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政法院
㈠ 我國首個知識產權法院在哪裡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知識產權法院?
知識產權法院是為專門法院。專門法院,也稱為特別法院,是指法律明確規定授予某類案件管轄權,即管轄范圍僅限於某一類或某幾類案件的法院。專門法院是法律現代化的產物,從一定意義上說,司法的專門化是法律現代化的前提。從國際范圍上看,無論是大陸法系國家還是英美法系國家,都設置有正式的多樣化的專門法院,較為常見的有行政法院、商業法院,此外還有勞動法院、保險法院、家庭法院等。
我國首家知識產權法院成立於2014年11月6日,在北京市海淀區彰化路18號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首任院長由20年前全國首家知識產權審判庭——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的首任庭長宿遲擔任。陳錦川、宋魚水、姜穎等全國知名的、知識產權審判領域的專家型優秀法官均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任職。
知識產權法院的意義
1、「去地方化」、「去行政化」色彩,與整個司法改革的趨勢正好遙相呼應。
2、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一些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淡薄,依靠模仿甚至「山寨」實現了快速發展。由「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必須依託堅實的知識產權保護作為後盾。否則,就不可能有企業有強大動力搞創新,產業轉型升級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3、審判同意的要求。「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極強,但有權受理的法院分散在全國各地,不利於審判實踐的統一。另外,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中,還存在著損害賠償額偏低,以及地方保護主義現象等。」
4、避免地方保護主義。對地方保護主義的三家知識產權法院,屬於跨行政區設立,將為我國司法機構設置與布局的調整,特別是為司法轄域與行政轄區的相對分離提供有益探索;
5、二審合一。在三家知識產權法院實行了「(民事、行政)二審合一」,這也屬於我國審判體制與制度上的一個較大變化和嘗試,由此形成的經驗,對於其他類型案件的審判也會有啟示作用。
㈡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機關,是我國的司法機關。對嗎請說明理由。
不對,在中國,司法機關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兩大類。
司法機關(judicial branch)是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是國家機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相關國家職權的司法組織,包括法院、檢察院及有關功能部門。
公安機關可以被認為是司法機關的一部分,在行使行政職能時則不屬於司法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偵查部門、軍隊保衛部門等其他負有刑事偵查權的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其角色同公安機關。
(2)中國行政法院擴展閱讀:
1、人民法院按行政區劃設置,一般分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四級;各級人民法院依法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監督
2、人民檢察院按行政區劃設置,一般分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各級人民檢察院依法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報上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同級人大常委會批准
3、國家公安機關、安全機關依據憲法、《地方組織法》和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方案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行政區劃進行設置相應機構,作為本級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或直屬部門,依法行使相應職權,對本級人民政府負責,同時也對上級主管機關負責
㈢ 我國的行政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各是什麼
我國的行政機關就是抄指各級政府。最高行政機關是國務院。下面有省政府,市政府,縣政府,鄉鎮政府。
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有最高人民法院,省高院,市中院,縣級基層法院構成。
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有最高人民檢察院,省高院,市中院。縣級檢察院。
總結不易望採納一下。
㈣ 我國的專門人民法院包括
我國法院分為:(一)最高人民法院;(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三)專門人民法院。
其中,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和海事法院、知識產權法院、金融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設置、組織、職權和法官任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人民法院的設置、組織和職權,保障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職責,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人民法院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決民事、行政糾紛,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人民法院依照憲法、法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設置。
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五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視。
第六條人民法院堅持司法公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遵守法定程序,依法保護個人和組織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尊重和保障人權。
第七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公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八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責任制,建立健全權責統一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
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對本級人民法院的工作實施監督。
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接受人民群眾監督,保障人民群眾對人民法院工作依法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㈤ 中國 各級法院各級法官對應的行政級別是什麼
中國各級法院高級法官對應的行政級別是什麼這個我們不懂要他們內部人才知道
㈥ 中國 各級法院各級法官對應的行政級別是什麼
司法改革後,法官不是行政編制的公務員,所以沒有行政級別了。硬要對比,參照以前的編制。最高院院長應該是副國級,省院院長是副部,副省級城市(主要是省會和國務院特批單列市)中院院長是正廳,其他地級市院長是副廳。區法院院長是正處。
㈦ 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有權代表國家依法獨立行使()
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國家審判權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行使。
拓展資料:1.性質。我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明確了人民法院履行國家審判職能的性質。審判權由人民法院單獨行使,其他國家機關不能分享。
2.產生。我國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受它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受它監督。
3.設置。根據我國憲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等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按行政區劃設置,專門人民法院根據特定的組織系統或者特定案件的實際需要設置。我國法院體系由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組成。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包括:(1)基層人民法院,設於縣、自治縣(旗)、不設區的市、市轄區;(2)中級人民法院,設於省和自治區的各地區、省和自治區所轄市、自治州(盟)以及直轄市;(3)高級人民法院,設於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海事法院等。軍事法院也設三級:基層法院,包括軍級單位的軍事法院、兵團級軍事法院和在京直屬部隊軍事法院;各大軍區、各軍種軍事法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海事法院設在沿海大中城市和長江流域的大城市。各級人民法院設立審判委員會總結審判經驗,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
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中級以上人民法院還可以根據需要設其他審判庭。各級人民法院設有執行機構,負責需要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民事和經濟案件判決和裁定的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4.任務和職權。人民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以及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
㈧ 我國憲法規定我國的人民法院是什麼
我國憲法規定我國的人民法院是審判機關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二條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法院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決民事、行政糾紛,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
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㈨ 行政法院是我國專門法院嗎
以前沒有專門的行政法院,只在各個法院里設立行政庭。
不過近年來有些地方內,會指定當地的某個法院,容專門審理這個區域內所有行政案件,本來應該屬於其他法院行政庭管轄的案件,也會集中到這家法院。
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可以說它是行政法院。然而與真正的行政法院不同的是,這種法院並不只審理行政案件,還會處理其他案件。只不過某個區域內的行政案件被集中到它這里管轄。
㈩ 中國有獨立的行政法院嗎
中國的行政力量不交由法院的原因: 1,人民法院是司法機關,不是行政機關,沒有行專政處罰權,不屬能作出行政處罰(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 2,《行政處罰法》第十六條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