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用得到刑事訴訟法
Ⅰ 在刑事訴訟法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有權決定適用的強制措施有什麼
刑事訴訟法中的強制措施包括法定的五種,分別是:拘傳、取保候專審、監事居住、拘留、逮捕屬。
其中拘傳、取保候審、監事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有權決定適用,拘留只有法院不能適用,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有權決定適用;逮捕由公安機關執行,檢查院有權決定和批准逮捕,法院有權決定逮捕。
Ⅱ 公安機關調取證據通知書刑訴法多少條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條。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十三條 辯護律師經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也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第五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者毀滅證據的,無論屬於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
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Ⅲ 公安機關經常用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抄從公安機關的職責和與民眾襲生活經常相關的角度出發,一般公安機關常用的實體法有《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程序法有《刑事訴訟法》、《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也是公安交管部門常用的法律法規。
其它也應遵守執行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紀律條令》等。
Ⅳ 逮補運用刑事訴訟法哪一條
我們大家都知道,對於每一個案件我們國家都是公平公正的對待的。我們現在身邊發生的 刑事訴訟法 相關案件也非常多,有很多的情況是已經有 逮捕 和拘留的情況了。對於逮捕方面其實我們國家是有規定的。那麼逮補運用刑事訴訟法哪一條?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實施逮捕須具備三個條件:有 證據 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 刑罰 ;有逮捕必要。 我們理解,如果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具備前兩個條件,但是採取 取保候審 或 監視居住 方法,可以防止社會危險性的發生,就沒有逮捕的必要。而後一個條件尤為重要,屬必備條件。如無逮捕必要,則可不採取逮捕措施,即只對那些非逮捕不可的人才實施逮捕。 實踐中,對這一條的理解和執行差異較大,為防止可能出現的後遺症,辦案人員往往從嚴掌握,認為可捕可不捕的,以捕為上。正確適用「有逮捕必要」,既有利於打擊犯罪,保證案件的順利 訴訟 ,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十分重要。 辦案人員要克服怕負責任的思想,認真負責地審查每一起批捕案件。我們認為,對這一條可從幾個方面把握: 過失犯罪 或一般刑事案件,惡性或社會危害性小的;犯罪情節較輕、處刑較輕的;嫌疑人態度好、有悔罪表現的,以及 投案自首 、坦白交代有 立功 表現的;平時表現好屬偶爾犯一般罪行的,等等,可不捕。群眾反映強烈、民憤較大的,一般不應作沒有逮捕必要不批捕處理。 強制措施 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根據情況,對被告人可以決定 拘傳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逮捕。 對被告人採取、撤銷或者 變更強制措施 的,由院長決定。 第一百一十四條 對經依法 傳喚 拒不到庭的被告人,或者根據案件情況有必要拘傳的被告人,可以拘傳。 拘傳被告人,應當由院長簽發拘傳票,由司法警察執行,執行人員不得少於二人。 拘傳被告人,應當出示拘傳票。對抗拒拘傳的被告人,可以使用戒具。 第一百一十五條 拘傳被告人,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逮捕措施的,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不得以連續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被告人。應當保證被拘傳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第一百一十六條 被告人具有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取保候審。 對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應當責令其提出保 證人 或者交納 保證金 ,不得同時使用保證人保證與保證金保證。 第一百一十七條 對下列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可以責令其提出一至二名保證人: (一)無力交納保證金的; (二)未成年或者已滿七十五周歲的; (三)不宜收取保證金的其他被告人。 第一百一十八條 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保證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符合條件的,應當告知其必須履行的義務,並由其出具 保證書 。 第一百一十九條 對決定取保候審的被告人使用保證金保證的,應當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保證金的具體數額,並責令被告人或者為其提供保證金的單位、個人將保證金一次性存入公安機關指定銀行的專門賬戶。 第一百二十條 人民法院向被告人宣布取保候審決定後,應當將取保候審決定書等相關材料送交當地同級公安機關執行;被告人不在本地居住的,送交其居住地公安機關執行。 對被告人使用保證金保證的,應當在核實保證金已經存入公安機關指定銀行的專門賬戶後,將銀行出具的收款憑證一並送交公安機關。 第一百二十一條 被告人被取保候審期間,保證人不願繼續履行保證義務或者喪失履行保證義務能力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保證人的申請或者公安機關的書面通知後三日內,責令被告人重新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或者變更強制措施,並通知公安機關。 第一百二十二條 根據案件事實和法律規定,認為已經構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逃匿的,如果系保證人協助被告人逃匿,或者保證人明知被告人藏匿地點但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對保證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發現使用保證金保證的被取保候審人違反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應當提出沒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證金的書面意見,連同有關材料一並送交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處理。 人民法院收到公安機關已經沒收保證金的書面通知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建議後,應當區別情形,在五日內責令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或者提出保證人,或者變更強制措施,並通知公安機關。 人民法院決定對被依法沒收保證金的被告人繼續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的期限連續計算。 我們可以看出對於 逮補運用刑事訴訟法 哪一條是運用的第六十條的規定,逮捕是需要有前提的條件的,是需要有真是的犯罪證據可以判處 有期徒刑 同時還需要有有逮捕的必要的時候才是可以進行逮捕的。對於逮捕方面的規定其實遠遠不止這些,所以說我們還是要多去了解學習。
Ⅳ 在什麼情況下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會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情形,根據《刑事訴訟法》內的規定,主要有以下的情形:容
1、第一百七十一條第四款:
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2、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款: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3、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款: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附:《刑事訴訟法》第15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Ⅵ 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可以行使偵查權的機關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6)公安機關用得到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案例1:打擊長江流域污染環境違法犯罪,今年以來——
公安機關偵破刑事案件150起
針對長江流域非法排污、傾倒危險廢物等違法犯罪行為,2018年以來,公安機關已偵破此類刑事案件15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0名。
2018年2月,公安部會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環保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召開會議,部署長江流域污染環境違法犯罪集中打擊整治工作。公安部已成立工作專班,指導各地綜合運用提級偵辦、異地用警等措施強力破案攻堅。同時還會同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等11部門建立了打擊長江流域污染環境違法犯罪活動打防聯動工作機制。
公安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安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深化打擊整治工作,同時緊緊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對各類環境犯罪「零容忍」,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案例2:
山西省檢察機關依法決定對李成先立案偵查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微博消息,2015年8月26日,經山西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人民檢察院決定,依法對山西省國土廳總工程師李成先(副廳級)涉嫌濫用職權犯罪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Ⅶ 公安機關立案用109還是112條
公安機關立案用109還是112條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修正)》第109條規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第11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差鋒襪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基嘩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修正)》第一百零九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虛激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第一百一十四條 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