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教師辭職是否可以依照勞動法

教師辭職是否可以依照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2-17 12:28:52

『壹』 事業編教師辭職適用勞動法嗎,還有別的規定嗎,我學期初辭職單位不放,說讓我必須幹完這學期

編制內的人員都不適用於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貳』 事業單位(中學)的員工辭職是按照新的勞動合同法還是按公務員法

新的勞動合同簽訂的主體中有事業單位的,所以是適用新勞動法的。

遞交辭職報告,30天後離職。

不過,每個地方確實有特殊地方性規定,建議慎重點,還是去咨詢一下。

祝好~~~

『叄』 論教育局不批准教師辭職違反勞動法嗎

看來如果送禮能解決倒還好了。。

『肆』 公辦教師辭職最新規定

目前,大部分事業單位人員,比如學校的教師、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不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部分人員與單位的關系就不適用《勞動法》,其辭職適用國家相關人事管理法規

根據《人事部關於印發《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的通知》

第三條辭職應遵循下列原則:

(一)有利於人才的分布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相適應;

(二)有利於更好地發揮人才作用;

(三)鼓勵和支持人才到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工農業生產第一線及其他國家最需要的地區、行業和部門工作。

第四條辭職必須按人事管理許可權,向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第五條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從收到辭職申請起,除本規定第六條、第七條規定的情況外,應在三個月內,予以辦理辭職手續並發給辭職證明書。

第六條與所在單位訂有聘用合同的人員,其辭職按聘用合同的規定辦理。聘用合同沒有明確規定的,可按本規定的第五條或第七條辦理。

(4)教師辭職是否可以依照勞動法擴展閱讀

《人事部關於印發《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的通知》

第七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人員,其辭職必須經過批准。

(一)國家和省、市(地區)重點科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幹,辭職後對工作可能造成損失的;

(二)在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

(三)從事特殊行業、特殊工種的;

(四)從事國家機密工作,或曾從事國家機密工作,在規定的保密期內的;

(五)經司法或行政機關決定或批准,正在接受審查、尚未結案的;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它情況。

『伍』 新勞動法關於教師試用期的辭職問題

您還是參考一下吧:

新《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 考驗高校用人機制

--------------------------------------------------------------------------------

——訪《勞動合同法(草案)》課題組組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常凱

新的勞動合同法已於1月1日起施行。全社會特別是企業方面都在積極採取措施適應這一法律,但高校好像反應平淡,沒有大的影響,這似乎並不正常。

《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將會對高校產生哪些影響?高校應該如何面對《勞動合同法》?在執行《勞動合同法》過程中高校要解決哪些問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專訪了《勞動合同法(草案)》課題組組長、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研究所所長常凱教授。

教師與學校的關系從人事關系轉變為勞動關系

記者:高校作為事業單位,適用《勞動合同法》嗎?

常凱:《勞動合同法》頒布以後,非常重要的一點變化就是勞動和人事並軌,過去不歸《勞動合同法》管理的事業單位比如高校,這次也納入《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這對高校將來的發展將是一個重大轉折。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過去高校僅僅是後勤人員適用《勞動合同法》,教師是按照人事管理的,今後將全部適用《勞動合同法》。如果學校不充分重視、學習理解《勞動合同法》的精神,在用人制度上規范化、法制化,高校將面臨非常被動的局面。

記者:高校教師管理也納入《勞動合同法》的管理范疇,將會給教師與學校的關系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常凱:《勞動合同法》對於教師與學校關系的影響,主要是要從以往的人事關系轉變為勞動關系,從行政管理轉變為合同管理。合同管理的特點,主要是通過合同來明確教師和用人單位即高校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就現實狀況來看,目前我國高校中教師與學校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並不是很明確。高校教師也是勞動者,《勞動合同法》也保護高校教師權利。作為勞動者的教師的權利有兩類,一類是個別權利,主要是工資待遇、勞動條件、社會保障、職業培訓等方面的權利,另一方面是教師作為勞動者的集體的權利,主要是參加工會、集體談判和民主參與等方面的權利,這主要表現在高校職代會和教授委員會在高校發展中的作用。《勞動合同法》首先是要保護教師的個別勞動權利,但同時也要保護教師作為勞動者的集體權利。但《勞動合同法》同時也要求教師作為勞動者,必須遵守勞動規章制度、盡職盡責完成相關的教學和科研任務。

