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約定管轄不明
❶ 雙方應提交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以訴訟的方式解決 是否屬於約定不明
一般情況下,兩個法院都有管轄權,一般採取先立案的有優先管轄權。兩個或兩個以上同級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的,首先應當協商解決,收受訴訟案件的法院應當認真審查;確無管轄權的,應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法院.協商不成的,應當報請爭議各方共同的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發生管轄權爭議的兩個人民法院因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上級人民法院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公訴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的,應當商請同級人民檢察院指令下級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然後將案件移送與管轄案件的人民法院相對應的人民檢察院再提起公訴。被告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受訴人民法院違反級別管轄規定,案件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或者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並在受理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裁定: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異議成立的,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司法解釋還規定,對於應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不得報請上級人民法院交其審理。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級別管轄標準的規定,應當作為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的依據。級別管轄通常是指按照人民法院組織系統劃分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司法實踐中產生問題的,大多是訴訟標的額較大的案件和當事人跨地區的案件,主要表現為:中、基層法院,越級受理本應由上級法院管轄的案件,不理睬當事人提出的級別管轄異議;中、基層法院違反級別管轄標准先立案,然後報請上一級法院指令其管轄,將違規做法合法化;中級法院將本應由高級法院管轄的案件,受理後再指令到基層法院管轄,將案件留在當地;中、高級法院將本應由其審理的案件,不問案件的性質和類型,指定下一級法院管轄,通過合法形式將案件留在當地。我國民事訴訟法通常將地域管轄劃分為三類,即一般地域管轄、特殊地域管轄與專屬管轄。其中,一般地域管轄在性質上為屬人管轄,以法院轄區與當事人的隸屬關系為標准來確定管轄。特殊地域管轄在性質上屬於對物或對事管轄,其以法院轄區與訴訟標的或法律事實的隸屬關系為標准來確定管轄。其設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體現「兩便原則」,即便於當事人經濟、快速地進行訴訟,便於法院更好地審判、合理配置資源。由此可見,一般地域管轄與特殊地域管轄是兩種不同的地域管轄,兩者系競合關系,在適用上並無先後之分。也就是說,適用特別地域管轄的案件,依訴訟標的諸要素所確定的法院固然有管轄權,被告住所地法院也同時擁有管轄權,兩者之間實際上為一種選擇適用的關系,而具體選擇向哪一個法院起訴,則完全取決於原告的意願。專屬管轄則是指法律強制規定某類案件只能由特定的法院進行管轄。它具有極強的排他性,不僅排除對一般地域管轄和特殊地域管轄的適用,同時還完全排除了當事人對管轄的協議變更。其實質在於對法院管轄權的確定一律適用法律的規定。
❷ 雙方約定由合同簽訂地管轄 但沒寫明簽訂地 雙方都說在自己的地方簽訂的,屬於約定不明的情形么
屬於約定不明,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四條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❸ 合同約定管轄法院不明,究竟該由哪個法院管轄
人民法院管轄。
合同約定管轄法院不明,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確定管轄內法院。管轄協議約定兩容個以上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
❹ 合同約定管轄法院不明 究竟該由哪個法院管轄
合同約定管轄法院不明,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確定管轄法院。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十八條 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條 根據管轄協議,起訴時能夠確定管轄法院的,從其約定;不能確定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確定管轄。
管轄協議約定兩個以上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十一條 經營者使用格式條款與消費者訂立管轄協議,未採取合理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消費者主張管轄協議無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❺ 合同約定訴訟管轄法院 不明確怎麼辦
合同約定管轄不明,視為沒有約定,按照正常管轄法院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❻ 我國民事訴訟法關於協議管轄的規定
根據新《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解讀】本條是關於協議管轄的規定。
協議管轄,又稱合意管轄或者約定管轄,是指雙方當事人在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後,以合意方式約定解決他們之間糾紛的管轄法院。本條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可見,協議管轄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案件,包括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
(2)當事人協議選擇管轄法院的范圍,包括可以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當事人選擇了與合同沒有實際聯系地點的人民法院,該協議無效。合同簽訂地是指合同雙方在書面合同上簽字和蓋章的地點。例如,廣東某廠與黑龍江某廠在北京簽訂購銷合同,北京為合同簽訂地。標的物所在地是指標的物存放的地點。例如,上海某廠與大同某廠簽訂的購銷合同,合同約定履行地為大同火車站,貨物由上海裝船運至秦皇島港時發生糾紛,因貨物在秦皇島港,秦皇島港為標的物所在地。
(3)必須以書面協議選擇管轄,包括書面協議可以採取合同書的形式,包括書面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也可以採取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當事人雙方協議選擇管轄法院意思表示的形式。或者是訴訟前雙方當事人達成的管轄協議,口頭協議無效。
(4)當事人必須進行確定的、單一的選擇。當事人必須在上述五個法院中選擇其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5)協議管轄不得違反民事訴訟法關於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目前,有些地方法院受地方保護主義影響,對合同及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的,也搶著受理爭管轄。如果依原告就被告原則,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原告怕地方保護主義;如果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轄,被告怕地方保護主義。為了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因此規定協議選擇管轄。這樣規定,還可以避免因管轄權的爭議而延誤糾紛的解決。協議選擇管轄,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❼ 這樣的約定是否算管轄權約定不明
不屬於。
民訴法規定原被告住所地法院都有管轄權,而從合同來看朝陽地方法院也不會產生歧義,導致管轄權約定不明
❽ 協議管轄 約定由某省法院管轄 這樣算約定不明嗎算協議無效嗎
約定管轄只能約定與事件相關的區域,級別是由法律規定,因此你們約定不符合法律規定,視為約定不明確
❾ 合同約定管轄法院不明
不屬於合同約定管轄法院不明,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25條規定:雙方未約定訴訟法院管轄地的,發生糾紛,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雙方事先在書面合同中約定由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管轄,發生糾紛應按約定選擇B市法院起訴。
❿ 合同中關於管轄約定的糾紛
1,這種約定是無效的,因為法律規定管轄約定不明的屬於無效約定,約定多個管轄法院的認為是約定不明.
2,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就沒有回答第二個問題的必要.
3,約定不明的由合同履行地和被告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
補充回答:
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24條的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此,本案原告可以選擇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注意:是司法解釋第24條指向民事訴訟法第24條)
本案就是: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的情形。
###############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
http://www.mslv.net/yljf/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57
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法律依據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8811
23、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書面合同中的協議,是指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24、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