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年假天數

勞動法年假天數

發布時間: 2020-12-20 08:24:33

勞動法中年假制度規定的天數是自然日還是工作日

是工作日。

5天年假中間碰到有一天二天是自己原來的休息日,這種情況下年假遇到正常休息日是可以順延的,年休假的假期不包括國家法定的休息日和休假日。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相關規定:

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1)勞動法年假天數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相關規定:

第三條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

第四條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第五條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第十一條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按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

前款所稱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後的月平均工資。在本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實行計件工資、提成工資或者其他績效工資制的職工,日工資收入的計發辦法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勞務派遣單位的職工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條件的,享受年休假。

被派遣職工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無工作期間由勞務派遣單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的天數多於其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少於其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的,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應當協商安排補足被派遣職工年休假天數。

㈡ 勞動法年假天數應該怎麼計算

您好,具體的計算方法參照以下法規: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三條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以下簡稱年休假)。
第四條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第五條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 (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㈢ 關於新勞動法年假規定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規定帶薪年休假的假期分類如下:

(一)職工內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容10年的,年休假5天;

(二)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三)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3)勞動法年假天數擴展閱讀: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㈣ 勞動法規定年假有幾天

年假抄,是國家根據勞動襲者工作年限和勞動繁重緊張程度每年給予的一定期間的帶薪連續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㈤ 勞動法關於年假的規定

年假來,是國家根據勞源動者工作年限和勞動繁重緊張程度每年給予的一定期間的帶薪連續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㈥ 關於勞動法年假如何計算

年假,是國家根據勞動者工作年限和勞動繁重緊張程度每年給予的一定期專間的帶薪連續休假。屬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㈦ 勞動法年休假計算方法

勞動相關法律關於「年假」規定如下:

1.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

2.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年休假的計算方法如下:

1.非當年新入職職工按照工作年限核算年休假。

2.當年新入職職工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1)首次入職員工的帶薪年休假計算方法

如果入職員工為首次工作,在職第一年在年度計算周期內無論也不能期滿12個月,故在當年不享受帶薪年假問題。

2)入職前尚未滿足連續工作12個月的計算方法

假定入職前的工作時限累計為A(同為日歷期間經歷天數),入職後在年度內剩餘日歷天數為B,則計算公式=(A+B-365)÷365天×天數系數。

3)入職前已滿足連續工作12個月的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7)勞動法年假天數擴展閱讀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熱點內容
崑山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5-05-16 13:54:19 瀏覽:239
警輔巡邏執法規定 發布:2025-05-16 13:53:36 瀏覽:913
勞動法關於孕婦三期的規定 發布:2025-05-16 13:50:17 瀏覽:877
法律援助律師更換條件 發布:2025-05-16 13:38:55 瀏覽:110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發布:2025-05-16 13:34:29 瀏覽:145
公文條例定義 發布:2025-05-16 13:32:57 瀏覽:798
法治立國小說 發布:2025-05-16 13:25:05 瀏覽:174
社區矯正司法行政 發布:2025-05-16 13:22:43 瀏覽:205
2016年新勞動法關於病假工資規定 發布:2025-05-16 13:12:08 瀏覽:355
民法典裡面的婚姻法 發布:2025-05-16 13:10:29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