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中國大學對教師的管理和使用與市場化的要求相距甚遠。一方面,一些高校教師的權利未能得到有效保障,諸如工資待遇、勞動條件、績效考評還存在許多不合理的現象,如對於教師實行工廠化管理、像管理計件生產的工人一樣考核教師、一些教師報酬過低等,另一方面又存在著大鍋飯、冗員充斥、工作責任不清等現象。在教師的使用、提升、待遇等方面並不規范,很多規定與法律要求不一致。特別是學校的行政化傾向越來越嚴重。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造成高校教育質量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實行《勞動合同法》的合同化管理,有助於這些問題的解決。

但高校教師作為勞動者,他的勞動在性質、方式、績效衡量等方面又有特殊性。這和工廠、企業的管理有所不同,工作時間上,教師有寒暑假,有上課的課時但可以不坐班等。所以涉及到合同的期限、勞動條件和勞動待遇、勞動定額等問題都需要進行研究。

大學管理由行政化到法制化,這是一個國際趨勢。2002年到2003年我在日本九州大學法學院做外籍教授,正趕上日本「大學法人化」改革。以前日本的國立大學教授是國家公務員,現在是被校方僱傭,教授要和校方進行工資集體談判。國外的一些經驗需要我們借鑒。

大學教師是很特殊的腦力勞動者,腦力勞動者的權利如何體現,這個問題需要研究。教育行政部門要經過調研,然後和勞動部門一起制定符合《勞動合同法》要求的、反映大學特點的實施細則。大學與教師的勞動關系的建立,要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體現他們的自主性,以促進中國高校的發展。

記者:教輔人員的管理如何適用《勞動合同法》?

常凱:所謂的「教輔人員」是相對於教師而言的,但不能認為這部分人員在高校的運行中是「輔助性」的人員。高校的教學和科研管理,主要是通過這部分人員的工作實現的。他們也是高校人員構成的主體部分,准確地講,他們是教學科研的管理人員。

作為教學管理人員,在一些高校中的使用情況也非常不規范,學校可以聘??他們的待遇很低,有的幹了七八年,連個正式名份都沒有。所以,這部分人的工作積極性和專業素質也很難提高。但另外一個問題是有些正式工作人員占著位置不幹活,緊缺的地方又沒有人干,分配不公、工作量不均勻、待遇不平等、身份歧視等現象都存在。

教學管理人員管理的混亂和力量的薄弱,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和管理的質量。這部分人的管理也應納入《勞動合同法》的范疇。一些學校因為編制和成本的考慮,使用大量的派遣工充任教學管理人員崗位。這是不合適的。因為這一崗位不屬於勞務派遣的「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的崗位特徵要求。

教學管理人員必須相對穩定。而且這部分人員必須要有專業技術資格。適應高校擴招的現實,增加教學管理人員的編制,提高和穩定教學管理人員的素質,是提高大學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

後勤人員的基本權利高校要予以保證

記者:高校後勤領域用工問題在新的《勞動合同法》出台後應如何解決呢?

