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期間制度

民事訴訟法期間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2-21 09:37:45

⑴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制度內容是什麼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535
這個網頁是民事訴訟法的條文內容
我什麼問題可以問我哦,QQ:39058052

⑵ 民事訴訟法基本制度

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即法院審判某一民事案件時,執行審判任務的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與案件有一定利害關系的,應當按照法律規定退出審理活動的制度。實行迴避制度可以保證審判人員公正審理,依法辦案,避免以權謀私或者徇私枉法,違法審判。
法律分析
合議制度。即由3名以上的審判人員組成審判集體(合議庭),代表法院行使審判權,對案件進行審理並作出裁判的制度。法院在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時,除適用簡易程序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外,其他案件都由審判員或者審判員同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第二審法院審理上訴案件、發回重審的案件、通過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都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實行合議制度可以充分發揮審判人員的集體智慧,集思廣益,同時,還可以防止審判人員獨斷專行,保證案件公正審判。迴避制度。即法院審判某一民事案件時,執行審判任務的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與案件有一定利害關系的,應當按照法律規定退出審理活動的制度。實行迴避制度可以保證審判人員公正審理,依法辦案,避免以權謀私或者徇私枉法,違法審判,從而更好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⑶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民事訴訟中有四項基本制度: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
1.合議內制度是指由三人以上審判人容員組成審判集體對案件進行審理,合議制是相對於獨任制而言的,獨任制度是指由一名審判員獨立地對案件進行審理;
2.迴避是指審判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遇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不參加案件審理;
3.公開審判制度是指法院審理案件,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的制度;
4.兩審終審制度是指一個民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理即告示終結的制度。

⑷ 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包括合議制度、迴避制度、公開審判制度和兩審終審制度。

合議制為由若干名審判人員組成合議庭對民事案件進行審理的制度。實行合議制,是為了發揮集體的智慧,彌補個人能力上的不足,以保證案件的審判質量。

迴避制度,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審判,而要求與案件有一定的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審理活動或訴訟活動的審判制度。

公開審判制度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法律規定的情況外,審判過程及結果應當向群眾、社會公開。

兩審終審制度指一個民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後即告終結的制度。



(4)民事訴訟法期間制度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等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如果無故不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向有管輔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申請強制執行應提交申請強制執行書,並附作為執行根據的法律丈書。申請強制執行,還須遵守申請執行期限。申請執行的期間為兩年。

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這里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l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1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⑸ 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合議制度

合議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除簡單的民事案件和法律規定的某些特殊類型的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外,對其餘一切民事案件的審理,一律實行合議制。合議制的特點是以審判組織的審判活動實現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能。在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審判中,實行合議制時,可以邀請陪審員參加;二審合議庭則必須由審判員組成,不得有陪審員參加。

迴避制

度迴避是指承辦案件的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遇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不參加該案件的審判和不執行有關的任務。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迴避有當事人申請迴避和審判人員自行迴避兩種。法律規定迴避的情形有三種:①審判人員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②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③審判人員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上述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公開審判制度

公開審判制度的基本內容就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民事案件的全部過程,除合議庭評議案件外,一律向群眾公開和向社會公開。對群眾公開是指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允許群眾旁聽;向社會公開是指允許記者采訪報道。對民事案件的審判,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只有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可以不公開審理。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20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兩審終審

制度兩審終審是指一個民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就宣告終結的制度。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的民事案件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案件繼續進行審判。上一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它所作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判決、裁定,就是終審的判決、裁定,不得提起上訴。

⑹ 關於《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期間制度,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期間制度從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期間為專十五日,不服第一審屬裁定的上訴期間為十日(涉外當事人另有規定),從判決書或裁定書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算。
判決書或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雙方當事人的,上訴期間從當事人各自收到判決書或裁定書之日起計算。當事人未在上訴期間內提出符合法律規定的上訴的,一審判決或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

⑺ 民事訴訟法送達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第七十五條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第七十六條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七十七條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七十八條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七十九條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
第八十條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一條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第八十二條受送達人是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或者勞動改造單位轉交。
第八十三條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四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⑻ 民事訴訟法基本制度的合議制度

對於抄民事訴訟中的合議制襲度,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第四十條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⑼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制度與基本原則是什麼

1. 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

A. 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B. 對外國實行同等專原則和對等原則。

C. 法院調解自屬願和合法原則。

D. 辯論原則。貫穿整個訴訟,實體和程序均可

E. 處分原則。當事人啟動,實體和程序均可

F. 檢查監督原則。僅對「審批活動進行監督」

G. 支持起訴原則。主體只能是「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 」;個人不能成為支持起訴的主體

2. 民事訴訟基本制度

A. 合議制度。 3 人以上組成,選民和重大的特別程序用之

B. 迴避制度。

C. 公開審批制度。國密、隱私、商密外,宣判一律公開

D. 兩審終審。例外最高院、特別程序、督促、公示催告、破產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