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不勞而獲
① 我公司一員工上班就是混日子 不做事情 如何合法解聘該員工
這個事情非常簡單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績效考核,規定業績和標准。同時,對他冷處理一段時間。
比如說,你規定每天他必須在崗八個小時,每個小時都得拍多少照片,拍自己做事的照片,用水印相機,拍攝自己的工作情況,然後工作記錄啥的,如果是生產車間的話,就更簡單,每天必須完成20個零件,否則,少一個,要麼加班完成,要麼扣工資。如果是銷售的話,銷售全靠提成,他沒有業績,也就沒有工資啦。再比如,每天的衛生必須達到什麼標准,然後派人巡查,巡查出來問題,就拍照處理。
另外,可以對他冷處理,就是大家都不理他,也不給他安排事情做,他不是喜歡在公司裡面不做事情,混日子嗎?那麼正好,大家點名的時候,也不點他,安排工作的時候,也把他跳過,等到發工資的時候,不給他,他肯定會來問你,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反問他,你給公司做了什麼事情,你拿出證據來,公司不養閑人,我們公司每個人都要對得起這份工資,要做就要好好做,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專一行。再比如,他不是不做事情嗎?那麼他上班肯定在休息或者玩手機了,這些是公司禁止的,發現一次,就罰他兩百,時間久了,他自己就待不下去了。
②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及具體內容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包涵在整個勞動法體系之中,集體體現勞動法的本質和基本精神,貫穿於勞動法的立法、執法、司法的全過程的總的指導思想和根本准則。它是勞動法的核心和靈魂。(一)勞動權利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勞動是公民的權利,即我國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從事勞動的同等權利。這對公民、用工單位和國家都有特定的法律意義。對公民來說,意味著享有包括就業權和擇業權在內的勞動權。對用人單位來說,意味著必須盡可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平等地錄用符合錄用條件的職工,履行提供社會保險、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等方面的應盡職責,並且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公民勞動權的實現。對國家來說,意味著應當為公民實現勞動權提供保障。 勞動也是公民的義務,這是憲法的規定,也是從勞動尚未普遍成為人們生活第一需要的現實和社會制度的要求出發提出的。對公民來說,勞動的義務意味著必須以勞動作為謀生手段,在積極爭取國家和社會提供的就業機會的同時,努力通過自謀職業、自願組織就業等方式為自己創造就業機會,並在勞動崗位上履行各項義務。對用人單位來說,意味著有權組織職工參加勞動,並要求職工遵守勞動紀律和完成勞動任務。對政府來說,意味著應當採取各種措施,促使公民以勞動作為其獲取生活主要來源的基本手段;禁止或制裁非法的不勞而獲行為。 (二)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 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歷來是各國勞動法所奉行的主旨。勞動者權利的內容相當廣泛,包括勞動權、獲取勞動報酬權、勞動保護權、休息休假權、職業培訓權、物質幫助權、參與企業民主管理權等。勞動法應當以具體落實憲法中關於勞動者權益的規定為己任,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應當是偏重保護、平等保護、全面保護和最基本的保護。 所謂偏重保護,即勞動法在對勞動關系當事人雙方都給予保護的同時,偏重於保護在勞動關系中事實上處於相對弱者地位的勞動者。這就要求,在勞動法應當以保護勞動者權利為立法本位,更多地體現勞動者權利和用人單位的義務,把保護勞動者作為首要任務。 所謂平等保護,即全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其涵義和要求包括兩個層次:(1)各種勞動者的平等保護。對於不同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職務以及在不同所有制性質的單位工作或用工形式等不同的各種勞動者來說,在勞動法上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禁止對任何勞動者在勞動方面的歧視。(2)對特殊勞動者群體進行特殊保護。例如,婦女勞動者、未成年勞動者、殘疾勞動者、少數民族勞動者、退役軍人勞動者等。特殊勞動者群體除了受到勞動法給予的各種一般保護外,其特殊利益還受到勞動法的特殊保護。這種特殊保護是對一般性平等保護的必要補充,旨在使特殊勞動者群體的特殊利益與一般勞動者的共有利益一樣受到平等保護,因而並不違背平等保護的精神。當然,關於特殊勞動者群體及其特殊利益的界定,關於特殊保護的措施和限度的確定,必須以法律為依據。 所謂全面保護,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論是財產權益還是人身權益,無論是法定權益還是約定權益,無論其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哪個方面,無論它存在於勞動關系締結以前、締結以後或終止以後,都要置於勞動法的保護范圍之內。 所謂最基本保護,即是對勞動節的最低限度保護,也就是對勞動者基本利益的保護。在勞動者的利益結構中,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須的人身安全及健康、基本生活需要等利益屬於基本利益,對勞動者的意義最重要,保護勞動者首先就是要保護勞動者的基本利益。 (三)勞動法主體利益平衡原則 勞動法主體主要包括國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法主體利益平衡就是要求盡量實現這三方利益的平衡。勞動法的立法宗旨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了實現勞動法主體三方權益的平衡,勞動法的具體條文應在充分考慮、衡量了三方主體利益之後確定
③ 廣州勞動法規定底薪
廣州勞動法現規定廣州最低工資是860元,節日加班是日工資3倍、假日是2倍,平時是1.5倍。
④ 不勞而獲算算勞動法哪一條急需
這和勞動法有什麼關系,和民事和刑法有點關系,看性質。
⑤ 請問新勞動法合同到期是否每年補償一個月的工資
支付標准
1、按照《勞動法》和《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相關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准應根據違反或解除合同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標準的補償。
2、《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對不同的補償標准進行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它對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規定了四種標准補償:
(1)違反《勞動法》和合同約定,剋扣拖欠工資,拒不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支付低於當地工資標準的工資報酬的,用人單位應加發工資報酬和低於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2)對因勞動者患病、非工負傷或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對患重病和絕症者,用人單位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病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3)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換工作崗位後仍不能勝任,由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若勞動者工資高於社平三倍的,則最多付給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4)對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此種情況的經濟補償金支付沒有12個月的限制。
⑥ 勞動法不勞而獲怎麼解釋
不用幹活還能有工資拿。
⑦ 私人企業的勞動法有哪些
中國勞動法只有一部。 針對的對象是中國境內任何企業單位和公司。
就是內說不管大小容,不管國有 還是私人,都必須服從本法。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不違法,法律規定這種情況視為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用人關系不光以合同為存在,而是以事實為存在。
公司收取保證金是違法的。
沒有加班費算違法。 每個月加班時間最多累積不能超過40小時。
像這種情況,勞動法雖然有保障,有規定,但是勞動法對勞動者保護力度不夠,並且實際操作意義不大,所以樓主這種情況是很無奈的。 因為單位一旦和勞動者沖突,會隨時解僱你。對勞動者損失更大。 說到底我們國家法律還不夠健全。都是形式主義的條文。
⑧ 急急急!勞動法規定請病假有工資嗎
有病假工資,但每個地方對此規定不同!
根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9條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根據《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2007年修改)第21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在病休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病假工資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⑨ 勞動法只適用於大公司,國企,而民企私企可以不受勞動法的限制嗎
當然不是,民企私企都適用《勞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