常凱:後勤用工不規范目前已經成為中國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

高校後勤大量使用臨時工、權錢結合的承包制,致使違法用工現象、侵害勞動者權利的現象普遍存在。後勤最底層勞動者待遇通常都非常低,許多工人都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權益很難得到保證。由於後勤管理方面的問題,造成高校後勤服務的質量越來越差。

《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後,將對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產生重大影響。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要求:十年工齡和連續兩次簽訂固定期限合同,就要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從用工之日起,1個月之內不簽訂勞動合同,須付兩倍月工資的硬性規定,顯著加大了學校違法用工的責任風險。員工的權利意識更強了,在這方面勞動爭議上升是一個趨勢。學校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恐怕將來的問題會更嚴重。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特別是北京,大學後勤的勞動爭議非常高,一些大學校長多次作為被告,被員工提起訴訟,這些勞動爭議相當程度上就是因為學校沒有認真執行勞動法,職工權益受到侵害。

尤其是現在的勞務派遣,把人都外包出去,由於管理不嚴、執法不好,出現了很多問題,對整個學校發展都有消極影響。學校後勤人員可以分離出去,走社會化道路,但是學校不能說就不管了,還要按照《勞動合同法》核算勞動崗位和相關待遇,合理計算用工成本和後勤運行成本,特別是一些後勤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保障,學校還要承擔責任。

大學生就業更有保障面臨競爭也更大

記者:從學生角度講,他們關心的是《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對於大學生就業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常凱: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需先簽合同再試用,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這對大學生就業有了法律的保障。過去濫用試用期的問題很多,很多企業利用大學生實習使用廉價勞動力,開始時許諾幹得好就留下,結果幹了一段時間之後,一個人都不留,這在今後都是違法行為。另一方面,只要被僱用就要簽訂勞動合同,這對於大學生初次就業、靈活就業提供了保障。原來有服務期,比如單位說你到我這里必須干3年才能走,這種情況現在屬於違法。一旦被用人單位錄用,必須簽訂勞動合同,這對於大學生穩定就業也是有積極意義的。另外,按照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如實告知用人要求、工作崗位及內容、勞動報酬、勞動條件、規章制度等與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有直接關系的事實情況,這對大學生就業者的權益也是一種保護。

記者:是不是可以說,《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對大學生就業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常凱:保障是一方面,我們還必須看到,《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後,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競爭會更大。因為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單位不能隨便辭退員工了,對於企業用工的規定更加嚴格了,這樣將提高企業的用工成本,因此企業在招聘大學生時會比以前更謹慎、理性,嚴把入口,對於大學生來說,要爭取一個好工作就不是很容易的了,隨便跳槽也不容易。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就業壓力、就業競爭什麼時候都是存在的,這就需要大學生和家長轉變觀念,就業期望不能太高,大學生也是勞動者,不要把工資待遇想得太高,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就業目標的選擇要實際一些,主動去闖。高校應注重對畢業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就業為導向來進行專業設置,並根據市場需求和崗位需求來不斷地調整、更新課程內容,培養出符合實際崗位需求的畢業生。對整個社會說來,也有積極意義,就是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生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

《中國教育報》2008年1月17日第1版

『陸』 在編的教師若自動離職,將會面臨什麼後果

在編的教師自動離職,以後就不會再進學校了,再進學校太難了,除非你的關系很好,否則離職了就別想著再回體制內,其它的沒什麼後果了。

『柒』 教師辭職有補償嗎

不管是什麼工作,自己主動辭職是沒有補償的。勞動法中,用人單位無故辭退員工才有補償。補償標准為每工作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

『捌』 教師試用期辭職適用勞動法嗎

根據勞動法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玖』 作為在編制內的教師,可以按勞動合同法規定辭職么

絕對可以,按照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辦理的。具體辭職有什麼要求可以向當地勞動部門咨詢一下,各地條件不完全相同。

『拾』 教育局編制內的老師辭職也是依照勞動法嗎

依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單位花錢提供了第三方培訓並簽訂《培訓服務期合同》,或者與員工簽訂《競業禁止協議》的,員工中途辭職,才需要支付違約金。沒有這兩種情況,學校僅以教育局規定為由要求扣違約金,是違反勞動法的,也就不需要交。
教育局的規定不能超越勞動法。而且,勞動合同法也是適用於學校這種事業單位的。
其次,辭職只需提前一個月通知,不需要單位批准或者同意,所以,只要提前向公司出具一份辭職報告,做好工作交接,一個月之後,即可辦理離職手續。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