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伐林木罪刑事訴訟法
『壹』 我犯了濫伐林木罪現在已扎,批捕一個月了辦取保可以嗎
可以向公安或司法部門申請,由相關部門根據案情判定。
《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貳』 刑事訴訟法有關山林買賣處罰的規定
《刑法》
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二款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五條第四款 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從重處罰。
第三百四十六條 單位犯本節第三百三十八條至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相關法律》
《森林法》第三十九條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賠償損 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五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 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叄』 三個朋友因盜伐林木觸犯了刑事訴訟法八十條刑事拘留了,請問要拘留多久,要判刑嗎
如果你的三個朋友結伙盜伐林木被刑事拘留,說明已經達到了刑事追究標准,觸犯了《刑法》第345條1款的規定,依法要被判刑的。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結伙做案對犯罪嫌疑人拘留的最長時限為30日,加上檢察院逮捕審查的時間7日,這樣最長時間為37天。
法律鏈接:《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量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以牟利為目的,在林區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從重處罰。
『肆』 濫伐林木罪在刑法的立案標準是什麼
我國刑法對濫伐林木罪的立案規定:
(一)濫伐幼樹五百至一千株以上的;
(二)濫伐十至二十立方米以上的。
濫伐林木罪是指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七十三條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濫伐十至二十立方米以上的;
(二)濫伐幼樹五百至一千株以上的。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本條規定的「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一)未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法律規定的其他主管部門批准並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雖持有林木採伐許可證,但違反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時間、數量、樹種或者方式,任意採伐本單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超過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數量採伐他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伍』 重慶市有關濫伐林木罪的解釋
羅洪順、馬培華犯濫伐林木罪一案
重慶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2007)渝四中法刑終字第41號
原公訴機關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羅洪順,男,1964年3月31日出生於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石柱縣),土家族,高中文化,待業,住(略)。因涉嫌犯濫伐林木罪於2006年9月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0月14日被逮捕,同月16日被取保候審,2007年2月12日被逮捕。現羈押於石柱縣看守所。
辯護人劉育剛、冉啟碧,重慶經冠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人馬培華,男,1957年5月26日出生於石柱縣,土家族,初中文化,農民,住(略)。因涉嫌犯濫伐林木罪於2006年9月27日被取保候審。
石柱縣人民法院審理石柱縣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羅洪順、馬培華犯濫伐林木罪一案,於二○○七年二月十二日作出(2006)石刑初字第179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羅洪順不服,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指派檢察員張紹瓊出庭履行職務,原審被告人馬培華、上訴人羅洪順及其辯護人劉育剛、冉啟碧均出庭參加訴訟。
