年第五期;
5.《論我國行政監察制度的歷史發展》,獨撰,《河南監察》1986年第二期;
6.《我國行政訴訟研究綜述》,獨撰,《河南法學》1987年第三期;
7.《論行政強制措施》,獨撰,《法學研究》1993年第二期;
8.《國家賠償法比較研究》,合著,《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四期;
9.《也談行政授權——兼論與行政委託的區別》,獨撰,《行政法學研究》1995年第三期;
10.《行政訴訟法與國家賠償法銜接問題初探》,獨撰,《行政法學研究》1995年第四期;
11.《論行政處罰法對我國行政民主的新發展》,獨撰,《行政法學研究》1997年第一期;
12.《處罰法定——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獨撰,《法制日報》1995年10月12日第七版;
13.《中國行政訴訟的現狀與問題》,獨撰,《第二回東亞行政法年會文集》1998年漢城大學出版;
14.《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研究》,獨撰,《海峽兩岸行政法研討會綜述》1999年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出版;
15.《行政法部門劃分和行政法學體系分類研究》,獨撰,《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二期;
16.《WTO與中國行政法治》,合著,《人民日報》2002年4月13日第六版;
17.《WTO與我國行政裁決公正性研究》,獨撰,《中國法學》2002年第五期
18.《論行政實事行為》,合著,第一作者,《中國法學》2002年增刊;
19.《論行政復議立法中的若干技術問題》,獨撰,《憲政論叢》2002年第三期;
20.《行政程序立法中實體與程序關系探析》,獨撰,《憲政論叢》2002年第三期;
21.《行政機關解決民事糾紛研究》,合著,第一作者,《國務院法制辦2003年依法行政理論研討會文集》。
22.《行政上之損失補償范圍研究》,合著,第一作者,《憲政論叢》第4期;
23.《憲政視野下的城市房屋拆遷——一種立憲主義的視角》,合著,第一作者,《走向憲政》,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4、《論行政補償的標准》,《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
25、《中國大陸行政補償法治及理論研究之發展》,載《修憲之後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6、《中國行政補償體系之建構》,載《修憲之後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交通行政法》,主編,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審定的高等學校法學教材,中國人事出版社1996年版;
2.《行政徵收研究》,獨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國家賠償法通論》,主編,中原農民出版社1995年版;
4.《行政處罰法通論》,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5.《中國行政訴訟法通論》,參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6.《中國行政法教程》,第一副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7.《警察法學》,第一副主編,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8.《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概論》,參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行政法自學考試概論》,主編,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10.《行政訴訟法概論》,參編,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
11.《中外行政訴訟辭典》,參編,東方出版社1989年版;
12.《行政訴訟實用教程》,副主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13.《行政法知識手冊》,參編,勞動人事出版社1990年版;
14.《憲法學教程》,參編,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15.《中國行政法學的新理念》,參編,中國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16.《行政法學教程》,參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17.《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參編,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基礎教材.必修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18.《行政責任研究》,合著,鄭州大學出版社;
19.《中國行政許可法概論》,主編,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行政實體法與行政程序法》(上下卷),主編,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1.《中國當代行政法》,參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22.《行政補償法研究》,主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Ⅶ 《行政法學》和《行政法與行政訴訟(一)》是一個科目嗎 為什麼我在2016年10月份的行政管理

都差不多,考行政法訴訟法都會一起考。害怕你們誤解為只考實體法不考訴訟部分才換成那個名字

Ⅷ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2016有沒有修改

《行政訴訟法來》:根源據2014年11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修訂 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是指國家行政主體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組織和管理的活動。行政具有國家意志性、執行性、法律性和強制性的特徵。

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的行政法律規范的總和。行政法以行政關系為調整對象,其目的是保障國家行政權運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熱點內容
下列哪一個主題要對網路謠言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9 06:29:38 瀏覽:591
2016社會工作政策法規真題 發布:2025-09-09 06:24:23 瀏覽:74
加強全國人大對立法工作的領導 發布:2025-09-09 06:18:16 瀏覽:649
行政法各部分內容的關系 發布:2025-09-09 06:18:08 瀏覽:189
2016徐匯區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09 06:18:05 瀏覽:338
全市法律援助工作會 發布:2025-09-09 06:11:59 瀏覽:954
夫妻連帶責任是什麼法律 發布:2025-09-09 06:09:43 瀏覽:581
刑法講課稿 發布:2025-09-09 06:08:58 瀏覽:687
法律知識資格考試制度 發布:2025-09-09 06:03:48 瀏覽:504
法治觀念名言 發布:2025-09-09 06:03:05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