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判決書送達派出所
1. 刑事判決書為什麼讓去刑警隊領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5
2. 刑事判決書送達派出所後還要送達單位嗎
刑事判決書生效後應該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沒有單位的則送達到被告人所在地的派出所。
由於法院可以選擇將判決書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單位的注冊登記機關,所以,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不要將刑事判決書送往工作單位。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內送達判決書。
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時間和地點,傳喚當事人並通知公訴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判決宣告後,應當立即送達判決書。
判決書應當送達人民檢察院、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並可以送達被告人的近親屬。判決生效後,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單位的注冊登記機關。
3. 判刑了判決書一般寄哪裡
法律分析:刑事判決書應當送達當事人、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被告人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地公安派出所。如果被告人是單位,還應當送達給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三條 判決書應當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的當事人既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而參加刑事訴訟的人員,包括: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百八十二條 判決生效後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被告人是單位的,應當送達被告人注冊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4. 判決書寄回當地派出所嗎
法律分析:會的。一般法院都會預留判決書送達地址的,一般是當事人的經常居所地,戶籍地等。如果之前請了律師,法院也會把判決書郵寄給律師一份。判決書會讓當事人當庭簽收,負責執行緩刑的派出所一般是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會收到法院判決書以及執行通知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 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5. 當庭宣判的,刑事訴訟法規定判決書幾天內送達當事人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回人民檢察院;定期答宣告潘巨額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刑訴法第196條
6. 判決書下達後是否會送達到當事人所在地派出所
會。送達是司法機關按照法定的一定方式,將法律文書、訴訟文書交付給應當收受文書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行為。
法律分析
送達機關僅限於執行刑事判決的基層派出所,是以執行為目的的送達。為體現刑事訴訟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刑事判決書還應送達刑事案件原偵查機關。理由如下:1.刑事判決書送達偵查機關,有利於偵查機關了解承辦刑事案件的質量和效果。偵查機關可以通過刑事判決書了解案件的最終判決情況,了解最終認定的犯罪事實,刑事證據採信、證據的證明力等,是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案件在判決後的最終信息反饋。公安機關根據刑事判決書認定的犯罪事實及情節,了解被告人所受到的刑事處罰,掌握刑事偵查行為的效果,增強其打擊刑事犯罪的有效性和針對性。2.將刑事判決書送達偵查機關,真正實現公安機關與審判機關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偵查機關和審判機關的工作聯系比之於檢察機關與偵查機關、檢察機關與審判機關之間相對來說聯系較少,溝通渠道不暢。刑事判決書的送達有利於兩機關加強聯系、溝通,真正實現兩機關的互動。3.刑事判決書送達偵查機關,有利於加強偵查機關對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實現相互制約。偵查機關對刑事判決書認定的犯罪事實是否准確有發言權,對判決量刑、認定的罪名和減少認定的犯罪事實等,偵查機關均有權提出異議,並通過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訴,對法院的審判工作進行行之有效的監督。這種監督是很有力度的,對法院的審判工作增加了一道外部監督制約的途徑,並可防止司法腐敗。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 七十四、 將第一百六十三條改為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修改為:「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7. 刑事判決書送達規定
法律分析:刑事判決書送達規定:判決書應當送達人民檢察院、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並可以送達被告人的近親屬。判決生效後,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單位的注冊登記機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內送達判決書。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時間和地點,傳喚當事人並通知公訴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判決宣告後,應當立即送達判決書。
8. 刑事判決書送達戶籍地派出所
法律分析:刑事判決書生效後應該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所在單位應根據法院的判決結果輔以相應的黨紀、政紀的處理或勞動、人事關系的調整),沒有單位的則送達到被告人所在地的派出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二條 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第二百零三條 判決書應當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署名,並且寫明上訴的期限和上訴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