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工作地點算違背勞動法嗎
A. 同城變更工作地點,更改勞動性質屬於違反勞動法嗎
按相復關法律規定,勞動制合同條款包括工作地點,所以變更工作地點也是屬於勞動合同的變更。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B. 用人單位要強制更換勞動者的的工作地點這樣合法嗎
涉及到勞動合同內容的變更,原則上用人單位應與勞動者協商一致。
C. 公司可以隨意調換我的工作地點嗎這樣合法嗎
工作地點屬於合同要件之一,要雙方協商才能更換
如果你不願意去,公司可以辭退你,不過要給經濟補償
補充:
這一條款因為違反勞動法,所以算無效條款。他們要硬來,你可以去勞動仲裁
D. 跟據勞動法變更工作地點算不算變相解僱
只要勞動者本人不同意,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地點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專同並屬要求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規定工作地點系勞動合同必備條款之一,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雙方應當對具體的工作地點作出約定。工作地點變更,意味著勞動合同變更,勞動者可以不同意。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本條中的「客觀情況」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被兼並、企業資產轉移等。
E. 勞動法對更換工作崗位,變更工作地點適應不了的該怎麼辦
1、更換工傷崗位、變更工傷地點,屬於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需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如果無法協商一致,公司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解除勞動合同。
2、如果已經協商一致,並且已經履行變更後的勞動合同,勞動者感覺到不適應,可能是因為新的環境導致的,這都是正常現象,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就會變好的。如果一直不適應,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重新找份工作了。
3、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F. 原單位要把你調到另一個地方工作算不算違勞動法
凡是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勞動合同約定內容的變更,未經勞動者同意,企業擅自變更,均不合法。
但是要關注勞動合同是怎麼約定的?
如果勞動合同約定的是「」工作地點:企業關聯單位也包括在內「」那企業就不違法。
G. 煩解答:工作地點更改,違反了勞動法嗎
《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應具備的條款中,並無工作地點的規定。回《勞動合同法》明確要求在勞答動合同中要約定明確的工作地點,看似平常,卻將在實踐中發揮深遠的影響。 總結以往的實踐來看,用人單位根據需要將勞動者隨意派往各地分公司、子公司長期駐扎工作的情況很普遍。有些勞動者不願意背井離鄉,造成公司以不勝任工作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剝奪了勞動者的協議變更權。《勞動合同法》規定工作地點為合同必備條款,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隨意調動面前具備了說「不」的底氣。如用人單位想調動勞動者,必須與勞動者協商並取得一致,如勞動者不同意,單位無權調動,也無權解除合同。
H. 勞動法工作地點變更的問題
你好!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回動保護或者答勞動條件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同時,根據該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如果對我的解答還算滿意,請採納答案並給好評吧,有什麼法律問題還可以進我的法律工作室找我咨詢,您的肯定是對我的最大鼓勵!
I. 提問一個勞動法的問題,工作地點變更。
提問一個勞動法的問題,工作地點變更。
回答你的提問;符合勞動法規定。
一、《勞動合同法回》答第40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客觀情況」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被兼並、企業資產轉移等『
二、如果簽過了這個合同,改變主意不想去嘉興了,還能拿到補償金嗎?
不會得到補償的,因為那樣就屬於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了。
以上為勞動法專家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