原審判決認定,2006年7月底至8月初,被告人馬培華、羅洪順夥同餘紹江(另案處理)購買了石柱縣龍沙鎮永豐村石門組山丘河壩扁(小地名)曾洪平家及背灣(小地名)曾茂茲家自留山上的榿木共84株,三人未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證就擅自進行了砍伐,並將砍伐的林木銷售給石柱縣南賓鎮紅衛木材加工廠。同年9月6日,被告人馬培華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並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經鑒定,被砍伐的林木計立木材積為41.89M3。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證人曾洪平、曾茂茲等人的證言;現場勘查筆錄、指認現場筆錄等書證;林木材積鑒定結論以及被告人羅洪順、馬培華的供述與辯解等證據。石柱縣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羅洪順、馬培華結伙違反國家對林木資源的管理,購買私人自留山上的林木後未辦理採伐許可證即擅自進行採伐,採伐林木數量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濫伐林木罪。鑒於被告人馬培華自動投案並如實交待其犯罪事實,系自首,可以從輕處罰,對被告人馬培華適用緩刑將不致再危害社會,可適用緩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二款,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第二、三款和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判決:一、被告人羅洪順犯濫伐林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8000元。被告人馬培華犯濫伐林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000元。被告人在緩刑考驗期內在濫伐地種植幼樹2000株。二、作案工具電鋸一把、電線一圈予以沒收。
上訴人羅洪順及其辯護人提出,羅洪順有自首情節;羅洪順系從犯;羅洪順有立功情節;羅洪順的認罪態度好,家庭有困難,請求改判緩刑。
原審被告人馬培華對原審判決無異議。
經審理查明,2006年7月底至8月初,上訴人羅洪順、原審被告人馬培華夥同餘紹江(另案處理)購買了石柱縣龍沙鎮永豐村石門組小地名山丘河壩扁處曾洪平家以及小地名背灣處曾茂茲家自留山上的榿木共計84株,三人在未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就擅自進行了砍伐,並將砍伐的林木銷售給石柱縣南賓鎮紅衛木材加工廠等處。同年9月6日,馬培華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並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經鑒定,被砍伐的林木計立木材積為41.89M3。
上述事實,有經一、二審當庭舉證、質證,本院予以確認的下列證據證實:
1、按受刑事案件登記表。證明2006年9月6日,馬培華到派出所報案稱,同年7月底,他和羅洪順、余紹江將石柱縣龍沙鎮永豐村石門組曾洪平、曾茂茲家中的榿木80多株進行了砍伐,被砍林木運往石柱縣城銷售。
2、證人曾洪平的證言。證明2006年7月中旬的一天,馬培華找他買木料,他就帶馬培華找曾茂茲、廖輝瓊講好買樹的事。7月下旬的一天,馬培華帶羅洪順、余紹江、向增學來砍樹。鋸樹的工具是兩把電鋸,主要是馬培華、余紹江、向增學在鋸樹,羅洪順負責指揮,有時拉一下繩子。先砍的是廖輝瓊家的樹,然後砍的曾茂茲背灣處的榿樹,接著砍的他家自留山上的七根榿樹,最後是羅洪順請曾茂茲和他砍陳正祥家的10多棵樹。後來,羅洪順僱人將這些樹拉走了。沒看見馬培華、羅洪順有林木採伐證,當時說好一切手續由買方負責。
3、證人曾茂茲的證言。證明2006年7月,馬培華找他買樹,他和馬談了價格並約定一切手續由買方負責,當時未說定。7月底,羅洪順、馬培華、余紹江來砍樹,他和羅洪順講的價,講成150元一個立方米,手續由羅洪順負責。馬培華、余紹江就用電鋸去砍他家自留山上的榿樹,鋸了三四天才鋸完,量成20多立方米。他不清楚羅洪順砍樹時辦沒辦林木採伐證。
4、證人譚本恆、謝幫春的證言。證明2006年7月底,他們幫羅洪順搬過木料,木料是從曾洪平和曾茂茲家山林中砍下來的木料。
5、證人廖輝瓊的證言。證明2006年7月底,馬培華找他買了三根麻柳樹、兩根榿木樹,後來馬培華拿電鋸來鋸。當時賣了一千元錢,錢是羅老闆給的。
6、證人彭六雲的證言。證明2006年7月份的一天,馬培華找他買了2棵泡桐樹,2棵楊槐樹,後來馬培華拿電鋸來將樹砍走了。
7、證人陳正祥的證言。證明2006年8月左右,羅洪順找他買了10多株樹,這些樹是其房前屋後的零星樹木。
8、證人馬培權的證言。證明2006年8月左右,羅洪順一共拉了四車木料約二十多立方米木料賣給他們紅衛加工廠,他給了羅八千多元錢。
9、證人馬勤華的證言。證明2006年7月,羅洪順找他去龍沙鎮拖了六車樹到石柱縣城的紅衛加工廠。
10、石柱縣龍沙鎮政府的證明材料。證明曾洪平系曾茂林之子。
11、石柱縣政府林權證存根。證明曾茂林家在山丘河壩扁處有一自留山。曾茂茲家在背灣處有一自留山。
12、石柱縣龍沙鎮政府的證明材料。證明2006年8月左右,馬培華找彭六雲、廖輝瓊、陳正祥買的樹是房前屋後的雜樹。
13、公安機關關於馬培華投案自首的說明。證明原審被告人馬培華於2006年9月6日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並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14、現場指認筆錄。證明原審被告人馬培華指認出濫伐林木現場位於石柱縣龍沙鎮永豐村石門組背灣和山丘河壩扁處。
15、現勘筆錄、示意圖和照片。證明濫伐林木的地點位於石柱縣龍沙鎮永豐村石門組背灣和山丘河壩扁處,現場共有84根木樁。
16、扣押物品清單。證明從曾洪平處扣押電鋸一把,電線100米。
17、被砍樹木的立木材積鑒定書。證明被砍樹木的立木材積為41.89M3。
18、原審被告人馬培華的供述。證明2006年7月中旬,他找曾洪平、曾茂茲和廖輝瓊買樹,並談好了價錢,因為沒有錢,所以一直沒有去砍。7月下旬,羅洪順打電話問他最近在做什麼,他說買了一些樹,沒有本錢,沒有動工砍。羅洪順提出和他合夥做,賺錢大家平分,於是羅洪順、余紹江、向增學就到他家,他們四人約定合夥去買他講的那些樹,具體分工是:由馬培華提供電鋸並和余紹江負責砍樹,向增學負責找人扛木料(後向增學退出),羅洪順負責其他一切事務。他們到龍沙鎮永豐村石門組,帶了兩把電鋸和300米線,砍了曾茂茲家的七八十根榿木,在砍曾茂茲家的樹時,他催羅洪順先去把手續辦了再砍,羅洪順就叫曾茂茲寫了一份申請,村組蓋章後,拿到鄉政府辦手續,羅洪順回來說辦了70立方米,他沒看到手續,不知道具體情況。最後砍的是曾洪平那六根榿木。羅洪順把這些樹賣到了縣城的紅衛加工廠。
