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行政法
Ⅰ 全國最好的行政法學系和行政法教授在哪裡有哪些大學的行政法比較好急急急急急急急
吉林大學的鄧正來教授是我國非常著名的行政法專家!
當然,北大,人大和中法大也有許多著名的行政法專家!
包括武大和上面所講的浙大等等,都有我們國家非常著名的法學院!
Ⅱ 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比較完整的行政法典是
唐代 《唐六典》
《唐六典》是記載唐代封建國家職官制度的一部重要文獻。唐玄宗於開元十年(公元772年)命令大臣以當時的國家行政體制為基礎,仿照西周〈周官〉一書依官職分類的體例編纂《唐六典》,至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完成,其內容主要記載了唐朝國家機構的設置、官員的編制、品級及職責、官員的選拔、任用、考核、監督、獎懲、俸祿、退休等制度和規定。[1]關於《唐六典》的編纂體例,尤其是《唐六典》的性質即《唐六典》是一部什麼樣的書,歷來為學者所爭議。律、令是中國古代傳統法制中的兩種基本文本,自戰國時代開始,歷經演變,至唐漸趨定製,成為唐代的主要法律文件。
Ⅲ 行政法論文哪種題目題目好寫些啊
行政執法類的
Ⅳ 司法考試各科哪些老師講得好
民法曹興明老師。老師上課風趣幽默,能將知識點講得通俗易懂,同時又都踩中重點,考前兩個月每天睡前看看曹老師發的必考點,或者在考前迅速瀏覽一遍這些必考點,對於考試有很大幫助。
刑法陳永生老師。上課幽默,會有很多有趣的案例輔助記憶,講義的內容也比較完整。
行政法吳鵬老師。講義十分精簡,將知識點全部濃縮為四十幾頁的講義,對於考點的講解也非常通俗易懂,口訣也有助於記憶,將主觀題的答題方法摸得很透,能從吳老師處學到很多答題的技巧。
理論法、憲法、法制史楊帆老師。講義體系清楚,講課也很有趣,編的口訣十分有用,很多甚至對我之後的考試都有幫助。
來勝的師資都很優秀,工作也很負責,講課各有特色,而不是照本宣科、沒有重點,選擇好的老師對於理解知識非常重要。
宋桂蘭老師和劉玫老師都十分強調刑訴法體系的構建,她們幫助我搭好了學科的框架,刑訴的學習如虎添翼。
「法考是一座橋,我們要走過去,不能在上面造房子。」通過考試,重要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選擇的老師,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法考其實並不難。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
我本身自製力不強,時間管理能力不足,促使我萌生報班的想法。而貼心的課程安排、面授課的形式、輔導員的關懷都是我選擇來勝的理由。
在面授課程安排方面,來勝的安排符合在校生的學習習慣,老師們特意將課程安排在了周末,使大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聽面授課,而且面授課相比於網課,能使學生與老師們面對面交流,老師上課時可以針對學生的疑惑講課,使課程更有針對性,提升學習效率,在短時間內吸收盡可能多的知識。
來勝請的輔導員是上一屆通過法考的學長姐們,他們更加了解法考的最新情況,在每周給我們打電話詢問復習情況時,也能有效的為我們解答困惑。來勝這個機構也給我們傳遞了溫暖。在客觀題備戰後期,為了我們有更多有效的復習時間,來勝就將運營時間延後了三個小時。我們學習時,無論留下學習的人有多少,來勝的老師們都會陪伴著我們,使得我十分感動。
Ⅳ 為什麼法國行政法比較發達
1.
公私法之二元分化
公私法之分自古羅馬有之,而在法國自
17
、
18
世紀始,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和中央集權統
一國家的形成、
產生了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分離,
導致了兩種不同的權力形態
——
私權和
公權,
並以此為調整對象分別形成了法國法律制度特有的基本結構和相對獨立的兩大法律部
門
——
私法和公法,至此方使公私法二元制度結構在法國成形且得以極大發展。
2.
