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偵查提起公訴
1. 刑事訴訟法提起公訴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第三章 提起公訴
第一百六十七條 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第一百六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查明:
(一)犯罪事實、情節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
(二)有無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三)是否屬於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
(四)有無附帶民事訴訟;
(五)偵查活動是否合法。
第一百六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第一百七十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辯護人、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意見,並記錄在案。辯護人、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第一百七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證據材料;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2. 刑訴法提起公訴的規定有什麼
法律分析: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規定,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監察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查。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需要補充核實的,應當退回監察機關補充調查,必要時可以自行補充偵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九條 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第一百七十條 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監察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查。
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需要補充核實的,應當退回監察機關補充調查,必要時可以自行補充偵查。
3. 刑事訴訟立案、偵查、起訴、審判的證明標准分別是什麼
.立案的證明標准。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的規定,立案的證明標準是「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這一證明標準是刑事訴訟中最低的證明標准。
2.移送審查起訴的證明標准。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由此可見,我國立法對移送審查起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與案件所處訴訟階段需要達到和能夠達到的訴訟認識並不相符。
3.提起公訴的證明標准。從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來看,提起公訴的證明標准與有罪判決的證明標准表面上相同,但是二者實質上是有區別的。首先,提起公訴時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是檢察機關單方面的認定。這種認定受到檢察機關職能以及所處訴訟階段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具有偏向性,並不同於在審判階段經控辯雙方質證、辯論以後中立的裁判者所得出的結論。其次,法律在對事實證據的要求面前有「人民檢察院認為」這樣的主觀限制詞,這使其有別於有罪判決所要達到的「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這一客觀標准。故而,提起公訴的證明標准從法律的要求來看,「具有一定的主觀性」與案件所處的訴訟階段是相匹配的。
4.有罪判決的證明標准。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有罪判決證明標準是: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具體而言,就是要達到:(1)據以定案的證據均已查證屬實;(2)每個證據必須和待證的犯罪事實之間存在客觀聯系,具有證明力;(3)屬於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均有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4)所有證據在總體上已足以對所要證明的犯罪事實得出確實無疑的結論,即排除其他一切可能性而得出的惟一結論。以上四點必須同時具備,才能認為是達到了「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標准。由此可見,我國有罪判決的證明標准比提起公訴的證明標准更為嚴格,二者之間有高低層次性的區別。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1、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2、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5. 刑訴法起訴起訴是那條規定
法律分析:我國刑事訴訟法是主要的訴訟法之一,其中對管轄、起訴、迴避、立案及偵察等做出了詳細的規定。按照程序,公安機關抓到犯罪嫌疑人後,確定犯罪事實清楚的,就應當移送檢察院,由檢察院發起公訴。起訴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一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查明:(一)犯罪事實、情節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二)有無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三)是否屬於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四)有無附帶民事訴訟;(五)偵查活動是否合法。
6. 刑事訴訟法特有的程序有()多選 A提起公訴 B 偵查 C 死刑復核程序 D 審判監督程序
沒有錯誤答案就應當是ABC
注意題目中要求你選特有的程序
公訴、偵專查、死刑復核程序因民事屬和行政爭議中涉及不到,所以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都沒有。
審判監督程序又稱再審程序,指有監督權的機關或組織,或者當事人認為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發動或申請再審,由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再審的程序。是法律賦予檢察院、法院、當事人一種發現審判錯誤的糾錯程序。
很顯然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都可能會出現錯誤,所以三大訴訟當中都有審判監督程序。所以不是刑事訴訟法特有的程序
7. 檢察院提起公訴一般都會判刑嗎
法律分析:檢察院提起公訴後不一定就會判刑,也有宣判無罪的可能。但現在司法機關的訴訟程序是很嚴密和嚴格的,通過公案機關偵察、檢察院審查後起訴到法院的,很少被判無罪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並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8. 公安經偵立案偵查到提起公訴需要多長時間
法律分析:公安經偵立案偵查到提起公訴需要的時間法律沒有規定,根據每個案件的情況不退,需要的時間也是不同的。一般案件從偵查到提起公訴的期限為4個半月。特殊案件可根據具體情況經批准按規定延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六條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9.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哪一種案件直接由檢察院提起公訴
刑事訴訟法
第十八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第一百六十七條 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第十一節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
第一百六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適用本章規定。
第一百六十三條 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七十九條、第八十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檢察院作出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一百六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第一百六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十四日以內作出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三日。對不需要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對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一百六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作出提起公訴、不起訴或者撤銷案件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