19、上訴人羅洪順的供述。證明2006年7月底的一天,他打電話給馬培華,問馬最近在干什麼,馬培華說買了一些樹,因沒有本錢,沒有敢動工砍。他提出找余紹江合夥做,一起賺錢,大家平分。他就和余紹江、向增學一起到馬培華家。他們進行了分工:羅洪順負責運輸、銷售和其他一切事務,馬培華和余紹江負責砍樹,向增學負責找人杠木料(向增學後來退出)。他們到了龍沙鎮永豐村石門組,先找廖輝瓊買了10根樹,馬培華和余紹江負責砍,他負責剃樹枝,運到石柱縣層板廠銷售。其次又找曾洪平和曾茂茲家買了幾十根水青杠,由馬培華和余紹江負責用電鋸砍伐,他負責拉繩子。另外還砍了陳正祥的幾根樹。這些樹由他請的馬大華全部運到層板廠(彭大久的加工廠)和紅衛加工廠,共賣了萬多元。結果他們每人倒虧了500元。當時只寫了一個申請到龍沙鎮政府蓋了章,沒有辦林木採伐手續。他拿申請去辦的運輸手續。
另查明,2006年9月8日上午,公安機關通知上訴人羅洪順到石柱縣公安局七躍山森林派出所處理其當日運輸木料一事。當日下午,羅洪順自動到石柱縣公安局七躍山森林派出所,在公安人員訊問其知道公安機關為何通知其接受調查時,羅洪順便如實供述了其濫伐林木的事實。羅洪順歸案後,向公安機關檢舉了三起他人濫伐林木的犯罪線索,經公安機關調查,一條線索經查證,被檢舉人濫伐林木的事實存在,但達不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標准,只屬於一般違法行為;另一條線索經查證,被檢舉人濫伐林木的情況已達到了刑事案件偵查的標准,公安機關對該線索尚需進一步調查。
上述事實,有經一、二審庭審舉證、質證,本院予以確認的下列證據證實:
1、證人李賢寬的證言。證明2006年9月8日上午,他開車幫羅洪順拉木材,羅洪順、譚寧祥在車上。羅洪順給林場派出所的陳金權打電話。後在冷水溪便遇見了派出所的警車,羅洪順拿著手續給派出所的人看,並到了警車上去。他便開車跟到警車走。在六塘街上時,羅洪順又上了他的車,他們就到了石柱縣城。到了石柱縣城後,羅洪順說有事要辦,就走了。等到了6點多鍾,羅洪順被警車送過來,羅將拉木材的手續給他,叫他把木料拉走,羅說他(羅洪順)暫時不能走了。
2、證人陳金權(七躍山派出所幹警)的證言。證明2006年9月6日,馬培華投案後,他們就掌握了羅洪順、馬培華、余紹江濫伐林木的情況。2006年9月8日上午,因為其他的事情,他們所里的幹警在六塘鄉設卡准備抓捕余紹江,羅洪順打電話說他拖了一車木料,有手續,並說他在六塘上面的地方。隨即他們開車上去攔住了羅洪順的車,他們扣了羅洪順的運輸手續,要求其下午到派出所就所運木材接受調查,然後將羅洪順和拉木材的車放走。他們通知羅洪順去派出所的真實目的除了要調查木料來源以外,還想調查羅洪順與馬培華等人濫伐林木的事情。因為在9月8日上午,對羅洪順濫伐林木的事情並不清楚,故在攔羅洪順車時沒有對羅採取強制措施,是在了解具體案情後才決定對羅洪順採取強制措施的。當日下午,羅洪順便自動到了七躍山森林派出所,並交待了濫伐林木的犯罪事實。
3、上訴人羅洪順的第一次供述(2006年9月8日)。證明公安人員在訊問羅洪順知道為何事找他時,羅洪順回答知道是因為砍樹的事,並如實供述了其與馬培華、余紹江濫伐林木的事實。證明羅洪順明白公安人員找他的原因是他和馬培華等人濫伐林木的事情。
4、石柱縣公安局七躍山森林派出所關於羅洪順檢舉有人濫伐林木的回復。證明羅洪順歸案後,向公安機關檢舉了三起他人濫伐林木的犯罪線索,經公安機關調查,其中一條線索查證不實;另一條線索經查證,被檢舉人濫伐林木的事實存在,但被伐林木數量達不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標准;還有一條線索經查證,被檢舉人濫伐林木的數量已達到了刑事案件偵查的標准,但由於所伐樹木是修公路所砍,公安機關對該線索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之中。
本院認為,上訴人羅洪順和原審被告人馬培華在明知沒有林木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違反國家對林木資源管理的相關規定,濫伐林木,數量較大,其行為構成濫伐林木罪,應依法處罰。原審被告人馬培華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並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屬於自首,可予以從輕處罰。上訴人羅洪順在接到公安人員要其到派出所調查其運輸木材一事的通知後,其明知可能因濫伐林木被查處,而能自動到派出所接受調查,並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屬於自首,予以從輕處罰,上訴人羅洪順及其辯護人提出羅洪順有自首情節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成立,予以採納。原審法院判決原審被告人馬培華在緩刑考驗期內在濫伐地種植幼樹2000株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改判。
關於上訴人羅洪順及其辯護人提出羅洪順系從犯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經查,羅洪順和馬培華等人在明知無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按照分工對合夥購買的樹木進行砍伐,羅洪順、馬培華在本案中的作用相當,原審判決未劃分主從並無不當,故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不能成立,不予採納。
關於上訴人羅洪順及其辯護人提出羅洪順有立功情節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經查,因羅洪順所檢舉的線索尚在進一步偵查中,目前還不能完全確認其檢舉他人犯罪的線索屬實,故不能認定其有立功情節,但羅洪順檢舉他人違法行為成立,可作為量刑情節,酌情予以考慮。故該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不能成立,不予採納。