獨立的行政法院系統
「
法國有兩種法院體系。一種是普通法院,也叫私法法院,這種法院審理除行政案件以外的
所有案件。
另一種就是行政法院。兩種法院均有各自明確的審級劃分和管轄,互相獨立,平
行存在。
」
法國法院的這種建制一般稱其為雙軌制,
雙軌制之效用在於使法國
「
有了一部由行
政法庭制定的專門法
---
行政法
」
,
並且行政法庭因
「
更了解行政行為的必要性而通常比普通法
院更多地考慮個人利益
」
更適宜解決法國的社會問題、維護和保障法國的法治秩序。
3.
法國行政法實質是判例法
法國行政法領域把判例制度發揚光大。
「
法國行政法的主要淵源並不是成文法典,而是源於
行政法院的判例。
」
法國的經典行政法理論都是在
19
世紀末期和
20
世紀初期根據最高行政
法院的判決發展而來的。
因為行政法院存在的歷史比較短暫而且行政法沒有像民法和刑法那
樣完備的法典,所以行政法院在實踐中必須更多地依靠判例。
4.
公務法人制度
法國法律承認三種行政主體,即國家、地方團體和公務法人。
對於前二種行政主體,一般國
家行政法理論都無異議,
而單就公務法人制度則大有差異。
可以說在法國,
公務法人制度如
同行政法院與行政判例制度一般構成了法國行政法影響世界各國法治的主要方面。
「
公務法
人是在以地域為基礎的國家和地方團體以外的另一種行政主體。
」「
公務法人是國家行政主體
為了特定職能目的而設立的服務性機構,
與作為機關法人的行政機關不同。
公務法人的職能
側重於服務,而機關法人的職能側重於管理。
」
公務法人是公法人的一種。
法國是大陸法系國家的典型代表,素有"行政法母國"之譽,其行政法被許多國家奉為典範.法國最先從理念上承認行政法是一個獨立的部門法,並通過行政法院富有創造性的努力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行政法體系.支撐這一龐大的行政法體系的是隱藏在其背後的行政法基本原則.
Ⅵ 比較行政法的介紹
行政法學中有關基礎問題的研究,不論在我國行政法學界還是從全球范圍來看都是相對薄弱的內。這其中的原因有諸多容方面:一是行政法學作為應用學科導致了學者們對行政法運作過程中具體問題研究的重視,而疏於對理論問題的探討;二是由於行政法學在法律學科體系中的學科定位比較模糊,學者們難以建構起這個學科的深層次的理論體系。正是基於行政法學界對行政法學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筆者著述了《比較行政法學》一書。
Ⅶ 比較憲法專業和比較行政法專業哪個更有前途
Ⅷ 法大與北大的憲法與行政法比較
應該是指源研究生考試吧。
這樣的話,當然是法大好考。
法大現在研究生考試改革增加了科目,但是書上有什麼就考什麼,而且基本上只考中國法。分主觀題和客觀題。
北大的話,她的憲法行政法專業很好,但是首先沒有參考數目,網上所說的必讀數目單這兩門就與厚薄大小不等的五本;另外外國法是肯定會考的,今年專業卷第一題就是一個純外國憲法問題,考聯邦制度的。北大的考卷只有主觀題,而且,對學生的答題邏輯性有一定要求。
另外,如果你對這個專業比較了解,你應該知道這個專業的理論性比較強,而後者的考察在這個方面要求比較高。
綜上,個人認為法大的研究生就憲法與行政法專業來說肯定要比北大的好考的多。
Ⅸ 請比較行政法上行政訴訟,行政復議和國家賠償三者受案范圍的異同
我是在想你說的是不是受理的機關、內容上的范圍?
行政訴訟:對行版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權不服,到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包括學校、村委會行為);
行政復議: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同級政府法制機構或者上級行政機關提起行政復議,注意復議前置的問題,也就是根據復議法規定,有幾個行政行為是要先經過復議才能訴訟的,自己翻閱;
國家賠償:提起賠償請求可以向法院也可以向行政機關,自己酌定。
不到之處,請指正!
