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六月份能定活同嗎
A. 新《勞動法》適用於以前簽訂的合同嗎
樓上的不要誤解了,那一條的意思是即使原合同某些條款與勞動合同法抵觸,仍然有效,所以以前約定的違約金等事項仍然要繼續履行。
B. 新勞動法中規定的那些人可以簽定勞務合同
首先,為了回答你的問題,要先糾正你的問題的兩個重要的法律錯誤。
第一個錯誤:沒有所謂的「新勞動法」,只有新的《勞動合同法》。
原來的《勞動法》繼續有效,兩個法律是特殊法與一般法的關系,《勞動合同法》僅僅是取代《勞動法》第三章(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的內容,還有其他章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之間的關系,等同於《民法通則》與《合同法》或《物權法》的關系。
合同法僅僅規定民法中關於債權的民事法律關系,物權法僅僅規定民法中關於物權的民事法律關系,民法通則規定的則是整個民法上的法律關系。因此,合同法是民法的特別法,物權法也是民法的特別法,民法通則則是民法中的一般法。
勞動合同法也是勞動法律關系中的一個特別法,勞動法是一般法,勞動法規定了整個勞動法的法律關系。
比如:勞動法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與勞動合同就沒有什麼聯系,新的勞動合同法並沒有這樣的規定。
因此,說勞動合同法是「新勞動法」是錯誤的。我之所以這樣吹毛求疵地指出你的法律用語錯誤,是因為這個問題很重要,如果你不理解這個問題,在處理勞動糾紛的時候就會發生錯誤。
第二個錯誤:勞務合同與勞動合同不是一個概念。
勞務合同是民事法律關系,不是由勞動法規范和適用,而是由民法規范適用。比如:保姆與僱主之間就是勞務合同,不是勞動合同,不是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保護。保姆不能要求適用最低工資保障、不能要求社保、不能在被僱主辭退之後要求經濟補償金。因為,這些制度都是勞動法的相關制度。只有勞動合同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2008年以後)規范和適用。
所以,你問勞動法規定哪些人可以簽訂勞務合同本身就是荒謬的,勞動法不可能規定民法中的僱傭關系(勞務合同),這是民法通則或以後的民法典才能規定的制度。
勞動法或新的勞動合同法只能規定哪些人可以適用或依照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簽訂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在下面,2008年1月1日之前適用勞動法第二條,之後適用勞動合同法第二條。
##############
確切地問題應該是: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哪些人可以簽訂勞動合同?
解析是:根據新的《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第二款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
法律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http://www.chinalabor.cc/Article/flfg/fl/200412/585.html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法律依據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http://www.ldht.org/Html/lifa/lfjc/038834.html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
之所以解釋這么多,這么吹毛求疵,正是因為只有正確了解勞動法與勞動法律關系,了解勞動合同與勞務合同的區別,才能真正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如果連最基本的法律關系,法律用語都不了解,用人單位給你一份勞務合同,你以為是勞動合同,很高興的簽訂了,結果不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保護,那才是法律人的悲哀。
C. 勞動法規定多大年齡不能簽勞動合同呢 退休年齡到了嗎
達到退休年齡後簽訂的就不是勞動合同,而勞務合同了。
D. 有關於勞動法的知識 我有一個朋友他今天跟我講他跟公司里的合同只簽到今年六月份 以前都是一年的
按照你的描述,如果單位在勞動合同到期之後不續簽合同的話,你朋友是可以主張經濟補償的。
其他的問題,你沒有闡述清楚,若還有問題,可以電話聯系。
補充:合同自然終止,並不強制要求提前通知,提前30通知針對的是無過失性辭退的情形。
經濟補償為1個月的工資,因為從5月1日到12月31日已經超過6各月,按照1年來計算經濟補償。
針對加班費的問題,需要你朋友舉證證明存在加班事實,這是最新的最高院司法解釋三的規定,只要證明加班事實,那麼是否有支付加班工資由單位來舉證。
若還有問題,可以電話聯系。
E. 勞動法合同簽了六個月沒做到六個月可以辭工么
勞動法合同簽了六個月沒做到六個月可以辭工么?
根據法律規定,勞動者及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另外勞動者單方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需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但若用人單位存在法律規定的違法情況的,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包括:用人單位沒有提供勞動保護的、沒有按時足額支付工資的、沒有依法購買社會保險的,以及其他法律規定的行為。具體法律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F. 未畢業的大學生可以簽訂勞動合同嗎
可以的,勞動法中沒有規定未畢業的大學生不可以簽訂勞動合同,但是一定要是成年人,國家規定用人單位不能使用童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童工規定》(國務院令第81號)第八條規定:「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確需招用未滿16周歲的文藝工作者、運動員和藝徒時,須報經縣級以上(含縣級,下同)勞動行政部門批准」。根據上述規定,除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三個特殊行業外,其他用人單位(如汽車修理部等)招用未滿16周歲的學徒工,無論這些學徒工是否獲得經濟收入,均應視為違法行為;勞動行政部門應根據國家關於禁止使用童工的有關法律規定,責令其改正,並給予行政處罰。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G. 勞動法有規定簽合同的最少時間嗎
勞動來法沒有規定簽合同自的最少時間。
按《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期限由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約定,可以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可以約定不滿三個月的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對不同合同期限適用試用期最長時間有限制性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H.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可以簽3個合同嗎
簽訂勞動合同,只能和一家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勞動者如果和二家以上的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保持勞動關系,那是違法行為。
I. 勞動法合同簽了六個月沒做到六個月可以辭工么
勞動者隨時都是可以辭職的,勞動者辭職,只需要提前一個月以書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一、個人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並可以要求支付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
3、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二、勞動者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說的辭職信、辭職報告),這樣便於保留證據。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工資或不為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勞動者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三、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