綜上,鑒於上訴人羅洪順犯罪後能投案自首且有檢舉他人違法行為的情節,確有悔改表現,對其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可對其適用緩刑。原判認定事實清楚,審理程序合法,但根據二審中新的事實和證據,本院對上訴人羅洪順和原審被告人馬培華的刑罰部分予以改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二)項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二款、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第二、三款、第六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2006)石刑初字第179號刑事判決第一項對被告人羅洪順、馬培華的定罪部分即「被告人羅洪順、馬培華犯濫伐林木罪」和第二項即「作案工具電鋸一把、電線一圈予以沒收」。
二、撤銷(2006)石刑初字第179號刑事判決第一項對被告人羅洪順、馬培華的量刑部分,即「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8000元」和「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000元。被告人在緩刑期內在濫伐地種植幼樹2000株」。
三、被告人羅洪順犯濫伐林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000元。
被告人馬培華犯濫伐林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0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 萍
代理審判員 蒲開明
代理審判員 侯 迅
二○○七年五月一十四日
書 記 員 洪 平
『陸』 我國刑法對濫伐林木罪的立案規定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濫伐十至二十立方米以上的;
(二)濫伐幼樹五百至一千株以上的。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本條規定的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一)未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法律規定的其他主管部門批准並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雖持有林木採伐許可證,但違反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時間、數量、樹種或者方式,任意採伐本單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超過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數量採伐他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在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地點以外,採伐本單位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除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以外,屬於本條第二款第(一)項未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法律規定的其他主管部門批准並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情形。
林木權屬爭議一方在林木權屬確權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屬於本條規定的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濫伐林木的數量,應在伐區調查設計允許的誤差額以上計算。
『柒』 濫伐林木罪成立檢察院公訴後法院應多久判
按實際情況,對於涉嫌濫伐林木的行為,經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訴後,人民法院何時開庭,並沒有明文規定,但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二條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捌』 刑法濫伐林木罪的具體構成條件有哪些
濫伐林木罪的構成特徵:
1、主體為一般主體;
2、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3、客體是國家對森林資源的管理活動;
4、客觀方面表現為在林區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嚴重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量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從重處罰。
『玖』 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條,是關於刑事強制措施關於刑事拘留的規定,並非是所觸犯的罪名,觸犯的罪名是刑法有相應的規定,刑法關於濫伐林木罪是
第三百四十五條【盜伐林木罪;濫伐林木罪;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罪】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量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從重處罰。
『拾』 盜伐林木行為不夠刑事立案標准,能否以盜竊行為立行政案件
盜伐林木不構成犯罪的,應當由林業主管部門依照《森林法》予以行政處罰。
《森林法》第三十九條 盜罰林木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五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有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有違法者支付。
第四十條 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