Ⅹ 中外行政法歷史發展的比較
本人認為,為了更好地比較中外行政法的歷史發展,應該首先了解各自的發展歷史,這是前提所在,然後再分別對中國行政法與大陸法系國家的和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的歷史發展進行比較。
一、新中國建立以前行政法的產生與發展
現代意義的行政法在中國產生於民國初期。1914年5月18日公布的《行政訴訟條例》,同年7月15日公布的《行政訴訟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行政訴訟法。1914年3月21日公布的《平政院編制令》,平政院具有行政法院的性質,行政審判權不屬於普通法院,而屬於平政院。1932年11月27日,國民黨政府頒布了《行政訴訟法》,1945年4月16日又頒布了《行政法院組織法》,這兩個法律規定,行政法院與普通法院分立,專門處理行政訴訟案件。它規定行政訴訟有三個步驟,當事人必須先向行政機關提出訴願和再訴願,不服的才能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
二、新中國行政法的產生與發展
新中國行政法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1、行政法的初創階段(1949-1956年)。這是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初創階段,沒有制定系統的行政法體系,甚至對行政法的認識也是有限的。
2、行政法的倒退與破壞階段(1957-1977年)。這一時期由於反右運動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爆發,行政法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被破壞殆盡。
3、行政法的恢復階段(1978-1988年)。從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82憲法開始,行政法進入了恢復階段。許多領域的行政法律規范相繼制定,初步結束了無法可依的局面。1982年頒布的《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審理行政案件,這一規定標志著中國行政訴訟制度誕生的。
4、行政法的發展階段(1989年-)。1989年頒布的《行政訴訟法》具有重大意義,確立了司法權對行政權的制約機制,給公民的合法權利以切實的保障,促進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水平。近年來,行政機關和公民的法律意識有了極大的提高,權力機關和司法機關對行政權的監督機制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正朝著「法治國」的目標艱難而穩步地前進著。
三、外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現在人們使用行政法這一概念是指現代意義上的行政法,是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的產物,是在資產階級民主與法制的理論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一、大陸法系國家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大陸法系的行政法產生較早,體系完善、理論發達。其特點主要是各國都有兩個法院系統,即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都存在兩種法律規則,即公法和私法。法國行政法和德國行政法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但是由於大陸法系各國的歷史不同,在行政法的產生和發展上也存在差異。
二、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其特點主要是各國都沒有獨立的行政法院系統;普通法院在審理各種案件(包括行政案件)時,適用同一體系的法律規則。
1、英國行政法
在英國沒有明確的法律部門的劃分,所以早期的英國沒有明確的行政法概念。作為現代意義的行政法是17世紀下半葉開始出現的,它是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產物。
2、美國行政法
美國行政法受英國行政法的影響產生較晚,美國行政法的產生是同政府積極干預經濟相聯系的,1887年成立的州際貿易委員會被認為是美國行政法的開始。從羅斯福「新政」開始,美國行政法迅速發展,1946年聯邦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是美國行政法上劃時代的法律,該法以美國憲法中的正當法律程序為基礎,建立起准司法的行政程序。
四、歷史發展比較
外國行政法主要分為兩大法系行政法,即為大陸法系國家行政法和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
1、中國行政法與大陸法系國家行政法
雖然中國屬於大陸法系國家,但中國行政法相對大陸法系其他國家的,特別是法國、德國的而言,起步較晚。從產生開始,中國的行政法就直接或間接的受到德國行政法的影響。
2、中國行政法與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
與英美法系國家相比,中國行政法研究則起步較早,重視程度也較高。中國現代意義的行政法產生於民國初期,而英美法系國家直到19世紀後半葉,其
學者們才開始注意行政法的功能並逐步建立了理論體系。在英國,作為一門科學,行政法研究真正受到重視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事情;美國行政法的發展是20世紀30年代以後。
從當代行政法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外行政法日趨融合。兩大法系互采之長,英美法系的行政法范圍向廣義演進,既包括程序法,又包括實體法,既包括內部行政法,又包括外部行政法。過去上訴法院把行政案件看作私法案件,由民事庭審理,現在,上訴法院專設了行政庭,審理行政案件。大陸法系行政法已經突破公法的范圍,在一些行政領域適用私法,在法德等國,行政私法已成為流行詞,公私法的界限日漸模糊。
參考文獻:
1、《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應松年,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
2、《新編行政法學》,譚宗澤,重慶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