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合同簽訂地
㈠ 最高人民法院在《如何確定合同簽訂地問題的批復》
這個司法解釋抄基本不用啦,可襲能已廢止。《合同法》《民事訴訟法》修改後,基本取代解釋,有的已經吸入法律之中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合同簽訂地問題的批復最高人民法院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贛法經〔1986〕01號請示報告收悉。關於你省南昌市青山城鄉企業產品貿易中心訴福建省寧化縣工業貿易公司購銷合同糾紛案,應如何確定合同簽訂地問題,經我們研究認為:凡書面合同寫明了合同簽訂地點的,以合同寫明的為准;未寫明的,以雙方在合同上共同簽字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雙方簽字蓋章不在同一地點的,以最後一方簽字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本案的合同是在南昌市協議擬定並蓋了原告單位的公章,最後由被告在寧化縣蓋了公章,因此,本案的合同簽訂地為寧化縣。依據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二十三條和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應將本案移送福建省寧化縣人民法院管轄。此復1986年4月11日
㈡ 合同簽訂地法院管轄權
如果當事人依法約定由合同簽訂地的人民法院來管的,合同簽訂地的法院有管轄權。如果當事人沒有約定的,則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來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㈢ 起訴地是以簽訂合同地點還是約定地點
有約定履行地按約定,或者按實際履行地。沒履行的按下面規定,看具體屬於專什麼屬合同,決定起訴地
《民訴解釋》
第十八條 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㈣ 《民事訴訟法》第24條規定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版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權。 (註:新民事訴訟法是第二十三條)
【釋義】 特殊地域管轄(又稱特別管轄),是指以訴訟標的所在地、法律事實所在地為標准確定案件管轄。
合同糾紛的管轄確定標准有兩個,分別是合同履行地和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的確定是相對復雜的問題,對此問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有專門的規定,此處不贅述。
㈤ 法律對於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管轄有什麼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專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屬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八條 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㈥ 簽訂合同時怎樣約定提起訴訟的管轄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條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在約定管轄法院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約定管轄法院的意思表示必須通過書面方式表達出來;形式可以是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也可以是在訴訟前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二、選擇的管轄法院的范圍是限定的,即只能是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中進行選擇。
三、當事人選擇的管轄法院必須是明確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4條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如當事人可以約定:「合同履行中出現的合同爭議,雙方協商解決。不能協商解決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約定管轄不得違反民事訴訟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如本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就不能協議約定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本應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的案件就不能協議約定由不動產所在地之外的法院管轄。
㈦ 合同簽訂地 法院 是否有管轄權
合同簽訂地不是法律規定的確定合同管轄的依據。
法院對合同案件是否有管轄權,以被內告容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確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八條 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